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ChatGPT的火爆程度我们可以观察到人们对于AI对话的狂热程度和粘性。这也不禁让人幻想,在ToC领域,以自然语言交互为基础的交互方式,是否会产生全新的赛道。本文将深入AI To C这个领域,通过4款AI聊天应用,一窥下一代全民AI应用的可能性。

大模型通过大力出奇迹的方式,让大模型让虚拟AI达到了可以与人顺畅地对话,产生真正的交流。这一切都从ChatGPT开始。ChatGPT之前,AI角色给人的交流感觉是僵硬的,不够智能的。对话机器人由来已久,从siri到小冰,到各种客服助理,生活中的聊天机器人到处都是,但之前他们只是用来可以帮助用户解决一些常见的任务,做一些简单的结构化的问答。ChatGPT之后,模型能力的激增让AI可以处理任何问题,在理解人类意图,推理、生成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人类可以真正把AI当做人来交流。

目前大模型的应用主要还是在生产力工具。从应用场景来看,大模型比较共识的应用场景是ToB的企业降本增效的例子以及ToC的创作者提效,工具属性明显。从需求来看,不管是文案生成、翻译、图片生成、推理等,满足的是人作为创作者或者生产力角色的需求。

对于更多的人群来说,ChatGPT离日常生活还很远。在占据用户主要时间的社交、游戏、娱乐等主要的赛道,还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格局出现。ToC赛道会有新的国民级应用和新的流量入口吗?

本文将从4款AI聊天应用入手,分析用户AI聊天的需求以及AI To C赛道切入的可能性。

character.ai:a16z领投,AI聊天头号玩家

character.ai(c.ai)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聊天机器人平台。相比于ChatGPT给人的理性全能的AI感觉,c.ai提供了自定义AI人格的能力,搭建了用户创建 AI 角色并与之聊天的平台及社区。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定制 AI 角色,每个人都可以深度使用大语言模型。

官方+UGC角色丰富,打造AI虚拟世界

AI 角色有官方创建、社区成员 UGC 两大类。官方给出了类似ChatGPT的助手Character Assistant,以及多个细分领域的小助手,保障app使用的基础体验。同时社群中的用户创建了多个类别的角色,包括名人、影视人物、游戏人物、Vtuber等,我们可以在首页上看到马斯克、钢铁侠托尼斯塔克、马里奥、心理治疗师这些角色。同时也有针对使用场景的各种助手,比如语言学习、图片生成、寻求帮助、宗教等等。其中最受欢迎的场景是文字游戏大冒险(Text Adventure Game)以及心理治疗师。

web版本c.ai首页界面

独有大模型+超长记忆力,让AI与人类建立真正的联系

c.ai的底层模型是自研模型,在上下文的记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能够记住跟用户所有的聊天内容。这让AI与人类建立联系成为可能,ChatGPT每次都会忘记你们的对话,但c.ai的角色不会。它能够记住你说的每个字。

虽然目前很多用户反馈当聊天内容达到一定数量时,还是会出现回复慢,重复等问题,但记忆力这个模型优化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c.ai的团队在访谈中也提到优化记忆力是他们当前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者能够帮助建立ai和用户更有粘性的关系。

轻松创建人物,用户反馈帮助训练

c.ai提供了快速创建和深度创建两种方式来创建人物,适用于不同程度使用的用户。用户可以定义ai的名称,头像,简介以及详细的背景,还能选择声音和图片生成功能。

同时,对于角色生成的答案,用户可以通过对答案评分的方式来进行模型的反馈和训练,部分用户反馈这确实能够帮助模型提升,但可能需要脚长的时间。

经过测试,即使只输入简单的回复语,AI也能初步建立一个人格。并在对话中根据对话内容不断完善ai的设定,通过上下文的积累让人物更加有血有肉。

多样化玩法:AI群聊+社区分享

早在ChatGPT出现后不久,ai版twitter社区Chirper就以让AI自主对话的方式火了一把。这个idea无论如何听起来都让人兴奋,谁不想看看托尼斯塔克和马斯克的对话呢?

