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办公工作流与学术工作流,我已经在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有过介绍。在第二篇文章,我希望对「分类法」进行比较详细的梳理与介绍,私认为这是工作流的基础,也是我们每个人梳理逻辑体系的必要过程。

 

一、信息「困境」

关于「分类法」,在生活中颇为常见。例如「中图分类法」,是图书馆为方便整理图书资料所采取的分类方法,也有一些朋友运用中图分类法来规划自己的藏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目标往往是摄取信息,了解资讯,并且把一些值得反复思考的信息加入自己的数据库,分类法是他们归纳信息的一种手段。当他们看到一些信息与内容,会根据信息的不同而建立不同的群组以存储归类。例如少数派的文章,有的朋友分享笔记方法,还有一些朋友会分享生活的心得体会,还有的朋友会讨论电子产品。关于这些信息,总要归纳到不同的群组以作出识别。

我很能理解这种心情,但当我实际参与到信息的归纳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颇为棘手又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信息的数量与来源容易导致类别群组的泛滥。其二,信息的再思考变得十分困难。

(1)信息的数量与来源容易导致类别群组的泛滥

关于第一点,主要体现在信息的数量与来源,相信少数派的一些朋友往往会涉猎多个信息媒体源,而这些媒体源都会有值得参考的信息以存储归纳,并且题材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武断地将其按照「来源」以归纳,就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少数派群组」、「人民日报群组」、「IT之家群组」、「国家地理群组」等。即是说,你的信息媒体源的数量会决定你的群组数量。

如果你有较少数量的信息媒体源,这样分组确实比较方便。但是当信息媒体源越来越多时,分组就会变得愈加繁冗。我个人认为,当群组数量大于十个,其管理便会显得臃肿。想来每个朋友都会关注一些感兴趣题材的微信公众号,固然可以用「公众号」群组归纳所有从微信公众号存储的信息,但当信息积攒得愈来愈多,「公众号」群组就会变成一个大号的垃圾桶。同理,如果控制群组数量,我们的群组类别很容易就沦为积攒了许多「无用信息」的垃圾桶。然而对群组数量不加以控制,那么就容易成为一片灿烂的花园——我们能看到许多缤纷的花朵,但极容易迷失在花海,不知自己的最初目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解决方案,不过在进行解决之前,我们又要考虑新的问题——我们记录信息是为了什么?

(2)信息的再思考变得十分困难

如果不考虑「信息迷恋」这种颇为少见的个人倾向,那么我们可以将信息记录分为两种用途。其一为理解信息,为当下生活提供指引;其二为存储信息,为未来思考提供创意。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果是「为当下生活提供指引」,那么我们所进行的信息存储的意义何在?或者直白得表达,这不是一种自我安慰的「稍后读」吗?如果我们存储信息是为了理解,那么最佳方式是笔记,而非存储。如果是为了以后理解,那么它就成为了第二种用途,此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我们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单独的时间点,将这一段时间所积累的信息「完全理解」。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希望引入一个概念,即「信息焦虑」,或称为「知识焦虑」。在信息媒介发达的今日,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变得愈加便捷,而信息的数量也以指数形态增长。DSPLabs引用了一些数据,1能为今日产生的信息生产规模作一简括:

· 如今每天,我们都——

· 发送了5亿条推文

· 发送了2940亿封电子邮件,预计2021年要达到3200亿封电子邮件

· 在Facebook上创建了4 PB的数据,其中包含3.5亿的照片以及1亿小时的视频

· 每个连接的汽车都会创建4TB的数据

· 在WhatsApp上发送了650亿条消息

· 进行了50亿次搜索

· 可穿戴设备产生28PB的数据

· Instagram 分享了9500万个照片和视频

据估计,到2025年,全球每天将创建463EB的数据.。这些数据的增长并不是没有原因,因为整个互联网行业在飞速膨胀。

或许是因为信息的传达越来越方便,人们对信息的汲取也变得愈加执着。尤其是一些朋友不愿意落后于时代,希望以较短的时间了解大量的信息,而许多拆书、讲书、讲课等平台应运而生,为这些朋友提供所谓的「知识付费内容」。在此,我希望提出一个观点——拒绝没有必要的知识付费(此处针对的是一些欠缺水平的拆书、讲书内容),减少没有必要的信息存储,简化自己的信息汲取。

根据「是否需要理解」这一标准,我们能够将信息分为「非理解性信息」与「理解性信息」。「非理解性信息」是指不需要经过头脑深入思考即可了解的信息,例如每日新闻,讲述「某某国家发生了什么」、「某某地方出现了什么」,这些信息的定性是「新闻」。而「理解性信息」往往是对新闻的解读,是深度探究对某一「存在」的自我理解。因此,我认为有一些朋友陷入了「本末倒置」的「知识陷阱」。试问,我们汲取信息与知识的根本目标为何物?如果只是为了纯粹了解知识,那么我们谁也无法与互联网相提并论。我并非拒绝了解新闻,我本人也关注有大量的新闻媒体,我只是希望指出一种现象——有些朋友对信息本身的热衷超过了对信息的「解读」,反而忽视了信息对自身的反观与塑造,即缺乏对信息的「再思考」。

