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在青天水在瓶

我印象最深的一场阿森纳队的比赛是2014年5月,阿森纳队与赫尔城队的足总杯决赛。这场比赛的胜利结束了阿森纳队连续9年的“无冠”时光,也拉开了温格的阿森纳时代最后一幕。

这场比赛的进程一波三折,赫尔城队早早先入两球,又险些打入第三球杀死比赛。在吉布斯门线救险后,卡索拉任意球追回一城,科斯切尔尼越位嫌疑扳平比分。加时赛中吉鲁脚后跟回做,拉姆塞绝杀成功。这场比赛的胜利对于阿森纳队,对于温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很多人都怀疑如果比赛失利,温格会离开俱乐部。但约翰·克罗斯这位跟踪采访阿森纳队和温格二十多年的记者坚定地认为温格会留下。在他的《温格:阿森纳时代》一书中,他专辟一章来讲述这场比赛的胜利,甚至在书的扉页就提到了这场比赛(尽管误写成了阿森纳队0-2负于赫尔队,书中还有将照片页印反等错误)。接下来的几个赛季温格率领球队两获足总杯冠军,却始终与联赛冠军无缘。终于,二十二年的漫长旅程走到终点。

《温格:阿森纳时代》,(英)约翰·克罗斯著,文化发展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

三顾频烦天下计

温格和诸葛亮或有些相似之处。

比如有人认为诸葛亮“长于治戎,短于奇谋”,温格的临场指挥同样常被人诟病。又比如演义中的诸葛亮书生治军后接连设计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多智近妖”。温格在阿森纳俱乐部副主席邓恩“三顾茅庐”之后,改革了阿森纳的训练方法,改变了更衣室文化,将球员阵容变得充满天赋、娱乐性,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成为胜利者。

温格与弗格森

从第一个完整赛季的双冠王开始,温格的阿森纳经历了一段荣耀的岁月。他们和曼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雄逐鹿,2003-2004赛季的不败之师被誉为英超史上最佳球队。温格与弗格森的多次较量既有趣又残酷——“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在1998-2004年间和此后的几个赛季里,阿森纳和曼联作为冠军的主要争夺者对抗。对于弗格森和温格这两位在教练席上执教20年以上的传奇来说,或许正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让我们把时光拨回到遥远的1989年1月2日,当时还是摩纳哥队教练的温格到阿森纳队主场来看北伦敦德比,当晚与邓恩等人共进晚餐。邓恩回忆说,那天晚上他看到天空写着:“阿森纳的阿尔塞纳!”“这一切是天数,是命中注定,它就要发生了。”尽管在1995年阿森纳教练的职位出现空缺时,邓恩的力荐未能得到董事会其他成员认可,但在1996年,传统、守旧的阿森纳队终于迎来了变革。一如刘备请得诸葛亮出山后“如鱼得水”,温格和邓恩,一个主管赛事,一个主管经济,两人一起把一支擅长催眠的“1-0主义”球队变成了技术足球、攻势足球的代名词,齐心协力为阿森纳打下了一片广袤的江山。

在约翰·克罗斯眼中,温格不是一位普通的足球教练,他按照自己的规则办事,坚定地凭借风格取胜,他的球队有着华丽的风格,加上他的个人魅力和出人意料的智慧,使其成为英超联赛历史所最伟大的教练之一,在阿森纳悠久辉煌的历史上,他也是最为成功的教练。

两朝开济老臣心

从海布里到酋长球场是温格的阿森纳时代一条分水岭。协助温格的最重要伙伴、财政上的盟友邓恩的离任,克伦克入主俱乐部,让阿森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但这个时代的前十年并不美妙。阿森纳遇到了财务危机,酋长球场落在了财政的“刀锋”之上,“这就是阿森纳俱乐部史上遇到的最大灾难。”而在这段困难的日子里,确保球队每个赛季进入冠军联赛,取得欧洲赛场3000多万英镑的收益,对阿森纳,以及对放款给阿森纳的银行来说意义重大。

