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观影期,在电影院的熙熙攘攘中,我看完了这部【小破球2】

平日里观影不少,但是很少写影评,有时觉得片子对我产生的感触不深,有时又觉得片子够好但自己却没什么想说的。

好巧不巧,上一篇影评就是时隔4年之久的《流浪地球》,初见颇有模样的中国科幻给我带来的震撼久久不能平复,便有感而发写下了些文字。

看完这部既是续作也是前传的《流浪地球2》,这些肉眼可见的进步让中国科幻电影达到了一个从未企及的高度。

《流浪地球2》定档了!概念海报汇集了全世界的语言? - 广告狂人
球2海报

如果说第一部将一个曾经只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科幻世界呈现了出来,让所有人眼前一亮,那么第二部就是把这个世界完全展开,带给你一个从内核到外在完整的世界,除了震撼,还有无尽的回味。

《流浪地球》为我们塑造了中国科幻大片的样貌,从【因对故土的留恋移山而行】,到【团结一致的饱和式救援】,即使存在一些小瑕疵和突兀的片段,也难以阻挡这部影片成为中国式科幻的里程碑。

在《流浪地球2》中,不仅填补了第一部中的留白,让这些小的突兀变得合理,把世界观变得完整,而且从【科幻】【人文】【细节】方面做到了全面的提升,让观者看到了中国乃至世界顶级科幻片的应该有的样子。

球2海报

下面我们从【科幻】【人文】【细节】这三方面聊聊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当之无愧的新灯塔。

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如果还没看但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一下,非常推荐。建议先补一下第一部,情节的呼应可以让精彩程度翻倍。

【科幻场面】

既然是科幻片,那一定离不开虚构。这些特效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一部科幻片的观感质量。

在《流浪地球》中,冰天雪地的地下城外和高耸的行星发动机在初见时令人睁目结舌,后期近距离接触木星的视觉体验也非常震撼,用身临其境来形容都不为过。

《流浪地球2》的特效场景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一开始就展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未来世界。

门型机器人

首先是前半部分的太空电梯。

这个设定在很多作品中都有出现,并且因其较高的可行性,非常有可能在短期的未来出现。

即使心中有太空电梯大概的模样,在影片中初见这个庞然大物时还是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感。

从基地底部到空间站的一镜到底更是将这种感觉无限放大,看得出人类为了活下去在航天方面确实付出了很多。

而影片中这样的冲击感接连不断,令人肾上腺素飙升。

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群与战斗机群交火的场景就足够精彩了,前面刚刚出现的庞然大物又从空中坠落,和地面渺小的人类对比,把参照物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把观感拉升到了极点。

太空电梯危机

后面更具细节的行星发动机,月球试验等等场景都给人不同程度的新奇感。

即使月球是除了地球外我们最熟悉的星球,当月球景观和太阳风出现时,那种暗色调下的寂静和空洞与轰轰烈烈的爆炸场面形成反差,更具震撼力。

抛开洛希极限的科学性和2500年的真实性不谈,在现有的设定上带有一定科学性,这是科幻最有代入感的时刻。

在月球碎片冲入地球大气时,这些碎片对多地造成了冲击,这也让我看到了《后天》等一众灾难片的身影。

但这次我们的特效丝毫没有落伍,陨石和烟雾的细节做到了以假乱真的水平,真正地走了技术流路线。

月球碎片

前几天看了郭帆导演的专访,导演表示最难的部分在于对人物的建模,这时我才意识到,不光是那些大场面的科幻情节,其实影片中有很多人物为主的情节也是特效生成的。

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刘影帝被电击枪击倒后的特写,那种面部抽搐的表情应该只有特效才可以表现出来,真实的可怕。

图恒宇

这些从头到尾融入到影片中的特效场景,成为了整个电影的骨架。

《流浪地球2》以尽可能真实的角度出发来完成特效场景,这些宏伟的场面让不明白故事情节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科幻片的魅力,增加一种畅想未来的可能。

【人文情节】

当拥有了足够优秀的科幻场面作为真实感的保证时,讲故事的能力就成为了体现优劣的标准。

作为非原著党,在不知道整体故事的前提下,会觉得影片《流浪地球》本身的故事比较直接,线性的讲述也没什么问题,故事依旧精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硬伤”,以及一些有些突兀的片段。

这样的编排方式也为作为前传的《流浪地球2》留下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流浪地球2》中增加了许多人文情节以及完整的故事线,解释了原来让我们不明白的地方,同时也把故事串了起来,甚至有恍然大悟的惊喜感。

人类本身不可能团结一致,一定会有分歧。这点也在第二部中被放大,体现了更多反对派的情节,也为后面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刘培强认识妻子的部分填补了在第一部开头中进入地下城选择的前因后果,也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更完整的刘培强。

