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说第一代 HomePod 的缺点,我对于这台 Apple 推出的无线智能音箱还真的没有多少不满。精美的设计、不错的音质,加上 Apple 生态的良好配合,我用 HomePod 听音乐已经有四年时间。

虽然这款产品已经停产两年,还有尺寸更小、表现同样不错,价格则要低了许多的 HomePod mini 取代,我依然找不到要换掉它的理由1,这台 HomePod 时至今日依然可靠地在我家中服役。

直到今年春节前夕,Apple 猝不及防地接连发布多款新品,其中就有第二代 HomePod 时隔五年的全新面世。可以说,曾经的 HomePod 停产有多么令人惋惜,如今这台 HomePod 的「涅槃重生」就有多么令人期待;虽然它不是此前传闻中那台尺寸更大、配备支持更多交互显示屏幕的 HomePod Max,但也依然让人眼前一亮。

对于第二代 HomePod 是否能够满足期待,我想答案一定是千人千面的。而在提前拿到和使用了这台设备之后,我也聊聊自己的使用体验,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外观设计

作为第一代产品的老用户,拿到第二代 HomePod 的第一印象一定是熟悉的:相同的外形、相同的尺寸、相似的配色。对比两款产品的技术规格也能看到,第二代 HomePod 比第一代仅在高度方面少了 4 毫米,这种差距几乎无法被实际感知到。

配色方面,与近年的多款新品一样,第二代 HomePod 用午夜色替代了前代产品的深空灰色,继续保留白色选项。从我的个人观感上来说,HomePod 的午夜色与深空灰色几乎看不出太大差异,尤其是日常也不会像使用 iPhone 或者 Apple Watch 那样近距离地观察;如果你更想选购一款黑色的 HomePod,又在担心午夜色的实际观感,我认为可以放心入手。

只有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能看出区别,新款 HomePod (左) 略微偏蓝,旧款 (右) 颜色偏灰。

当然,两代 HomePod 在外观方面还是有些差异。在第一代 HomePod 上,我们通过长按或者语音指令唤起 Siri 时,仅有面板中间区域会显示彩色的 Siri 符号;而在第二代 HomePod 上,整个面板都变成了显示区域,可以显示 Siri 的待命状态。交互操作方面,新款 HomePod 与前代产品相比没有任何变化。

第二代 HomePod 使用 Siri 时。
第一代 HomePod 使用 Siri 时。

新款 HomePod 的显示面板采用了与 HomePod mini 一样的设计方式,内凹嵌入于网面机身,老款 HomePod 的显示面板则要略微高于网面机身。

第二代 HomePod。
HomePod mini。
第一代 HomePod。

两代 HomePod 采用了相同的无缝透声织网工艺,如果你曾经困扰于 HomePod 系列产品的积灰现象,那么第二代 HomePod 并不能解决你的这一问题。从我使用 HomePod 和 HomePod mini 的体验来看,虽然 HomePod 系列的网面织物确实会带来一定的积灰问题,但是观感上并不明显;只需每半年左右使用气吹产品以及镜头毛刷简单清洁即可,并不会特别麻烦,不必过分在意。

有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根据官网介绍,午夜色版本的 HomePod 采用了 100% 的再生塑料制作,白色版本则使用了近 30% 的再生塑料制作,这也是第二代 HomePod 的两个版本在配色之外的又一个区别。

最后,与第一代 HomePod 不同,第二代 HomePod 采用了分体式的电源设计,提供了机身处可插拔的电源线缆,插头与一代产品一样为一体式的二脚插头。这也是我更喜欢的电源线缆设计,虽然常有玩笑称 HomePod mini 附赠的 20W 电源适配器有多划算,但无疑 HomePod 插头在体积方面的优势不仅能有更加美观的视觉效果,也不容易在插座上与其它设备的插头「打架」。

音质听感

第二代 HomePod 发布之后,不少细心的用户通过阅读技术规格发现,新款相比第一代产品在硬件配置方面有了多项缩水:

  • 高音单元由前代的 7 个减少至 5 个;
  • 6 麦克风阵列调整为 4 麦克风阵列;
  • 无线网络标准由 802.11ac 调整为 802.11n。

这些配置方面的变化,也让第二代 HomePod 的官方发售价格由前代产品的 2799 元下调至了 2299 元。第一代 HomePod 的早早停产,就有传闻称是因为其过高的定价导致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导致 Apple 后来又推出了价格差距明显的 HomePod mini。如今 Apple 不惜通过减配带回价格更低的大尺寸 HomePod,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说法。

虽然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验证这种传闻,但是这也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在意的是,降价减配的 HomePod,体验也会跟着大打折扣吗?

