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是一套隐形的人际和做事规则,社群有大小,规则有巨细。「交往之道」就是处事大原则下的社会人联结小规则。社会是一个大系统,人们各自聚落生活。在情感需求的驱动下,人傍群而居寄心理情。通过社交,我们连接到自己所属的聚落,无论是「牛」是「恐」,都有各自的一番交际生态。行走社会大江湖,不管你是浪浪山的一芥小妖,还是天庭御前八面玲珑的星君老臣,都无法将自己与人情事故相隔两岸。即使是独行侠,英雄榜上论座次,也还是需要「圈层」认同。

社会性群居动物只有产生交际联结,其情感诉求才会被满足,其自身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一个好汉三个帮,电影中黑帮的马仔常说「I know a guy who knows a guy.」帮主角解围。「有个朋友」,其实就是口语中我们对人脉的理解。人脉已经成了社会人解决问题,需求帮助,开展合作的必备法宝,可以指代为需要潜心养成的人际关系,它可以在得势的时候锦上添花,也能低谷时为你雪中送炭。

人脉,其实是利用人缘交换个人价值的工具网络。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人缘」和「价值」。

「社牛」推杯换盏,「社恐」偏安一隅,交际能力体现了「缘」人的能力。它表示着交际网络梳理通络水平,在人脉中体现了与人建立关系的优势。而人脉不仅是认识人这么简单,「脉」的关键不是发展人头,而是运用自己的价值交换到更多价值。「人王」精英往往能在圈层价值共同体中,用自己某方面的特殊价值加上杠杆,撬动其他方面更大的利益流向自己。

人脉能带来什么

泛泛地说,能够带来资源和机会。

经济社会中,专人做专事,资源才能最大化利用。不谈商贾大咖玩转的巨量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就以普通人所需求而言,资源可以涵盖的范围都很广:它可以是让生活变得从容的精力资源,比如拜托小区保安临时寄存一下大件快递;可以是区别于自己工作领域的信息资源,比如少一些在选购纷繁保险产品时候的无知无措感;可以是切实解决生活问题的民生资源,比如解决子女上学、家人住院的百家愁事......

工作之中也会遇到专业之外的业务,人脉可以帮我们快速地对接到信息、技术资源。生活也常有个麻烦需要托人解决,人脉可以帮我们自然地对接到精力资源、痛点资源。资源最终可以归纳为价值,资源是价值的展示面。人脉提供的是各方面资源的 I/O 接口,对接着社会人聚落中对不同价值的供给和需求。

同时,从个人发展来看,人脉还能够带来机会。朴素地说,职场人需要的机会是职位晋升或是跳槽到心属之位;也会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业务素质的学习机会,不论是业余个人充电还是委派抱团学习,总是提升业务能力的好契机。「内推」这个近几年火起来的词,就很好地表达了人脉带来机会的含义,我理解的「内推」是通过个人关系,在集体内以私域渠道推荐岗位。这就是最常见利用了人脉,疏通了机会分发路径,对接到了有人脉有价值且需要机遇的人身上。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在三和市场门口找个日结工作,相互都是陌生人,有的干没的干看似全凭运气,但总有和「小工头」熟络的老人儿,扔到人群中也能被拎出来有钱赚。

如何梳理人脉关系

人脉就像一张网,每个人都是一个结点,有的点相对薄弱,不能强劲地连接出更大的网;有的点则在整张网中都起到关键作用,远近关系靠编织出的一张网,掌握拿捏得游刃有余。毫无疑问,强人处在关键点位置,他们的人脉是丰富的。

如果把社会看做一个网络机械,在各个层次通过学历、资历、职业、社交等方式筛选出相应价值量的人员,层次内横向发展价值交换以求人脉通达,层次间强人对接实现阶级跃升,强人就在横纵的人际社会立体网络中脱颖而出,甚至缔结出更为紧密的小网格。为了网格优势利益不受威胁,强人群体自然会卡紧上升通道,「卷」文化由此产生,内耗不可避免。人脉就像是这样一张,强度、大小、疏密都不相同的蛛网,我们趴在上面讨营生,可能摇摇欲坠,也可能四通八达。人脉需要花心思养成,培养第一步可以从人脉的分类开始。

潜在人脉

在职场人脉中,有些人职位高、关系广、势能强,可能刚认识或期待与 ta 相识。这时你们的关系还不算亲密,勉强算得上熟络。和这些人成为朋友,可能会带来新的机会,可以把他们视为潜在人脉,理解为是一段等待开发和经营的重要关系。