酋长球场

有讽刺意义的是,约翰·克罗斯指出,在2006年夏天阿森纳搬进酋长球场时,俱乐部财务情况开始好转。真正困难的反而是前几年,在资金短缺到只差一周就无力支付球员工资(阿森纳促成了一笔地产交易以解决危机)的2004年,阿森纳完成了不败赛季的壮举,在随后的两年困难时期,阿森纳取得了2005年的足总杯冠军,2006年打入欧冠决赛。尽管进入酋长球场之后,阿森纳进入了财务健康的新时期,但温格越来越不愿意花费巨资购买球员(但他愿意支付巨额工资,前阿森纳前锋约翰·哈特森认为这是温格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元足球的时代,温格勉力保持着球队能取得欧冠资格,但却在争夺冠军的队伍中逐渐掉队。“获得冠军联赛参赛资格就等于一座奖杯”,这样的言论让温格饱受争议,但在经济方面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现实。

这段时间让人动容的并非是成绩和经济上的保障。而是温格对俱乐部的专注和热爱。皇家马德里等球队都希望能得到温格执教。但温格选择了留下,他希望建立一支具有风格,技术见长,承载俱乐部、球迷和年轻人足球文化的球队,并且取得成功。温格对阿森纳的忠诚和热爱,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的体现。因为不能在自己违反合同的情况下,还要求球员们保持忠诚。

温格眼中成功的运动员意志坚定,做好了为成功而承受痛苦的准备。酋长球场的兴建,无疑是对未来成功而承受的痛苦。尽管温格自己没等到克伦克成为氪伦氪的时候,但阿尔特塔这位温格昔日弟子(克罗斯在阿尔特塔球员时代就认为他能成为主教练)正在带领阿森纳走在复兴之路上。

万古云霄一羽毛

所谓温格哲学,有很多方面。

包括以华丽的方式来取得胜利。温格认为职业足球的真正目标不是取胜,而是让人们能够发现观看精彩球赛的乐趣。

包括在处世观念上让年轻球员“遵从自己的感觉,做你所认为的自己。你相信自己的价值观,并按照这一观念去行事。做你自己认为对的事,不期望回报。”

也包括给球员回报。温格在转会上小心谨慎,但总是努力地照顾和回报球员。尽管保证每个球员得到你类似的薪水,避免更衣室怨气的“社会主义模式”未必是最好的。温格对球员的忠诚也并不一定会让每一位球员都投桃报李。

不败赛季英超夺冠

温格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哲学基于排除万难的决心,以及钱不是唯一答案的长久信念。尽管温格相信无须依靠耗尽财务资源来取得胜利,但温格的理想确实使阿森纳落在了对手身后。

在书中,克罗斯用了“炙手可热”“股掌之间”等词语,指出了温格可能的另一面。就像有的人认为主政一国的诸葛亮权势过大那样,温格也不愿意有一位足球主管和他共事。他认为最终的决定权应该属于教练,就像记者一定要捍卫自己写的东西,不应该接手他人指手画脚的改动。温格认为自己要对球队的风格和成绩负责,所以他也必须捍卫自己选择的球队,捍卫自己的决定权。事实上,就像诸葛亮难以在治国安邦和奇谋巧计等各个方面都做到最顶尖的水平,温格也无法方方面面都做到最佳,随着土豪挥舞着钞票入主英超球队,在和弗格森、曼奇尼、穆里尼奥、瓜迪奥拉、克洛普等顶级教练的竞争中,温格也越来越难以取得成功。

时光留下了功名半纸,岁月走过了风月千山。终于,温格解甲归田,挂印封金,带着无尽的荣誉和遗憾。

公众号“内德羽则说”的内德以李翱的一句诗形容温格:“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而我更倾向于杜甫赞誉诸葛亮的诗句:“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而温格对自己的形容,则更加简单。

“如果有一天我步入天堂,他们问我,你这辈子都做了什么?”

“我只能够回答,我一直在努力的赢球。”

“这是我能给出的唯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