先说麦克风,麦克风在 HomePod 中的作用主要有 2 个:

  • 识别家中远距离或者播放音乐时发出的 Siri 语音指令;
  • 配合计算音频技术进行实时调音。

虽然比第一代产品少了 2 个麦克风,第二代 HomePod 对于 Siri 语音指令的识别能力依然是毋庸置疑的稳定。不管是在家中的其它房间,还是正在播放音乐的时刻,新款 HomePod 都能稳定迅速地听到指令并作出反馈,麦克风的减少对于 HomePod 的交互而言完全没有任何影响。这一点其实早在 HomePod mini 上就已经过验证,因为后者采用的就是 4 个麦克风的设计,同样能够可靠识别家中随时随地的语音指令。

至于实时调音功能,我们先来看看 Apple 官网上的相关描述:

Apple 芯片解锁先进的计算音频技术,这是 HomePod 的一大创新。通过来自全新系统级传感器的反馈,实时运行复杂的调音模型,尽可能保留动态范围,大幅优化声学表现。

有了室内空间感应功能,HomePod 能利用麦克风侦测声音的反射,自动感知在房间里的位置,并依此调音。这样一来,无论你的 HomePod 放在哪里,你都仿佛置身最佳的聆听位置。

通过 Apple 的介绍可以看出,实时调音功能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实际上是 HomePod 的计算能力——也就是芯片,而不是麦克风数量的多寡,毕竟同样是四麦克风设计的 HomePod mini 也支持实时调音,这项能力也与接下来要说的聆听体验息息相关。

第二代 HomePod 推出之后,对其聆听体验的怀疑论调就不绝于耳,大部分观点都在于现阶段计算音频能力的增强无法弥补硬件缺失造成的音频表现差异。遗憾的是,由于我并不具备专业的声学知识,也不拥有专业的声学测量设备,无法告诉你两代 HomePod 同样宣称的「高保真音质」有无明显差异;从普通音乐爱好者的角度来看,如果单纯对比音质,我在两代产品上听不出什么区别,第二代 HomePod 的高音依然清晰通透,低音也足够饱满浑厚;如果你喜欢第一代 HomePod 的听感,相信第二代产品也不会让你失望。

话虽如此,新款 HomePod 给我带来的体验提升却是足够明显的,就像第一次在 AirPods Pro 或者 Apple silicon 版 MacBook Pro 上听到的感受一样,第二代 HomePod 上的空间音频体验毫无疑问可以用「惊艳」形容。

以 Apple Music 中的空间音频歌单以及 Apple TV+ 中的剧集对比单个设备的播放效果时,就能感受到新款 HomePod 的声场明显更加宽广,音频的左右声道更加分明,乐器与人声之间的层次也更为明显。

当然,这还只是单只 HomePod 的音频表现。当对比换成 2 对 HomePod 立体声组合的时候,第二代产品的真正优势才完全展现出来。如果说单只 HomePod 仅仅是在水平维度增加了声音的「立体」效果,那么立体声组合之后的第二代 HomePod 则是真正在 360° 的环绕声场中带来了「身临其境」的体验。

比如在 Apple TV 上听 Live 版本的演唱会专辑时,HomePod 立体声组合会将演唱人声往上推向正前方电视所在的墙面2,不同的乐器则会时不时地在人声背后的左侧或者右侧发出;而当听到演唱者与观众互动的部分时,观众合声演唱的声音则会往下推至演唱人声的前方向下,仿佛面前真的就是一个演唱会正在进行的舞台一般。

而在观看 Apple TV+ 剧集时,这样充满前后上下左右层次关系的感受依然相当明显。即使是当画面之外的演员在镜头背后与镜头中的演员对话时,HomePod 也能将人声的前后位置关系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

再回头看看 Apple 对于第二代 HomePod 中实时调音功能的介绍:

先进的计算音频技术,可通过系统级感应进行实时调音。

不难看出,虽然目前无法得知全新 HomePod 上性能更强的 S7 芯片到底在「通过计算音频能力的增强弥补硬件缺失造成的音频表现差异」这件事上能做到何种地步,它都毫无疑问地在空间音频效果的最终呈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后来又尝试了一台 HomePod 在电视柜上和另一台在沙发一侧、两台 HomePod 各在沙发两侧的不同摆放方法,希望看看全新 HomePod 增加的室内空间感应功能能产生什么效果。HomePod 的不同摆放方式虽然让聆听效果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差异,但不同乐器和人声之间前后上下左右的层次关系仍然都被一致地呈现了出来。

智能体验

第一代 HomePod 推出之后,大家对它的听感评价有多高,那么对于它的智能评价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地更低,比如不能用第三方音乐服务、不能添加日历日程、不能同时设置多个计时器等等。

不过,虽然初代 HomePod 早早停产,但是也和 HomePod mini 一起,通过持续的更新获得了不少新的能力,比如家庭广播、全景杜比声、配合 Apple TV 和电视实现的 eARC 音频回传等等;当然,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也都得到了一一解决。

从个人角度来说,我在 HomePod 上依靠 Siri 比较多的也就是设置定时器、询问天气以及运行一些受支持的快捷指令等相对基础的功能,对于一台智能音箱上的语音助手需要达到怎样智能的程度,我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甚至认为 HomePod 目前能够做到的这些事情也就够了。

