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2023 年 5 月 15 日,闲鱼发布公告称,拟从 6 月 6 日起,对于在平台开展「高频且高额交易」的卖家收费。1所谓「高频且高额」,是指当月成交订单数量大于 10 件,且累计成交金额大于 1 万元。收费采用「软件服务费」的名义,金额为实际成交额(不考虑运费、红包等)的 1%。

这则公告引起了较多关注和讨论。正巧,少数派社区中就有一位资深「闲鱼玩家」—— @一颗小石子儿 。他是一位入「鱼」六年多的数码爱好者,在玩闲鱼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折腾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产品,至今卖出了七百多件产品,流水也超过百万。平时,@一颗小石子儿 在会员社区中分享的闲鱼轶闻和优惠信息就深受欢迎,半年前的一篇热门文章《流水超百万闲鱼佬交易策略指北》至今还在被高频阅读。

 

因此,新闻发生后,我们立刻想到了 @一颗小石子儿,邀请他录制了一期快评节目。而下面这些「闲鱼收费问答」,则是他基于节目中提到的话题继续延伸写成的;我们在此刊出,希望可以为讨论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卖方视角」。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积极、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闲鱼的收费新规有什么值得注意的细节?有没有留下「操作空间」?

首先,费用收取的门槛是以单个账号为标准统计的。 因此,卖家理论上可以通过创建多个账号「分流」,或者要求买家将多件商品订单合并,从而避免触及门槛。

其次,累计金额是不考虑运费的。 因此,我已经看到有人提出可以把运费设置得尽可能高(最高可设为 1000 元),借此来降低金额的累计。但是,一旦发生纠纷退款,这种假「运费」也不会被自动退还,因此这么操作的麻烦还是比较大的。

第三是服务费的扣款和退还方式。 根据规则的备注说明,服务费由支付宝直接从买家支付的费用中扣除;如果没有扣除成功,授权支付宝从卖家的账户中直接扣除。此外,如果发生退款,只有通过平台线上退款会退还服务费,线下退款无论提供任何凭证都不会退还服务费。这对一些私下退款的操作可能形成一定的制约。

二手平台收费是常态吗?闲鱼的费率属于什么水平?

二手平台收费很常见,闲鱼收得不算多。

二手平台收取服务费应该算是合理的商业行为。毕竟,平台方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维护稳定运营,也就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平衡营收。

从国外平台的收费情况看:

  • 美国大型二手平台 eBay 对于每月上架超出 250 件的部分收取单件 0.35 美元的上架费;对于成交金额,收取 13.25% 左右(因品类而异,例如书影音类更高)再加上 0.3 美元的提成。
  • 另一家主营时尚品的美国平台 PoshMark 对 15 美元以下的商品收取 2.95 美元的固定佣金;对 15 美元以上的商品收取 20% 的佣金。
  • 在日本,拥有近 2000 万用户的二手交易平台煤炉收取订单金额的 10% 作为佣金。
  • 在法国,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 Leboncoin 向个人卖家收取定价的 4% 作为平台佣金,同时职业卖家还要缴税(感谢派友 Unopposed8394 在会员社区的分享)。

再看国内其他平台:

  • 孔夫子旧书网对于个人卖家开设的「书摊」收取每笔交易总额 5% 的交易费。
  • 二手奢侈品寄售平台红布林的佣金经过几轮调整,目前是抽取 20%,并且设置了 50 元的最低抽佣。
  • 与闲鱼相类似的转转,一度曾对「专业卖家」销售的全新商品(以平台判定为准)收取高达 25% 的「平台使用费」,但后来在争议中取消,目前对含邮费在内的售价收取 0.6% 的「转账服务费」。

可见,闲鱼的 1% 费率并不出格,甚至可以说不高。

哪些卖家受冲击最大?

如我之前在《指北》一文中所说,闲鱼的卖家是分层的,大致可分为个人卖家、个人商家以及传统商家三类。

其中,仅为出售日常生活中闲置物品的个人卖家很难达到收费门槛,因此正如闲鱼在通知中所说,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至于对于商家的影响,则取决于其自身的规模和主营品类。例如,对于那些入驻闲鱼只是为了在流量上分一杯羹的品牌分店来说,1% 的佣金可能也没有到无法接受的地步。相反,对于一些利润率本来就很低、在闲鱼做点小生意的个人卖家来说,这部分成本就不可忽视了。

除此之外,那些通过搬运方式开店的马甲卖家、或者经营非实体商品的卖家,也可能会收到比较大的打击,甚至可能因此直接离开闲鱼另谋他路。

对买家一定是个好消息吗?

