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数月的调研工作结束之后,手头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可以继续水一下文章了。 得益于前一阵的高强度工作,我可算是把前半年的⌈效率心得⌋和工作结合起来了一次。
一、场景与驱动
我认为效率应用与⌈差生文具⌋紧密联系起来,很大程度上确实可以说「闲的没事」。我当然不是说折腾不行,只是玩具与工具的确有不一样的地方:
玩具需要我们去挑战,需要我们去摸索如何发挥最大功效,本质上是一场⌈游戏⌋,我们需要竭尽全力去玩透开发者为我们准备的一切,⌈我⌋需要去攻克困难,享受折腾之乐,学习曲线陡峭与否全然不需考虑。 而工具则不然:开箱即用最好,越傻瓜越好,强调⌈顺手⌋,要求工具必须匹配个人使用习惯,学习成本与门槛可以有,但是决不能高。
我想很有必要强调一点:效率应用不能等同于生产力,发挥生产力取决于场景。如果是周末闲暇时光,自然可以细细把玩各项功能,从Java、 SQL 到 CSS 玩个遍;工作相关则显然不行,在 DDL 的压迫下一切服从最终目标:交付。工作中使用新工具便成为一件颇具风险的事情:使用可能更快,不使用一定不会变慢。
再深究一下⌈玩具⌋与⌈工具⌋的内在分别,则在于驱动:是为了尽快从 Deadline 的的重重压力中解放出来,还是乐意在一个又一个新功能、新主题、新插件中不可自拔?
二、工具选择
最近完成的最重要工作莫过于一篇万余字的调研报告。一篇调研报告的完成需要以下几步:
资料收集
实地调研走访
收集专家意见
组稿
撰写调研报告的难点有两个:一是信息碎片化。在报告撰写过程中需要阅读各类行业报告、论文、反馈材料、专家意见、相关政策、会议纪要等等,渠道非常多样,很难说能用一种工具就完成整个收集流程;二是写作时间碎片化。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和学生时代一般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泡在图书馆去写论文,特别是当时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我随时投入防控工作,在没有固定写作场所的条件下完成初稿成为了另一个挑战。
基于我的需求,我逐步调整了工作流程:
然后选择了以下工具:
- 采集工具 —— Cubox 与简悦
收集工具,也就是稍后读-标注工具。这其中最有名的毫无疑问是简悦,但是简悦在移动端的使用方法属实不太符合我的需要,需要另下载 kiwi 不说,同步助手也只能在桌面使用,对于需要随时查询整理这一点来说简悦的使用难度无疑是很大的。
所以我选择了 Cubox 这种这种傻瓜式的剪藏工具。另外 Cubox 的搜索浏览记录功能实在是太好用啦!不能说完美解决⌈我好像在哪看过⌋这个问题,但确实有显著改观。
但是我也没有放弃使用简悦。简悦的阅读体验也确实是当今第一,cubox 的排版体验相对来说未免太过清汤寡水。所以我对于简悦是轻度使用,仅限于网页阅读与标注。
当然这里会出现一个问题:标注一会在cubox,一会在简悦,不统一是不是不太好?
我纠结过一段时间,但是很快我自己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找一个中转站。
2. 入口(中转站/草稿本):Seeds 思记
剪藏可以随意,但是选择进入个人笔记库则仍需要慎重。 很多时候我并不希望将原文、标注这些一股脑地导出到笔记库中,我希望在笔记库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我自己写出来的,⌈如无必要,勿增引用⌋。当然我也不是绝不引用的⌈原教旨主义者⌋,对于必须使用原文来进行说明的自然也无法避免。这里强调勿增引用,更多是逼迫自己进行费曼式的思维训练。
所以在剪藏和笔记之间,我认为还需要一个中转站/便签/草稿本工具。这个工具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特点:全平台、快速记录、快捷复制/导出,大纲式的最好(不用在乎块与块之间的联系)。当然使用 ob、logseq、notion 本身自然也可以完成快速记录这个工作,但我个人觉得,还是人为分割开⌈草稿⌋和⌈笔记⌋为好。因为在将信息转化为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我们跳跃的思维,记录这些事情一是要快,二是这些记录很多就毫无逻辑可言,需要二次加工之后才能成为永久笔记。
简单来说,我认为 fleeting notes 和 permanent notes 应当使用两种工具(至少是两个库),而不是合二为一,将两者放在同一个应用中。二者都需要回顾,不同的是回顾 fleeting notes 时多采用随机的方式,在回忆曾经的头脑风暴时更能刺激我们的神经元,以期「长出新芽;」而 permanent notes 则多为有目的查询,毕竟那是我们经过整理的,可以打上自我标记的作品,更多地是「摘下果实」。当然永久笔记也并非永久 ,但是说到常青笔记(Evergreen)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和燕燕博士的系列文章有详细提及,我在这里不再赘述。
就我个人而言,我选择的是思记(Seeds),一款大纲式卡片双链笔记软件作为 fleeting notes 的工具。使用思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可以很轻易的实现「草稿——卡片盒」这个过程:随时记中的内容可以不输入标题,快速记录;而当内容足够完整时,输入标题后则会自动归入⌈笔记⌋中,可以很轻松的区分什么是草稿,什么是笔记。另外思记的 md 格式无论是复制到思源还是 ob 中都比较匹配,不用再花心思进行 2 次调整。