黄金人脉

大多数成年人身边多少都会有几位非常重要的朋友,你们彼此相互认可,也许还在某方面会有依赖,在遇到重要事情时征求对方的意见,关系的走势也会对你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甚至给人生带来重大转折。这些人在人际网络的评估维度中,就是亲密程度很近、影响程度较大的黄金人脉,可以称之为「命友」。比如比尔·盖茨和合伙人保罗·艾伦,比如乔布斯和设计师沃兹尼亚克,如果没有伙伴的支持,他们的事业可能会受到阻碍。

储备人脉

日常中你和他们来往还算比较密切,你们之间的势能差不算大。这部分人可能对我们目前的个人发展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对方蕴藏着可观的发展潜力,未来可能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松散人脉

最后,总有一部分在通讯录中的名字,你们彼此认识但不怎么联系、近短期对你也不会带来影响,但又隐隐觉得说不定有什么时候会帮得上忙,保险起见按兵不动继续存着,这些有印象不常联系的人可以称为松散人脉。

LHbGb3YGpoHeZlx0wSEcPZfFnDg
(👆🏻按亲密程度和影响力划分的人脉象限)

寻找在人脉中流淌的价值

罗翔说:「年轻的时候,别把太多心思放在人脉上,不是因为人脉不管用,我非常负责任的告诉你,人脉特管用,不是一般的管用。但问题是,这世界上所有社交关系的法则都是利益互换,如果你自身实力不够,你是不可能有什么厉害人脉的。」

人脉运作其实就是价值的交换。最和谐的人际关系通常是基于等价交换,没有一方觉得吃亏或自卑。人的价值就是流通在人脉之中的资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物尽其用,人有所长,每个人能给人脉资源池中注入的价值属性各异,量值等级也不尽相同。我们在输出价值的同时,也从脉动中汲取能量,给自我提升带来积极效果。正向促进的人脉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拓展机遇,升级资源。能够获得回馈价值的多寡在于你所具备的可交换价值量。在从人脉中获得利益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具备什么可以交换的价值」。

首先应该明确,所有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点」。人脉的确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为我们带来机遇和资源,为我们铺平一些道路。但我们不能只盲目依赖人脉,而忽视了个人实力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人,即便是刚参加工作,零背景、零职业基础的社会小白,也不会是零价值。我们可以试着从职业、技能、圈子来盘点一下自己的优势,让个人价值的长板更长。

职业优势

很多职业自带优越光环,比如医生、律师、教师等等,能够为最广泛的人群提供便利。中年人可能都有体会,孩子求学入托,老人住院办床,关键时候有个能说上话的朋友,确实能消解不少精力浪费。职业优势意味着在某个领域中,专项能力的独占性,在关键时刻可以发挥出唯一作用,这对其他人而言是不可替代的。隔行如隔山,自己握有的职业优势在价值体系中始终都会被视作硬通货。

技能优势

技能是脱离于专业的一种显性的个人技术能力。通常是指在专业训练之外的,具有社会活动普适应用价值的能力。例如,擅长写作、PPT、制表、文案、手绘等等,把握合适的时机恰当发挥,就可以帮你连接到不同行业的人。比如你有一定文字功底,能在单位公众号上写写通讯稿,增加写作能力展示面,就可能会让更多目光汇聚在你专业以外的技能亮点上。有时发挥「余热」恰好能够打开工作局面,所以在专业以外的某项技能优势在价值交换中亦能吃香。

圈子优势

这里说的圈子,可以理解是一群相同爱好的「同道中人」,通过社交逐渐形成的聚落。圈子里的人职业可以五花八门,年龄上也可能两代人都有。一个人,可以身处不同的圈子,这是职业所不具备的特点。有一句经常说的玩笑话——「不想当厨子的裁缝不是好司机」,换个角度理解为, ta 的职业是司机,同时在「👩🏻‍🍳杭帮菜技艺交流1群」和「邻里接单——简单缝纫群」 里,爱好和技能使得 ta 在同行中是个特种兵般的存在。跨在多个圈子,精于其中一二,就有了对接圈内外优势的能力,「破圈」对接的价值一样可以交换。

