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一天中有40%的行为并不是由真正的主观意识决定促成的,而是——习惯。
(数据来自杜克大学早年的一个研究报告)

换言之,习惯让我们常常都处于“半自动”的状态,观察了自身的习惯就算是观察了半个自我。

而习惯之所以会有,是因为大脑中有个名为“基底核”的结构,为了避免我们在做重复的事情还要一再调用大脑认知而产生的。所以习惯的产生就是为了“省力”。而我们想要养成好的习惯,本质上是为了想轻松的获得“成功”!

基底核

那问题就来了:要如何养成好的习惯?已有的习惯可以被很容易的改变吗? 好消息是:容易改变

习惯的属性就是惯性很强,自身却又非常的脆弱。(对有规划的人来说简直是完美属性!)

 

那如何改变呢?
在阅读了些书籍以及结合自身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后,对于养成好的习惯,我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建议。我把它分为三个大的从步骤,别是:习惯前、习惯中、习惯后。在此分享我的想法,欢迎大家探讨交流。


习惯前

我们要做的只有2点:
一、了解自我
二、创建舒适的大环境

了解自我包括:

1、了解自己的天生优势
比如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身材方面躯干非常长,腿却相对身体来说短,对游泳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比例。加上自身的努力,以及各种习惯的养成和保持,菲尔普斯就成为了奥运会史上获得金牌和奖牌最多的运动员。如果以他现在这个身材比例,最初选择做了短跑运动员,配合同样的努力,大家至今可能都还不认识他!

所以如果要想在某个地方取得成就,放长远看,了解自己的先天优势还是第一步

2、想想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或者自己的兴趣点
毫无疑问这是习惯持续下去的核心源动力,对我们人生的意义也颇为重要。刘慈欣在《球状闪电》中开始就说了句 “美好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然后你喜欢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在这个里面变得专注,顺势就能在这样的专注中拥有幸福的一生。

因此问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的兴趣点是什么?”尤为重要。当然这都是人生的大问题,那些能毫不犹豫回答的可能都算是幸运的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答案,带着开放的心态走出去,去体验去感受就好,不出意外有天你也会不经意间被什么给“击中”,OK,那个时候可能没人看出你有什么变化,但你自己知道自己有了答案。(开心就好,别怕三分钟热度)

3、计划安排自己的习惯
确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人或者想要做的事后,就要为实现这样的目的做准备。大概就是安排自己每天为这件事做些什么,然后固定时间,每天都去做它,养成自己的一个习惯就好。

当然不同的习惯也有各自适合的时间段,合理安排将会让我们更容易看到成效,也就更容易坚持。

比如:
创作类的习惯最好安排在早晨,因为早上受杂念的影响较少,效率比较高。
记忆类 的习惯最好在晚上在睡前,因为刚记完睡觉大脑正好帮我们整理思绪。
运动类 原则上是有空做就好,不过最好是把它安插在比如创作类和学习类的之前,因为运动后是会大大的恢复人的专注力的,对创作和学习都有一定帮助。运动有了更多的价值!

创建舒适的环境

1、找到同类和圈子
之前看过一个TED的演讲,标题是“别不信,你只需20个小时,就能学会任何事情!”(可自行搜索看到)

这里的学会,是指你从什么都不知道,达到还不错能唬人的级别。并非专家!如果专家是达到90%,这里大概是60%-70%左右,别看后面30%,越到后面增长的速度所花的时间是成倍的,甚至很多人在还没达到90%就已经不会再进步了。另外这里虽然说是20小时,也不是随随便便20小时就行,还是得高质量的利用。演讲者通过研究和实践给出了3条建议:

  • 将技能进行拆解。因为所有大的技能,其实只是一个个简单到你我绝对都能做的小技能堆砌而成,只要拆解足够,都能轻松做到。
  • 要有一定的理论学习,不必过多,目的在于帮助自我纠错 。(让自己遇到问题不至于被卡住而放弃,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有ChatGPT等工具也能很好的帮助到大家。)
  • 排除干扰,再正常地练习20小时即可达到还不错的水平。

