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第一代版本,主要优化有:
- 全新的壳体结构,并将螺丝位调整到侧面,正反面更好看了。
- 为了控制厚度,侧面依然使用的是相当极限的 M1.2 螺丝,并且四面壁厚控制在 2mm。
- 本体背板增加了标准的 75 VESA 孔位,可以再通过转换架支持 75 / 100 VESA 孔位,并在转换架中心增加 1/4 相机口。
- 面板底部增加了开槽,可以使用 0.5mm 的硅脂贴将面板下巴位置高发热区域导热至外壳。
- 背板保留加强筋,做了掏空处理,保留强度的情况下极大降低了背板的重量。
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当然要趁机使用一下老罗的 TNT 了!
虽然锤子的 TNT 系统只能跑在 4K60Hz,但用 TNT 来说还是够够了。
高 PPI 下,锤子 TNT 的自带壁纸真的是好看。
手机的输出功率肯定是不够点亮十几 W 峰值的 4K 便携屏了,辅助供电在外面只能靠供电包撑一下了。
以下是室内的效果,这年头,个人觉得没有 500 尼特的屏是真的没法看。
¥1 每颗的外观装饰螺丝,不得不说真的好看。
接口开槽开始采用比接头 JJ 稍大的设计,尽量隐藏母口的外壳,这才是外壳接口该有的样子吧。
整个边框都使用了 0.2mm 的缓冲泡棉,不但严丝合缝,又能保证面板不受挤压导致的漏光。
¥1 每颗的外观装饰螺丝,总共用了 17 颗。
VESA 转换架使用芳生半圆头 M3 螺丝固定到本体背面,VESA 转换架的 8 个 75/100 VESA 牙槽均为 M4 牙。
VESA 转换架与便携屏背面接触位置增加了橡胶垫,紧固螺丝的间隙位置也增加了尼龙垫作为报复,避免因为拧得过紧导致背板变形。
这只狗狗好像在跟我说话,谁帮我配个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