价值定位与传递

职业、技能、圈层,每个人蕴含的价值成色各异。无论人生哪个阶段,我们都需要不断定位自己,定位的是自己的能力、价值、潜力。不清晰的价值判定会给人生发展轨迹带来未知和震荡。明确的自我价值定位包括认清当前和洞见未来。对于此时,明确自己在交际生态上下游人际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对关系网施加影响的能力。对于未来,需要研判自己的潜在势能,保持对今后人脉变化的洞悉。

不管哪个方面价值如何,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都应当客观评估,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哪些事是死穴最好别碰。一旦一个人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不能做好什么,他就可以把「扬长避短」的策略发挥到极致,将人脉供需中欠缺的价值优势最大化,那么他就能从人脉中获得高认可,跃升为高层级节点,同时获得强人关系带来的资源利益。

一切个人资源优势,只有在人脉网络中进行有效传递才具有意义。如果说人脉需要经营,「经」更多指的向内,挖掘自身能力,增加优势价值量。而「营」则更多倾向于向外,向对方营销自己,给对方清晰得表达自己蕴藏的价值,充分呈现自己在交互关系中的稀缺性。价值的有效表达可以通过从他人和从自己两个角度出发。

从他出发

既然和对方建立了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创造机会,发现对方在某方面价值的需求。及时度量自身,提供合适的资源给对方。 往往「有心之人」总能及时发现需求痛点,不动声色就做了顺水人情。当我们在思考一段人脉时,也许你展示自我的能力并不欠缺,缺乏的是输出价值的机会。

对目标人脉保持关注十分重要,对方的急、难、痛点一般不会直接吐露,这就需要在交往中保持敏锐,对一切建立深度连接的契机「望闻问切」。

具体到日常社交场景中,可以关注对方的社交动态,给黄金人脉加个星标,让他们出现在微信列表的最前面(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什么总有销售的微信名是 5 个 A 开头了吗?),以方便我们定期地翻看一下对方的朋友圈动态,「暗中观察」是找到表达抓手的好方法。再者不如固定地隔期联络一番感情,在沟通中捕捉对方的需求。寒暄中不妨多问一句:最近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得上忙?

从己出发

当你不能判断对方的需求,但又需要表明自己价值的时候,不妨主动请缨,把自己的优势资源率先兑现。能力的付诸实施一定会比语言交流更能让对方真切了解到你的价值。

分享一个真事,前段时间,部门里有位老同志暑假后就要退休,科室需要他准备些履历方面的文字材料,作为光荣退休宣传纪念。需要整理职业生涯各种物料素材,并将他们数据化,这哪是六旬人能够顺溜完成的事情,本一桩好事却给老同志添了难。见习中的小柯,本身在学校做了几年辅导员工作,擅长归纳历史素材、撰写人物侧写,在刚入职时候就写过老李的人物事迹并在单位公众号上推送。略显「社恐」的她在见习阶段焦虑满满,见习期内免不了和师傅讨经验学本事聊心得,严苛板脸的师傅让她觉得放单之路肯定困难重重。没成想,老李是她的师爷,小柯受老李之托把退休材料写得十分扎实,学徒阶段自然收获了更多钦点传授。正如前面介绍,她就是利用了自己的「技能优势」,并且在适当的时机将价值落地,分享了自己的能力所在,同时传递出善意,表达得自然不刻意。

支招闭环式人脉管理

梳理好人际脉络,标定好人物价值,是人脉管理的唯二窍门。你与他人的连接强弱,交换资源时自然与否,用心在细节,方可见真章。那如何将套路实操,在交往中正确锚定对方价值、维护圈层人脉呢?总结起来,无非把握好三个过程,初见相识-保养关系-开口请求,三个环节应该是逐渐递进,细水长流。

初见相识

因缘际遇始于相识,人脉的系统化管理是从第一次见面开始的。先问问自己有没有如下场景的尴尬:①商务宴请后留下一堆名片,第二天人名、面孔、公司苦于对不上号,又不好意思询问核实。②加了好友,想第一时间了解对方,却看不到朋友圈内容。③生活中定期出现的「那个谁」,好像是做什么的、在某方面有一手, 却对应不上相识场景和价值亮点,点头打招呼时只好奉上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我比较推荐卡牌式标签化的名片管理方式。在第一次见过交换过联系方式后,将见面的主要内容第一时间记在信息栏中。比如见面的时间、地点,场合,引荐人或是交集关系有谁。之后接洽的两三个小时,会了解更多对方的爱好、关注点等等,这都可以在告别之后及时补充在卡片上。

