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写于2022年年初的个人思考笔记,主要记录了围绕“流物烟海”这一意象而生发的一系列分布式思考——所谓“分布式思考”,便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随想随记,最后在觉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一天,花了一个下午将林林总总的片段与思路梳理成文——同时亦是边写边继续发散,最后落笔于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有趣的是,半年后,我了解到了“卡片笔记工作法”,惊讶地发现这篇文章的写作或许正可以算得上是“卡片笔记”的一次自然而然的实践——这是跨越时空的许多个自己的一场奇妙合作——同时也正是文中所写到的「物的阶梯」的实例之一。
以下基本为原文,为了行文连贯性,略作删改。
1 流物烟海
十一月底的某个早晨,惯常地走在从地铁站到公司的路上。
因为降温已久,穿得暖暖的也一点不冷,只觉得阳光和煦、天朗气清。
约莫是因为想起来一句「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又想起自己四舍五入也三十了的年龄,一路上思绪游荡,琢磨着人对年龄的感知。
走到园区大门口,习惯性地往左看了看有没有来车。门口的马路上,一辆中长的货车排在等红灯的车流中,正正好停在园区大门对面,我这随意的一瞥,视线便和货车车身上横着的「流物烟海」四个大字撞了个正着。
我:“!”
脑海中正想到“修真文里的「山上神仙」对年龄没有感知应该是因为身体没有变化”,又因为这几天在看《剑来》,正好看到陈平安坐鲲船这一段,再乍一看到这四个字,只觉得有些恍然,不知今夕何在。
脑海里震惊,脚步却不停。
一直等到走到了园区里草坪中的小路上,我才反应过来:哦,那应该是“海烟物流”...
但「流物烟海」这四个字的意象实在是太让人触动,以至于之后的整整一个月,我都时不时地回味起这个意象,琢磨它带给我的最初的、以及每次有所思之时又加深或更新的感触与随想。
2 文本之外
要写到“物”,却是说来话长,还要先从“文本阅读”说起。
十月的时候看一篇谈写书评的文章,提到书评的功夫在“书”外,大意是说一篇评论生发于或针对于一本书,但作者的视角和观点却不能只局限于这本书。颇有种「功夫应在诗外」的意思。
三四月的时候看另一篇文章,提到了张爱玲的一句话,大意是「衣服是一种随身戏剧」。
九月的时候玩《哈利波特魔法觉醒》,不太愿意花重金买看上的人物服装,但是看到对面玩家穿着最新款的漂亮衣服,总是会下意识地想到“对面应该要么比较厉害,要么卡比较全”。
然后发现,即使是游戏里的服装,也是一种「随身戏剧」。
戏剧——戏剧是一种表达。而我作为戏剧的观众,下意识地就会从中“解码”。
八月看《乡土中国》,里面朦朦胧胧地(也可能是我记不清了所以觉得朦朦胧胧的)谈到了人的记忆与文化的关系。
19年春夏听《叶嘉莹谈诗词》的课堂录音,提到过好几次“文化的鱼码”。懵懂了很久。有一天做家务的时候恍然大悟——这个词应该是“语码”。
“语码”。这个词真有意思。
那之后,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文化”其实是个大密码本。而我们所受的教育,一部分就是在教化我们去了解与运用这个密码本。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有些东西其实是“没有看上去那么重要”的——比如说,“咬文嚼字”。
后来看到了「随身戏剧」这个观点,又渐渐体会到文本阅读可读出的东西常常不仅限于文本本身,再结合「功夫应在诗外」这句话,以及15年和舍友的一次夜谈中所想到的“现有的(不同的)理论其实是对世界的(不同)建模”,一个观点在我脑海中又一次渐渐浮出水面——
世界是一场巨大的盲人摸象。
三月的时候看《直觉泵》,里面有个思想实验,提到把人当做一段信息进行远距离传输。
三四月的时候看《山河令》,很喜欢温客行这个人物。
有一天突然想到,如果“人本质上是一段信息”这个说法成立,那么一个人其实是因为他的经历才成为了他自己——比如说,温客行这个角色是因为他的身世背景+故事经历+由此塑造的形象与行为才成为了观众眼中的“温客行”。
基于这一点,再换个视角,从神经网络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也有可能是一种被流经的数据不断塑造而成的“策略”。
(在这个意义上,人的物理实体其实本质上就是一个有边界的“容器”。)
再类比“感知-反馈”的通路抽象一下——人这个处理器所接收的“输入”,追本溯源,都是“世界”本身(“象”)。
(当然,这里的“追本溯源”的绝非写下这四个字那么轻巧。)
因此,我们接受的信息,其实都算是「盲人摸象」后的感想。
在这一点的基础上,再来看创作与阅读,其实和对衣着这种「随身戏剧」的编码解码亦是一脉相承。
人是一双眼睛,在环环相扣的二手信息的烟海里浮沉。
3 戏剧浸透
上一节所谓“二手信息的烟海”,本质上,其实还是“物”的烟海。
“物”,是人所接收的“刺激”的载体——如一片森林、一个人、一言一行、一本书、一套服装、一截商品包装袋及其上的图案或文字...
