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迎来了自由自在的 2023 年,这不一开年,我就开始到各地奔走了,想看看大家在后疫情时代的状态和计划。说实话,整体的感觉是迷茫和谨慎,可能是大家习惯了之前的不确定性,现在一切都确定了,反而开始不知所措了。这两天,钉钉收购了文档产品我来 wolai,看起来动作很大,一时之间引发了各方讨论,也算给迷茫的市场情绪一点导向。
我算了解一些内情,顺便给大家分析一下背后的逻辑,提供一点建议。
为什么?还是为了钉钉的产品力
去年年底,我们有幸跟钉钉产品副总裁徐渭,深度地聊了几次天,才发现钉钉产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打造了全新的自研文档产品,还陆续推出了在线白板工具、企业知识库等多个模块。从原来的 Office 兼容模式,走向了开放的云文档新阶段,这背后的道理也很简单。企业的发展,既要有管理,更要有协同,也要释放个体的创造力。未来十年,创新和创意型企业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经过三年疫情的催化,钉钉已经有 6 亿用户,这么大体量的产品,能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转型,实属不易。我当时还问过徐渭,这么多的产品模块同时推进开发,你们团队的工作量应该非常大,压力更大吧,他说钉钉文档产品,起步比较晚,既然是在补课,就只能加班加点了。
从观察者的角度,这背后其实是钉钉这两年一直在加强产品体验,也的确取得了一些变化。果然,一开年,钉钉就又收购了国内最早的类 Notion 产品和团队 「我来 wolai」。
wolai 这个产品已经独立运营快三年了,体验上很完善,也积累了不少忠实用户。但作为初创公司,也会面临着后续发展瓶颈,一方面是用户付费习惯和意愿还不够,收入可能有限,另一方面投入到企业服务的资金和资源巨大,需要持续烧钱。
而钉钉刚好有重投入文档的布局和需求,能把我来 wolai 的产品和团队并入钉钉,可以说是最佳选择。所以这个收购其实在一年前就开始接洽了,估计双方都反复权衡了很久,并不是一个拍脑袋的决定。
其实,除了强化文档能力,钉钉还在去年 3 月收购了实时音视频 PaaS 公司「拍乐云」,增加音视频领域的领先技术能力,所以收购 wolai 可以视作长线投入的又一次延续,加上整合了之前的 Teambition 和阿里云盘,基本完成了文档、项目管理、音视频会议、云存储的产品技术布局和用户体验升级。
我来 wolai 产品到底能干啥?
我来 wolai 到底是什么?
这要先讲一个话题,Notion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就在于它的开放性和模块化,文档就像乐高积木一样,根据你的想法和需求随便搭建,充分释放个体的创造力。Notion 在获得足够的用户之后,就加上了团队协作的能力,一跃成为估值百亿的 Saas 明星产品。我派的产品开发组,一度也是用 Notion 做项目管理工具,用得不亦乐乎。
我来 wolai 的基本框架也是如此,相比 Notion 能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和体验,我派也有不少作者使用和推荐过这个产品,我找两个案例,给大家简单展示一下。
搭建一个价值投资系统
少数派作者空谷用 Airtable + Wolai:打造量身定制的价值投资系统 ,构建思路如下:
这个方案的核心思路是利用 Wolai 的双向链接能力承接来自城哥的研究资料,然后利用双链关联起研究资料中所提及的个股、行业情况。最后使用 Airtable 承载数据的能力构建相应的股票池,实现动态更新的机制。具体来说:
Wolai
- 利用页面嵌套构建个股与行业研究的框架;
- 以日期为颗粒度承接相关研究资料;
- 在研究资料中,使用双链链接与块级引用聚合个股、行业信息;
- 利用嵌入表完整呈现 Airtable 中的股票池结果;
Airtable
- 利用基础的表格管理的能力制作股票池;
- 基于 Automation 的能力实现股价自动更新,当达到合理价格时发送邮件;
- 利用收集表轻松插入新的股票,结合 Automation 自动更新新插入的股票代码、股价、CPS 等数据。
达成的效果
基于上述这样的思路,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成了整个投资系统的构建,最终实际使用下来的的体验非常之棒,真的是「妙蛙种子吃着妙脆角妙进了米奇妙妙屋」—— 妙到家了。这个系统实现了以下效果:
- 最小化了知识星球研究资料的记录成本;
- 将平时的阅读低成本固化为经验与知识;
- 高效聚合个股与行业的研究资料;
- 自动化待跟踪标的的数据记录;
- 轻松筛选和查看相关标的近况;
- 白名单中的股票落入合理估值区间时,自动推送提醒邮件。
相关的内容可以去看看作者 完整原文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者 用于搭建个人知识沉淀的用户案例 ,大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