那这和找到同类圈子有什么关系?
因为在我看来独自一人学习,由于没有由一个有经验的人带领,可能很难从全局认识去对技能进行拆解。自我纠错方面也同样会遇到没办法通过搜索得到答案的情况。而如果你在一个相关的圈子里,这些都可以相对容易的解决,尤其是那种花钱报班的圈子。

另外,找到同类的圈子,还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竞争关系。像是在一个公开的场合宣布自己学习的感觉。所以像是有观众在看的,我们就会就更加的容易坚持,最终养成这个习惯。

 

2、让习惯有提示
简而言之,看到某个东西,就会提示我们去做某件事。让达成习惯的物品或者能给到我们暗示的物品尽可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比如:

  • 想要练习吉他,就把吉他放在自己常在的工作台或者最容易看到的地方
  • 想要运动,每天就把跑鞋放在鞋柜外面
  • 想要多一些的拍摄,就把相机直接架在三脚架上
  • 想要更多的阅读,就把书放在桌上离自己最近的地方

 

综上,无论是 了解自身、还是创造舒适的环境,其实他归根结底都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减少习惯的阻力。 这些阻力包括:先天身体的阻力、没有兴趣的阻力、对整体没有清晰认知的阻力、解决难题的阻力、甚至是把东西从柜子里拿出来的阻力!

如果这些或那些的阻力我们都尽可能减少了,那么我们习惯就可以更加顺畅高效的开始了!

 

 

第二步,习惯中

习惯中我们有3个点需要注意:
一、最小阻力原则:尝试2分钟;
二、习惯的绑定+叠加:让习惯不独立存在
三、时间追踪,记录时间,让习惯可视化

最小阻力原则:尝试2分钟

常常听到一句话: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不过也有看到反对的声音说“ deadline不是第一生产力,而是给了你把一堆shit交上去的勇气” 。

如果确实如反对的声音所说,那么问题出在哪?首先短时间内确实更难创作出好的内容。其次是创作者并不是随时都有足够的动力开始创作!尤其是大的项目,光是想想就已经望而生畏了。

创作者生畏的心态,很可能就是把项目完成的状态颗粒度放得很大,不是0就是1,缺少了中间状态,又或者是那种微小颗粒的状态。

创作者有时动力不多,但总是有一点的吧!那就做这一点点动力下能做的事,行不行?

比如一个知名的播客主在他的节目里说,他在做文字创作的时候,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开电脑,再打开编辑文字的软件。然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把工作内容完成一半了(不开玩笑)。其实这里面就蕴含了开启习惯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尝试2分钟。

再没有动力,2分钟还是有的吧。如果事情一旦开启,人大概率就会进入到这个事件里面,后面的进展也就自然而然了。原本计划的2分钟可能最后进行了1小时,而且很可能也没有预想的那么累。

总之就是,将高难道的事情做个简化版本,再尝试切入,比如:

  • 跑马拉松(难度 10)。很难很难
  • 跑5公里(难度6)。还是有点难
  • 走路1公里(难度3)。不是很想动
  • 穿上运动鞋(难度1)。似乎挺容易

    OK,就这样把难度为10的事情改为难道为1的版本。花上2分钟,去做它就好。而且基本上所有大的习惯,都有一个2分钟版本。
    比如:
     
  • 读完一百本书很难。2分钟版本:尝试阅读1页
  • 练出腹肌胸肌很难。2分钟版本:穿上运动服
  • 写一篇文章难。2分钟版本:打开电脑打开写作软件
  • 学习编程语言很难。2分钟版本:可以打开课程视频先看2分钟
  • 学习吉他很难。2分钟版本:拿起吉他随便拨2下
  • 拍摄一个美食记录的过程很难。2分钟版本: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

总之,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你有没有浪费2分钟的勇气!