而生活在这些“刺激”的氤氲之中的,是每一个被戏剧浸透的灵魂。
(写到这里,突然就想起不知道从哪本书里看到过一个“共同想象”的观点,大意是说某种社会/秩序其实本质上是一群人的共同想象。)
“戏剧浸透”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人们在身体的明显变化之外的对年龄的“感知”——
一个人长到十八岁,没有什么经历和契机,真的就能一瞬间“成年”吗?
不过是整个外界都在轰轰然地叫嚣着“成年!成年!成年!”罢了。
再一个例子是演员的近乎通灵的演绎,以及人品塌房了的艺术家从前的优秀作品——
从这个角度来看——演绎的本质是把观察/想象到的“应有”状态表现出来,和表演者本身的人品和内心其实关系不大,因为被观察或想象揣摩到的“应有”状态本质上是世界这个情绪与戏剧的共同体的一种外化/投影罢了。
4 物的阶梯
最后写到“物”。
《失控》中有句话,大意是说“生命驯服了物质”,让我印象很深。
而关于“物”的存在的更深的意义,则是我最近思考与“迭代——作为一种做事的方法”相关的事情时偶然想到的。
一开始了解“迭代”这种做事情的方法,是读书的时候陷于拖延症,深受其害,于是不知道从哪学来了一种写作/写文本作业的方法——先写一遍草稿,不管写得怎么样,然后再在此基础上修改。
——这种策略可以说是多次救我狗命。
后来知道了软件开发中有“小步前进,多次迭代”的说法,便也觉得亲切且认同。
直到有一天,大概是受到《你一生的故事》的触动和启发,我开始思考作为线性系统中的人与时间及行为的关系,我想到,因为时间的存在,所以人生的每一个片刻都不是完成时、而是进行时的——
(1)行为因完成而产生意义;
(2)当下的片刻永远是在“攀登中”——其实并不存在“完美”,同时,“追求完美”也不应是做事情应有的方式。
比如一张教师节卡片,意义的落点不在卡片本身的完美(而“完美”也并不存在),而在于行为的完成本身。
——所以,写作要从随意的草稿开始,再进行迭代,讨论问题要从抛砖引玉开始,水平思考要从随机线索开始,等等,这些可能不是“做事情/对抗拖延症的策略”,而是事物本该有的进展方式?
在这个基础上,我开始想,语言文字之于人类的另一层重要意义是否和写作这个行为之于思考类似?
——把飘渺的思路固定下来,然后才可以作为基础往上攀登。
在这个过程之中,依靠着“物”的辅助,一个生发于微小的神经冲动的思路完成了固化、梳理、优化、成体系、甚至传播以及在传播中进一步增长与优化的演进过程。
而语言文字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或许除此之外(除了依靠“物质”/“物理存在”的辅助),没有别的真正可行的“工作方法”?
进一步的,「名者咒也」,作为“名字”的“物”是否也是这种思考阶梯体系里的一员?
上一节说到“戏剧浸透”。在此过程之中,语言、文字、符号、意象都功不可没。
在此之后我开始思考“物”的更深意义——被生命驯服的物质之“物”,系统的运作、信号与反馈通路的传递之“物”,语言文字体系里作为思考的阶梯之“物”,二手信息的烟海里作为外在的刺激、诱因的“物”,出于爱好收集漂亮的杯子挑来喝水的艺术之“物”...
再看科技的发展的迭代式演进亦然。商业飞机研发过程中最后得出的“必要”的五项技术,从四项不够演化到五项足够,也是靠着“物”的阶梯来渐进,而不是自上而下地设计并一蹴而就。
——说到“自上而下地设计”,就突然想到生物在设计空间内的演化其实也是一种“迭代”——是靠着试探和反馈,而非设计和规划。
想到这里,我对“迭代”这个方法忍不住侧目而视。
——这个精益创业理论里所谓“面向未来的不确定性”的做事方法——其实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应然的做事策略。
再进一步的,结合“反馈”的理论来看,由于行为完成了才能获取反馈、进行调整,是否相比于“走出最好的一步”,“走出一步”这个行为,会是更为重要的?
(——在这里,“行为完成”的意义要大于行为的效果?)
(没想到会有一天要认真地为“形式大于内容”正名...)
典型的例子如大学校园里的不容置疑的各个时间节点(ddl)。
工作以后明显能感觉到学校里的学习在“完成”上要更为容易(虽然并不是每一份作业都做得完美,但相比于信马由缰状态时的“只要不能预期完美就不愿意做”...还是扎扎实实地学到了更多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ddl带来的稀缺专注效应之外,其意义可能还更深远...
再引申一下,以这个观点来看,“从前的我”虽然不完美,但却是这个发展的连续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歧路和回头路不是应该害怕的东西,而是必然的可能性。
——尽管如此,这套方法论却可能是理论上最节省时间的方法。
但是再延伸想来,就想到了《稀缺》里所谓的“稀缺”与“余闲”。
一个基于试错的策略,本身就暗含了对余闲(试错空间)存在的要求。
所以“是否存在试错空间”就会是一个分水岭...
hmm...
5 一个问题
以前的人如果没有地图,走南闯北的话靠什么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