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想来谈谈焦虑,焦虑分为2种,一种是正常焦虑,一种是焦虑症。

正常焦虑

正常焦虑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大家都体会过焦虑的感受是什么。但你也许并不知道焦虑的原理是什么,简单来说,焦虑和兴奋一样是由我们身体里的肾上腺素激起的化学反应,驱动了我们的情感和行为。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生理学家沃特卡侬曾提出一个概念叫“战或逃(Fight-or-flight)”,指的是当我们在遭遇到威胁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兴奋,它会调动全身资源和能量,使你做好准备战斗或逃跑

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的生存环境恶劣,经常遭遇生命威胁,所以就进化出了这种本能,焦虑可以算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在告诉你,什么是危险的。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我们在登山的时候,走到陡峭的山顶,会自然的感受到紧张,这能使我们变得小心翼翼,从而保护自己。

我们在考试之前会自然的焦虑,紧张,这提醒我们抓紧时间复习。

焦虑告诉我们哪些事是对我们重要的。我们要接受焦虑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保护自己的工具,才能更好的应对它们。

而焦虑症就比较严重了。

焦虑症

焦虑症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亲密关系。严重的会导致失眠、注意力无法集中、抑郁、甚至自杀。

焦虑症并不一定是更强的焦虑。焦虑症的第一个特点是在安全的时候一个人感到非常危险。比如有人总觉得自己会被紫外线害死。焦虑症的第二个特点是,焦虑已经打乱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比如不想去工作,胃痛心慌。当两者都占的时候就麻烦了。

正常焦虑和焦虑症的区别是什么?

1. 诱因不同:正常的焦虑来自于具体的需要焦虑的状况。焦虑症的焦虑往往无缘无故地就出现了。

2. 时间不同:正常的焦虑随着担忧的事消失而消失。焦虑症的焦虑一直伴随着病人。即使问题过去了,焦虑一直还在。

3. 程度不同:正常焦虑的严重程度一般和事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而焦虑症的焦虑程度往往远高于所面临事情的严重程度。比如,在常人眼里不足为道的事情对虑症患者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4. 处理方法不同:正常焦虑的人往往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问题,而焦虑症的患者一般会把自己隔离起来回避问题,结果是无法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正常焦虑会演变为焦虑症吗?

别慌!焦虑症的产生原因是多种多样非常复杂的。焦虑不一定会演变为焦虑症,但其中焦虑循环确实是一些人的焦虑逐渐演化成焦虑症的重要原因。

而要阻断焦虑循环,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你的焦虑,然后解决它。


我总结了几种不完全但常见的焦虑和克服方法。

1. 对当下的困难产生焦虑

比如即将到来的演讲、 项目推进不下去 、要和某个很难沟通的客户沟通 ...一切突破了自己能力之外的事。

这个社会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我们都处于变化之中。当我们遇到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现在的能力之外时。我们就会受到挫折,下意识想要退缩,拖延,越拖延越焦虑。越焦虑越拖延。仿佛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2. 没有学习新的东西

有时候我们感到焦虑只是因为太久没有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每天都在因循守旧,每一天都在重复,得过且过,这种焦虑,让人难以名状又无法适从。人们往往会通过刷抖音,玩游戏、追剧的方式来排解和逃避,但这不是解决方法,当你停下来,只会更焦虑。

3. 把目光聚焦在别人身上

当我们的行为不是跟随自己的内心,而是跟着别人的看法走的时候,容易焦虑,长期跟着别人的想法走,容易养成一种习惯,特别在意别人的意见,自己的情绪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比如,有些女生一谈恋爱,就变得很在乎男友的想法,打扮成他喜欢的样子,学男友喜欢的爱好,这样时间长了,就容易被别人掌控,别人一句话,会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会产生焦虑,怀疑自己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还会影响自信!

也有人喜欢和人攀比,本来心情挺好的,但是一刷朋友圈,看到大家都出去玩,晒美食,晒礼物,内心就会产生焦虑,为什么大家都过的很好,而我却那么差。许多人喜欢把这种焦虑叫做社交软件焦虑,我更喜欢把它定义为:典型的把目光聚焦在别人身上,因为你关注别人,不关注自己,你的目光在外界,所以才会产生这种焦虑。

4. 过于纠结过去、过于担忧未来

其实,我们人生中的很多烦恼,都源于没有「活在当下」

过于纠结过去的人,会揪着自己过去的错误不放,或者揪着别人过去的错误不放,不放过自己,也不放过别人。

过于担忧未来的人,会变得踟蹰不前,想学一样东西,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学得好,学完以后有没有用?想追求一个人,又要想,会不会被拒绝?想换工作,又怕父母责怪,怕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只是来源于我们假想的恐惧。

5.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不仅会导致焦虑,还会导致拖延,对自己要求过高的后果往往是什么也不想做,怕自己做不好,总要等到那个准备好的完美时刻。事实上永远没有完美时刻,我自己就有这个毛病,经常觉得我写的内容不好,反复改来改去,不想发布,拖好几天也不想拍摄。每个人完美主义的事不同,但完美主义是导致焦虑重大因素。

怎样解决?

