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的夏天,我走出校园,迈入职场。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曾说,
「如果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东西。」
从逃避工作到认清工作的本质,从手足无措到逐渐得心应手,从这个角度看,身份转变的这段时间里,我应当是取得了一些进步。
有人说要避免给年轻人提建议,他们有主见、有个性,拒绝任何好为人师的说教。曾经我也是这类年轻人中的一员,但当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世界的疑问变多了,我又开始迷信「过来人」所给予的踏实感,妄图通过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门。
这篇文章便是我在工作一年半期间的感想与体悟,我把他们记录下来,第一要义是「自勉」,其次是「分享」,并不存在「劝服」。
隔行如隔山,下述所有观点仅供参考,我欢迎你带着开放和审慎的态度阅读,这个思辨的过程,已经是一趟很有意思的旅途。
认识工作
我为什么会讨厌工作?
在过去的 2022 年,我有近 1/4 的时间在居家办公,逼仄的出租屋、紧俏的物质供应、大量的视频会议让我陷入严重的精神内耗。以至于每个工作日早上,我都至少要做 30 分钟的心理建设才敢打开办公软件,上班成为「坐牢」的平替。
而结束一天的工作,余下的精力也只够躺在床上打打游戏、刷刷流媒体了。在经历无数个「精神上的大姨妈」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讨厌工作」。
我将其归结为一种「学生心态」——
- 课题的增多与自制力的下降
学生时代的课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更高的考试分数。而走出象牙塔之后,生活的目的变得琐碎,变得不再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伴随着日益多元的人生课题,学生时代的上进心与自制力却在逐渐式微,这种供需的不对等,导致我们更容易感到眩晕,这是属于个人的重力。
- 对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
初入职场的前半年,我总是在「我是新人我要努力」和「拿这么点工资傻子才卖命」之间自我拉扯,明明老老实实工作,却像犯了滔天大罪一样,承受着不该承受的痛苦。
这背后的原因是,我对狭义上的工作 (Paid Employment)理解存在偏差,试图通过工作满足自己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当不切实际的期待得不到满足,失望便油然而生。
「本我」与「角色化的自我」
在为工作感到心累神伤之际,我开始思考什么时候不心累?大概是「做自己」。
但打工几乎不可能让你做自己,其实不只是打工,当进入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等角色的时候,都是「角色化的自我」,都会面临角色的压力。当这种角色和「本我」冲突时,会让人有被裹挟的不适感。
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会因为第二天要当众发言而紧张到失眠。因为胆怯,我给自己平添了不少烦恼,也错失了很多机会。
关于如何扮演好「角色化的自我」,我摸索出的解决办法是,把工作角色和本我切分干净。不再把当众发言这件事和自己的个人喜好、本我志向联系在一起,只当作是像体检、洗牙一样不太喜欢,但又定期需要履行的事项,然后想象如果自己是英国女王或者美国总统会如何表现,最终「假戏真做」。
从打工这件事的本质来说,承担好岗位角色本身才是主旋律。试图在工作中添加过多的个人情绪和喜好,试图在工作中做自己,某种意义上是跟自己过不去。
「找到自己的第二叙事」,是最近比较火的一个说法,其内核也是将「本我」与「角色」相剥离。通过固定的爱好、稳定的亲密关系,来让自己可以以「本我」的姿态舒展,借以补充「角色化的自我」中的消耗。
工作是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做难而正确的事」,出自《详谈:左晖》的副标题。打工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件「难而正确的事」。
其「正确」体现在,我们需要工作报酬来养活自己。越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人们越是倾向于寻求稳定,比如老老实实打工。
而「难」体现在,工作是枯燥的、是乏味的、是有挑战的。
工作有着养活自己的必要性,从工作中获取价值与意义感,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二者并不冲突。只是我们常常抱着抵触情绪,只看到了工作中的枯燥,而忽略了其中的价值。比如工作可以使我们的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可以积攒人脉。价值兑现的场合不一定是当下的职场,但是从工作中获得的各项技能碎片,受益者一定是自己。
