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某欧教口语平台上上口语课,当然我并没有什么功利的心思,或许有但也不多。主要是因为我经常出没在夜晚,在一片黑暗中支起台灯开始上网。我也不知道为啥,或许是晚上的时间没有固定的饭点,不会“切割”我的时间,也不会让我有足够的感知。没有感知就很容易沉浸在阅读或者写作里,静悄悄的我很满意。

但我需要有人和我说话。

我需要这个人保持礼貌距离,不窥探我的过往也不预设我的将来,不是变态或者疯子,同时我期待ta有跟我不一样的人生经历。

这很难,从古至今,佳人难觅。

跟朋友打电话需要涉及对方的家人是否休息,也很难保证两个人同时都有倾诉欲,我们默认夜间时间是留给每个人独处的,imessage是我们保持礼貌和热情的沟通工具。

我很好奇别人的人生,这或许能很巧妙的解释我沉迷看vlog的原因,观察他人的生活能让我感受到自由的可能性。

我必须有足够的样本,我需要有足够的侧写去推断世界。

山高水远没银子制约肉身立即远走他乡,但庆幸我生于互联网时代,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互联网原住民,反正,总而言之,我借着口语课的名义去认识各种各样的人。

1.
我有关外教的记忆最早追溯到我上幼儿园,学什么banana apple之类的词汇,但或者校方忘记或者怎样,总之,我跟我的同学们在大概三四岁经历了第一次“文化冲击”,我们第一个外教是黑人,这倒并不能暗示给我们种族歧视之类的政治词汇,反正我们都吓得哇哇大哭。
但这也并不完全是坏事。

至少我很早就意识到,世界之大。当然,但能不能去看看,是那之后的事情了。

之后我在家附近的大学认识很多外国人,我妈领着我去社交。反正我小时候从来都是快乐的热情洋溢的,倒是因此结交了不少外国友人,哥哥姐姐们都很有意思,甚至放完假回来还给我带礼物。

我印象很深卡秋莎是俄罗斯人,我第一次见她被美晕,在花园的廊道下坐着看书,听她唱歌或许是中文歌我记不得。她送给我很多礼物,有巧克力,我们在操场散步,黑灯瞎火我一口气全吃了,都没见过外面那层锡纸完整的样子。送我俄罗斯灰熊玩偶,十多年后我还把它还带去了大学宿舍陪我睡觉。
 

后来还认识了黑人小哥亨利,人也很有趣,他回国的时候我因少了一个玩伴依依不舍,决定送他一个礼物。

我跟我妈挑来挑去,在有文化价值和有意义的条件下筛选了半天,结果筛选出了一块砚台。

没错,一块大石头,磨墨的大石头。

送给一个要坐飞机飞回美国的外国友人。

我不知道我们当时怎么想的,两个人提着砚台来回换手拎着,五十米歇一次断断续续走到约定地点,带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期冀送给亨利。

后来好几年之后,轮到我坐跨洋飞机,进关托运出关拿行李买行李额忙忙碌碌之际,突然之间回想起那块石头砚台,尝试去安慰自己,发现跟本做不到。只能心里说一句,回家辛苦了,亨利。

3.
然后回到最近的外教,去年我付钱和一个菲教上口语课,价格便宜,甚至还能支付宝收款。我跟她讲很多我刚上大学遇到的事情和最近生活的改变,我很感谢她她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但我必须指出,她并非一个intellectual,所以,我第一次意识到了外语口语除了词汇之外,其实重要的是内容,或者说是人生。

我们的课程断断续续,直到她说她要去生四胎了,然后我们没有继续上课,我收到她刚出生婴儿的照片和节日祝福,留言说恭喜说之后继续工作时请联系我。

后来有不少外教的主页上写着欧美大城市,但已经旅居在了世界各地,其中有个外教跟我说了一个词“第三世界国家”,我一瞬间就想起了Carla,我的菲教姐姐。我第一次在世界地理课本之外的地方意识到了我们之间的联系。

4.

