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懒人,我从正式入职的第一天就开始琢磨:如何尽量高效地完成工作,留出更多时间愉快地吃喝玩乐?
听过前辈们的不少建议,也完整阅读过好多本讲个人时间精力管理的书籍,现在回头看,如果融合以上所有知识,带着目前的观点和经历回到作为职场萌新的那年,我会如何指导当时的自己?
想说的事情很多,如果只能说一件,那么我会选择告诉“她”:别纠结艾森豪威尔矩阵啦,有个经实践验证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参考「能力-意愿」模型。
众所周知,各路大V在传授时间管理心得时,总绕不开艾森豪威尔矩阵——督促你从「紧急性」和「重要性」这两个维度,划定事项的优先级。把「重要且紧急」和「重要不紧急」的事务排入日程表,抓紧完成。直接推掉「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再把「不重要但紧急」的任务外包,解放自己的生产力。
根据实践,此模型在引导后续行动上有如下bug:
1、对于重要的事情,不管它是否紧急,都不耽误我拖延😂 比如说,我曾一度踩着Deadline(精确到秒的那种)提交项目报告,在滴答清单里反复延后听课、阅读等学习任务的完成时间。
2、对于不重要的事情,我通常没有拒绝的自由,也缺乏把它外包给他人的权力或资源。 因为这个不重要,指的是对我来说不重要。做这件事,对完成我的个人目标没有帮助。而更可悲的是,对我来说的不紧急,可能对任务发出者来说也同样不紧急,但对方出于各种原因,常会设定一个极短的周期,以此倒逼接收者赶紧提交成果。
比如说,前领导做数据分析,突然想起某个历史文件,勒令我下班前找到并发给她。问题是我手头还有其他更重要且Deadline相近的工作得完成。于是我只能加班寻找。由于原始数据实在简陋,对现在的业务模型也没啥参考价值,那篇在周一花了我2小时整理的资料,最终并没在周五的例会派上任何用场。
既然这模型实际并不管用,我又该如何改善拖延症呢?一番琢磨过后,我发现影响行动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俩:
- 任务的完成难度:即,此事是否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比如说,写出一系列火爆全网的文章,篇篇阅读量百万加。
- 执行的有趣程度:这主要影响我做事的意愿。比如说,我很讨厌洗碗。洗了又脏、脏了再洗,循环往复没个尽头。
既然找准了问题所在,那么对应的解决方案也就不难制定了。简言之,借鉴艾森豪威尔矩阵的框架,分别从「能力」和「意愿」这两个维度出发,对某个待办事项进行评估,把它们放进不同的象限,施以不同的“解药”。
假设以「意愿度」为x轴,从左到右,执行意愿不断提高;以「个人能力」为y轴,从下至上,能力值越来越强,意味着完成该任务的难度越来越低。
结合笛卡尔坐标系的命名规则,各象限的描述如下:
第一象限:舒适区——有能力达成且愿意尝试。
比如说拿着充足的预算为公司采购电脑。既然预算充足,那就盲选市面上公认评价最好的那几款。反正不用考虑性价比,顺带还能升级自己的设备,何乐不为?
第二象限:琐事区——有能力达成但不想做。
比如说帮同事复印文件、修改PPT格式、归档资料等操作简单,但会高频占用个人工作时间、对项目产出也没啥直接帮助的事务。
第三象限:厌恶区——既不想做、能力上也做不到。
比如说盗取公司的核心数据,再把它高价卖给竞争对手。不管从法律还是道德层面,此举皆不可行。而即使有这贼心,真要做到也非易事。
第四象限:渴望区——愿意尝试但能力不足。
比如说取代上级成为团队管理者,挣到翻几倍的薪水。愿景很美好,目标也明确,无奈实力不允许。
备注:
- 此处的能力值和意愿值都是相对概念,完全取决于你根据个人情况做出的主观判断,没啥绝对的标准。
- 如果面对某事的第一想法是”啊...不想做“,那就把它放在「低意愿」一侧。如果粗略一想觉得这事儿难办,那就说明能力不足。
- 举例,“每天阅读1~2小时“于我而言是简单且快乐的事,属于第一象限。但如果把日均阅读时间提高到3小时,我会忍不住追剧、看短视频,导致任务转移到第四象限。PS:此处阅读指的是下班后完全出于个人兴趣进行的阅读,工作需要不算在内。
区域分好了,现在逐个来看:
第一象限(舒适区):位于这个区域的事项通常不会被拖延。而我们应对第二和第四象限事务的方法,就是通过更改激励方式、调整预期、稳定心态等方式,让它们尽量靠近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琐事区):此时需要结合可调用的资源,追问:”这事儿可以外包吗?“ 若可以,则外包;若不能,则改变激励方式。
仍以上文提到的帮老板找文件为例,那年我刚开始工作,虽是正式员工,地位却和部门实习生差不多,主业就是跑腿打杂。应接不暇的任务一度令我心情烦躁、效率低下。
如果能穿越回去,我会告诉当时的自己:”别苦恼啦,新人总会经历这样的阶段,这和你的个人能力没关系,别因此否定自己。既然暂时得不到来自老板的正反馈,那就自我奖励呗。比如,每做完一个任务就吃点小零食,并在记事簿上写下感觉满意的行动步骤(例如,找到了快速拆分PDF文件且免费的工具)。“
若现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会当即询问:”这份文件的主要用途是什么?能否晚几天要或使用其他资源代替?或者我把检索流程教给实习生,让他协助寻找?“
第三象限(厌恶区):如果这事儿是自我设定的,建议修改下任务内容。想要做和做得到,二者总得占一个吧。如果这事儿是他人强加的,此时我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不做,会有啥后果?这后果是我可以承受的吗?若可以,那就不做,以主动承担损失来结束此类事件。“ 如果不能,那这问题大概率挺复杂,得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举个例子,我在上海的最后几个月,应付的就是这种既不想做、也做不成的事儿。当时公司正迅速扩张,招聘跟不上,离职率又高,我拿着固定薪酬,一人干三人的活儿,领导还总提些离谱的需求。
一日早起,看着体重秤上的数字和满脸痤疮,我突然再也不想忍耐了,打开钉钉提交了离职申请。
第四象限(渴望区):对于这类情况,不如卸下心理负担,别管完成质量,先做到能稳定且持续地行动再说。
举个例子,很多同学(包括我)有成为内容创作者,通过持续输出优质内容来获取关注并最终变现的想法。这个计划18年就进入了我的待办清单,而直到今年3月,我才真正开启实操。
一方面,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以前我虽然想创作,但写出来的都是些伤春悲秋的矫情日记。另一方面,工作几年后,虽然攒了点干货可输出,但总想憋个大招,写了几次不满意,干脆放弃了。
破解的方法是我终于想明白了,与其纠结输出质量,不如先写到哪儿算哪儿,以一种自己感觉舒适的节奏,先形成稳定、可持续的写作习惯。写得多了,内容总会慢慢变好的嘛!(比如现在这样,hhh~😄)
总结:
- 除了使用艾森豪威尔矩阵划定任务的优先级,还可以借助「能力-意愿模型」来分析自己拖延做事的原因。
- 增强行动力的方式主要有俩:增加激励以提升行动意愿,提升个人能力以降低完成难度。前者可在短期内做到,后者则通常需要持久地努力。
- 对于想做但暂时做不到的事情,不如先放低要求,别管成果好坏,做到能稳定且持续地行动再说。毕竟,量变引发质变嘛~
- 对于不想做且做不到的事:不妨问自己“如果不做,会有啥后果?该后果是我可以承受的吗?” 如果可以,那么不如通过主动承担损失来结束此类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