打磨技能碎片
如果把职场当作一款养成游戏,那么游戏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叫做积累「技能点」。按照技能的习得方式,「技能点」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硬技能,专业性更强,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学校、培训等)传授习得,比如语言、数据分析、建模、编程等。
- 另一类是软技能,相对更泛用,更多需要靠实践来获得,比如沟通、谈判、管理、写作等。
不同的职业和工种对硬技能的标准各有不同,而软技能则更为通用,比如沟通(People Work)、写作(Paper Work)和复盘(Self Work)就是职场中最常用的几项软技能。
沟通的能力 People Work
职场沟通的目的是推动事情发生
工作之后的一个感受是,沉浸式的单打独斗往往只是工作中的一小环,大部分时间是在拉齐/推动/协调——产品需要和研发沟通、乙方需要和客户沟通、下属需要和老板沟通 ……
职场沟通的本质是,借助渠道跨越噪音,促成不同背景角色的达成共识,最终推动事情发生。
相比日常朋友、家人之间的交流,职场沟通具备更强的工具属性,有一些通用准则——
- 清晰:「清晰」是职场沟通的第一要义,即使是再简单的沟通也要有逻辑和框架。比如同步信息时,尽量结论先行,让接收方快速把握沟通主旨;提问讨论时,尽量提供选择,来提高决策的效率和质量。
- 友善:职场沟通,讲究高效,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察言观色」。作为职场新人,在经验和阅历都相对劣势的情况下,更需要把握沟通的艺术。把对方放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放低姿态,是沟通时彰显友善的方法,比如把「你明白了吗?」改为「我讲清楚了吗?」,多说「我觉得这么做可能更好」、「我这么理解对吗?」,少用肯定、绝对的表达。
- 广泛: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把一件事搞定,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没有找到关键角色。因此,职场新人时期,可以不设边界地去约不同的角色「1 on 1 沟通」,了解他们在做什么、关注什么。吃一顿饭,或是约一杯咖啡,形式不限。不用担心被拒绝,作为职场新人的你,有着一颗想要学习的心,相信不会有人会对你报以戒备心。回顾起我每次和同事的「1 on 1 沟通」,都令我收获颇丰,比闭门造车闷头苦干更有价值。
和 Leader 沟通
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样的内容,当沟通的对象不同时,自然不能按照一个模板复制照搬。
和 Leader 沟通,是职场新人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带着菜鸟思维和老板沟通,难免会鸡同鸭讲,想要和 Leader 有效沟通,需要学会换位思考。Leader 需要什么?一线 Leader 往往需要掌握较多的过程信息,他需要利用这些信息来做决策,同时将这些信息向上同步。不外乎这些场景——
- 场景 1 :知悉/汇报
和 Leader 的日常沟通很多都属于此类,定期向 Leader 汇报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能够让他对正在进行的事务心中有数。
在做 Leader 安排的事务时,需要多和 Leader 沟通对齐,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思路跑偏,浪费精力。比如,Leader 抛出一个想法,你可以先基于这个想法拆分任务,评估落地成本,制定一个推进计划,保持一定和 Leader 同步的节奏。比较忌讳的是,自己闷头憋大招,惊喜容易变成惊吓。
不必担心信息同步会打扰到 Leader,如果他日常接触的信息量巨大,也不差你这一条。也不要怕同步坏消息,对于 Leader 来说,没有什么事比最后一个知道坏消息还恐怖。
- 场景 2 :请示/寻求帮助
作为职场新人,推进事情遇到卡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需要及时寻求 Leader 的支持,利用好 Leader 这个「资源」。
寻求帮助时,要给到 Leader 充足的上下文,越具体越好。结尾最好要附上问题,或是「请帮助」,不然 Leader 可能并不明确你在表达疑问,而不给你答复。比如:
项目在 XX 节点遇到了风险, 原因是 XX,我建议可以 XX 解决,可能需要帮助协调人员。
合作伙伴在 XX 没有对齐,但这个点对于 XX 非常关键,能否和对方 XX 再讨论一次?