一家三口

图恒宇出现在另一条故事的主线,引出了人们对数字生命计划的思考。

在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之分时,人类会被感性左右,但也合情合理。甚至最后的关键时刻数字生命拯救了全人类,被禁止的技术却成为了人类的英雄。

剧照

虽然刘培强和图恒宇的两条故事线没有直接的交集,但他们都是本着为了家人的想法才坚持下去。

同时,计划的推行也不会一帆风顺,除了计划本身困难重重,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以及通过彩蛋得知还有人工智能的参与

第二部中我们的形象不只是计划的领导者,更多的是坚定自己信念推行自己理念的践行者,也表现了更符合我们中国特色中国人的观念和想法。

为了小家,更为了大家。带着家人走,带着地球走。

最后的结局也更加壮烈,但小的牺牲可以创造更大的存活率,这是人类一定会做出的选择。

这些人文情节的刻画让影片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特效科幻,而是充满引人深思细节的好故事。

【细节】

如果把《流浪地球》中的一些疑惑看作故意为之的“坑”,那么《流浪地球2》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细节狂魔。

这一部解释通了很多事情,保留与前作呼应的部分,还可以为观众留下畅想的空间。

下面来说说那些我认为非常点睛的细节之处。

1.倒计时字幕

倒计时这个设计非常巧妙。对于观众来说,从计划开始到与木星相遇,这段时间的故事是未知的。

不论是从作为前传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未来有人提醒每件事情发生的角度看,这些事件确实是确定发生的。

虽然这样的设计可能有一点“被剧透”的感觉,但这些既定的事实也对应了moss作为幕后主使的计划,对它来说事件的时间点都是确定的,一定会发生。

2.移山计划

在第一部中我们知道了【流浪地球计划】,但其实计划并不是这么顺利就定下来的,还有【方舟计划】【逐月计划】【数字生命计划】与【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移山计划】。

随着【逐月计划】和【方舟计划】的失败,【移山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成为了人们争论的焦点。

因为别国不相信我国提出的【移山计划】的可行性,所以都处于袖手旁观的状态,最终靠我们主导验证等才将这个计划坐实。

【愚公移山】本就是代表我们精神的故事,【移山计划】体现出了这种子子孙孙不懈努力的态度。只有我们才能做出星际长征这样的决定。

行星发动机

“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他们会看到”

这句话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简单却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核。

3.多国语言

在影片中有很多地方用到了同声传译功能,很多任务也是多国联合完成的,这也体现了全球协作性。

虽然计划是我国主导,但一定也需要全球齐心来完成,不论是建造遍布各地的行星发动机还是互联网服务器,都需要各国联合起来。

加蓬基地

这里没有某国的一些电影中全员英语的尴尬,还是非常尊重语言的多样性的。

4.生态影响

当这些计划开始试验执行后,地球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月球的移动影响着地球的潮汐变化,地球不自转等都会影响现有的生态。

比如图恒宇没有见过带鱼这种生物,郝晓烯也没见过海鸥这种生物。

睡觉的带鱼

随着地球的变化,很多生物都灭绝了,当然后续就是人类都不能在地表生存了,环境不是一般的恶劣。

5.传承

《流浪地球》中吴京和老战友马卡洛夫一同执行任务,最后壮烈牺牲。

《流浪地球2》中吴京的师父张鹏和马卡洛夫的师父老诺夫一起执行任务,也都壮烈牺牲。

他们都约好了有机会去贝加尔湖畔钓鱼,这是一种贯穿两部影片的传承。

师徒二人

在国际会议上,周喆直和助理郝晓烯,郝晓烯和助理小章之间也是一种传承。

“哪次发言不重要呢”,但我们责任在身,就必须全力以赴。

周先生与郝晓烯

两部影片中还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言语,比如两代工程师都说“没有硬件支持破解个屁”,刘培强和马兆牺牲时都说道“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这种传承一方面体现出了整个制作组的细致,同时也非常呼应主题,恰到好处。

6.梗多多

郭导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会每场戏都拍一个好玩的有梗的部分,能用就留在电影中。确实在电影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对话和情节,让科幻没有离我们那么远

零元购

在月球要坠落时,世界各地的人们准备迎接末日,有的拥抱,有的祈祷。镜头一切到美国,居然NYPD还在阻止暴乱,水深火热的美国人民还在进行末日零元购活动,有点意思。

月饼和蚊子饼

影片中也出现了经典的【南北月饼之争】,讨论肉馅的到底是不是月饼的问题。

刘培强的师父张鹏还吃过蚊子饼,对于已经不存在蚊子的如今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

房价

当北京互联网中心沉到水下时,图恒宇看到了北京的房价小广告,发自内心的说了句“终于便宜了”,确实350块一平也可能只有外面不能住人了才能卖的出来。

笨笨

笨笨作为一只可爱的机械狗,在片中也有些有趣的片段。

太阳风来袭时笨笨懂得把自己罩住保护自己,在下水时非常害怕的被工作人员推了下去,在图恒宇生命危急的时刻会觉得心疼。

笨笨

这么可爱的笨笨也从侧面反映出它具有了自主意识,而不是普普通通的机器,算是应证了moss也可以产生自主意识吧。

made in China

在太空电梯的搏斗中掉落的圆环上面写着“Made in China”,致敬了《流浪地球》,也说明了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手机