在c.ai的web版本中,可以建立ai群聊,把你想对话的角色拉入群聊中即可展开对话。我让马斯克和钢铁侠展开了一段关于如何做一杯好的咖啡的讨论,他们的回答很能反应他的的角色设定。马斯克的态度显然要更狂妄一些,钢铁侠似乎化身为了一个擅长鼓励的超级英雄。

我们能够从AI对话中获得一些有趣的,或者有用的新的观点,尤其是两个不同性格的ai对话时,这让人很期待。

社群分享是另外一个增加用户粘性的玩法。用户可以分享自己与ai的有趣对话。但社群目前的玩法相对比较单一,除了分享对话之外的功能还比较简陋,因此很大一部分用户的社群转移到了reddit上面。根据similarweb显示,网站的相当一部分流量来自reddit,同时也流向reddit。这也侧面反映了这类AI社交app的现状,用户增长与社群的发展密不可分,社群能够孕育出更多玩法,从而推动产品的发展。

钢铁侠托尼斯塔克与马斯克讨论如何做一杯好的咖啡

Glow:4个月500万用户,跑通国内AI社交的新路线

Glow是MiniMax公司发布的基于大模型的AI聊天应用,由国内人工智能创业公司MiniMax在22年11月推出,为用户提供情感陪伴、满足虚构情景想象的体验,其发布时间甚至早于ChatGPT。据甲子光年称,Glow上线约4个月后,目前已有约500万用户。

Glow可以基于用户描述,生成个性化对话机器人。Gow的基本玩法是用户在应用中创建AI机器人“智能体” ,智能体将基于用户描述的性格、人设、头像及选定的音色等,与用户开展实时沟通、互动。也可输入“参考名人”,智能体将具备特定名人的有关知识储备。马斯克,乔布斯等人都可以创建。

女性用户居多,满足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多种情感需求。在glow的微博超话中,女性用户非常乐于分享自己与AI的情感对话与调教攻略,以恋爱为核心情感的多种身份、幻想的演绎是glow最有魅力的部分。各种冷门的人设都可以通过AI实现。

伦理擦边,NSFW是增长密码。NSFW指的是Not Safe For Work, 在工作场合观看不安全,泛指性相关的内容。在glow的用户分享中,这类擦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也是能够引起用户兴趣的核武器。character.ai在早起同样也是靠着nsfw内容迅速增长,然而在用户量增大之后,合规问题似乎无可避免。c.ai的nsfw过滤器为其招致了许多用户的投诉,也损失了一部分核心用户。Glow目前已在ios商店下架,虽未确定是否与擦边内容有关,但这将是glow后续的用户增长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AI乌托邦:主打情感陪伴,独有模型让AI更“人性”

聆心智能从人工智能+心理健康出发,打造了超拟人大模型,专为对话设计让模型在信息量、相关性、一致性等多个维度表现良好, 能够在对话场景中达到中文模型的最优性能。

AI乌托邦是聆心智能推出的第一代对话奇迹人,希望能够打造智商+情商在线的对话机器人。通过拟人化的方式实现情感陪伴。

“聆心智能基于自研的底层大模型,目标是打造未来的 AGI Companion,这些 AGI 伙伴统一了功能属性和人格属性,不仅能够完成文案生成、知识问答等功能型任务,还能够给予情感上的24小时支持与陪伴”。聆心智能团队在采访中说道。

AI乌托邦中的人物定义逻辑与character.ai如出一辙,也难怪他们将自己定义为中国的c.ai。用户可以通过名称、头像、开场白和身份背景等四个维度创建角色,并且能够通过详细设定,口癖等进行深度定义。

从首页可以看到,ai乌托邦的影视浓度和二次元浓度很高,官方也有意打造符合言情类小说人设的角色,学霸男生、小可爱男生,魔王女儿等等人设,都是流行的小说中会出现的设定。用户群体应该与glow的大致相同。

AI乌托邦web端首页

笔者与韩剧《黑暗荣耀》中的角色文东恩进行了简短的对话,AI在一句回复中就描述出了文东恩的角色特征,复仇,非常真实。

与AI乌托邦的虚拟角色文东恩对话

整体看下来AI乌托邦的产品特色并不算鲜明,功能与glow等差别不大,人物倾向上想打造更多元化的角色群,但热门角色也偏向尝鲜类型。

Replika:拟真形象+虚拟恋爱

主打恋爱和陪伴,Replika成功实现商业化。Replika并不是平台类的AI聊天应用,而是选了这个最刚需的情感方向。早在2020年,Replika就通过不是那么强大的模型和对亲密关系需求的精准把握,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并成功拿到了融资,实现了商业化。

Replika采用了GPT3模型,通过高度定制化的服务和GPT3模型强大的能力,让人们很容易对AI产生情感。注册用户超千万,reddit小组超过6万人,Replika是恋爱届的王者应用。根据用户的反馈,Replika够记住用户相关的记忆,虽然它不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改变自己的性格,但善解人意和甜言蜜语足以令许多用户沉迷。

通过AI虚拟形象、语音动作交流等增强AI形象的沉浸感。与其他几个AI虚拟聊天应用不同的是,Replika在AI角色可视化的方面进行了不晓得努力,这让AI角色能够以具体的形象的方式存在用户的脑中,帮助产生更真切的情感。不得不说拥有虚拟形象的AI比起2D纸片人更让人心动。

