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
先说结论:我们能决定的只是「在一天24小时的不同时段内,分别使用哪个时段做哪些事」,然后「尽量把时间分配调整到自我感觉满意的程度」。
至于这样做会带来哪些短期和长期后果,又会如何影响你和身边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具有挺强的随机性,不是我们能全盘掌控的。
一个前提:当一个人开始想“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的时候,通常意味着以下三点:
- 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
- 工作时间过长,挤占了业余时间;或是生活中突然加入了某个会规律性占用较长时段的事项,导致原本可用于探索个人成长、职业规划、休闲娱乐的时段消失(典型的比如宝妈的“带娃马拉松”);
- 基于目前的个人能力与意愿,自我判断有可以做出改变的地方。
基于以上思路,首先得追问:具体是因为哪些原因,让你感觉“生活和工作失去了平衡”?在这些阻碍中,哪些属于不可抗力,哪些属于能立马着手改变的点,还有哪些属于有望改变但一时不知从何着手的难题?
对于不可抗力,比如说突逢变故,家人瘫痪在床,要求你不得不缩减工作时间来投入看护,那这的确没办法,只能先承认这个事实,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职业规划。此时沉溺于感慨命运不公,对职业发展感到绝望都没啥用(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
事实无法更改,但个人对事实做出的解释,我们的看法和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只能基于现实,调整预期,然后寻找新的平衡。
对于能立马着手改变的点,你需要的是投入额外的时间精力或其他可利用的资源(比如金钱),借此摆脱困境。
举个例子,刚开始和男票同住的时候,我曾一度感到厌烦和崩溃。静下来细想原因,其实很简单。我喜欢做饭但极度讨厌洗碗,且对于餐具的洁净程度要求较高。男票马马虎虎,他洗的碗总是这里油了那里脏了。于是每次做完饭,我都得花上一个小时来收拾厨房。
我俩很郑重地坐下来讨论,结论是由他出钱买台洗碗机,并承包一切不能由洗碗机解决的厨房清洁任务。如果做一遍没达到我的要求,那就再做一遍,直到我认为洁净为止。我继续按心情做饭,姨妈来了或嘴馋了就直接点外卖、下馆子,不必有啥必须做饭的心理压力。
双方同意,问题解决,原先我自由玩手机、发呆或阅读的时间又回来了,也就不纠结生活工作到底平不平衡了。
最后,对于“有望改变但一时不知从何着手”的那些难题,不妨换个思路,先看看自己每天的时间分配。
结合过往与同学们交流的经验,如果真的做个时间统计表,周一~周五,从早起到睡前以1小时为间隔,每小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真正用于高效工作(比如心无杂念地写项目计划书)和踏实休息(比如安心睡个午觉)的时间其实占比非常小,也就2~4个小时。
其他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呢?处于一种「无意义浪费时间」的状态,比如说,打开微信、小红书漫无目的地乱逛;对着待办清单中不同的Deadline发呆,纠结应该先做哪个;和同事聊办公室八卦,顺带吐槽领导;参与一场和当前工作相关,但行进节奏较为拖沓的会议,结束时也并没形成清晰的结论或行动方案......
恰恰是这些实际占据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却没有明确产出的事项,不断加深我们的困扰与压力。
无法被衡量,就无法管理。一旦将这些无意义浪费时间的状态进行标记,有了清晰的认知,接下来该如何着手改善,需要彻底剔除哪些、适当压缩哪些、有意识地拓展哪些,也就有了明确的行动方向。
总结: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这是个优先级的问题。
时间和金钱不一样,既无法增值也不会缩水,每天就24小时。所以,如果能以时间为单位,记录:
- 每日占据不同时段的事项分别是什么?
- 哪些事项带来了困扰和压力?
- 其中哪些属于不可抗力,只能选择接受?哪些属于能立马着手改变的事项?哪些属于需要逐步改进的事项?
- 当这些事项以何种规律排列的时候,会让你感觉舒适(删哪些、加哪些、压缩哪些、拓展哪些)?
那么大概率就能找到解决方案了。
至于职业理想、个人追求、情感生活啥的,这些心法都太抽象了,能辅助思考,但对实操的帮助有限。
梳理花费时间和所做事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相对具体且客观,对指导行动的帮助性也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