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时,我在家附近的一家咖啡店里。

我的降噪耳机部分隔绝了旁边几桌客人的聊天声,而我又打开一个很喜欢用的白噪音 App,播放雨声。

现在周围的人别想通过有趣的谈话内容让我分神了,完美😄。

你可能想问,这和本文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仔细想想,白噪音是刚需吗?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

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比如今天坐在咖啡店里想专注又不想听音乐的我来说,它是刚需。

记账其实也是类似。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自己有多少钱,心里大概都有数。

这时,记账便不是一个刚需。

换句话说,不记账,人照样能活。

但是,在某些场景下,比如想攒钱消费的都市白领、背负房贷的大厂打工人、收入不多的职场新手或者正努力实现FIRE生活的理想主义者,记账,或者说掌握自己究竟有多少钱,是刚需。

 

其实记账背后的逻辑就是想要知道我自己有几斤几两,从而摆正自己的位置。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有些人记忆力好,能准确地记得自己有 53 万 8 千 6 百块的存款,ta 们知道自己的“金刚钻”有多锋利。

但对剩下的人来说,每次想知道自己的财富总值都需要掏出计算器挨个加减一遍,所以可能一直都对自己真实的资产概况缺少准确认知,ta 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揽瓷器活”。

 

很有意思,最想掌握资产全貌以应对人生中的各种突发情况的中产阶级,往往也是最难以坚持记账的人群。

比中产们更富裕的人,要么有人帮 ta 们记账,要么没有记账的强烈需求(可能钱花不完)。

比中产们贫困的人,可能不得不精打细算,ta 们记账是为了精细控制自己的花销,需求足够强烈,能坚持。

但是中产们,ta 们每个月的收入可能正好够花,有时候还能有些剩余,一个月下来可能总资产变化不大。

费时费力的记账看起来并没有太明显的好处,所以经常会忘记、漏记,最后导致放弃。

 

那记账到底有没有好处?

当然有好处。

不知道自己的财务情况就好像夏天戴着眼镜刚从空调房走出来一样,

眼前一层雾蒙蒙的,走路容易磕碰,路上有坑也看不见。

记账的过程就像是掏出眼镜布擦拭镜片,让你的视野恢复清晰。

但说得容易,做起来难。

 

目前的主流记账方式是记录每一笔流水,只有完整地记录所有的花销和收入,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如果我们沿用刚刚的比喻:

记流水账就等于走在路上要一直不断地擦眼镜,因为一旦停下,雾就又回来了。

这样的方式使用成本太高了,因为记账是个持续的过程,如果只要花钱了就要记,碰到心情不好或者着急的时候,不可避免就会忘了记录。

而一旦有几笔花销漏掉了,那么你账本上的数字就和银行卡里的不一致了,专业的讲叫“账不平”,那是很难受的,因为要一笔笔的对照回去,看看是哪里漏掉了。

做会计工作的朋友应该感觉到一丝熟悉,但人家会计师去对账是有工资的,所以工作内容无聊枯燥也勉强能接受,但个人记账还要费时费力去核查自己的账本,就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了。

 

于是有人开动脑筋,决定不对账了,只要每个月的余额大差不差,就把银行里的余额硬写进账本或者记账软件里,强行完成同步。

但既然跳出了严谨的框架,那就有更偷懒的人能想出更简单的解决方案:干脆只定期同步余额,不记流水账了,省时省力。

我管这种记账的方式叫净值记账法,具体就是每周或者每个月更新一次所有资产和负债的余额,比如微信里有 300 块,支付宝上有 1200,建行储蓄卡里有 5 万,信用卡上还有 3000 块要还,净资产就是 300 + 1200 + 50000 - 3000 = 48500 块。

是的,我就是“更偷懒”的那一群人中的一员,我甚至围绕这一点需求建立了个小团队,开发了个净值记账软件,但这里就先不打广告了。

 

说回到主流记账的体验。

还是有很多人想把流水账的体验变得更好的,现在去应用商店里找记账软件,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有设计好看的、游戏化元素丰富的、风格可爱讨喜的、功能特别全,特别专业的等等。

也有人喜欢更自由的方式,用手帐、Excel 或者 Notion 去自己搭一个记账框架。

但真正能持续使用的,真正一直记录的人却一直都不多。

 

我以前就用 Notion 记流水账,坚持了 1 年左右,每周花两个小时和女朋友一起核对每一笔支出,但因为有一周忘记了,然后就断掉了,那个记账页面我也就再也没打开过 😅。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能看到关于记账的内容,80% 以上都是使用 1 年以内的新人打卡或者分享,我认识的人里面很多手机里都有记账软件,有的还买了会员,但除了一个人以外都没有在持续使用。

 

其实除了记录成本高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记账并不一定能一直带给记录者正面反馈。

因为生活充满了无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有哪些事情会突然闯入我们的生活。

财务上也是如此,我们的资产总值并不一定永远都在上涨,我经常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上感叹,越记账越爱哭穷。

说实话,每天看着向下走的资产曲线,确实会有些烦恼和焦虑,这是清醒的代价。

眼镜擦干净了,不上雾了,但你也能看清前面必须要踩过去的污水坑了。

总体来讲,知易行难啊。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帖子,说自己有几百万存款,不工作光靠利息生活的?

很多这种帖子的博主看起来活得悠闲,一笔笔地计算今天做饭花了几块钱,利息收入多少,好像真的不需要再努力赚钱也能活得很好一样。

 

豆瓣上有几个很火的小组,主题都是追求 FIRE 生活,也就是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的理念,简单来说就是想活成上面提到的靠利息/投资收入来实现提前退休的样子。

很多向往这种理念的人也会用记账软件来攒钱、控制消费,希望早日凑够 FIRE 的钱。

但很多人都会在过程中发现,要么目标遥不可及,要么总有意外打乱自己的攒钱计划。

一步步攒钱的过程中能获得多少喜悦和满足感,那么被意外打乱计划时就会有多少失落和烦恼。

有多少人能在一次次的失落和烦恼的冲刷下仍然保持记账的习惯呢?

换句话说,就像电影《黑客帝国》里的红色药丸一样,记账能带给你的不是舒适的幻觉,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

如果你记账已经有段时间了,欢迎你骄傲地到评论区留下这句话:“I took the red pill."

 

总之,想记账之前,建议大家先考虑一下要用哪种记账方式比较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能持续的方式是最重要的。

记账是个长期产生价值的事情,这是场马拉松,不是 100 米短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