只管去做,别想太多

对于第一种的焦虑,是面对困难本能的退缩,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做,而不要去想。想太多的人容易把未知的困难具象化,变得更加踟蹰不前。甚至恶化成失眠、脾气暴躁等后果。

直接去做,别想太多,忽略失败的可能性。就算失败了,也不代表什么,谁能一次就做成事情。比如即将到来的演讲,如果感到焦虑,就马上练习,抓紧时间多练习几次。尽量让自己准备充分,上台以后,尽力而为就好了,就算结果不怎么好,也不要责怪自己,因为你尽力了。人生要的就是豁出去的心态。

该学习了

人不持续学习,就会退步,被淘汰。这个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发生变化,不进则退。这不是要你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与人竞争,而是要保证自己向上的步伐,每天学习一点新的东西,哪怕是一个新的知识点,你都不会感到那么焦虑。

去学习。去尝试新的东西,去更新自己。每当遇到新的问题,首先要想着怎样去解决它们,而不是去逃避。

可以通过书、搜索引擎、和比自己优秀的人沟通等方式,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更新自己的认知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焦虑是个好信号。它意味着,你该去学习了!

明白你的价值只能由你个人决定

你要明白你的价值观永远只能由你自己决定,千万不要因为别人怎么对待你而轻贱自己的价值感,因为每个人的价值体系和评价体系都是不一样的。

人不能因为另外一个人讨厌你、轻贱你、胡作非为对待你就因此怀疑自己。

用股票行业「W安全天际」来打比方:“跌的只是股票价格,企业背后价值从未改变。

无论有多少人喜欢或讨厌你,你的价值永远由你个人决定。

活在当下

我们总是过于纠结过去和未来。

纠结于过去的错误,自责,也责怪别人,然后你会发现,难受的只能是自己,别人可能已经抛诸脑后了。

一项错误的决定,一断失望的感情,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你不能改变什么。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

而关于未来,大多人目标远大,觉得只有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生才真的开始,现在的生活还不叫“人生”,只能算是通往人生的工具。我们这么想的话,就是把自己贬损成了实现未来的工具。

现在却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

活在当下,注重当下的感受,你只有把现在过好了,才能把未来过好。

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暂时逃离五分钟

有时候我们焦虑,只是没有勇气面对问题,被自己想象的恐惧包围了,

我有一首歌百听不厌,每次我焦虑的时候,我都会听1遍,只听1遍,让自己在这首歌里平复下来,告诉自己,一首歌过后,我就要去面对我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个方法我试过很多年,一直很有用,就是这5分种的时间,让我快速理清思绪,重整心态,重新出发。

你们也可以试试,这首歌可以是纯音乐,或者电音,随便是什么,只要是你喜欢的,能够让你平静下来的,都可以。

冥想

平时多练习冥想,可以平复自己的心态,

有句谚语我不记得了,大概是说,人必须每天冥想5分钟,才能平衡生活,如果你特别忙,那你需要冥想1个小时。

冥想是通过练习呼吸的方式,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从而把你大脑的胡思乱想暂时屏蔽,让你回归到空白的状态,很能锻炼耐心和注意力。

冥想能够清空你的大脑,就像我们的电脑,用久了都会卡,需要清理,更新,别忘了我们自己的大脑也需要休息、清空、更新,有时候不必对自己要求太高,毕竟我们是人不是机器,我们活着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吃好睡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服务于我们的本能,那就不要牺牲你的本能去服务于工具。

注意你的呼吸,训练你平稳的呼吸,因为那是你活着的证明,那是你最重要的东西。

冥想真的对人的心态,身体,效率都有提升,我自己已经坚持2个月了,亲测有用,朋友们不妨试试。

不要完美主义

追求完美会让我们很累,谁没有犯过错呢,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缺陷,保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很大的进步,如果很累,那就不要进步,保持做个人就好啦,不要觉得自己没用,存在即合理,任何事情都有存在的意义,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你不需要完美,你需要自洽。

找别人支持

如果上述方法都没有用,你觉得自己的焦虑已经无法通过自己克服了,请和身边人沟通,去找医生治疗。

最后,愿大家都能勇敢的面对焦虑,焦虑不会消失,它会伴随我们一生,认识焦虑,理解焦虑,解决焦虑,与焦虑为友,获得精神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