这就是开放式和模块化文档的厉害之处,只要你能想得到,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种工具,来创建工作流和任务流,而这些个人的效率提升,在团队协作中就形成了新的创造力。
为了实际体验这个产品,我这篇文章,就是通过我来 wolai 的文档写的,说实话,产品体验确实不错,光是给中英文自动加空格这个细节,对我来讲,就提升了不少效率。产品里已经内置了海量的模板,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管理,几乎无所不能。
在飞行中掉头非常不易
「钉钉团队是在飞行中掉了个头,至少是 90 度」,这句话源自钉钉总裁叶军。 这句话也非常适用于钉钉在文档、音视频的形式。
去年九月,我出差杭州,跟钉钉的同事吃完饭,她兴奋地跟我说,产品团队刚刚推送了一个小功能,只要按住消息 Tab 按钮,就可以一键清除所有聊天小红点。我当时还挺惊讶的,因为这好像不是老板要的 「强管理」 功能,而是一个减压的设计。
深聊之后,我才知道钉钉的内部变化, 叶军在 2021 年明确表态,要回过头来打磨、补齐、强化音视频等通用产品能力,做好产品体验。
这个表态其实很重,一定程度上是认同了当时钉钉的体验不行。不过直面的态度,确实有利于内部战略坚定,坚定补疫情两年在体验上落下的功课,也是钉钉一次走在 7 年分水岭时的一次关键的战略决策。
在这个明确的发展框架下,钉钉开始了各个维度的调整。我从了解到的信息,梳理了关于产品力投入的关键动作时间线时间线:
2021 年 10 月,召开未来组织大会,明确了战略转向,同时发布了自研的钉钉文档和钉闪会产品;Teambition 也在这个时间,与钉钉的产品基座完成融合。
2022 年 3 月,全资收购实时音视频 PaaS 公司 「拍乐云」,加强其在音视频领域的产研人力和技术实力。
2022 年 12 月,钉钉 7.0 产品发布会,文档和音视频的阶段进展透出,例如在自研文档基础上,提供了在线白板、知识库、知识小组等产品。
2023 年 3 月,全资收购我来 wolai,提升钉钉文档的用户体验和智能化产品实践,布局个人产品线。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紧锣密鼓的时间线,全力投入文档、音视频、项目协作,以及 IM 这些基础产品的研发和体验优化,缺人补人,缺技术补技术。
我来 wolai 产品以及团队会怎样?
不过,显然钉钉并不满足于这种追齐速度,这或许是收购 wolai 的另一层含义 —— 提速,并试图走在前列。
面对收购消息,大部分我来 wolai 用户还是会担心产品服务的延续性,从目前的各方信息来看,我来 wolai 产品会继续保持独立运行,并获得更多阿里资源的强化,近的有阿里的云服务能力,远的还有阿里达摩院的技术加持。
智能化协作文档和个人版文档,是钉钉对 wolai 后续方向的定位。前者被视为下一代文档的走向,前段时间阿里达摩院被曝正在内测类 ChatGpt 项目,会和钉钉做结合。wolai 专门团队负责,似乎也佐证了这个爆料。投入智能化,显然不是为了眼前的,毕竟国内目前还都涉猎不多,在提升产品力的同时,也在引导文档的下一场战争。
对现有的我来 wolai 用户也是利好消息,不需再去担心产品服务的延续性。就像少数派社区用户说:「充了八年的我来 wolai 会员,现在应该不会太担心了」。
后者则是对个人用户、小团队用户。根据钉钉去年 12 月钉钉发布会释放的信息,钉钉正在计划推出轻量级的个人版产品,为用户提供常用的即时沟通、个人文档、音视频功能,这个产品将更加强调强用户体验,为更多中小组织提供免费服务。这倒是 wolai 的擅长之处,个人用户、团队用户可以与钉钉快速互补。
这点也很有意思,钉钉加大对个人用户和小团队的投入,飞书则开始圈定大客户,这是不同的选择。但关键,钉钉不只有文档,还有会议,项目,甚至还有高壁垒的低代码、酷应用和行业方案。
大家看钉钉的发展和转型历程,从最早服务传统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到疫情时期的社会服务工具,钉钉总是被推到风口浪尖上,不管是调侃老板的 「DING」 一下,还是网课学生的一星点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责任下,也只能做出不同的取舍。但 2021 年之后,钉钉开始围绕企业效率、个人创造力、协同创造,做了大量的投入和改变,在今年各家 Saas 产品都进入谨慎收缩的节点上,钉钉反而显得更加果断和沉稳。
对于用户和团队来说,企业协作工具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定论,毕竟大家都没有进入盈利周期,还有很多新技术不断涌现,各家还会不断地投入和调整。我们也不要被市场的风吹草动干扰,选择合适自己的协作产品,并真正用起来,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