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笔记概念
去中心化笔记是目前笔记软件的趋势。大部分笔记软件不愿意让自己的笔记架构停留在纸笔目前式的结构上。纸笔是受物理因素的限制,而无法展开太多,当然卢曼卡片笔记法这类特殊的例外。除了目录式结构,另外常见的结构还有流程式的。比如某一项目的开始和结束,整个项目的核心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环节,时间上是怎样安排的,分别由谁负责等。
但正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样,任何结构都天然地拥有中心。中心未必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中心,三位一体嘛。或者四个部分。这些其实都意思着中心。万事万物的存在都是为了中心服务的。如果不能与中心有所联系,那么就很容易被排除在外。但现实并不只是如此。完全可以有去中心化的思维方式,类似子弹笔记或者原子笔记。但子弹笔记和原子笔记又过于简略。关键词也是如此,无法为整个系统所承担。
去中心化笔记也是一个系统,这和常见的笔记系统并不冲突,相反应该是相辅相存的。但我一般只用这一个系统,而不用其他的。同样,我也只用tiddlywiki来演示去中心化笔记的概念及其他内容,但并不意味着只能用tiddlywiki来实现。
按照我的理解,去中心化笔记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理解,分别是链接、嵌入、非线性叙事、概念叙述。其中链接和嵌入是文本的外部内容,非线性叙事与概念叙述则属于文本的内部。但两者也会有交叉重合部分。以下逐一讨论。
链接
链接相当于留一个传送门,可以传送到其他地方去。如果能从同一个传送门,来回传送,我们可以称之为双链。目前大部分笔记软件都支持双链,但支持的细粒度不一样。本文暂不详细讨论这一点。但支持双链其实是近几年的事情。之前的笔记软件大部分只支持单向链接,只能跳转过去,不能跳转回来。类似于注解那样。这是因为当时的考虑还没有完全区分文档与笔记系统之间的区别。
文档与笔记系统的区别
文档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简单的word文档,一种是数据库大量的文档。文档与笔记系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其最关键的就在于打印。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是打印这个特点?笔记系统也可以打印出来啊?
这是因为打印的目的往往涉及到版权。就像打官司需要打印大量文件一样,文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可以打印出来保存。文档对应的其实是文章。而文章就容易受到版权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引用其他文章的内容需要注明来源。这不是说笔记系统里引用其他文章不需要注明来源,而是说文档的打印特点决定了会产生文章的版权性质。而笔记系统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一点。笔记系统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的,其目的不是为了打印和复印,而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笔记内容和组织信息。
之间的笔记系统只有单向链接就是没有考虑到word文档和笔记系统的区别。以为在笔记系统中,对于不属于当前文章的内容可以只使用注释一类的单向链接传送过去就可以。这就割裂了不同笔记之间的内容,因为需要反复查看。常见的学术书籍,要么把所有注释都放在章节末尾,要么把注释放在引用页码的下面。前者不容易翻阅查找,后者我经常可以看到有一页内容有一半以上都是注释的内容。其实完全可以把注释的内容独立出来。但为了整体(中心)考虑,就没有这样做。一个人的笔记系统不是论文,所以完全不需要这样处理。
而文档的另一类就是数据库。除了工程项目这种需要用到大量图纸的,我并不十分推荐笔记系统里使用图片。但目前笔记软件往往为了迎合用户的需要,允许用户上传附件。然后就产生了同步的费用。其实完全不如买个U盘或者硬盘,专门存放资料。我个人理解的笔记仍然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内容,而不是像手帐一样的手工艺品。如果是为了做成手帐那种效果,那直接做实体手帐比较好。
数据库的存在会挤压笔记系统的存在,因为都放附件了,很多内容好像附件就说明了,而不用特意说明一样,似乎完全不需要记笔记了。导致笔记系统进一步萎缩。其实除了自己创造的图片音频或者视频等内容,大部分附件都属于别人的作品,别人的想法和思路。我们之所心要打造我们的笔记系统,就是希望里面的内容尽可能是由我们自身创造的,而较少地由别人创造。如果是要引用别人的成果,也应该尽可能以文字的形式转述。别人的作品有别人的思路和考虑,有别人以为的中心存在,而我们可能并不需要他那个中心,只取我们所需要的内容就好了。