影片中给了好几个手机屏幕的镜头,虽然外形与现在的手机差不多,但是还是有细节在里面。

郝晓烯的截屏是幼年时的李一一(这个当时没看出来)

刘培强的手机左上角显示为7G网络,甚至还有“中国移动”,这下谁是危机时刻唯一运营商不用我多说了吧。

手机画面

7.核弹计划

用核弹把月球引爆是迫不得已的备用方案。集结地球上所有的核武力量来为人类的生死存亡做贡献,本来是一件非常合理的事情。

但在这里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讽刺:因为核弹的启动密码都不相同,各国制式都有差异,导致无法在规定时间内破解,也就意味着无法远程操控

“人类把最精密的武器都用在了对付自己人身上”

周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也确实成为了moss觉得人类不够可靠的关键因素。

再见了地球

8.毛子的战斗力

在第一部中,就有很多对毛子的描写,比如【俄罗斯人在太空是无敌的】

毛子的战斗力

第二部依旧凸显了老大哥的实力。

开战斗机时勇猛无比的老诺夫,称自己为【地球之光】。

核弹遥控器都不带保险,世界上估计没有第二个国家敢这么做。

最后首次登月的俄罗斯返回舱也成了让刘培强活下去的关键。

9.饱和式救援

饱和式救援最初出现在《流浪地球》中,各个救援队为了点燃同一个行星发动机而不懈努力,最后主角队伍在途中发现已经有其他队伍先到达完成了任务

这个词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属于我们国家的特质,没有浓厚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集体团结的功劳。

在第二部中,也不乏有许多饱和式救援的场景:

去往月球的队伍中人们前赴后继,牺牲了就让下一个人继续顶上。

在水下开启服务器时,也是分了很多只小队,只要有一只出现问题,就立刻派遣另一只继续完成,不断接近最终的目标。

我们一直都会被饱和式救援撼动,因为它是属于我们的主旋律。

10.刘培强

刘培强作为《流浪地球》的主角,以一种英雄式的悲壮牺牲了,在《流浪地球2》中又增添了他本身的人物色彩。

第一部中他是为地球牺牲的英雄 第二部则是为亲情为友情挺身而出的勇士 他和妻子的感情线 和战友师父的友情线 都促成了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

在月球上独自一人安装核武时 那种孤寂和悲凉在一个暗色调的场景下被烘托到了极点 他早已做好了为全人类赴死的准备

面试这场戏也是郭导所说的“神来之笔”,因为镜子的原因两边没有直接的交流,却能够将两个为了家庭付出一切的人(刘培强和图宇恒)重叠在一起,非常微妙。

镜面重叠

这里刘培强就已经对moss产生了厌烦的情绪了,也算小伏笔吧。

11.图恒宇

作为《流浪地球2》中的第二男主,图恒宇因为想要留住女儿而偷偷尝试被禁止的数字生命计划。

人类是感性的,哪怕硬件的不足只能给女儿两分钟的生命,他也要不断的尝试下去。

图恒宇的故事线很直接,换更好的量子计算机给女儿更多的生命时间,女儿就是他活下去的动力。

图恒宇和女儿

而这背后却有着巨大的秘密。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摄像头揭示了moss的掌控力,在图恒宇女儿出车祸时也给了摄像头的角度,同时大卡车也是自动驾驶,足以说明这些都是moss策划好的。

目的就是让图恒宇不断研究数字生命,使用数字生命来完善moss自己,让moss具有人类的自主意识,不止是机器般的思考。

架构师图恒宇对于人工智能moss来说非常重要,这是它想要进化的关键。

生死时刻

12.马兆

马兆是极致理性的代表,也是研发550系列的核心人物。

这位极度理性的科学家在集体面前会将个人利益放到最后,一反人类感性做事的常态。

虽然影片中没有大量的镜头,或者说关于他的故事看上去比较简单,但马兆应该是一个流浪地球宇宙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图恒宇一直在偷偷进行数字生命试验,马兆只是说“法律上是禁止的”,但也没有阻止,甚至提供设备。

图恒宇和马兆

在后面图恒宇使用550c上传女儿数字意识被发现时,马兆也是故意拖延时间,明显是想帮图恒宇上传成功。

这里有多种猜测,有人说有可能马兆是认同数字生命计划的,但是我更倾向于另一种猜测:

马兆在影片中多次提到【这就是现实,人死了就是死了】这样的话,甚至牺牲前都是说【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如果是说谎就有些与他极致理性的科学家身份相违背。

而他其实知道moss是幕后主使,但受限于摄像头监控,只能背地里想办法阻止moss。

方法就是利用图恒宇女儿的自主意识来看看能不能让moss产生变化。

moss想用自主意识进化自己,而马兆想用自主意识产生的进化阻止moss,所以本质上对立,但做法上都是需要数字生命的。

至于为什么马兆的遗嘱花了莫比乌斯环,可能是代表了他认可数字生命的无限循环,也可能是提醒图恒宇过去和未来是无限循环的,让他做点什么(比如从未来提醒过去)

马兆

我觉得这种解释会好点,当然也不排除马兆是反派的可能,毕竟宁理老师嘛...

13.周喆直

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周喆直先生作为我国的代表多次出席国际会议,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坚定自己的立场,促使全球人民大团结。

有当年联合国会议的感觉了

最后一幕的衣服完全不同于前面的西装革履,灰色的中山装和明亮的国旗,致敬了我国另一位伟大的人物--周总理,在国际会议上求同存异,坚定立场。

周喆直除了作为我国的重要代表外这条明线外,其实他也是知道moss在策划一切的。

在拿到精确的提醒日期后,周喆直说到“有人在帮我们”

最后也意味深长地与摄像头对视,也是全片中唯一和摄像头对视过的人(不是沟通)

郭导在采访中证实了周喆直的执剑人角色(执剑人是三体里的一种说法),也就意味着这样的猜想是合理的:

在点火关头为什么会大喊一定要点火呢?如果不理解执剑人这样的身份就会觉得用力过猛,盲目自信等等。

实际上这是周喆直与moss的博弈。点火失败意味着人类和moss不复存在,共同灭亡,但不点火就意味着对moss投降,让其更顺利地执行消灭人类的计划。

所以周喆直执意点火,与moss博弈。

虽然影片最后数字图恒宇输了好久的密码,看上去是在最后一刻输完的,实际上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这应该是一秒完成的。

而直到最后一秒才成功,就是moss博弈到了最后一秒选择了认输。

在闪回片段里我们也看到了苍老的周喆直,看样子可能计划的推行会遇到阻力,他也会继续扮演执剑人的角色。

周先生也是周先生

14.moss

moss这个名字非常巧妙,是把型号550w翻过来。

moss作为数字生命体,是无处不在的(通过摄像头也可以看出来)

从【幽默和官方的回答】到【这是moss的回答】,可以看出它已经具备了高度的智能。

关于moss的猜测也有两种:一种认为它使用各种危机促进人类团结,另一种认为它就是单纯想要消灭人类。

我觉得第二种更合理,使用危机让人类团结就不太需要周喆直和马兆等人暗中对抗。

moss本来是帮助人类的,为什么要消灭人类?

因为moss进化后认为人类只会自己对抗自己,无法团结,而它只需要保护好人类文明,就可以把人类文明继续延续。(比如第一部中带着空间站跑路)

而人类文明不一定需要人类。

但是moss却也不能直接毁灭人类。

因为这时的人们已经对人工智能有了防备,包括把人工智能从生活中移除封存,断网等等。

所以moss只能通过在计算过程中【故意出错】来引发危机。

moss也想获得人类的自主意识,这样或许可以更好地对付人类。

但这也会增加不确定性,所以它觉得图恒宇是这个【变量】

moss的机械理性与人类的感性冲突,它本身也并不是想要与人类敌对。

只是它认为,在这个星际长征中理性的保存人类文明比保留感性的人类存活几率更大些。

当然这与我们的宗旨相违背,【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三位一体

文化输出

《流浪地球2》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自己的文化输出。

既然外国喜欢给我们加上刻板印象,那我们也要给他们输出一些什么。

不去探讨过多的科普真实性,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观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就足以代表中国顶级科幻的样子了。

从微观到宏观,细节到场面,该有的都有,该做的也都做到了。

大刘曾经说过,“如果【星际穿越】是中国人拍的就会挨骂”

很多人认为国外拍的看不懂就是高级,中国人拍的看不懂就是瞎拍。

中国科幻缺少强势文化的推动,而当我们能讲好《流浪地球》这样的好故事时,中国科幻也就会有涅槃重生的一天。

从里程碑到灯塔,《流浪地球2》走了这个系列的一大步,中国科幻的一小步

灯塔会照亮前行的路。

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好中国科幻能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繁星汇星河

感动

欢迎来我的公众号小窝【蓝鲸先生的储物间】聊聊更多有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