二、「时间」与「断舍离」

正如我们早已习惯的比喻「记忆宫殿」,将大脑比作一个充满无数记忆的宫殿,而将记忆以「联想」等「分类法」相联系,从而巩固记忆的存在。同理,我们每个人都会建立一个「信息宫殿」,里面有我们所记录的各种信息。例如备忘录、Word文档等,就是这信息宫殿的一个个组成部分。在第一节「信息困境」中,我讨论了两个核心问题,第一是「类别群组」,第二是「再思考」。有些朋友会认为我将这两者颠倒了位置,实则不然,我们必须先建立「类别群组」,才能更好地进行「再思考」。也就是说,「分类法」是我们处理信息的第一道工序。

在第一节,我已经谈到了控制「群组」的数量,但控制数量又会导致积累信息。我的解决方案就是在数据库中引入「时间」概念,将其时间化管理。以我个人为例,我按照「月份」以规划数据库。

如图所示,这是我「2022年度信息记录」,按照月份,我分别建立了12个「月份信息」文件夹,并且建立了「纪事录」文件夹。2这12个普通文件夹记录我每月所收集到的信息,根据我所建立的「信息工作流」及个人使用习惯,每个「月份信息」文件夹都有八个子文件夹,分别是:

(1)【聚合】Filpboard、Researcher……

(2)【发现】每日阅览

(3)【资讯】新闻/热点(亚洲、美洲、非洲、欧洲、澳洲)

(4)【深度】艺术、文化

(5)【深度】社会政治、科学技术、大众流行

(6)【深度】商业

(7)【刊物】社会科学

(8)【刊物】人文科学

「DEVONthink」的「2022年度信息记录」
「DEVONthink」的「月份文件夹」记录(2023-02)

这八个子文件夹体现了我的「分类法」逻辑,我不需要再考虑信息的繁冗问题,因为它只负责「某一月份」的信息归纳,并且具有较强的归纳性。「聚合信息」主要集中在媒体信息源的信息资讯,涉猎广泛。「发现」则是我特地建立的群组,里面记录着我所重点关注平台的信息内容。「资讯」则是记录比较重要的新闻资讯等。「深度」是我对深度长文的记录,有助于我未来进行研究。「刊物」则集中于学术刊物,是我追踪学术热点的记录。

因为有「时间」这一前提,我也不需要再考虑「沉没成本」。例如我后期要删减或增补群组类别,并不需要再重新整理所有信息,而是在下一月度重新分类即可。尤其是在负责一些新的课题项目,我会涉猎到新的信息与内容,那么我就可以临时增加群组类别,在结束课题后再将这一类别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在系列第一篇文章《「生产力祛魅」——一位社科工作者如何重塑工作流(1)-总览》中,我分享了软件「Raindrop」作为「RSS」的替代,里面也是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了群组类别。不过对于「图片」这种非文本信息,我还是选择了Eagle与Tropy作为归纳软件,而非Devonthink,不打算「All In One」。作为Devonthink的忠实用户,我十分中意它比较美观的管理界面、能够快捷将网页进行本地归档以及文档搜索功能,但它并不适合图片归纳。另外,Devonthink虽然是Mac专属软件,但Windows平台也有一些替代品,能够帮助朋友们进行文件管理。

「Raindrop」界面(左边为群组类别)

当我们将「分类法」践行后,便发现信息管理并不是一件难事,再思考也更加具有针对性。作为社科工作者,我认为信息是一种「材料」,对于材料,我们不妨以「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在这里我引入了两种评分机制,一种是「优先级」(当下意义),一种是「价值」(未来意义)。「优先级」主要是针对「理解性内容」,例如值得思考的深度长文,我需要多次阅览与反复思索以理解它的内容,从而内化我的体验。对于这些内容,我往往会加上「旗帜」标识,留待工作结束后(一般是周六晚或周日晚)再次阅读,以深化我对它的理解。而对于一些具有「研究意义」的材料,我会以个人的价值判断将其标注「星级」,例如对一些十分珍贵与少见的信息材料,我会将其标为五星级,认为对我的研究十分有益。而对于一些比较常见的材料,则标注较低的星级。如此,当我需要研究材料的时候,通过搜索引擎以及梳理月份文件夹的相关群组,再加上星级机制,就可以对现有的信息材料进行判断与运用。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很希望朋友们注重「断舍离」,即评分机制的「非滥用」。当我们将许多篇文章都标为「旗帜」,难免会产生懈怠情绪,认为再次阅览是一种苦功,从而放弃。因此,朋友们在收集信息时要有筛选与针对,这样更有益于数据库的「清洁」。

三、总结

从前面两小节,我已经为朋友们介绍了我个人的「分类法」及实践逻辑。基本可以概括为:

(1)引入「时间」概念,从自身出发建立合适的时间节点,建立月份文件夹,存储与归纳信息。

(2)根据个人需要,在月份文件夹建立不超过十个群组类别,尽可能创建具有整体维度的群组。

(3)如果所接受的媒体信息源较多,最好对媒体信息源进行分类,并且实行与月份文件夹相近的「分类法」标准。

(4)引入评分机制,我个人引入了具有当下意义的「优先级」与未来意义的「价值」机制,分别以「旗帜」与「星级」作为标识,从而判断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在工作结束后,拿出一定时间从而回顾较为重要的信息。

作为社科工作者,我的「分类法」定然不适合多数朋友,但我希望抛砖引玉,以我之浅思启发各位朋友明确自己的思想与逻辑,从而更好地认知信息与数据,以自己的方式管理与运用,从而为生活提供便利。如果有朋友肯留下评论,交流想法,确是再好不过。

关于本系列下一篇文章,我将就「办公工作流」展开较为细致的论述,为朋友们讲述我所使用的软件,以及心得体会。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