另一方面是其实图片里的内容也是很需要考虑的。因为图片很容易吸引注意力,但图片里的设计又很难说清楚。如果只是为了美化,那大可不必。因为图片的存在会占用美化的空间,也就是会不断专注于图片上的美化而忽略了其他可以美化的空间。图片里的设计是说内容上的引导,但这其实是不自信的一种,如果笔记内容足够好,又为什么需要图片呢?当然为了做自媒体这种,需要参考市场化的规律进行处理,我这里说的只是个人的笔记系统。
很多新手使用tiddlywiki最苦恼的就是不能像其他软件一样更自由地上传附件。我反而因此觉得tiddlywiki这一点要比其他软件要好。
双链
双链确实像是营销笔记软件的一个卖点,也确实解决了之前笔记软件所不能做到的关键。但双链目前还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处理方式。比如obsidian的双向链接和tiddlywiki的双向链接就有很大的差异。这导致了当前情况下,构建笔记系统必须依赖一个笔记软件。在tiddlywiki里记的笔记的双链情况在obsidian里还需要重新处理一遍才能正确显示出来,相反也是一样的。未来或许会有类似的插件来解决这一问题。
但如果因为营销过度而就排斥双链,那就得不偿失了。链接的作用其实是为了将不同内容区分开来,好比一个大的空间,要分出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小孩的卧室等几个部分一样。区分开了,就可以更好地打扫不同区域。而双链则可以让我们“打扫”不同区域两次或多次。“打扫”其实就相当于对笔记的复习整理。当我们从某个笔记的链接传送到另一处时,我们其实既在接受另一处笔记的信息,也能够不断激活之前笔记的信息。相当于对应着来看笔记内容。而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两者的重合与交互在脑海中迅速完成,当有足够的刺激时,就可能碰撞出新思想的火花。
在去中心笔记体系构建中,链接一般就是指双链,而不是单向链接,但排除那种很多附件体量非常大的数据库形式。正是因为了链接的存在,去中心笔记体系才得以实现。不然我们可能得把想要的笔记同时找出来并摆在眼前。
嵌入
嵌入是构建去中心化笔记的关键。
为什么需要嵌入呢?
嵌入是指把其他笔记内容嵌入到另一笔记中。因为我现在基本上只使用tiddlywiki,并不了解其他笔记软件是如何处理这一点的。所以我只讨论在tiddlywiki中的嵌入。
因为嵌入的存在,笔记体系才可能由自身构建出复合信息。在没有嵌入之前,一个条目里的笔记和其他文本没有什么区别,这条笔记可以以任何形式存在,可以随便复制到其他地方里去。但有了嵌入,这个笔记就和另一个笔记有了更深入的联系了。如果要复制这条笔记,那就需要同时复制另一条笔记,不然这条笔记呈现出来的内容是不完整的。
这是从源码上理解。实际上因为tiddlywiki的渲染机制,我们可以同时复制整个笔记页面渲染出来的内容。在tiddlywiki中,嵌入不仅是嵌入其他笔记,还可以嵌入自身,成为编辑自身的自指程序。示例可见太微中文教程网站上“能编辑自己的笔记”条目。这是技术层面,一般笔记中并不需要做到这个地步。
通过嵌入的方式,而不是用附件文档的方式来重复使用笔记的内容,实现了笔记的复用,从而保证笔记系统的完整性。我们不需要去这里或那里寻找某个笔记内容,某段文字,某个观点,一切都可以记录在这个笔记系统里,无限制地供其他笔记使用。这固然增加了笔记系统的负担,但也使得笔记系统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起来。也就是说,这样的笔记系统一直处在高速运转中,既不断吞噬一切新的笔记,也不断重组长出枝叶藤蔓,同时又不是混乱无序的,在复杂中承受了时间的重量。如果遭到遗忘的背叛,映射在头脑中的内容会变得混乱,但简单且大量的路径刺激复习,也能迅速掌握笔记系统。而又不会让不熟悉笔记系统的人也如此迅速。
具体来说,我的tiddlywiki花了很多时间去记笔记,去组织信息。如果有一天我遗忘了其中部分笔记,我也能通过嵌入或者链接的形式迅速找回,但其他不熟悉我wiki的人不能迅速找回。我的wiki只对我有效,投入在这上面的时间并不会背叛我。尽管平时笔记中,我也很少用到嵌入,但如果没有嵌入,笔记系统不会如此简洁高效又复杂完整。
嵌入与直接引用及检索
在没有嵌入之前,短一点的内容是直接引用,长一点的就是自己概述,然后给出注释。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不适合笔记体系。因为这里引用的内容,在另一处可能就是概述了,然后就因为不同的表述而生产出不同的笔记内容了。而当需要时,再检索起来就会很麻烦,因为路径不统一,头脑中就会逐渐只留一个,而放弃另一个,除非两个都加强,这又需要精力,后续维护起来也十分困难。关键是内容还会对不上,因为对应着不同场景,很容易产生记忆错乱。
不管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不利于后续检索,也容易对笔记体系造成混乱,采用嵌入的方式则能最大程度平衡两者。
嵌入与链接应该如何搭配?