 

习惯的绑定+叠加:让习惯不独立存在

无论有没有2分钟的原则,习惯的开启和转换依然是一件有点困难的事情。尤其是事件与事件的强行转换,所以要尽量避免中途的转换,而是把各种习惯安排在每天必然发生也会自动结束的事件周围。比如:起床后、早餐后、出门后、午餐前、午饭后、到达工位后、日落后、上地铁后、晚餐后、洗澡后、睡觉前等等

如果你把想要养成的习惯安排在这些关键点周围,当这些关键点发生的时候就会提醒你去做相应的习惯。这样你甚至不需要设置提醒闹钟,周围发生的事自然会提醒你,而且此时你正好在处于动作即将要切换状态,那么去做接下来的习惯就会无痛的切换。这就是习惯的堆叠,发生某事或者某事结束就自动去做下一件,一旦有这样的意识,习惯养成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比如自己可以给自己规划下,例:

  • 起床后,写作30分钟
  • 来到工位,浏览行业相关内容30分钟
  • 晚饭后,练习60分钟吉他
  • 洗澡后,阅读60分钟
  • 睡觉前,背诵单词30分钟
  • 学习完后,就看一部电影
    等等…

 

时间追踪,记录时间,让习惯可视化

时间追踪,就是记录你在习惯上所花费的时间。
别小看这一点,光是做了时间追踪这一步,人在保持习惯的可能性上就大幅度提升。

每一次的回顾都是对自己付出的肯定,也是在对自己目标和梦想的再一次确认,看见过去累积的就不仅仅是数据,累积的更是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人就很难不继续陷入在这“良性”的沉默成本里。

但很多人可能会觉得保持习惯还要统计时间好麻烦!我们日常更常见的就是通过番茄钟来让自己做某事更加的专注。

那为何不让这2件事结合起来一起做?先利用倒计时或者番茄钟让自己专注在习惯里,结束后保存专注的时间,分别放在各自的习惯里。再加一个,给做习惯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出来,再加一些简单的日记。OK,又形成了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

真是奇妙,有点环环相扣的有趣。而能实现这环环相扣就是我要推荐的也自己在做的APP:时间印迹。虽说不能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点一下就全部事帮你给做了,但他也能让你做极少的事自动产生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然后将你的努力和热爱可视化,清晰看见自己的时间花费;让你更容易保持习惯,轻松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第三步:习惯后


习惯做完后还需要做2点:
一、习惯数据的复盘
二、调整习惯

习惯数据的复盘

习惯的时间追踪后,我们需要再将习惯的数据复盘。从时间角度认识自我,知道我们的时间花在哪里了,反思习惯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那么我们就可以有意识的调整现在的时间分配,以达到让自己越来越好的状态。

另外还可以从哪些角度复盘呢?
1、从单个习惯看我们是否是在一直持续的的做,一共做了多久等。比如可以从下面的图看到自己的累计时间,分布的热力图等


2、从全局数据看自己在哪方面花的时间比较多(比如热门、分类、好习惯坏习惯等)
 


嗯,没错,这些截图都是在「时间印迹」APP里的,不过它远不止这些,大家可自行探索

调整习惯


得到习惯追踪的数据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得到的数据做调整。
娱乐时间多了就减少一些,想要达到目标的某个习惯发现时间安排得有点少,就从坏习惯里挪一些时间过来。渐渐的不仅优化了自己的习惯,更是掌控了时间,找回了自我。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花了时间,却没得到一个好的成果!这时也不要慌。因为时间和成果并不是那么线性的增长,它其实有一个潜伏期,称之为「潜伏之力的停滞期」。导致前期的成果会低于我们的预期,

很有可能你正处于必然经过的失望之谷之中,也许明天就迈过这个坎,如果在今天放弃就太可惜了。这个时候只要再坚持一小会儿,嗯,再坚持一小会儿。它的进步就会超出你的想象!然后就可以轻松保持习惯了

 

结语

复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爱因斯坦

说到复利,大家可能更多的是想到投资理财相关的事情。都想通过复利来投资金钱,手段可能是买基金买股票等。

却似乎很少人想过用复利的思维来投资自己,或许没有显而易见的手段和方式。不过通过今天的主题,大家可能就意识到了,通过复利投资自己的方式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具体方法可以使用「时间印迹」App。

金融市场的起起落落我们不可控。但养成好的习惯,意志力加上面提到的方法,可控性似乎变得高了很多。

一天24小时
一周有7天
一个月有30天
一年有12个月
长寿时代我们可能会活100岁。

所以
祝好运!

 

拓展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还可以看看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