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信佳,

曾经有无数新的笔记工具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对那个笔记工具说三个字:我选你。如果非要为这个选择作出一个解释,我希望是……这份信。

📝 笔记工具市场:Roam Research 的模仿者

在工具层面,同类型对比时,唯一的对手只有 Logseq,同为 Clojure & ClojureScript 开发,文学编程的默契“同源”。而且 Logseq 是开源的,融资额 400w 美元,现金充裕,生态很好,之前的 Roam Research 大V Ramses Oudt 被雇佣专门做 Marketing,最新官网的描述也很棒:Logseq: A privacy-first, open-source knowledge base.

Obsidian,作为最先的模仿者,但是选择了 Markdown 文件作为载体,所以受限很多,跟 Logseq 相比而言,在数据格式上并不占优。Logseq 和 Obsidian 都主打 local-frist,私有化数据,就像 Obsidian 的口号: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但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关心背后的 Markdown 或者是 Datalog 数据库,所以依然需要同步,自选方案当然有,比如 iCloud,但是 Apple 确实拉胯,导致基于文件系统的同步体验着实很差, 并且经常可能出错。

💰 商业化变现:Obsidian Publish 和 Logseq Pro

于是乎,Logseq 和 Obsidian 这对难兄难弟都选择推出了自己的 Pro 服务,即自带云同步。Obsidian 更甚,基于 Markdown 的好处在于面向文档,于是 Obsidian Publish 孕育而生,作为内容的托管服务,取代博客,且模仿了 Andy's Working Notes 样式,名为「数字花园」。只不过,同样价格很贵。

Logseq 本身是开源的,且天然支持 Git,从而程序员群体比较偏爱它。同时,爱折腾的程序员们,自然会更容易找到公开发布的方案,也更愿意为它开发插件。需要注意的是,Obsidian 本身并不开源,但它的插件生态和开发者文档做得很好。于是,诸多插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产品体验也随之走向了崩坏,原因也很简单:插件不考虑宿主,更不考虑用户。

💻 本地化 vs. 云端化:新兴的云笔记工具们

说完了本地化的两款代表笔记工具之后,基于云的 Roam Research 模仿者,值得一提的就只有两款:RemNote 和 Tana。RemNote 依托于靠谱的科学研究,较为重视 Remember Note 的相关产品设计,比如 Flashcard 等机制,对学生来说价值更高。

当然,继双链的概念大热之后,市场上既有的类似产品也随之跟上,最典型的比如 Workflowy 是我看好的一名选手。多年的功能开发之后,却保持了极简,着实不易。双向链接的引用,取名为 mirrors 也比较贴切,跟 Notion 的 synced block 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也仅限于此了。

而 Tana 则是新的搅局者,第二大脑的作者 Tiago Forte 称之为 "the new Roam",而社区更倾向于将其描述为 Notion + Roam Research 的孩子。Tana 的早期起势非常高调,社区大 V 们纷纷高潮,奔走相告,再加上邀请制一码难求,期待值非常高,堪比 Arc 浏览器。

🤖 AI 的崛起:ChatGPT 和 New Bing 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但是,就如 ChatGPT 所引发的一波高潮之后,微软祭出 New Bing 大杀器,让直接集成 ChatGPT 的 Edge 浏览器大杀四方。Arc 浏览器在功能层面上的创新显得微不足道,AI 加持的新生产力工具,才是未来的革命性创新。

545070fdf5b1ddf2e5d7765f2d18d514.jpeg

New Bing 弥补了 GPT-3 缺失实时网络搜索结果的缺憾,聚合总结的效果更加震撼。并且,Edge 浏览器中的 New Bing 能够直接与网页的内容直接进行交互,让 ChatGPT 根据用户实时浏览的内容进行智能问答。众所众知,浏览器作为互联网的入口,所浏览的内容不局限于网页,同样可以作用于 PDF、图片等其他内容,因此想象空间更为巨大。

由此,微软所打出的 New Bing 搜索引擎 + New Edge 浏览器,让这两个领域都占据先手优势的谷歌猝不及防,已有的 Google 搜索和 Google Chrome,不得不开始跟上脚步和踩准节拍。好玩的是,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都被紧急召回,更频繁地参与到公司业务当中,布林甚至亲自下场为谷歌聊天机器人Bard写代码。然而被给予厚望的先发产品 Bard,还是在发布会演示时就立马栽了跟头。

💡 思维链路:Roam Research 的独特价值与使用感受

现在,让我回过头重新选择工具的话,我依然对 Roam Research 寄予厚望。并不是因为我曾经一次性充值了 5 年 believer 的所谓信仰,也不是因为我已经退出微信群运营的 RoamCN 社区,曾经的 #roamcult 社区狂热早已退散。