对于单个笔记上整体所需要的内容,一般使用嵌入,而不是整体上需要的内容则尽可能使用链接。需要对指向的内容再编辑时,一般用链接。链接比嵌入更明显,更突出,也更容易进入编辑状态。而嵌入相对隐蔽一点。嵌入一般会嵌入对当前笔记有重要价值,且不怎么会更改时的内容。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链接与嵌入混着用也没问题。
一般的笔记体系是只为个人服务的,也就是你的wiki你做主。但如果需要考虑到公开成博客供其他阅读,就需要组织好嵌入与链接。另一点要考虑到的是,在单个条目里嵌入的内容越多,这个条目加载的时间就越长。所以才会出现嵌入导致的死循环以至页面卡顿的例子。
嵌入与重复
写完上面的内容,我忽然觉得还有些东西没写出来。我抛开常用的论述方式,而以更随意的手法试着把内心的想法进一步写出来。毫无疑问,嵌入是一种重复。一般的看法中,应该要避免重复,要有自己的个性。同时也不能抄袭别人的内容。但嵌入的重复不是一般的重复,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重复。德勒兹出版的第一本专著,就是《重复与差异》,也就是说嵌入的重复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包含着差异的重复,一种突出差异的重复。当我在条目A的第二行引用条目B时,在条目C的第五行引用条目B,条目A与条目C引用了同样重复的内容 条目B,但这两个条目并不是重复的。而且应该说,正是因为在不同条目的引用造就了条目A和条目C分别的独创性。
而这样的例子在伟大的艺术作品是很是常见。比如史铁生的《命若琴弦》里,开头和结尾完全一样。这是重复不错,但这样的重复不仅突出了人物形象,使之有着宿命的意味,更深华了作者表达的主旨,对待命运并不是完全放弃,而仍然有而且必须要有信念的。在电影里,经常会使用同一个镜头,这已经相当常见。为什么要使用同一个镜头,同样的镜头在不同的电影时间里代表了什么?表达了什么?传递了什么?这才是需要引起人们思考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重复某一个东西的时候,考虑到的并不是重复的内容,而不是重复之外的内容,也就是差异化的内容。什么东西不仅没有因为重复而变得隐藏起来,反而越加突显了?当老人再一次摔倒没人扶起来的时候,我们再一次回想起彭宇案,当我们重复了这个案子时,我们再一次突显了什么?
重复对于差异的塑造是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的。这一点在音乐上特别明显。按下一个键位,我们听到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搭配着一段空白时间。就可以说是组成了一个音阶。而不同的音阶搭配在一起就组成了一段旋律。而不同的旋律因为不同的赋格,而有了不同的内容。典型的就是巴赫和贝多芬的作品。旋律并不能组成交响乐,但旋律有了这样或那样的重复,在不同的调子上,时间长短的变化中,就创造了伟大了乐曲。
这样说还是过于抽象了,再简单一点,以常见的鬼畜作品为例。很多素材都是重复使用,调不同音调,音高音低,搭配不同的音乐,通过多样的剪辑方式,来表达不同的内容。虽然素材是重复的,甚至二创之后还有三创四创,但其表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人会说,鬼畜作品的内容其精神和审美价值普遍一致。但问题是鬼畜作品的体量摆在那里。甚至我们换一个体量更大的范畴,低俗作品,低俗作品的体量非常大,远超其他任何类型的作品,但这样的作品存在着,在自我重复中不断变化着,在与其他类型作品的差异中,延续了一种谁也无法逃避的生机。我并不是要因此肯定低俗作品,而是说当重复进入了解释学循环中,重复里的差异会不可避免地涌出重复本身,发展出原本重复中所不具备的内涵来。这种内涵有时是可控的,有时是不可控制的,比如梗的传播。
而实际上,如果我们没有有意识地去控制的话,反而会在不自觉中重复了自身表达的内容,这就是为什么会批评一些作家一直在写重复的内容,炒冷饭。重复的技巧是一种比创造更难以学会的技巧,也更难传授的技巧。在未来的某一天,也许比创造的技巧更为珍贵的是重复的技巧。