在过去干枯的通讯录信息中,普通认识只记关系和联系方式,而从人脉管理角度来做就需要加上能力标签。除了对方工作领域的精确客观记录外,还可以从他个人的性格、爱好、社交、外貌来加以描述。比如前段时间游泳时候认识的张先生,他是儿童医院的副主任医生,业余爱好游泳,大众水平却喜欢钻研。在卡片中首先我会记录下他的价值亮点——「儿科医生」,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在卡片中我还会写:

  • 性格:外向、理性
  • 爱好:旅游、跑步、游泳
  • 社交:讲话文明,话风严谨
  • 外貌:黄色泳帽+宁泽涛同款泳镜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标签」都是在道别当天我填充进去的,大脑是容易遗忘的,当大脑遗忘了这个人之后,卡片就能帮我们记着,卡片是帮我们迅速重建连接的重要工具。值得一说的是,为了避免我记不起来人物和场合,我会在外貌里面写下见面时候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细节点,之后再打招呼时候也好有个话头,「张医生最近还游泳吗?之前你带的是宁泽涛同款吧,我看 speedo 也出了新款,有空游泳试试啊!」人脉卡片就像玩卡牌游戏一样,职业和特长是他的核心价值,比如理财经理、英日双语等等,而其他的标签则是对这个人的侧写。侧写也是必要的,是我们触达核心价值前的过渡区,通过「围点打援」从侧面深入我们与他个人关系,毕竟术业有不同,但我们可以在性格、爱好等方面可以保持亲密,增进相互信任。

保养关系

保养关系重在认识之后的及时跟进。我通常会在和他人见面的 24 小时内,给对方发一封跟进的邮件或信息。在信息中,可以表达出认识对方很高兴,点赞对方某些特质,也可以说对方的一些观点和态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想后续有机会多交流等。

比如在和张医生泳池相遇后,在第二天我去游泳之前,我给他的信息会问「张医生你好,昨天有幸游泳时候相识, 您的体力可真好,连续 2000 米自由泳感觉都还有余力,我留意了一下配速不慢的。平时工作这么忙还能保持锻炼,向您学习👍🏻」。如果跟进晚了,初次相识就跨到开口帮忙,会让别人觉得你把他看得很轻,有用的时候才会想到他。值得一提的是,平时不妨加好友后,设置成能够让对方看到朋友圈,内容分组自己考虑。就好比要请人家来家做客,却把后院紧锁,不诚意就会让人芥蒂三分。朋友圈也是个人 IP 的橱窗,对方也可以从你呈现的内容中了解你的侧写标签。当然关系保养还是要靠扎扎实实地联系和接触,不要亲信了「杀猪盘」笃定对方某方面的价值和能力,总之待人之道真诚第一。

开口请求

储备了人脉,锚定了价值,当我们需要请人帮忙,该怎么表达呢?我们总是说「朋友是麻烦出来的」,但很多人却做不到,因为我们受「独立、自主」的观念影响太深了,总觉得给别人添麻烦不好。但麻烦真的可以帮助我们增加更深层次的连接,会增加彼此的信任,你如果主动请求别人帮一些小忙,也会让别人在请求你帮助的时候更加没有顾虑。

但在麻烦别人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什么事都麻烦别人,这样恐怕会事与愿违,让人讨厌。请别人帮忙只能是偶尔的,而且必须是对方能够办到的事。如果太繁琐、太难办到,就是给对方出难题了,会让对方很不舒服。比如我想去儿童医院挂一个湿疹专家号,我就会请张医生推荐一下医生和比较合适看病的时间段。虽说这些信息一样可以从其他途径了解,但我知道他一定能够提供相应信息,在交往中我确定他会实实在在帮忙,所以还是开口相问。适度麻烦他人,也会为我们自己提供答复的机会,为递进关系提供抓手。

擅做「有心之人」,用好省心工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烹好人脉这锅炊,除了从「价值米缸」中盛米淘洗和料理人用心照看,更得有趁手巧具相助。当我们谈论「人脉管理」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谈论的是记录际遇中的相逢,标记零散事情中的价值亮点,梳理人因关系脉络。

「管理」体现在对已知人脉信息的归档和遴选,日常中只有当「遇上事儿」时,我们大概才会坐下来为「找个人,看能不能帮忙再找找谁」而苦思求索。生活中的相识,或是因缘际遇,或是水道渠成,这些事那些人总是零零总总地发生着。我们又能否在与他们的偶然相逢中,捕捉到金子般的闪光,做个有心人记录下来,有朝一日让金光再次闪耀?

