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也很可爱呀。

在两周多的相处之后,这依然是已经用惯了 75% 布局的我对于 NuPhy Air60 的第一印象。

初体验

说来我其实是个 Keychron 的长期用户,从 2020 年买的京造 K2(算是 Keychron 在国内的贴牌代工)到后来的原厂 K8 ,以及使用至今的少数派联名款 K3 。但我前后买了这么多的原因更多还是习惯了牌子——外加有少数派的联名加持——因此在面对 NuPhy 这款 60 键布局的小键盘时,「新鲜感」便占据了我第一印象的很大部分。

第一眼看上去就会发现,Air60 的默认键帽颜色比 Keychron 一贯的黑灰色系显得活泼不少,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套出厂标配的热升华 PBT 球帽——如果你以前也用过深色系 ABS 键帽的话,就会知道这是一种何等的解脱。至少在 60 或者 75 布局中,球帽对于键盘整体的视觉感观的提升是非常大的,结合 NuPhy 默认的键帽配色,我会说这是一块非常「可爱」的键盘。

而在配件方面,NuPhy 不仅提供了一根带直角接口的一米编织线,同时也附送了一根超短的 C to C 编织线,搭配上 Air 系列的窄脚垫,几乎就是让你直接把它放在电脑上面使用的。更有趣的是,Air60 并没有使用转轴支架,而是像苹果一样把磁铁的技术发扬光大,选择了磁吸式的分体增高垫:

弊端就是带出门的时候要注意防丢

除此之外,用于替换的备用脚垫、拔轴器、Windows 增补键帽和 USB 连接器也一应俱全,也附赠了一套佳达隆的青红茶轴小样,让刚拿到手的乐趣多了不少——比如我单独把 ESC 键换成了青轴,这样在喵斯快跑读谱不能而 rage-quit 的时候就听上去有底气了许多 🌝 而如果这些都不足以打动你的话,那就再来一份 NuPhy-chan 的贴纸吧。

整体而言,Air60 是一款功能性没有什么短板的双模键盘,最高支持三台设备的蓝牙连接,热插拔的选项也给手感 DIY 留足了空间。不仅如此,NuPhy 更是给 Air60 提供了在我看来近乎繁杂的灯光自定义选项:除了最基本的键盘区 RGB 灯光模式、颜色和亮度切换之外,位于键盘两侧的指示灯也远非单纯的装饰,在显示连接状态之外还可以用来显示键盘电量,甚至也一并提供了颜色、亮度和灯光速度的调整。可以说除了不能设置单颗按键的灯光之外,NuPhy 几乎把「免驱」前提下的灯光 DIY 选项全部都给你了。

可惜原厂的键帽是不透光的

优点与不足

我的这把 Air60 是佳达隆矮茶轴的版本,在高强度使用过 Keychron K3 上面的红轴之后,我眼下觉得还是段落轴更适合我这种以打字为主的用户——并不是说红轴的体验不好,只是矮红轴有些「滑溜溜」的手感在快速打字中经常会让我不自觉的越来越用力、以至于时间一长越用越累。

而支持热插拔的键盘自然不会碰上类似的「选择困难」,红轴感觉累的话就换成茶轴乃至青轴好了。再加上现在散装购买键轴的成本基本徘徊在每颗 1.5 到 2 元左右(包括二手的价格)——也就是说,只需要加多一百来块钱就可以拥有一把体验完全不一样的 Air60 ,同时保持着你的肌肉已经熟悉的间距、高度,键盘配件也能继续通用,这就是热插拔键盘带给我的自信真正的精髓。

除了自己散买之外,NuPhy 也有一些联名的轴体产品|NuPhy 淘宝店

与此同时,机械键盘作为工具属性仍然很强的一类产品,能够拓展的使用场景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这时就不得不提到 Air 系列键盘专属的折叠保护套 NuPhy Folio 了——虽然 Air60 的悬浮脚垫是为了笔记本键盘设计的,但这并不代表它在移动办公场景里就只能傻呼呼的架在电脑上或者躺在膝盖上。与增高脚垫类似,NuPhy Folio 也是用磁吸的方式与键盘本体固定的,固定效果和手感与 Apple 原厂的 iPad 翻盖保护壳如出一辙。