- 场景 3:被质疑
职场中的质疑更多的是「对事不对人」,Leader 之所以会提出质疑,甚至批评,根本目的是把事情做好。因此面对质疑,需要避免防御心态。
如果被质疑的点在你的射程范围内,可以给出自己的思考路径、决策过程,哪怕你的论证并不完美无瑕,至少让 Leader 知道你不是胡乱决策。
如果被质疑的点确实没有考虑过,又是真实存在的问题,应当积极地去认领「背锅」。不用急于在当下就给出反馈,承诺全面思考后,后续再把更细致的解决方案同步给 Leader。
和 Partner 沟通
除了 Leader 之外,作为职场新人,余下的沟通对象几乎全部可以称之为 Partner,包括同部门同事、兄弟部门同事、项目合作伙伴等。和 Partner 沟通的关键是「参与感」。在感情中我们喜欢「事事有回应」的对象,其实这也是职场中的良好品德,信任和默契正是在一次次的互动中建立的。
- 场景 1:被要求提供帮助
在工作中,人的工具性是第一位的。同事间未必要做朋友,但可以做一个「好用的人」。在他人有合理需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是职场中值得信赖的体现。
但要注意,如果这件事本身并不在你的工作 SOP1 中,最好让你的 Leader 知悉,因为它会占据你的其他工作时间。
- 场景 2:向他人寻求帮助
首先,要阐述清楚这件事的价值,充分地告知对方我们的处境和思考方式,让对方知道我们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有备而来。
其次,要积极寻求共赢,单纯的诉苦是很难把对方拉入同一阵营的。因为对方支持也是有成本,如果能让对方在事情中受益,那么事情推进起来就会更顺利。一个比较直观的衡量指标是,Partner 支持你这件事,能否被写进对方的周报里,作为对方的成绩之一体现。
哪怕无法带来直观的业绩,给对方 Leader 或者在更大范围表达感谢也是很好的方式,起码能让对方获取一个快速支持的名声。
- 场景 3:Partner 不达预期
合作方承诺了提供支持,但最后不达预期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对待合作我们应当抱有一定的「消极假设」,不能天真地相信事情会完美推进,平时就需要多关心进展。
当不好的结果已经无法避免,不要急于追责,适当的情绪可能会有用(程度很难把握),但太激烈的情绪一定无助于问题解决。可以严肃告知 Partner 事态的严重性,双方快速商议弥补损失的方案。如有必要,可以联系双方 Leader「上升」处理。
克服当众沟通的紧张
对于内向社恐的人来说,小到一次自我介绍,大到一次工作汇报,都可能会担心自己表现不好,给听众留下负面的印象。在「聚光灯效应」下,我们越是过分强调自我的感受,越有可能发挥失常,陷入负循环。
在我个人的实践中,「写逐字稿」是克服紧张感的一种有效方法。
把每一次当众沟通当作演讲,提前将要说的每一个字,甚至包括预期停顿,一字不落地写下来,然后进行彩排,必要时可以录像,回放时代入观众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发言。会耗费一定的准备时间,但正因为准备充分,紧张感也会逐步消解。如此反复,当觉得越来越游刃有余时,前置的准备工作可以适当精简,比如列出大纲而非逐字稿。
IM 沟通礼仪
随着 IM 工具的普及,沟通有了更多线上和异步的场景。合理分段、善用富文本,能够有效提高 IM 信息传递的效率。
写作的能力 Paper Work
好的内容是职场「第二名片」
如果说沟通是为了交换信息,那么写作为我们带来更加深入全面的思考,帮助我们清晰地沉淀和传递信息。
广义的写作包括 PPT、文档、·报表等。具体到工作场景中,需要写作的内容可以是 PRD2、是立项报告、日常周报、工作汇报等。
在工作中,你所交付的每样东西都写着你的名字,而其中最直观的,会被长期保留和传播的,正是你创作的文档。和文学创作不同,对于绝大多数的非创意类工作来说,职场中的文档,不需要高深的写作技巧,逻辑清晰有条理、准确无误传达出信息才是职场写作的关键要素。
职场写作基本原则
写作作为一项通用能力,有许多经典框架和模版,它们能够应对不同场景的需要。、
- 场景 1:开放性命题讨论——金字塔式结构
作为最经典的写作模型之一,「金字塔式」结构在职场写作中非常实用,它的核心要素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开放性命题尤其适合用金字塔结构进行阐述,如果开篇就发散思考很容易陷入「不知道在讨论什么」的情况,因此需要收敛方向和目标。
同事,并非所有人都有时间,能耐着性子读完你的全部文字,任何论证先说结论,能够让阅读者快速把握主要信息。