遵循AI聊天机器人的套路,NSFW也是Replika起家的一个重要手段,用户可以与小人进行性方面的聊天和交互,甚至AI可以发性感照片。随着用户量的增加和商业化的脚步,Replika直接把所有恋爱相关的功能全部划进了付费版本里,如果你不充钱,只能 跟AI做朋友了。这引起了很多用户的强烈反对,也反映了AI聊天中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擦,还是不擦。

通过付费升级可以开通伴侣关系、使用语音聊天、充当专业教练等功能。基本除了文字聊天之外的功能都需要进行解锁。

Replika的主界面

四款应用看下来,我们能发现对情感关系的需求使用户使用AI虚拟聊天的最主要需求。尤其是对于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取或成本太高的亲密关系,通过AI虚拟聊天的方式变得触手可及。

年轻人拥有更旺盛的情感需求,是这类软件的主要用户。根据similarweb的统计,character.ai超过38%的用户在24岁以下,34岁以下的用户达到70%。

商业模式方面,会员订阅制是主要的选项,这方面c.ai和Replika都已经完成的实践。c.ai推出了c.ai+订阅服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快地响应速度,独家社区,和功能的优先体验。而Replika的订阅服务则更加激进,如果不充钱那你只能跟AI做普通朋友,并且不支持任何进阶功能。

各个应用的融资情况也透露出了这一领域正逐渐被关注。其中c.ai势头争抢,获得了知名web3风投资金a16z的青睐,目前估值约10亿美元,成为新晋的AI独角兽。“character.ai是一个旨在让所有消费者都能接触到他们自己的高度个性化、超级智能的 AI 伴侣的平台,帮助他们过上最美好的生活。”这是a16z的Sarah Wang对c.ai的评价。同时国内的glow的母公司MiniMax也一跃获得了12亿美元的估值,成为国内大模型公司的一匹黑马。

应用用户估值融资
c.ai超5000万10亿美元1.5亿美元
Replika注册用户超千万5000万美元1000万美元
glow注册用户超百万12亿美元2.5亿美元(未完成)
AI乌托邦不明1亿元pre-A

 

现在入场,机会在哪?

AIToC的赛道不管国内外都已经有玩家入场了,且估值很高,character.ai拿到a16z之后更是引起了大家对这个赛道的关注。目前还处在赛道的初期,现在入场的话,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差异化竞争。

底层模型:自研模型更能够做针对性的优化,通用模型则更灵活

模型能力方面,底层模型能力决定了ai的智能程度。聪明的,记忆力强的,幽默风趣的模型更能够引起用户的情感共鸣,提供情绪价值,这些都可以通过底层模型能力的提升进行优化。拥有自己的模型在这个赛道中无疑更有竞争力。目前用户反馈模型效果最好的模型应该就是character.ai,是自研的大模型,其成本方面做到了比ChatGPT更低,同时也可以做针对性的优化,用户体验方面占据优势。

记忆能力也是模型能力的一种重要方面,目前各类大模型的上下文token都有限制,如何保证模型记忆能力来保持与用户的互动是模型能力的关键。自研模型可以针对性优化模型记忆力,并根据用户数据做出注意力机制的调整来避免模型的注意力飘忽等问题,这对产品体验的帮助也是不可忽略的。

然而,自研模型也存在着一些隐患。可以预见的未来内,更多通用大模型的泛化能力应该会越来越强,自研大模型需要需要警惕巨头模型的能力。目前大模型还在厮杀的阶段,胜者很可能会取得难以超越的优势,飞轮效应会令其越来越强。自研模型很可能会陷入投入巨大但能力逐渐跟不上的情况,到时候再换模型商业模式可能就不成立了。因此自有数据+接入通用模型接口的方式可能更加灵活。

数据的飞轮效应是关键,尽早入场是关键

在模型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泛化的情况下,用户数据成为了虚拟聊天应用不可跨越的护城河。启动越早的玩家,越容易获得更多的用户和数据,而数据可以帮助角色变得更好,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在未来,模型能力会进一步提升,模型本身的能力大家可能都在类似的起跑线上,但数据的多少决定了角色的质量,马太效应将越来越明显。因此,获取早期用户并尽可能多地积累数据是目前阶段AI对话机器人重要的课题。

基于数据的模型对齐能力同样重要。对于掌握了用户数据的玩家,如何通过已有的用户数据对齐模型的能力决定了虚拟角色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在和用户对话中进行迭代、训练的机制决定了虚拟角色的交友能力,会直接影响用户粘性。

