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帐(手帳,techō)作为一种用来规划日程的本子,先天有着和日历一样的死穴:日期与星期。这也使得它们常常和日历一样,一旦过了第一季度,打骨折也无人问津。
尽管它现在已经衍生出了许多细分的功能和类型,比如记录日常、规划时间、跟踪习惯,甚至创意拼贴和绘画——就算用的是自填日期的版本,也难免在提前标好日期的某段时间里,一不小心就放下了笔。
我入坑手帐的契机来自社交平台上效率博主写得满满当当又好看的日程表,创造了一种「拿到手后能立刻变身高效能人士」的幻想。但实际上……本子买了很多,买来不写才是常态,这种中间留下的空白的行为就叫「开天窗」。留个一两栏倒还好;但更常见的情况是连续开了几周几个月天窗,就算有意补救,工作量也不小,往往干脆就此放弃。
和空白的笔记本相比,手帐提供了各种经过精心设计的模板样式,若是只因为日期不对就淘汰,未免浪费。我们想到了几种「亡羊补牢」的操作,帮你填满这些未完成的空白手帐本,也可以让市面上便宜大碗的过期手帐本在你手里更加物超所值。
粗暴解决:改了日期直接用
- 适用格式:时间轴周记、Hobo Weeks 等条形周视图
而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日期和星期的统一……从数学我们可以得知,每 28 年公历日历就会有一轮完整的重复,最短 6 年就有重复的机会,算好数了执意再屯一屯也是可以的。如果愿意动动手,那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直接忽视原有日期,拿笔或者用修正带遮盖。如果不在意星期开始的位置不是周一/日,或是暂时处在自由时间比较多、不用规律上班上课的时段,也可以直接修改星期数。
改日期还能顺便解决别的问题:打破「这个格子只能记这天」的心理限制。只要涂改过,根据需求跨栏重新设计的阻力就能小很多,能把时间轴用出更多花来。
比如对很多上班族来说,工作日的日程实在没什么好安排的,这也导致了大部分日子都没什么留下什么记录。我的解决方案是忽视大部分工作日的安排,且忽略设定好的「星期 X」,只用它来安排本周总的日程,和周末的安排。一个周视图可以进一步分成两到三份用。如果周中有哪一天需要遵循特定日程的,就多占一列把那一天单拎出来做个规划。
这么做能进一步防止「在天窗上开天窗」这种事情发生。缺点是修改后的日期不太醒目,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
把「月历」改造成「三餐计划」
- 适用格式:月历视图
月历视图常常以一周为一行,因此对大多数月份来说,月历视图通常有六行。考虑到一日三餐和一顿加餐/零食的份额,把月历页改造成三餐计划就再合适不过了。
我的习惯是每周统一采购食材,按照保质期的先后安排食谱。所以多出来的两行可以用来计划所需食材,也能确保每份食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是每天现到菜市场看有什么的/点外卖类型,也可以把计划改成记录,观察自己一周的饮食有没有什么偏食挑食的问题。
我的用法是这样的:
- 第一行:家里已有食材
- 第二至第五行:接下来一周的三餐与加餐食谱(通常只有周一至周五)
- 第六行:购物清单
有的手帐本在月历一侧还会附上待办事项等等,我就用它们记录超市的打折品,和其他可能需要注意的小事。周末在家往往是「剩下什么就吃什么」,干脆不放食谱,用来规划备餐的顺序也算顺手。
如果像我一样龟毛,还可以给每个格子分配不同的食材类型,以确保自己得到了充分的营养。比如上图中我采用的顺序就是:已处理/烹饪的熟食、蛋白质、蔬菜、水果、牛奶、调料等、碳水。在实际使用中,也会随着需求不断变化。
这个格式也其实很适合家里有小孩子的朋友,不一定是手帐,如果你家有老台历或老挂历,也可以用这种格式记饮食状况,很有可能在记录完成后发现些新的细节。
把「周视图」改成「复盘笔记」
- 适用格式:时间轴周记、条形周视图
时间轴手帐往往以周为单位,把每天划分成 24 个小格,在相应的格子里写下对应时段的计划,既可以安排日程,也可以当作生活记录。
除了改日期直接用的方法,我还发现这七栏格子非常适合当复盘笔记,把每一栏都看作需要复盘的类别,在下面依次写出已经完成的部分,未来的计划,以及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到了哪些东西。
给每个领域单独留出一格,互不打扰,又放在同一个页面下,可以同时纵览全局,找出自己做得好和不够好的地方。
我的复盘往往从以下角度出发,仅供参考。并非每次都会用到所有门类,只会把我认为需要复盘的内容放进去,其余的略过。
- 已完成的工作/学习 project,正在做的 project 的进度,以及未来计划;
- 人际关系,又可分为亲密关系和社交关系,记录下交际名单、感受和收获等等;