而巧妙的地方在于,把 NuPhy Folio 的盖子反折过去立起来,它就变成了一个包含键盘的 iPad 支架:

此时,Air60 就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块手感远超 iPad 妙控键盘的二合一产品。尽管在不带鼠标的情况下你依然需要抬手去点屏幕,但如果你熟悉 iPadOS 的快捷键——尤其是善用聚焦搜索的话——没有鼠标或者触控板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再加上 iPad 对于我来说依然主要是一个单窗口、沉浸式的工具,因此没有自由光标构不成什么问题。这篇文章的文字部分就是用 Air60 和 iPad 在 Ulysses 里面写完的。

Air60 的宽度刚好可以和 12.9 寸的 iPad 融为一体

另外,Air60 的电量显示快捷键是 Fn + 反斜线(\),在不设置灯条电量常显的前提下,用右手去按这个组合键会有一种类似游戏里「检视枪膛」的奇妙满足感。

毕竟这两种姿势都可以叫做 press check

不过对于现阶段的 NuPhy Air60 来说,也存在着一些小问题。NuPhy 的说明书虽然有着很好的多语种支持,但是排版的可读性还是有着提升的空间。对于第一次接触的人来说,想要快速分清和记住这些灯光调整的快捷键还是有些难度的。

油墨量这么实诚的说明书现在不是每天都能见到的

更有感的一部分问题则出在 NuPhy Folio 上。如前文中所见,Folio 在折页的连接方式上选择了按扣的设计,兼顾了卷起来作为键盘保护套和翻折开作为 iPad 支架的形态,但这个按扣同时也导致了架上 iPad 之后在桌子上调整位置(尤其是朝自己挪近)的时候很容易被扯开,把 iPad 拍在桌子上——对于原本就不算轻的 12.9 寸机型来说更是如此。希望后续迭代的 Folio 可以调整一下这个连接方式。

这样调整位置应该是一个很常见的动作

75 的中规中矩,60 的自由

说起来,NuPhy Air60 在我第一次体验 60% 布局的过程中并没有让我感觉到有什么难以适应的地方,我原本认为自己在 75% 布局中高频使用的 PageUp、PageDown、Home 和 End 控制键也并非不可替代——实际上,受限于一些跨平台软件的奇怪设置,在 macOS 和 iPadOS 中用 cmd + 方向键来控制光标跳跃的精确度有时候还更好一些。最能让我感觉到 60 与 75 布局差异的时刻,反而是那排缺失的设备功能键。

另外 NuPhy 的 X 对齐( macOS 标准键盘布局中 cmd 和 X 键应该是右侧对齐的)也做得不错

尽管我不太用那四个文档指向键,但是顶部的亮度、音量以及音乐控制是我经常会用到的,由原本的按一次变成了一个 Fn 组合键在刚开始使用的那几天还是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不过话说回来,这也并不是什么完全不能习惯的差异。

而在手指习惯了 60% 的布局之后, 小尺寸键盘(相对的)带来的便利性就逐渐占了上风。虽然键盘保护套只是一个看上去不那么起眼的配件,而一旦让它和什么功能结合起来,想要把它带出门的意愿就瞬间强了很多。

《 iPad 伴侣》

至少对我来说,NuPhy Air60 是一个相当新颖的体验。无论是它的多设备连接、丰富的光效还是热插拔本身来带的灵活性,相比之前已经十分熟悉的 Keychron 都是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 60% 阵列在体积上面实打实的缩小,在寸土寸金的 EDC 里面,瘦身的每一克都是生产力变向的提高——因为对于深陷生产力囹圄的 iPad 而言,「能用到」应当是比「能用好」更优先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