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正文前,先谈些题外话,渲染渲染氛围,也当是算不得自我介绍的“自我介绍”了,免得后面废话连篇,贻笑大方。用少数派连没有注册带注册后成为正式用户的时间,大约有两年左右,一直关注了不少站里的前辈们分享知识经验和其他领域的有趣玩意儿。看的多了,不免自己也手痒痒,想动手写上些文字来,权当是一种对工作流所谓“输出”的实践。
我本身是 Apple 产品的用户,有一台 Windows,手上也有一部安卓,然而终究不拿他们作为主力来使用。所以假使大家愿意看、我后面还会写、编辑朋友愿意为我通过,接下来分享的内容可能也大多围绕 Apple 产品以及其他感兴趣的方向。我自以为还算是一个兴趣爱好相对广泛的人类个体,写起东西来可能也这里说些、那里说些,若有不专业、不客观、不严谨的地方,还希望读者海涵。
说着后面恐有废话,现在倒是已经说了不少了,我就再“恬不知耻”一点,最后说几句本篇文章吧:一是本文无意教大家做事,也不算是一篇面向纯小白的详尽的教程,更不是什么自诩高深的推介。你全可以当一篇简单的看过即忘的互联网垃圾来看个乐子。若愿意读读,可当是我硬凑上来,与你分享思考心得一二。
何必创作
少数派已经有大量的文章来介绍种种不同的所谓“效率工具”,也有很多谈如何运用这些工具的“方法论”。我也是喜欢折腾些工具的人,最近两到三年左右,几乎把大部分能叫上来名字的“效率工具”统统尝试了一遍。然而有了“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的工具们究竟有没有帮到我实实在在的需求?我在不断地尝试中开始反思。契机一是看到张玉新老师所谓的“重器轻用”之说,二是读到 @玉树芝兰、@吕立青_JimmyLv 等老师一些关于效率反思的文章,另外站里的作者 @火箭君CC 的文章《在工具应用选择上,为什么我开始相信 Unix 哲学?》也给了我不少启发。特别是前几年看了“祖师爷”(只是戏称,切勿较真)卢曼(Niklas Luhmann)和他的 Zettelkasten,我大受震撼,以为拥有了这些庞大的知识库和功能强劲的软件我就也能源源不断地输出,产生大量的创作。然而有没有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且不谈能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的问题,仅就我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是否需要源源不断地创作?对于任何不以创作为主要工作的职业而言,创作特别是文字创作,是否允许我们投入时间成本和精力去获得某种不确定的回报?花在修改排版、顺序调整、文章校对的时间又是否于我的思考有裨益?我不否认创作在思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我以为提高所谓“效率”的意义在于强化我的思维、辅助我的思考,而不是打磨几篇完善的创作。对待创作,一应该先想清楚这种抉择的成本,仔细思考后再动笔;二也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最后看着一地鸡毛懊恼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为自己不争气的思考感到气馁和自责。创作只是思考的手段而非目的。
先有信息,再有思考
先有信息,再有思考。以创作为目的来看,大类上的我们可用的信息只有两类,自己运用“拿来主义”得来的知识(因为一切知识都是我们“拿来”的,自己的知识来自于他人的思考还是什么都无关紧要,毕竟没有人天生识字)和引用的他人的思考(创作)。我们加工信息的过程,往往也就是整理这两类信息的进程。前者尽量使其输入脑中,化为己用;后者则可略作整理,有一索引,日后查阅出处时方便引用即可。
也就是说一个理想的思考状态应该呈现出一个从信息到思考的线性变化。信息的加工整理、归纳收集在前,思考的条分缕析、理清逻辑(理不清也无所谓)在后。作为思考手段的创作所使用的工具不算最重要,Pages,Microsoft Word,Craft,Ulysses,Scrivener 等等,只要能拿起来创作,就是好工具,剩下的只有趁不趁手的区别。只要实现了从信息到思考的进程,整个工作就自然而然的流动起来,“工作流”一说才得以成立。顺便一提,私以为今年 WWDC 中宣布为新系统加入的从 Apple Notes 转到 Pages 编辑的功能也是对这种流的一个在苹果生态当中的完善。Apple Notes 中组织信息,Pages 中完成创作(即对思考的组织)。
归回正题,信息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创作即使一气呵成,往往也是有背后长期的积累与阅览。信息构筑“知识大脑”,进而创作得以“厚积薄发”。
