这两天在群里看到仝佬分享了这样一张图片。这张图瞬间激起了大家的表达欲,纷纷试图把自己归入其中某一类。

结构化 vs 自由化

笔记的结构化和自由化

其实,相比于 Tiago Forte 对知识管理的四种分类(建筑师、园丁、图书管理员、学生),这个两分法似乎更简单粗暴一些,却也体现了当前知识管理的两种思路,即自由化结构化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笔记应该是结构化和有组织的,这样能够将自己的笔记分类整理,以便于之后的检查和运用。然而,自从2019年 Roam Research 问世以来,人们了解到还有一种不同的笔记模式,即Roam Research 的自由组织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在前期尽量减少输入压力,不对笔记进行任何管理,并在之后使用双链的形式,使不同的笔记能够相互连接,以便于在不同的知识之间产生火花,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输入和输出。

某种意义上,其实这张图的分类并不完全准确,可能左边的 Tana 用 Notion 来替代会更合适一些。毕竟 Tana 虽然推崇的是组织化,但他其实是介于组织和自由之间的产物,崇尚的是通过自由的输入,配上组织化的管理,来最大化地集合两个类型所长。不过,确如立青所说,虽然 Tana 在表面上允许用户自由输入并在之后进行整理,但与 Roam Research 相比,它们在设计理念上存在差异。Tana 虽然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输入的阻力,但实际上仍然引导用户对自己的知识和笔记进行组织和结构化管理。而 Roam Research 的设计初衷是 embrace the chaos,并不鼓励用户进行组织化管理。它的核心理念是,你可以按照前期任意地输入,只要后期能够通过偶尔的碰撞和链接将笔记联系在一起即可。

然而,通过自由化的笔记和使用双链来对笔记进行链接,是否真的是结构化笔记的进化形态呢?经过这三四年的使用,随着用户输入的逐渐增多,很多人开始对这一理念产生质疑。因为我们发现,这种自由化的输入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输出,相反,它增加了对自己知识管理的难度。很多时候,我们想要找到自己曾经写过的一些灵感,但却苦于记不清将那些灵感放在了哪里。因此,我们或许要思考的是,结构化的方式是否才是我们的第二大脑应该追求的路径呢?Tana 的诞生,可能也正是源于对于这种情况的反思,因此才试图融合结构化和自由化。

对卡片盒笔记法的思考

在许多讨论中,人们常常引用卢曼使用过的卡片盒笔记法,试图证明自己的笔记方法是最正确的。然而,他们往往只关注其中的某一个方面。有些人注重卢曼如何对自己的卡片进行排序和分类,以证明结构化的笔记方式是最合适的。而另一些人则只引用卡片盒中不同卡片的相互关联,认为自由化是对卡片的最佳使用方式。然而其实很多人实际上是在坚持一种所谓的卡片盒原教旨主义思路,认为我们使用卡片盒的笔记方法时,应该完全按照卢曼最初设计的思想来进行。

且不谈论他们是否真实地反应了卢曼最初的想法,这种思维方式可能并不适用于现实中的知识管理。根据温纳的技术漂迁论,一个技术本身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而这种发展逻辑是具有偶然性的,人类无法控制它。对于笔记软件或者说笔记思维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很可能当一个人最初提出一种技术时,认为我们应该这样使用它,但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使用方法,甚至整个笔记思路的目的和手段也会发生改变,这是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

笔记的终局?

更有甚者,笔记的终局一定是要在结构化和自由化之间做一个选择吗?对于这个问题,不同观点的人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然而现在又引入了一个新的变量。自从去年底 AI 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在笔记中的作用开始变得更加突出。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来探讨AI在笔记中的潜力 。

 

其中提到:

在知识管理和检索阶段,完美的 AI 笔记需要构建用户个性化的知识图谱,实现跨文档的关系连接和语义索引。同时,它可以主动推荐相关内容,以及通过自然语义问答系统来在各个客户端便捷全面地检索信息。

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期待AI能够帮助我们组织笔记,产生连接,从而辅助我们更好地思考并进行输出。这种情况下,结构化和自由化实际上会变成一种思考游戏,更多扮演的角色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