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涂尔干,把自杀做了分类,其中一种叫「失范型自杀」。

当社会原有秩序被打乱,新的规范还未建立时,个体会因为经常遭受失望和挫折的打击,丧失生活的意义,然后产生自杀的念头。

《谁的问题》这本书里说,

现代个体的存在形态,是观念的高度发达与现实的极度蜷缩并存。

这种矛盾,也造就了现代社会下,一个个孤独、焦虑的空心个体。

为什么现代人越来越空心化?我在孟庆延的《谁的问题》里,找到了一些答案,这里我把它总结成了三个“异化”问题。

一、媒体环境的异化:理解成了稀缺品

如果你在开车的时候,有一个60多岁的老人慢悠悠地在马路中间骑自行车,挡在你前面。

你会怎么样?

《谁的问题》的作者孟庆延当时也遇到了,他就非常生气,于是就朝着老人按喇叭。

这时候,作者的妈妈就给他说,你还没到60岁,体会不了人老了后,反应慢,身体也不听使唤的处境。可能因为是老人没有意识到自己挡着路了,也可能因为虽然意识到了,但是手脚不听使唤,不能立马做出反应。

这件事给孟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具体的情境,而这种具体的情境,却被互联网截成了一个个片段。

现在的媒体擅长去头掐尾标题党,不然也不好传播。所以我们在网上看到的视频片段、聊天截图,看起来都是真实的,但是它没有上下文,大家就只能在有限的信息链上,做理性的推导。

这被孟庆延称为:短链条的理性。

但光是如此,还不足以形成网络暴力,还要加上长链条的情绪。

长链条情绪主要来自我们的传统观念,共有的价值观,然后产生共有的情绪和道德审判。

比如有女生染头发了,有明星翻车了,有直播间的主播破防了。一时间,大家都化身成为了正义的审判者。

而被网暴的人,根本没有机会解释,他们的具体情境被无情掩盖了。在另一方面,他们就像苏格拉底一样,被所有雅典人审判,还要在被判死刑的时候,被雅典人点赞和转发。

马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在现代化社会里,这种误解会因为短链条的理性和长链条的情绪,继续加深,也因此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都隔离开来。

我们变得不理解别人,也因此很难看清自己。

二、教育与劳动的异化:量产的空心人

教育的目的,本来是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孟庆延却犀利地指出,现在的教育系统都成为了来料加工厂。

就是在生产开端,要抢到最好的原料,也就是“生源”。这样就有更大概率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也就是“人才”,也就有更大的市场销路,也就是“就业率”。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也一样,比如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们会优先按照行业前景去选择,而不是个人的喜好意愿。

学生努力变成“有用的人”,不得不进入到单一的人才培养和筛选的教育系统里。打工人上班干活不是为了自我实现,而是为了生计,不得不成为疲惫奔波的「工具人」。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我们在996的时候觉得自己像动物,只有在和动物一样吃饭、睡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像个人。

这背后的原因继续往前推,我们会发现,社会学家涂尔干早在《社会分工论》里就给了解释。

我们都知道,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高度精细的分工,涂尔干将这种职业分工下,人与人的联结方式称为「有机团结」。

在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中,人类不仅依靠职业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计,同时也依靠职业来安顿自我的生命。

这就是为什么,是否有一技之长,有没有吃饭的手艺,就成了现代人重要的焦虑来源。

大家都在被一种以“有用性”为主的机制裹挟,在加速的社会系统里,停不下来。

也因此,我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建立深厚的关系。这也导致了第三个问题,人际关系的异化。

三、人际关系的异化:陌生人的功能性联结

今年特别流行搭子文化,饭搭子、学习搭子、旅行搭子,人与人的关系被精确地细分为一个个功能和场景。

如孟庆延所说:

现代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陌生人的功能性联结。

虽然这样,我们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边界不被陌生人侵犯。

但是弊端也很明显,我们会因此变得更孤独。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现在的手游。以前玩游戏,还有网吧,大家能坐一起玩同一款游戏。现在不一样了,你也不用特地找朋友玩,直接让平台随机给你分配在队里就行。在游戏里,玩家们都相互不认识,形成了一种快速、匿名的聚散方式。