不过,虽然我在一开始说对于 HomePod 没有多少不满,但即使是目前 HomePod 已经支持的功能而言,我在日常使用中也还是遇到了不少小问题。

以同时设置多个计时器为例。比如同时在 HomePod 上设置了计时器 A 和 B,当发出取消计时器的指令时,Siri 会询问要取消哪个计时器,这个时候说「全部」「所有」等指令,Siri 就会陷入听不懂并且反复询问需要取消哪个计时器中的循环。你也无法通过「取消全部计时器」这样的指令来达到这一目的,因为 Siri 会将「全部」当成一个计时器的名称。

比如听歌的时候,当听到感觉不错的歌曲但是不了解歌手时,我曾经习惯直接在 HomePod 上询问这位歌手的介绍,而当 Siri 向我念完了冗长的百度百科介绍之后,它却无法进一步将这些资料发送到我的 iPhone 上供我留存或者查阅。对了,在 HomePod 念完某位人物的介绍之后,它经常会问我是否需要继续念下去,而当我让 Siri 继续之后,得到的却是「我的话说完了」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答案。还有一点比较遗憾的是,直到五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无法更改在 HomePod 中使用的搜索引擎。

诸如此类的小问题还有不少,它们虽然都不会特别影响我使用 HomePod,不少问题实际上也只要和 Siri 多说几句话就能解决;但也正是这些问题说明,HomePod 和 Siri 作为家庭助理,依然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不过,HomePod 的「智能」当然不仅仅是有一个智能助手这么简单。随着 Apple 在 WWDC22 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 HomeKit 将支持智能家居标准 Matter 协议之后,就有 HomePod mini、Apple TV 等新老产品陆续推出支持,全新的 HomePod 也不例外;而作为家庭中的智能家居中枢,我们现在可以通过 HomeKit 实现语音创建自动化、远程开锁等等新的能力。我也会在稍后晚些时候,通过专题内容介绍我的家庭装修经历,其中当然也会有关于包括 HomePod 在内的 HomeKit 智能家居布置思路和方案,以及 Matter 相关配件的使用体验等等。

对了,此前 HomePod mini 推出的时候,就有媒体通过拆机发现其中内置了温湿度传感器,只是 Apple 一直没有启用它们,直到现在才终于有了答案,原来是在等新一代 HomePod 的发布。虽然我认为应该不会有具备相关需求的用户会以 HomePod 作为专门且唯一的温湿度数据查看工具,我们还是通过参照 Aqara 的温湿度传感器大致比较了 HomePod 产品中温湿度传感器的准确性。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 HomePod 产品的温度数据与 Aqara 产品相比最高仅有 0.5 度的数据差异,湿度数据的差异则是 2%,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准确的。而在 Apple 官网的介绍中有说明称:

在长时间以高音量播放音频等情况下,准确性可能会降低。

经过若干小时的音乐播放之后再次查看 HomePod 的温湿度数据,与 Aqara 产品的数据依然没有明显区别,因此 HomePod 产品提供的温湿度数据在我们短暂的测试中还是比较准确的。此外,我们还对比了第二代 HomePod 和 HomePod mini 中的温湿度数据,其中湿度数据没有产生差异,温度数据最高也仅有 0.5 度的差异。

购买建议

最后说说购买建议。

如果你是第一代 HomePod 的用户,那我认为全新的 HomePod 还是非常值得升级的一代产品,而且更推荐选择立体声组合方案,后者的空间音频体验不论是在声场还是在环绕音效方面都非常出色,能够带来足够沉浸的家庭影院音效体验。

如果你还在挑选一台适合自己的智能音箱产品,除了需要有一台 iPhone 或者 iPad 用来设置和配对 HomePod,你最应该考虑的还是自己在用的流媒体服务。虽然通过更改 iPhone 上的默认音频 app,我们已经能够在 HomePod 上直接通过语音播放诸如 Spotify、网易云音乐或者是小宇宙 app 中的音频,但是每次需要同时说出对应的 app 名称还是稍显繁琐,而且体验方面也不一定能与其它同价位的产品拉开差距。

在此基础之上,你还需要考虑的是你的内容消费来源和频率,如果你听 Apple Music,看 Apple TV+、Netflix 等等,毫无疑问支持了空间音频的新款 HomePod 才能真正释放这些媒体内容的影音体验。但如果你只是需要简单听听音乐,价格更低许多的 HomePod mini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后者也支持了 Matter 协议,同样能作为你的家庭智能中枢享受到不同配件跨平台协作的便利。

最后,「五年磨一剑」的 HomePod 在我看来,确实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不过,我们自然也会对它抱有更多期望,比如对于更多平台的兼容性、对于更多服务的开放性,以及作为家庭助手而言在不远的将来是否还能更加智能和提供更多便利性等等。在经历了推迟上市、早早停产等坎坷经历之后3,HomePod 再次「涅槃重生」,也让人更期待这款产品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以下内容于 2023 年 01 月 31 日更新
关于 HomePod 立体声组合的配对问题

针对大家疑问较多的新老 HomePod 立体声组合配对问题,现作出补充说明,可参见官网技术规格页面「注释 4」:

组建 HomePod 立体声组合需要使用两部同款 HomePod 扬声器,如两部 HomePod mini、两部 HomePod (第二代) 或两部 HomePod (第一代)。

https://www.apple.com.cn/homepod-2nd-generation/spe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