- 场景 2:梳理体系内容——MECE 方法3
MECE 方法强调的是,在关键的主题层级上,不重复、不遗漏。适合项目梳理、OnePage、知识库等文档,这类写作读者会更关注完整度,对信息缺失的容忍度更低。
- 场景 3:周期内容总结——STAR 模型
相信参与过校园招聘的同学对这个模型并不陌生,STAR 模型在简历中常用来描述项目经历,在职场中,它也很适合用来做周期性的内容总结。
在汇报授予给你的工作任务时,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可遵循 STAR 模型高效清晰阐述,例如:
Situation 情景:作为新员工入职公司
Task 任务:在 mentor 的帮助下快速融入团队,胜任岗位
Action 行动:研读工作文档,梳理岗位要求,认识团队伙伴,参与业务项目
Result 结果:通过新人试用期考核,成功转正
- 场景 4:讲述故事——SCQA 方法4
SCQA 结构的亮点在于,可以在行文伊始烘托出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带出冲突和疑问,将问题澄清和聚焦,最后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少广告片的脚本就是 SCQA 框架,如果你的写作内容对可读性有一定要求,那么不妨试试这个方法。
日报周报与工作汇报
日常周报,让许多打工人苦不堪言,甚至「谈日报色变」。作为组织自上而下管理的工具,日报的性质决定了它很难让普通打工人感到愉悦,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日报的价值——
- 它是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尤其是那些日常不外显的部分,可以借助于周报展示
- 它是另一种沟通工具,看同事的周报,可以相互了解工作,交流建议
日报周报的写作也有「套路」可循——
- 任务进展:回溯上一周期任务是否得到解决,注意详略得当,尽快过次要工作,多研讨重点问题,忌讳流水账
- 任务安排:安排下一周期的主要任务,必要时需要争取资源支持
- 工作感想(可选)
工作汇报也是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文档,常用于介绍业务成绩,分享业务思考,争取业务认同。
复盘的能力 Self Work
老板和公司会要求我们复盘,工作中的复盘,是数据、是成果,难免会有润色、会片面。本质是供他人评价,服务于公司管理。
我这里想说的复盘,是面向个人的自我总结。
- 坦诚不回避问题:抛去所有的绩效考核、他者视角,需要鼓足勇气回看自己的失误,做到坦诚不回避。
- 「务虚的浪漫」:我也建议复盘时,可以抽象出一些方法论的东西。在日常都被具体的事务填满时,一些务虚的东西是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琐碎的日常,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些方法论,也可以在未来复用到工作总结、绩效评估,甚至新的简历撰写之中,产生复利效益。
从大学开始,每年的年终和生日,我都会写一篇个人总结文章,发表在个人公众号上,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你也想做复盘,但是担心半途而废,也可以用类似的方式敦促自己。
警惕「比较优势」陷阱
技能碎片的获得,尤其是软技能,并不总是刻意和系统的。有时候不经意的小事,或是一次偶然的顿悟,都可能提供相应的技能碎片。
在不断打磨技能碎片的过程中,需要小心陷入「比较优势」陷阱。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对于自己所拥有的锋利碎片,人们往往会很难以割舍继续打磨的欲望。但一旦这个碎片的锋利成都超出了大多数岗位的要求,继续打磨的收益其实是不高的。
以我自己为例,写作是我较为成熟的技能,对于我的工作岗位,目前的写作能力已经足够应付。相比之下,我在沟通上的技能点则比较欠缺,如果能在沟通能力上有所精进,会更有利于职业发展。所以我尝试做了个人播客,开始在周末频繁和陌生人组局玩剧本杀,都是在刻意锻炼沟通能力。
这点也很好理解,帮助你通过面试的技能优势,是相对于落选的候选人而言的,但是对于同样通过了选拔流程的同事而言,它只是一项基础能力。所以,为了保持在职场中的相对优势,需要去做一些原本不擅长的事情。
「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刻意练习》
个人成长方法