这种方式,同样也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与陌生人打招呼也没有什么负担感。

因为怕麻烦,不想社交,所以选择了这种轻盈的互动模式;反过来,这种模式也没机会让你建立深度关系,孤独状态进一步加剧。

而互联网的各个平台,恰恰成为了现代人逃不开又无法深度满足的精神温床。

四、向内求的3个小建议

讲到这里,你会发现,我们在说媒体、教育、职场、互联网,这些其实都是外部的社会问题。

那作为个体,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既然作为个体,我们无法改变。那么能做的,就是先向内求,保证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完整性。

这里,我总结了最近三个向内求的尝试建议。

1、与身边的物产生共鸣

这里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上次仔细打量你的手机的屏幕上的划痕,磨损的印记是什么时候?

如果连一个我们每天都会拿在手里的东西,都没有时间去仔细端详,那我们的注意力都去哪儿了呢?

我们可能会去关心热搜、关心大家关心的事,或者不自主地被算法和推送牵引,因此失去自己的时间。

在《新异化的诞生》里说:

我们在劳动与生活时所用到的物,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我们的身份认同。

比如儿时的玩具、第一台电脑、穿了很久的卫衣、一杆用了很久的自动铅笔,它们都构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但若这些事物都无法好好地被吸收进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也就无法确切形成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自我也就因此丢失了。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你可以尝试与你身边的物件,产生深度的共鸣和连接。

去仔细去感受你使用的杯子、键盘、电脑、电子书,去观察它们身上的细节和痕迹,为它们赋予只属于你的意义。

我最近做的一件事,就是花了一个小时,折腾我的电子书,换了一个待机屏保。

虽然这一小时我啥也没做,但是我不觉得它是一种浪费,反而是一种滋养。

2、去经验,而不是体验

我们也许已经习惯了孤独,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需要被理解,被看见,被接纳。

体验只是片段,就像你匆匆刷了1小时的短视频后,什么也不记得。

如果一场旅游,没有给你带来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是留下几张打卡的照片,这就叫体验。

那经验是什么?就是能改变你的体验。

就好像把一颗玻璃球放水里,再拿出,玻璃球还是玻璃球,甚至滴水不沾;

如果把纳放在水里,会发生噼里啪啦的化学反应,纳自身也会发生改变。

前几天,我收到一个私信,一个网友说,他觉得不能把视频放进收藏夹,于是把和自己产生过共鸣的视频,都变成阅读笔记,然后打印出来装订成册。

我觉得这就是把玻璃球变成纳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遇到触动你的任何信息,记得停下来,仔细感受,而不是拍照、截图,或者去忙其它别的事。

因为经常有所触动,你会离内心的自我越来越近,你的内心也会因此越发充盈。

3、完整的表达自己

现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习惯了孤独。而深刻的人际关系更是可遇不可求。

如果你和我一样,内向,不喜欢社交。你也可以尝试在网上,完整的表达你自己。

我做视频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其实整个过程很难熬,因为它不挣钱。这让我压力很大,我曾几次想放弃,但是让我坚持下来的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个是陈女士在一直鼓励我。另一个,就是不断给我鼓励和反馈的网友们。

就是被看见、被感谢,会给我带来很大的能量,当我看到自己花了心血做出对内容,能触动到别人的那一刻,我也是幸福的。

所以,我一直鼓励大家有条件,可以写公众号、写少数派,还可以尝试做播客、做视频,这样的话,即使你是一个从来不去社交的人,你的也有机会被其他人看到,你也会吸引一些与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你产生充满幸福感的共鸣。

五、最后聊聊

我们所处的社会一直在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但没有教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充满好奇心和兴趣,愿意理解他人,能与自己和解的人。

社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没有神,只有科学与理性。但它并没有给我们说,要怎么找到自己的精神内核。

透过社学会的视角,我们能看到习以为常的视角看不到的那一面。

社会学不像哲学那样,告诉我们社会应该是什么样,而是告诉我们,哪怕很残酷,这就是社会现实的模样,它展现出的是我们的起点。

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这个起点,并开始照顾好自己的时候,社会也会慢慢像更包容、更温暖的方向转变。

我也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感谢阅读,如果你不想错过我的更新,欢迎订阅我的 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