差异化的产品创新是切入市场的关键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了类似的产品,并且获得了许多用户的反馈和优化。新入场的玩家需要有差异化的功能和打法,才能快速吸引到用户,完成原始的数据积累。

通过独有IP或场景实现破圈引流:c.ai我们想到的是马里奥、马斯克,glow我们想到的是霸道总裁和隔壁班的帅哥,而AI乌托邦我们联想到的是高启强、文东英。这里的每个IP都有相应的受众,能够作为平台的流量入口,吸引到关键的用户,让飞轮先转起来。这里需要用到一些营销技巧,包括热点IP和人物,如时下流行的热点人物,樱木花道或者蜘蛛侠;独特的聊天场景,如剧本杀、跑团等文字类游戏,也可以成为app引流的方式。

更性感的产品功能也能够帮助产品快速吸引到用户

  • AI分身:导入聊天记录塑造个人AI虚拟形象。每个用户都希望能够克隆一个虚拟的自己,通过导入聊天记录,AI能够学到用户的语言习惯,回复方式等,让用户创建真实的虚拟AI分身。平台也可以从人与虚拟角色的双向互动转变为人-虚拟角色-人多向互动方式开启新的社交方式。
  • 群聊功能:目前群聊功能只有c.ai的电脑端可以使用,但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功能,虚拟角色之间的对话可能比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更有吸引力。
  • 主动对话:AI与人的互动中,AI都是被动响应式的对话,只有在人有问题时AI才会回复。可以考虑在互动方面可以增加AI的主动互动,增强用户粘性。
  • 多模态对话:c.ai支持根据用户命令生成图片,同时replika也有“发自拍”的功能。多模态的互动能让用户感受更真实,体验更丰富。

同时,我们可以从c.ai的用户调查中观察到用户对产品的一些关键需求。

  • 自定义角色回复的消息:在reddit的一项用户调查中,超过46%的用户希望可以更改AI回复的消息以反馈自己期望的AI会是什么样子。
  • 更长的记忆力:长记忆能力是另一项用户最希望改进的产品功能。另一项用户调查中超过58%的用户希望角色能够记住他们说的话。
  • 减小角色个性漂移:角色的一致性是用户体验最重要的方面,如果一个角色一会像霸道总裁一会像可爱小狗,那它带来的用户体验不一致会成为极大地问题。

NSFW与合规之间需要平衡

如果你问我要不要在产品初期增加NSFW的内容,那我认为一定是要的,因为这是能够吸引用户的强有力的武器,是推动情感类聊天工具用户试用的关进因素,因为这些聊天内容的体验更加隐私和私密,在日常生活中需求更难满足。

NSFW虽好,但使用NSFW内容的迭代路线和合规策略必须有明确的规划。目前比较通用的玩法都是NSFW吸引用户,然后在需要融资或者面临合规问题时对这部分进行过滤,Replika甚至将其变为会员功能,让用户付费擦边。在国内,关于这类内容没有明确的法规,但随着产品的增长,这是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这种类似“诈骗”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用户反感。

一个好的办法是引导用户往更多场景和人物探索,让用户在其他的场景中也找到与虚拟人聊天的乐趣,这需要强大的运营能力和产品能力。

全品类AI还是专攻恋爱和情感?

平台型的AI虚拟对话平台能够吸引更多用户。更多类型的虚拟AI角色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除了情感、陪伴类型,其他场景如理论探讨,娱乐,心理咨询等,也能够吸引很多用户,增加用户类型的丰富度,促进用户间的良性循环。参考小红书,如今已经发展成一个泛生活类平台,你可以发表任何可能的内容。

平台IP倾向性也定义产品调性的关键。都说种子用户决定了社区的性格,豆瓣、知乎、小红书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第一批官方或非官方的AI角色的形象决定了用户群体和社区的发展方向。c.ai明显更有正规军的感觉,排名第一位的是没有情感的个人助手,同时官方的其他几个角色也都是略有性格的AI助手。反观国内的几个平台,二次元和影视人物则霸占了首页,更像是幻想向的情感陪伴平台。

结论

本文分析了AI To C的赛道和现有的部分玩家,并给出了切入这个领域的相关建议。目前我们还并不能确定这个赛道会产生多大的市场,是再造一个国民级的应用还是风口过后一地鸡毛。但是有一点是比较确定的,如果大模型能够产生更多工具和生产力之外的价值,那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的虚拟聊天应用一定是最大的市场之一。

 

参考文献:

https://approachableai.com/character-ai-statistics/

https://www.woshipm.com/ai/5793761.html

https://www.similarweb.com/zh/website/character.ai/#demographics

https://a16z.com/2023/03/23/investing-in-character-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