说回这几个月我遇到的外教,接下来我就按时间顺序浅浅分享一下。

  • Oralia:美国一个小学老师,很友好的大妈,课上能给我很高的情绪价值。
    Hayden L R:英国27岁小哥,前女友是香港人,很爱中国食物,会做担担面。非常热情洋溢,会说很多中国食物名字。因为前女友或者是自我兴趣喜欢自制中国食物,听到我是少数民族,还跟我聊了聊民族认同的问题。这的确是一个新颖的观点,也解释了我长久以来身份认同微妙的感觉。
  • Jeff Harper:在第三世界支教,友好大叔。
  • Terence:泰国居住过,深圳呆过两年的老爷爷很有意思。
  • Marc Welbourn:跟我有点尬聊,主要是网太卡了。我问他是不是全英国演员都演过哈利波特,他说他还真认识一个小伙伴,给我看了剧照,就是最后一幕19年后,送下一代去火车站在站台上告别的那一幕,指给我看哪一个是他的朋友。
  • Andrew Brogan:聊政治的老爷爷,住在墨西哥好像,推荐了一个新闻网站,说是看truth的网站。喜欢川普,认为奥巴马才是最糟糕的。当然我并无什么特别感受,关于我对政治一窍不通这件事,我觉得还是得有点基本素养,之前想看《比较政治学》但是犯懒没读也就看了几页。
  • Tutor Darlene:新闻/文学多专业大学生,推荐了The Artist's Way给我看。为数不多我的同龄人,但我感觉也比我大个四五岁,因为她跟我说已经读完了两个大学专业,去年开始读Journalism。这也侧面印证了外国人对“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有着跟我周围不一样的感受。我觉得年龄束缚非常难受,每个人的成长速度经历,是无法被统一管理的。想要保持个性,还要适应环境,很难。换环境是最优解吗,说实话,这个年纪我也不知道。
  • Fernando:话很多,移民到西班牙了,给我讲了他跟任天堂的记忆。他应该是美籍西班牙人,然后跟着爸妈又移民回去的。我跟他说我来上口语课是因为玩了太久游戏机,然后就聊到了游戏。他已经四十多岁了,所以他在跟我一样大的时候有很多任天堂游戏卡带(我小时候有一套贝贝熊启蒙绘本,背景大概是美国八九十年代小熊哥哥小熊妹妹日常生活的故事,有一本就是讲小熊哥哥有很多游戏卡带,Darlene一说我就立刻联想到了)他说他小时候的游戏机被妈妈砸了,当然后来又买了一个给他。他说他已经四十多岁不再玩游戏了,但他认识一个跟他一样大的朋友现在依旧像青少年时一样爱游戏,买很多游戏机xbox ps45啥的。
  • Marvin:泰国的英文老师,现在回英国度假了,目测没到三十岁。他问我假期都干啥了,我说了说然后问他在泰国不上班的时候都干什么。因为我觉得在旅游城市日常生活跟度假会有很大区别,他说去海边,然后愣了一会,笑着跟我说他也不知道时间都去哪了。
  • Tutor Johnny:39岁住在芝加哥,跟我讨论了芭比,我问他穿的啥,他说是下班去看的没有特意dress。还有一个副业是喂猫,不过这个没有细说。他说他喜欢骑自行车,我们聊了聊芝加哥地铁什么时间能带自行车什么时间不能(早上上班的两个小时不能推自行车上地铁)我觉得他比较紧张,跟着ppt讲很多。
  • Sammy D Paterson:34岁去年在伦敦读完了新闻学,正发愁找工作,觉得自己但是觉得有点被“卡住”,发愁写了文章没人看,觉得全世界英语读者这么多怎么没人看他的文章啥的。我让他给我讲讲他的视角里chinatown是啥样的,他跟我说一般都去伦敦的chinatown玩,有很多亚洲菜,不是纯种中国菜,老去吃一家越南粉。聊了点中药的事情,他觉得中药里一定有一些有用的化学物质,像西药那种,没被广泛认可是因为没有仔细“research”,还说西药是治疗part的,重要是整体的,我感觉有点玄乎,不过仔细一想似乎也是。
  • Billie:全世界旅行过的老太太,74岁,说英国天气太差了feel sorry for them,(这个真是笑晕我),所以定居在西班牙了。女儿是电脑工程师,在她70岁的时候送给她一台电脑,她女儿说她have to learn how to use computer,这样俩人就可以视频了。然后她还用电脑上口语课,我非常佩服她这一点,甚至我还想如果有合适的口语平台,我可以问问我姥姥愿不愿意在上面教中文口语。她跟我讲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早上起床喝咖啡遛狗买菜做家务,下午教三个小时英语就做晚饭,然后给花园浇水睡觉。我问她她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每天在干什么,她说21岁在摩洛哥种土豆还是啥送到意大利(这里有点忘了),然后在欧洲哪个国家办了生日party,遇到了后来结婚的人,然后去了澳大利亚生了女儿,后来还去非洲还去了加拿大,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她看起来只是一个老奶奶但拥有这么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 Jessica是新手妈妈,36岁baby7个月大,一直在四处旅行,最喜欢哥伦比亚,是瑜伽老师,非常优雅。跟我讨论了god的广义和狭义意思。还聊了聊对AI的看法。我问她她上大学做过最crazy的事情,她说喝了很多酒哈哈。
  • Jeremy 杰瑞米, ACCA, EA哇,这个老师太棒了。在很多国家都居住过哦,属于技术人才。我们还讨论了python啥的,他说他属于晨型人,早上还要去健身房,甚至还端着电脑给我看窗外墨西哥风景(我觉得很像中国),跟有趣的人free talk也是有趣的!!跟我讨论了geek这个词,感觉是很有意思的老师!!以上,就是我遇到的口语老师和我们的谈话内容。

5.

回到本文标题,我以为是在练口语,没想到是在聊人生。的确,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一个外语只应付考试的环境里,我最近才清晰的意识到了语言只是交流的工具,口音词汇背后,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我遇见的口语老师大部分分两类,一类是兼职,他们大多数人赚点零花钱的同时希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另一类是全职,是为过渡到全职工作做一个衔接。这让我隐约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可以尝试的生活方式,我有预感,未来我可能会加入其中。
 

外教课的课时费的确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但如果说把零花钱全花在买游戏卡上,我觉得挪用一部分时间经历和零花钱在这种和人交流的体验上,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除“为了过考试而练口语”之外别的选项,开始对讲另一种语言的人的人生感兴趣而去练习口语,或许比功利心能收获更多可能性。

语言背后,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