嵌入不仅是重复,它是对我们掌握知识最基本也最简单的运用,就像拼图一样。如果我们把自身的笔记体系,自己的wiki不完全看作是一个规定好了的程序,而是一件艺术品,像一幅画或者像一部文学作品那样,尽可能发挥自身的创造才华,同时也在尽可能利用起嵌入来重复那些值得被其他笔记所使用的内容,我相信这样的笔记体系应该会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二大脑。
我并没有认真读完德勒兹的那本书,对德勒兹的哲学理论也不是很了解,我对音乐也不是很了解。以上内容如有错误,还请指证。
非线性叙事
链接和嵌入是笔记体系的外部,意味着链接和嵌入的前提是先存在笔记,至少存在两条以上的笔记才有可能用到链接和嵌入的功能。而如何写好第一条笔记,实际上问题就很容易转变成如何写好一条笔记或者如何写好每一条笔记,这就是笔记体系的内部。而笔记体系的内部,则主要是非线性叙事和概念叙述。
叙事很好理解,就是表明了某一件事。比如“国王死了。”这就叙事了一件事情。因为这里是指笔记体系,与理论来源的叙事学有诸多差异。在叙事学理论中,可能并不认为“国王死了。”是叙事,而认为要加上“王后病死了,然后国王伤心死了。”这种具有因果关系的才是叙事。笔记体系里的叙事并不需要有什么因果关系,只需要有这件事存在即可。
叙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线性叙事,一种是非线性叙事。线性叙事就是按照因果关系和时间关系,甚至同时也按照逻辑关系的前后顺序来描绘事件的方式。比如“今天我七点起床,快迟到了,我就忘了吃早饭,匆忙赶到了学校。快放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饥饿。”整个过程是先起床,然后反应出快迟到了,然后因为匆忙赶着去学校就没吃早饭,所以放学时会感到饥饿。
但非线性叙事会这样写。“今天七点我起床了,不知道为什么好想去学校,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快放学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没吃早饭,饿得咕咕叫。”这个过程中,为什么想去学校的原因被隐藏起来了。正常理解是因为上学快迟到了。但也可以反常理解,比如今天本来是周末,不用去学习,但小伙伴约了一起玩,而要去学校。但后面又提示了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和快放学的时候肚子饥饿,说明还是因为起晚了迟到了且没吃早饭。因果关系,时间关系和逻辑关系三者只需要有一个被打乱了,就可以说是非线性叙事。
事实上,留意一下平时说话表达的内容,就会发现我们表达时用的方式绝大部分都是非线性叙事。因为人脑完全是想一出是一出的,想到什么就开始表达了。反而沉默的人往往是大佬。这很简单,但可以让语言和思维保持一致,可以说是人类长期演化的结果。相反如果与人交流时考虑太多,很有可能传达不了信息。
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写笔记就像和平时说话一样。想到什么说什么。我给这样的笔记起了一个名字,叫“牢骚笔记”,完全像是在发牢骚一样,想说什么说什么。不管怎么扯,只有一直在打字输入内容,都可以看作是某种笔记。牢骚笔记是为了减轻输入时的心理压力。毕竟写笔记与说话不一样,电脑又不会像同学或者朋友一样做出各种反应。人脑接收不到反馈,就不愿意为此继续投入精力了。
当然也不至于太过于没有头绪,比如“从东罗马的帝国灭亡对21世纪水果罐头销量的影响及如何推动22世纪火星移民的发生”,这个内容就完全超出了笔记的范围。
而非线性笔记搭配上链接与嵌入两个方式,基本上只要有输入内容,就存在需要整理的情况,而且输入内容越多,需要整理的内容就越多。也就是说,笔记体系里的非线性笔记从来不把笔记看作是完成时,当笔记在笔记软件里写下来的时候,就像婴儿刚刚诞生,还需要很多修改整理的步骤。如果我们认为把笔记写下来就足够了,那也完全不需要笔记软件和笔记体系了,直接找朋友聊天不是更好吗?