则信息的积累上其实就可细细钻研钻研:一是信息的获取,不同信息源会带来哪些差异,造成什么影响;二是信息的加工和汲取,如何让这些玩意儿从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如何更好的吸收和分类,如何更好的检索;三是信息的调用和组合,怎样调用散落在各处的信息,如何让信息组合起来而更好地服务于创作和思考。这里再提一嘴,这里的“信息”和“创作”都是广义上的,而非仅仅局限于写作,至少在我的创意性工作流里,这些关于信息和创作的思考都尚还有效。
大致上,我把我目前需要的信息记录分成了这么几个方面:
1. 实现灵感、想法的快速、随手记录
2. 结构化内容的梳理、概念的学习
3. 某件事情的操作步骤
4. 某些需要查阅但无需常备手边的开发文档等
5. 某些碎片化媒体中偶然得到的知识
6. 最近关注领域的相关发展和知识
7. 重要的新闻事件
8. 虚构性文学阅读时得到的灵感或想抄录的妙处等
9. 非虚构性作品阅读时需要记录的知识
10. 文献笔记
11. 案例研究
12. 公司内容
这些方面基本上涵盖了我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信息类型。我在挑选工具时,也尽量选择能覆盖所有这些需求的工具作为信息处理的中转站,另外还有一条非常主观的标准是“我使用某一工具来处理某一类型的信息时我是否会感觉到强烈的不适”。那么明晰了信息处理的需求,接下来可以看看我的工具们了。
翻翻工具箱
在工具选择上,我有几条标准,所选择的工具也基本上是依托于这些标准而进行的。
- UI 要足够美观,能看到设计感
- 涵盖我列出的信息记录需求
- 安全、隐私、开放格式,能导出流行格式
- 稳定,稳定,稳定
- 能离线使用
- 足够好的 UX,舒适的反馈感
- 类型差异较大信息的分离
- 尽量减少协同压力
- Apple 生态的完善同步
- 能实现无压的快速记录
- 对我来说不至于过高的价格
我依据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大致总结出来的这几条标准,选择了几款工具来帮助我打磨我的思考。顺手在 OmniGraffle 中绘制了一张样图,也就是本文的封面图。
可以看到在我的工作流中,使用到的工具还是比较多的,当然比去年大量“试玩”新工具的时候,已经少了很多。其中不少都是作为信息处理的中转站,也即几个菱形标识,如 Apple Notes,MarginNote 3,Zotero,Apple Books 等等。但是最终信息会存在 Obsidian 和 Craft 中,Apple Notes 里偶尔也会有一些无伤大雅的随手记录。
Obsidian 对我来说是非常良好的选择,简单设置就可以调整的 UI,大量可使用的插件,满足我需求的双链支持水平和开放格式与文件本位都让它成为我目前最常使用也最喜欢用的工具,在差不多两年的时间里,我大概记录下了 13000+ 条笔记。但另一方面,Obsidian 中记录下的大量专业性知识让我潜意识中对它产生一种适合大张旗鼓来使用的感觉,而且它的快速记录也聊胜于无,因此我往往更常使用 Apple Notes 或 Drafts 进行快速记录。偶尔也会使用 Craft,原因只是我觉得它在专注模式下的小窗口很漂亮,而且简洁的窗口让我在快速记录时不至于产生压力,即用即走。
实际上,本文就是我在 Craft 里积攒了一些“卡片”想法,这些想法很多都是 Drafts 或 Apple Notes 快速记录后的导入,随后又在 Craft 里组织起来并且写完的。刚好走完一个从信息到思考的流。说到这里,其实发布文章对个人知识体系的另一助益就在于若有读者愿读,并给出些珍贵的评价,这些评价是有助于发布者思考体系的反思的,进而避免过分地闭门造车。
DEVONThink 3 在图中被我画在了中心位置,但是实际上由于担心 DEVONThink 3 封闭性的数据库会让我误删文件,我终究还是没有对它委以重任(而且目前试用时间应该早已结束)。画在这里是为了表示如果使用 DEVONThink 3 的话,它在这个流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中枢作用,借助 DEVONThink 3 内部数据库的强大检索能力,打通所有的知识库也并非不可能。当然在这种用例下我更推荐使用 Logseq 来替换 Craft,因为前者本地文件式的架构非常适合 DEVONThink 3 的检索,几乎不需要任何折腾。我个人则是因为 Logseq 不太优雅的 icon 和它不管审美还是体验对我来说都有些“难以介怀”的 iOS 端而放弃把它作为主力。另外的很多工具我也都有尝试,大多因为不符合前面提到的几条规则而放弃,具体名字我就不一一陈述了。
结语
本文应该算不得上长,作为新人报道的首作,还是显得差了些意味。不过在下突然感觉似乎此处适宜结尾了,于是一念定下,就写到这里。如果读者有任何意见、批评请在评论区指出,我积极改正;有任何想与我分享的,也欢迎评论。只是本人时间所限,回复可能不及时,还望大家见谅。
Hello, 少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