冗杂纷繁的工作已让人负重前行,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大脑不堪重负,越是牵挂的事多,越是忘性惊人。我们能记住的名字远远少于手机通讯录中的数量,至于有多少能对得上面孔,那可得再打几分折扣,更别提对这人的闪光点还有印象了。一条关于每个人朋友圈的「150 定律」大概可以解释。「150 定律」又称「邓巴数定律」,由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该定律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人类智力将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 148 人,四舍五入大约是 150 人。

让我惊诧的是,每天都在用手机,让它记下这么多名片,但你真正能够维系的圈子,也就是 150 这么多。而那第 151 往后的人们,应该就区别了人脉资源水平。经年累月下来,一摞人又叠在一摞人上,如果没有辅助工具帮助,成系统、高效地搭建人际档案,还想经营好人脉,真的会力有不逮。记录的力量会随着遗忘而显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或是选择返璞归的方式,拉起表格记在本上;或是在手机应用中选择一款组织管理的 app,为我搭建人网所用。最近尝试了 WOLB 这款主打人脉管理功能的应用,经过些许摸索,发现这款应确实用能够解决一些名片管理场景中的应用需求。

WOLB 是 Well Organized Life Booster 的简写,定义为一款效率工具,旨在促进生活组织效率,是一系列日历、待办事项、便签等工具的集成。相比通讯录和其他日程效率类应用,在 WOLB 中的「人脉模块」可以将记录的人-事-时串联起来。比如我在单位球赛中认识了新同行,除了通常记下的认识场合和基本信息外,我可以在爱好栏中记录下他擅长打的位置、球鞋尺码,甚至插入照片等。下回再有比赛活动,通过协会标签锁定到人员喜好,在筹备奖品时也方便低调置办。

人物侧写可以记录得非常详尽。通过丰富的细节填充,名片会显得非常鲜活。WOLB 中可供标记的名片维度十分全面,让人脉档案也可以变得生动立体。比如我喜欢在信息列表中记一些与我的互动事件,比如我管理的单位篮球协会,不管是外联还是内部活动,随手记下哪些人是「詹黑」或是「库蜜」,青睐的球鞋品牌等,每次组织活动工作也好有的放矢,几次活动下来竟然协会阵容庞大了。

T4vJbuHguo4keJxLvvYc75F2nKf

(👆🏻丰富的名片记录细节&视觉化的关系网络👆🏻)

用了一段时间后,对于基于数据记录的工具软件,还是会有一些建议和一点顾虑。 WOLB 既然英文叫做 Life Booster 并不是 Business Buff,我觉得如果名称的「商务味」淡一些应该会更加亲切。效率工具能在不同方面发挥好组织作用即可,交互名称完全可以不迎合于「精英」质感的政商偏好,比如「纪要」页面就显得很有距离感。另外建议在下一个版本中升级「搜索」功能,使用中发现目前只能搜索标签、姓名,对填充的爱好、互动事件等不能检索出来。比如我想起之前一次活动名称,想找到那次活动是什么时候、哪些人参加的,如果能搜索「互动事件」名称,就能找到该标记事件下的所有关联人。能够做到检索内容全覆盖将会更便利。还有一点顾虑,既然能导入和导出「人脉信息」,通过 app 记录的信息可不仅仅是姓名、电话。如果详尽起来,甚至生日、偏好、秘密、忌讳都可能包含在内,触及的隐私安全问题不得不严谨对待,这方面如何能让使用者更加安心值得深入研究。

其实经营人脉不难,说白了就是把人做地道,把事做漂亮,把话说体面,人脉肯定不会差。所有人脉往来的核心还是在人待人、人处事上。做人真诚,相互建立信任关系是优质人脉的第一步。开创自身价值维度,增加影响力是晋升关系层次的基石。不论是采用古早的「黄页」还是新颖的软件 app,工具的作用在于保存记忆。在得到了克服忘性的辅助后,我们更应该多用些心思观察事件间的关联上,发现人对事的情绪反应上,思考人的价值需求上。倾注耐心和细心滋养人脉,捋顺人际关系让交际不再纠结。管理好人脉,让身陷忙碌焦虑的社交氛围的人们,多几分豁然的松弛感。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