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我们讲了常见体检报告的心肺部分,这一篇文章我们就来讲讲胃肠和肝胆方面常见的体检结果吧。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多个器官组织共同构成的,包含了胃、空回肠、肝胆、胰腺等器官,在常规体检中,针对于消化系统常见的检查项目有:腹部 B 超(包含肝脏、胆囊、双肾)、肝功能、电解质、肿瘤标记物等检查,更进一步的检查包括腹部 CT、消化道内镜等,这些检查项目较为昂贵,且一般商业体检机构不具备这些检查的资质,除非体检者特殊要求,这些检查一般不会出现在常规体检中,但这些检查对全面了解自身的情况有重要的作用,在此与大家一一解答。

胆囊息肉

图源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常规体检中离不开胆囊的检查,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为腹部 B 超。在体检中,「胆囊息肉」是常见的异常检查结果,往往体检报告给大家的建议往往是定期随诊或专科诊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到这个检查结果呢?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是指胆囊粘膜局限性隆起病变的统称,临床上常称「胆囊息肉」。约 0.3%~9.5% 的人群可以通过超声检测出胆囊息肉,因此有相当多的体检报告因胆囊息肉提示异常。胆囊息肉样病变包含了假性息肉和真性息肉,由于检测手段的局限性,部分“息肉”是假性的,往往是胆固醇沉积造成的假性息肉,其本身不具有恶性病变转化的可能,在后续的检查中有一定几率消失不见;而真性息肉样变中,良性的是腺瘤,具有潜在恶变的可能,而腺癌则是恶性的。

胆囊息肉很常见,但胆囊癌很少,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后就需要进一步鉴别哪些是恶性的哪些是良性的。恶性病变往往尤其特征性表现,如在体检中高度提示胆囊恶性病变,则需要进一步肝胆外科就诊。而对于良性表现或表现不典型的病变,通过超声的连续检查观察病灶变化情况后,就可以得出进一步的处理意见。然而,在体检报告中不会列出胆囊息肉的“真”和“假”,不能排除将来恶变的可能,所以我们得清楚胆囊息肉应该怎样复诊。依据指南意见可以总结出以下流程:

根据以上流程,我们可以简单的将胆囊息肉分成几个部分,当息肉 > 10mm 或者 6-9mm 并包含危险因素的时候,建议于肝胆外科就诊,进一步排查恶性病变可能并建议手术治疗,以绝后患。对于 < 6mm 并具有危险因素或 6-9mm 无危险因素的情况,建议于第 6 月、第 1 年、第 2 年、第 3 年、第 4 年和第 5 年连续复诊;对于 < 6mm 无风险因素的人群,建议于第 1 年、第 3 年和第 5 年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