- 行善积德:接受与施予的善意;
- 感恩日记:最近生活中值得感恩,或给我带来幸福感的东西/事情,未预料的惊喜;
- 身体健康:整体状况,是否有值得注意的问题,正在进行的身体实验等等;
- 情绪:最近的心情状态如何,以及情绪的外观表象(食欲、表达欲、社交欲、出门频率、睡眠质量);
- 压力状况:哪件事给我带来了最大的情绪波动/压力,尝试过哪些消解方法,效果如何;
- 出门探索:去了哪些地方,和谁一起去的,看了什么展、听了什么剧,有没有待打卡的小众目的地;
- 还有最简单的:最近喜欢的书、影、视、音、游等等。
内容的自由度很大,主要是手帐本身的形制提供了周的单位,做复盘回顾的时候可以一周一周地追溯进展,格式上比较规整便利。
把「八分格」用来「记录灵感」
- 适用格式:PAL 周记、Hobo Weeks 周视图
八分格也是周记本的一种,左上角一般是本周总览,剩下的七个格子分别对应一周中的不同日期。
我喜欢把它们用来记录灵感。本周总览的格子里写上这一页中打算记录的主题,然后在剩下的七个格子里填上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果写的东西不多,这些格子也可以继续无限分割,从七条灵感变成十几条。
记录下的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是从其他素材那里引用的话语,只要和这个主题相关的,统统都能放进去。过段时间需要的时候,再翻到对应的页面查找。
虽然说现在已经有了像 Flomo 这样的即时记录软件,我还是觉得手写更舒服,用纸笔写作的时候常常能文思如泉涌,一个灵感接着一个灵感地冒出来,用手机打字反而没有这种效果了。
没有本子,这个格式也非常通用。比如你可以直接拿一张 A4 纸,对折三次创造一个八分格出来,回家再转移到本子上。我在工作日冒出的灵感通常都是这么留下来的。
类似的格式也可以用在 Hobo Weeks 那样的横条周视图上。它的页面左侧是七天的七个横格,右侧提供一整面自由空间,适合在左侧写好细节后,在右边围绕主题梳理。这种方式适合画面感比较强的创作,左边是想象的画面,右边用来理逻辑通大纲。八分格更适合条理本身就比较清晰的主题。
用「八分格」计划「文章大纲」
- 适用格式:PAL 周记、时间轴周记(横过来用)
既然说到写作,我们就再聊一个写作方法。《九宫格写作法》这本书里推荐了一个非常适合新手起步的写作法则,既把一张纸分成九个格子,在最中心写上文章的主题,然后在剩余的八个格子里写上不同的问题。只要回答了这些问题,一篇文章也写得七七八八了。
用八分格做文章大纲的时候也可以用类似的思路:左上角用来记录文章的主题,之后在每个格子里回答一个问题,就成了一篇还不错的文章。形制上和上面的样子相仿,内容的话,基本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文章都可以按下表的路线进行。
主题(目标读者,篇幅,DDL) | Intro:引入故事 | 1:能解决什么问题 | 2:工具介绍 |
3:怎么解决问题的 | 4:实例展示 | 结尾/总结 | 和主题相关但不知道放哪的 |
用「八分格」做「四象限待办」
- 适用格式:PAL 周记
如果只取八分格的一半,留下的四个格子,就是各大效率方案都在强调的「四象限待办」了。
四象限法就是把不同待办事项按照紧迫程度和重要程度区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通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先解决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然后再按照重要性和急迫性解决其余象限中的问题。
通常说来,手帐最小也是 A6 尺寸,用一页半周的量做周待办绰绰有余。当然,如果你本身不在乎日期,PAL 这样的八分格本身就很适合做每日四象限。感觉自己常常在日常任务处理时拖沓的话,这个格式非常值得一试。
总结
其实这样的扩展用途也可以方便地用在其他的空白笔记本和日历上,自己画画版式同样能搞定。专业手帐的好处就是不用自行设计页面,不管是你想到的还是没想到的,年月还是日,是格是条是时间轴,都有机会一站式解决,只要跳出日期的框架,一本可以用出很多花样。
还有很多的方法,由于我自己的能力限制没有实践,比如过期手帐就很适合做现在流行的拼贴、艺术手帐,这些都是对日期要求不太强烈的用法。
如果你还有什么好的创意,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让我们一起把笔记本的坑补全,以后轻轻松松在过期特卖里拣漏。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有关 Apple 的新信息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