但如同我的实践感受一样,有一种莫名的集体潜意识让我意识到,社区也在慢慢发现 Roam Research 确实做得更好。并且,使用的人也在慢慢回流,不光是因为他们在 Logseq 或 Obsidian 等其他地方碰了壁,也是因为对笔记本身这件事情的理解。

我确信,如果自己不曾坚持使用 Roam Research,我也不会发现在深层级的功能设计和操作细节之下,隐藏的所谓“思维链路”是多么重要,更无法悟得卢曼与卡片盒“沟通”的真谛。才明白,原来 Roam Research 一直在这里,扮演着最好的“沟通对象”角色,哪怕已经有了 ChatGPT 这样更加智能的“提问对象”。

🤖 ChatGPT vs. 写作:为什么选择卡片写作而非直接问 AI?

相比之下,AI 看似智能的直给,恰恰剥夺了思考的乐趣。直给答案,代表着丝滑,同样也意味着没有摩擦。但由于缺少了必要难度,大脑无法加强存储难度,反而培养了一种遇事不决,先问 AI 的惰性,因为提取难度更高,大脑总是会选择那条最小阻力之路。

「不写,就无法思考。」代表着就是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刻意制造摩擦,游戏化就是主动克服本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麻烦也不能太大,总不能一来就去打终极 BOSS。于是,笔记要选择从写卡片开始,这是给自我反馈的最佳方式,也是滑板鞋在地板上摩擦的乐趣所在,时尚!

我的滑板鞋时尚时尚最时尚

回家的路上我情不自禁

摩擦 摩擦

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

🎨 从双向链接到视觉化白板:笔记工具们的新探索

除了笔记要卡片化这一共识以外,大家对双向链接本身的迷思陷入最深,自动化双链后,用户会不自觉地吐槽知识图谱未能成型,笔记厂商们则假惺惺地对图谱做做优化。但除了更难看之外,也开始做起了视觉化白板,便是摸到了新的方向,也将其纳为了商业化变现的 Pro 功能,既引得了用户们的欢呼,更赢得了投资者的期待。

对于视觉化白板,开头提到的那对难兄难弟 Logseq 和 Obsidian 分别称之为 Whiteboard 和 Canvas,简称 WC。我始终不确定白板的价值,只能将其拆分阶段为“小白板”和“大白板”,前者用于灵感阶段,后者用于梳理知识结构?可能吧,只是不同阶段理应使用不同的工具。

如果真的 All in 了视觉化白板,那肯定不得不提 Heptabase,内测一年多了,功能迭代飞速,每周发版从未间断。但不知为何,为了减少摩擦的白板功能,始终摩擦力巨大让人用不起来,这也变成了共识。是不是白板本身就错了呢?

📈 视觉化白板:框架与灵活度如何取舍的平衡之道

关键点在于,“大白板”和“小白板”之间,存在一个概念叫做“框架白板”,白板的灵活度本身就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框架对应思维模型,思维导图如果算一种的话,那么它也算是一种自带框架的“白板”。

所以,在框架和灵活度之间取得平衡的,当属最老牌的第二大脑软件 TheBrain,本身就具备了父子兄三种层级的自由链接,还兼顾了大纲和思维导图的模式。更值得一提的是,使用 TB14 版本的用户,依然念念不忘 TB8 版本的扩展视图,可以称之为弥补白板灵活度的天花板,只要梳理过白板上节点关系时,尝试过拖拽节点,就会意识到它的价值所在。

TheBrain 的大纲视图,区别于 Roam Research 的大纲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它的连线,本质上是可活动的。连线可变更,所以灵活性高于子弹节点本身的移动。因此,TheBrain 更适合作为知识结构的持续迭代,在在不断梳理的过程中,断开链接,清理那些大脑自以为是的跳跃式联想。

而另一方面,学海无涯生有涯,我只能关注我所能关注的,TheBrain 在帮助梳理个人目标领域(Areas)的同时,不断让自己意识到能力的范围。因为,搭建结构的同时也是在塑造知识的边界,你需要积累更有限,但是更有用的知识卡片。

🔔 后续(可能的🙈)拖更计划:

a594435a40d9b01bd47a917e554c771e.png

P.S. 这篇文章是使用 Roam Research 写的。

P.S.S. 这篇文章是由一个真实的人写的,来自真实大脑所激发的想法和创造力。我希望你使用 AI 自动总结这篇文章时,不会过度“模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