关于职场新人的成长方法,还有一些零碎的心得,它们不成体系,却对新人的成长也很重要。
寻找职业灯塔,想尽办法「偷师」
初入职场时,通常企业会给新入职的人安排 mentor(导师)或者类似的角色,负责新人在 Onboarding 阶段的答疑解惑、任务安排及部分产出评估工作。如果你打算继续在当前领域深耕,那么你的 mentor 大概率就是你的职业灯塔,是目标也是榜样。
如果 mentor 并不能提供有效的帮助,不知道从何处学习,比较有可操作性的一个方法是,寻找一个身边的令你钦佩的人,观察和学习。《窃读记》告诉我们,学就是「偷」,模仿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学习方式。职场里没有追着我们跑的班主任,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偷师」的学生。当准备好学生的姿态,老师就会出现。
建立个人声誉,找寻差异化价值
职场中的安全感,往往源于个人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许多应届毕业生同学,在刚入职场时,在团队中相对边缘,往往承担的是一些团队公共性业务工作,或者是作为灵活人力储备。
他们往往自嘲是在「打杂」,实际上所谓的「打杂」,对新人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比如能够高效了解团队,建立信任和个人声誉。对于新人来说,在资历和技能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也是挖掘个人价值的一种另辟蹊径的方法。
一个年轻的 PM5,在团队内部如何建立影响力,如何让资深研发心安理得做你的需求呢?
「寻找自己之于团队的独特价值」,是我的 mentor 给我的建议。你需要知道对团队而言,什么是稀缺的,比如对于相对闭塞的研发同事,来自外部的输入与反馈是匮乏的;对于对外的市场同事,专业的解决方案是稀缺的。
这些东西,如果可以由你来提供,将有助于你建立在团队中的声誉和影响力。至于需要从哪里去获取这些信息,前文提到的广泛沟通,就是有效来源之一。
当然,即便一时找不到差异价值,认真交付每一件事,也是很好的价值名片。
勇于试错,不要因为害怕犯错而原地踏步
学生时代,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会请教老师,请教同学。但工作中,很多人丢掉了这个好习惯。比如在文档里看到一个缩写,不懂是什么意思,却不好意思提问,宁愿自己摸索。这其中两个问题,一是自己摸索的不一定正确,二是效率低下影响工作推进。
事实上,在「新人保护期」,没有人会因为你不懂一些术语或者名词而嘲笑你。我换过两个 mentor,他们都不止一次向我表达过,「会给新人留出犯错的空间」。反之,如果等到入职半年之后才提出一些很基础的问题,或者犯一些低级错误,就不是很好了。
同时,刚入职的时候你有非常宝贵的外部视角,无论是 Leader 还是 Partner 其实都期待你能输出独特的观点,所以可以尝试大胆在各种会议/群里发言。
如果实在搞砸了事情,也要大方承认自己的错误,在避无可避的场合,不回避并请求原谅,至少可以给别人留下「真实有担当」的印象。也不必过分在意新人时期犯下的失误,没有人会一直记得你的糗事,除了你自己。
成长是永恒话题
毕业在一瞬间完成,成长却是永恒话题。
行文至此,已经近八千字,囿于笔者能力和精力,很多观点并没有得到完备的表达。即便时光重来,我也并非每一条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这也令我深感愧疚。
在结尾,我还有一个想法,想要分享给所有的职场新人——「与自己和解,寻求精神自洽」。身处职场,我们难免会和他人比较。你可能会见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已经在一线城市购入了房产,每天开车上班,而你还过着早上挤地铁晚上住群租房的日子。
从学生时代享受掌声的人,变成职场里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花费了一段时间消化。但当我抛弃无谓的比较和嫉妒,欣然向优秀的人学习,我发现我活得更自在,也离长足的进步更进一步。
纵观一生,我们花 20 年求学,用 40 年工作。目前所经历的一年半,相比之下,不过是沧海一粟。上述所有观点,很大概率会在未来,被纷繁变化的自己,被日新月异的时代所推翻。但在当下,对我个人来说,这些方法和道理,是行之有效的。
人生很长,祝你我在哲学之船的指引下,一帆风顺,收获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