选择 Seeds 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是全平台:网页、MAC、WIN、安卓和 iOS。我要尤其表扬有网页端这一点,让我老旧的办公电脑(4G 运存+5代 i3) 可以使用现代双链笔记工具,实在是让我有点小感动。
每一个打工人都应该有一个草稿本,纸笔当然是永远不会落后的选择,而电子草稿本/记事本/便签,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可以多平台同步。其实 seeds 与 logseq 基础功能非常接近,但是之所以我最终投入 seeds 的怀抱,免费的官方同步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少折腾有时也是一种幸福,为思源付费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报告或作品进入最后的撰写环节之前,我会在 Seeds 中写一张 MOC,手动将相关的笔记汇集到一起。而在 Seeds1.6 改版后,新增的画布(亦即白板)功能则让思路整理更加简单:我直接在画布中将相关的笔记卡片拖到画布中,然后一边思考一边连线并添加描述,形成最终的大纲。
3. 写作与成稿
写作工具非常多,考虑到调研报告多为文字,我出于习惯一般是在 Obsidian 中完成纯文字稿的写作,配合 Typewriter scroll、Easy typing 等插件码字体验让我个人非常满意。而在最终排版时,我则会将文章放在思源中进行,思源不用怎么折腾就可以非常轻松地完成图文排版(ob 图片排版属实要费一点功夫),而且还提供了一键复制到知乎/语雀/公众号等多种形式,还能导出为.docx 文件,对于文章发布来说再好不过了。另外思源在这里也起到一个最终归档/备查的作用,思源的搜索还是比 obsidian 要更容易使用一点。
我之前也曾经在思源和 Obsidian 间徘徊,但是我在使用过 seeds 之后突然就想明白了:seeds 装的是我的想法,ob 和思源装的是我的作品,作品完全不需要为在几个地方展出而纠结啊,同时使用又有何不可呢? 这也算是对重器轻用的一种实践吧:取 obsidian 的可定制性和思源的易用性,尽量避开编程/深度折腾。
三、几点感想
《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我是 21 年看过的,那时候对于卡片笔记的实践仅限于做读书笔记,而今年我将卡片笔记与工作结合起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再也不怕 DDL 了!
以往撰写万字起的材料总是会陷入:八成精力与时间花在开头,最后赶在 DDL 之前匆匆结尾的窘迫局面。而今年在实际写稿工作中践行卡片笔记写作法后,往往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笔记。比如我在查阅有关「苏州工业园区改革发展经验」时,陆续做的几篇笔记实际上就构成了报告第二部分「国内外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主体,实际上我在组稿的时候只是非常简单的打开 seeds,找到相关卡片,然后使用「复制全文」功能统统贴到 obsidian 中,然后简单的编辑一下段与段之间连接句就可以了。
这样一来写作的压力被极大的稀释了:比起一个星期写 1 万字,一个月写 1 万字谈不上有什么压力。我只需要形成一种习惯就行:每篇材料读完后形成阅读笔记,实地调研后整理会议发言形成会议笔记,有比较长的空闲时段时则翻阅笔记库,将相关主题的笔记组合在一起,形成关于某一确定主题的初稿。实际上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最终成稿是跟着笔记一起完成的,整个调研工作的笔记记完,其实就意味着初稿已经写完了。
另一个感受则是对于工具选择的问题。我认为大可不必担心数据散落的问题,只要把握好入口和出口即可。对于我来说,我的入口是seeds,出口是思源。而至于收集、写作、标记时用了哪些工具我认为全然不必困扰。cubox 全平台的优势,简悦极佳的阅读体验,obsidian 纯文本的纯粹,Thorn 写作时的优美动效,Lattics 别具一格的创作流程……非此即彼并不是用户的唯一选择,组合各类工具、发挥优点为我所用也是Power User。
另外一个小感受是笔记一定要起标题。很多朋友对于笔记起标题非常反感,认为起标题压力太大了。但是我认为笔记和个人心情或者想法记录是两回事。笔记是一定有一个主题的,只是或大或小的问题。关于笔记标题怎么起,我个人深受这篇文章影响:卡片笔记前缀编码的艺术。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我们厌倦的只是预设结构、不知变通的文件夹式管理,而不是结构本身」,有一套自己的命名体系,对于提高卡片复用率是一个必要动作。
最后,还是想重复一个之前已经重复过的建议:工欲擅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利器」说到底还是为了「工事」,特别是20年之后出现的这批现代笔记工具,没有数百数千条笔记是很难发挥他们应有作用的。找到一个能让自己认真钻研、进入心流的领域,默默积累,安静成长,打理出一个自己的数字花园,才是这个信息洪流时代下最根本的守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