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个把张一鸣的16-18年微博发给 AI ,让 AI 分析他是谁,什么样性格的帖子,突然来了兴致,我把我的部分公众号文章全文发送给了Claude,看看他是怎么分析我的文章和我的特点的。
先确认一下需求,以免跑题。
这两篇周报算是比较认真写的report 了,很高兴能得到 AI 的认可,他说出来问题是一个伏笔,之后会反复出现在我的历史文章中,分析得可以说是非常准确了。
它说的「狭窄的视野」会反复出现,我自以为自己的视野还算开阔,但确实和AI 开了全图透视外挂的软件比起来确有不足,当然说的的也非常的中肯,也提醒我漏看全局的后果——被 AI 嫌弃。
「逻辑推理能力较弱」确有其事,我在很多语境下的表达,都有逻辑跳跃的嫌疑,在 AI 看来这就是逻辑较弱的表现。再加上没有经过逻辑思维的系统性训练,很多不合理的跳跃,也让我在和人沟通的时候产生过很多问题。举一个例子就是我不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在教别人的时候我会习惯性的按照我的理解跳跃了一些关键的推理节点,导致很多人听了我的话一头雾水。
「知识深度」这个问题描述的非常准确,那个时候没有一个固定的喜欢学习的领域,自然没有自己的深度和 insight,现在比较确定的几个大方向就是商业、交易和知识管理。至于以后他们会擦出什么的火花,我也非常的期待。
或许是没有给一个很好的 prompt,导致它理解 context 的能力不是很强。当然 Claude 目前表现出来的 context 分析能力是要强于 gpt 的。
「批判性思维」人话就是抬杠,以前是现实里也要碰一碰,现在只在心里默默骂街。
「时间线意识」是一个比较好的模型,这是我从一个私募的分析模型里偷学过来的,那位基金经理我也比较佩服,公众号名字叫做「南添的求真之路」。
关于加息的看法现在也有些变化,从硅谷银行暴雷后,就比较倾向于「落后产能出清,开启新一轮的康波」。
「自我反思」像是错题本,虽然我有‘‘总结错题’’的习惯,但还是和高中一样,我不是很喜欢用错题本,这点值得反思。
「分析框架简单」也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曾经尝试过总结分析问题的模型,但没有坚持下来。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问题的结束都显得比较单薄和主观,缺乏系统性的认知。
「历史意识」是任何一门没有办法做实验的学科的研究者都应该具有的意识,比如说政治学和经济学。
一个小观察|Regulations & Competitions
我一共发给他了 15 篇文章,大概在一万字上下,时间跨度在半年左右(2022.10-2023.3)。高度的一致性还挺有意思的,说明我这一段时间的变化不大。鉴于它这段文字奉承的太多,又重新问了他一遍。
我自己又看了看它每篇文章给我单独的评语,除了它说到的问题,自己想了想,碎片化的阅读对我的思维的摧残挺严重,比如「分析框架简单」、「逻辑推理能力较弱」、「问题意识」,当然也可能不是这个原因,是我简单归因了。
就不再阐述它的分析能力和演绎能力有多强了,想来诸位如果能从这些文章来分析一个人,恐怕分析的也没有它好特别多。
也同样没有必要去传播什么焦虑,智械危机之类的,善用工具,帮助成为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即可。——
P.S.
这就是找个乐子,我是太阳天蝎,月亮水瓶,上升摩羯,也算是正确。MBTI方面,分析到也八九不离十,NTP 都是对的,E 和 I 的选择里他错了,但实际上我自己在做测试的时候,偏向 E 的程度也很少。年龄就太扯了,虽然我天天和我爸那帮老男人一块玩,也不至于 30-40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