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闲鱼收费能起到「净化市场」的作用,抑制平台上商家泛滥的情况,有助于还其个人交易平台的本质,对买家是好事。

应当承认,由于服务费压缩了商家、特别是一些不规范商家的利润空间,确实可以预期导致商家比例的降低。此外,此次收费动作也可以看作闲鱼近年提升用户体验尝试的一种延续,是继「描述不符全额退」政策之后约束卖家的又一种方式,目的在于加大对卖家的掌控力度,驱散部分劣质卖家,规范平台的生态。

但另一方面,这部分成本也会转嫁到消费者一侧。 特别是在一些买家议价能力较差的小圈子,比如摄影圈、娃娃圈、代购圈,可能导致卖家一边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服务费,一边仍以此作为理由抬价,结果真正受到影响的反而只有个人买家。

个人看来,相比于闲鱼复杂的生态,当前的政策力度以及颗粒度还不够细致,起到的效果可能有限。我预计后续闲鱼会继续细化收费政策,例如对卖家做更细的区分,并相应分档次收费。

闲鱼收费是因为营收压力吗?

我认为有一部分营收考虑。 如上所说,维护一个二手平台的成本是不低的。历史上,闲鱼也曾经走过烧钱路线,为市场推广下大手笔,例如 2021 年 618 大促期间花费超过 9 亿元投放广告,当月 DAU 突破 3000 万大关。不过,这种烧钱获得一时增长似乎并没有真正让闲鱼起飞,DAU 在之后一个月就降回到 2600 万上下。

目前闲鱼的掌舵人刘镈同时兼任阿里妈妈的负责人,隶属戴珊负责的淘宝天猫商业集团,一定程度上也需要承担营收的压力。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闲鱼的 GMV 已经超过 5000 亿元,按照其中百亿部分可以收取服务费,单纯此部分每年的直接营收就可以达到数亿元,这也会极大的缓解平台在技术、研发、运营、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持续投入。

闲鱼收费是为了驱赶专业卖家吗?

我认为并不是。 要说清这个问题,需要简单回顾一下闲鱼的发展历史。

闲鱼的前身是淘宝在 2012 年 10 月上线的「淘宝二手」服务,淹没在纷繁复杂的淘宝页面中,只算一个小分支。2014 年 6 月份,才正式更名为「闲鱼」,取自闲置、剩余之意。彼时,闲鱼的领头人、产品经理谌伟业给闲鱼的定位是「C2C 二手交易平台」。用他自己的话说,「闲鱼就是金庸世界里的风陵渡口2,一个人人都可以敞开心扉,没有拘束,自由自在交易自己的一切的集市。」

2019 年 1 月,闲鱼上线了「闲鱼优品」频道,正式接入经过闲鱼认证的、符合入驻资质的商家,还发布了针对「玩家」的战略,号称将在三年内培育 10 万名「有趣、有爱、有才」的玩家。从此,闲鱼对交易对象的定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个人。

同年的 7 月,谌伟业被调离闲鱼,陈镭(原淘宝直播和内容生态事业部的资深总监)成为新的掌舵人。他在接任闲鱼之后就表示,「闲置不等于二手,」「我们是从二手到非二手的领域里不断延展的」。

闲鱼成立六周年前夕,陈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提出了所谓「C2X」的概念,其中 C 是消费者,X 「代表的是一种多元的闲置交易路径」,可以是 C、B(商家)、S(服务商)中任何一个,「流动才是王道」。此后在 2020 年 3 月,闲鱼还宣布启动「一亿现金帮扶华强北」计划,旨在帮助更多的中小型商家度过疫情难关,同时也引入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卖家加入闲鱼。

2020 年 9 月,陈镭因一些不知名的原因突然从阿里巴巴离职,闲鱼也因此转交给了靳科(原淘宝 C2M 事业部产业带运营总经理)。因为深陷灰产的舆论风波,靳科先后关停了「鱼塘」和线下的「闲鱼集市」,并大力扶持闲鱼认证的官方商品。

但与此同时,靳科手下的闲鱼在专业卖家服务上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推出了「无忧购」「会玩」「新线下」三大业务,引入鉴定服务商回收宝、包小鉴等;推出新版闲鱼币,卖家通过给予抵扣的方式获得商品推广额度,成为一种间接的付费推广;针对玩家和专业卖家,陆续推出 Pro 版、鱼小铺和 PC 端多账号管理工具「闲鱼管家」(后改为「闲管家」)等,目的都是便利其专业化运营。(但相应地,闲鱼最为人诟病的问题:商家充斥、营销套路等,也在这个时期形成。)

2022 年 3 月,靳科被调任到速卖通,闲鱼迎来新任 CEO 刘镈,他也是闲鱼负责人中目前为止原职位最高的一位。刘镈上任后不久,闲鱼就成立了用户产品中心,旨在提高用户体验,并提出一系列针对商家的「服务保障要求」,例如:针对经营性卖家要求「七天无理由退货」,针对鱼小铺的卖家收取「描述不符包邮退」押金 200 元,推出发货时效承诺服务,针对卡券、服务等虛拟产品卖家推出「描述不符全额退」政策等。

由此可见,闲鱼的发展方向仍然是接纳专业卖家,并为专业卖家提供便利服务。实际上,闲鱼在阿里内部被称作「小淘宝」;换言之,阿里自己也需要闲鱼这样的平台来承载一些淘宝不能容纳的交易需求,问题在于如何维持自由度和规范性之间的平衡。

因此,我认为此次的收费和之前一系列规范政策是一脉相承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驱赶专业卖家,而是通过增加对专业卖家的要求,改善交易体验,修复买家对于专业卖家的负面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