而整理就需要涉及到我们所说的概念叙述了。
概念叙述
整理笔记,从何处开始整理?从概念开始整理。但概念通常会隐藏起来,有时我们也会说出我们不了解的概念,比如“保守主义”,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一样,拥有着诸多解释,有很多涵义。如果我们在写笔记的时候,不能清楚地知道在这个语境下,这个概念运用了什么内涵,就永远整理不清楚笔记内容。
去中心化笔记之所要去中心化,就是要给不同的概念取不同的名称。假设“保守主义”这个概念,有五个常见内涵,有三个不常见内涵。那么应该给“保守主义”相关的条目列几条笔记呢?我个人认为至少是七条。一条笔记用来说明保守主义大概有什么内涵,五条笔记分别说明五个常见的内涵,而另外三个不常见的内涵,则可以放在一起。后面研究时经常会用到再分别独立出来。当然还可以有保守主义的历史时期,代表人物,代表文献,当下的发展等等一系列研究内容。
这样平时在写笔记时,就可以区分出某一篇文章在运用保守主义时,到底是指什么内涵,还是说不清楚,只是为了行文方便,随意使用。当然,我上面只是假设,实际上有什么内涵需要通过阅读和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假如三个不常见的内涵中,有一个内涵你觉得非常重要,可以用来概括当下某个社会现象,那么完全可以把这个内涵独立出来,重点加以阐释。毕竟是在写笔记,不是在写辞典,不需要考虑那么多。论述过程中要有基本的逻辑。
实际上这就是在用独立的条目细化笔记内容。细化笔记内容更常见的是《supermemo二十条规则》,但写笔记也是一样的道理。在细化的过程中,明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白如何正确描述一个概念,明白概念的限定条件和具体使用场景。在细化的过程可能有些烦琐,但正是这样脚踏实地一步步走过来,才会明显感觉到掌握了知识,而不是遭遇了知识。
未完成的与可持续的阅读与笔记与写作
笔记是未完成的写作,写作是未完成的笔记。笔记与写作都是对方的桥梁,两者就像阴阳相对,都是未完成的状态。实际上,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不仅笔记与写作是未完成的,阅读也是未完成的。
先说笔记与写作的未完成吧。笔记写出来是为写作服务的,也就是我们要用我们的笔记去写作。笔记本身是一种写作,但笔记的写作与我们理解的写作不太一样。前者通常是私密的,后者通常是公开的,甚至是付费的。前者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后者是成系统的,统一的。前者没有经受别人的检验,后者通常已经得到了一部分人的认可,也经过了编辑的检验。很明显这里的写作是像出版一本书一样的出版写作。
对写作者而言,写完一本书既意味着这本书已经完成,也意味这本书没有完成。因为在写作中一定会有新的问题,新的思路出现。绝不可能出现一本书就把所有世间所有内容都写完了。对于写作者而言,也是如此,他心中肯定还会有其他想法没有表达出来。写完时会感到如释重负,觉得已经完成了。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还重新检视这本书的话,一定会感觉到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补充进去。
没有补充的想法往往又写成了笔记,留待下一本书的写作。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笔记也是未完成的。只要在写作,通常是在不断的写作。只有处在不断的写作中,写作才能成为写作的意义本身。而完成了的写作将不再具有写作的意义。一般而言,写作者会享受甚至追求写作的意义。''意义只在实践中产生''。
而上面的过程中也必然包含了进一步的阅读。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写作前需要写笔记时需要阅读,在写作完成后的写作,也需要写笔记,也就需要进一步的阅读。阅读与笔记与写作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笔记是未完成的,那么阅读也是未完成的。
那么未完成意味着什么呢?未完成其实就是一种可持续的状态,可持续并不是持续的状态。因为持续的状态往往是一个时间段里的持续,比如在学生时代有些人有阅读笔记写作的习惯,但过了学生时代就没有这种感觉了,也没这个习惯了。整个持续的过程中,可以是自发的,也可能是被迫的。
但可持续的状态就意味着这是一种自发的,一直在坚持但又不消耗意志力的状态。并且这个过程可以获得一种享受。一种真正的具有实在性质的意义。
那我为什么又要用“未完成”来描述呢?因为未完成才会有一种紧迫感,一种需要立即去做的感觉,但整个过程又是非常有序的,不是混乱的。更重要的是,未完成会给人一种遗憾的感觉,好像我不这样做,我不去做这件事,我就遗失了什么。而人最想要的就是回到过去改变这种遗憾。于是在当下我们就会想要去完成这种事,这样一种积极的欲望状态就构建出来了。一种`暗示-执行-奖励-暗示`的习惯机制也构建出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连续的完整的状态,我却要用“未完成”的概念来表达。''未完成的''的状态在其他编辑器里体验不到这种感觉的。像在obsidian里,或者vs code里,因为我们意识里会把这些看作是写一篇可以结束的文章。所以写完了笔记,就不需要再回看了,而且写的时候特别小心谨慎,但其实那样更消耗意志力。在tiddlywiki里通过''未完成的''写作,我们的写作得以进一步出发。
去中心化笔记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也不是什么新奇的概念,而是在结合平时写笔记的经验及在tiddlywiki上的实践总结而来的。想起李小龙的名言,“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笔记方法一类的大概也是如此吧。其中有很多没有考虑到的地方,也有很多没写到的地方,请读者见谅,但这些还是等到未来再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