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ION-O Lagom mini 是一群澳洲的咖啡爱好者工程师在 2016 年决定结合自己的工作技能和爱好技能打造的产品,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创业故事。

Lagom mini 首先在外形上就和传统磨豆机大相径庭,许多网红磨豆机是把磨豆机的颜值提升到了极致,但你还是能一眼看出来这是个磨豆机,调节转盘、豆仓、方方正正的造型,该有的都有。而 Lagom mini 则是三个有着浓郁 「苹果范」 的铝合金圆柱体,不管是银色的铝合金光泽还是 CNC 痕迹都像极了 Mac 电脑,圆柱体中集成了刀盘调节装置 —— 圆柱中裂出的一条缝,如果不仔细看,就是三个矗立在那的银色圆柱。

同时也得益于高度集成的设计,Lagom mini 体积极小,抛开大的不和谐的电源,Lagom mini 的机身比手摇磨豆机大不了多少,或者说这就是一个有着电机驱动和更稳定结构的手摇磨豆机,就像 Mac mini,比 MacBook / 手摇磨豆机大一点,你还需要外接电源工作,但你确实可以将它们带出房间,而不是像传统台式机和电动磨豆机那样局限在房屋里,在 Glamping 火热的当下,这个优点极其突出。

致敬苹果的不仅是外观设计,还有对磁铁的运用,接粉罐和底座通过磁吸连接,只要放过去就能自动归位,让出粉口对准罐子,避免撒漏。还有豆仓盖也是嵌入了磁铁,放进豆子,盖子也是自动归位,非常巧妙的设计。

还是因为出色的结构设计,Lagom mini 调节简单,最大的圆柱体其实是由两部分组成,拧动调节间距挤压上下刀盘的距离就能调节磨豆的粗细,从意式到手冲到法压壶都能胜任,不过不推荐意式,为啥放缺点那讲。

作为一台磨豆机,其核心当然是高精度、稳定、均匀的研磨,和所有定量设备一样,只要想做到稳定的高精度,其难度和成本必然是成几何级增长的,这也是比 200 块的磨豆机优秀的地方。Lagom mini 的 48mm 锥刀粒径分布均匀,我大概的用筛网筛了一下,极细粉少多了,最多的中间粉颗粒分布也均匀,能让做出的咖啡风味更稳定,不会一次酸一次苦的。

冲煮前后的咖啡粉

Lagom mini 的一大特色是 「零残粉」,它的出粉通道设计的很巧妙,在锥刀下有三扇摆动叶片,随着锥刀一同旋转将磨碎掉落下的咖啡粉扫到出粉口掉出,将出粉通道缩减到最小,这样就几乎没有残粉了,根据我的试验,正常情况下进豆和出粉的重量差一般都在 0.1 克内。

如果你还不满意,可以和我一样购置一个 3D 打印的吹粉豆仓盖,用按压吹一吹,不过由于接粉罐很小,30 克豆子就有溢出的风险了,如果再一吹,就很容易吹的到处都是,如果 Lagom mini 能把接粉罐的直径做大一圈,同时让出粉口内插进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出粉口悬浮在接粉罐上沿 2mm 的位置,完全杜绝散落就完美了。

目前看,吹气豆仓在吹残粉有咖啡粉漫天飞舞的隐患,而小拨片和老式的敲打都不够优雅,可能泰摩那扭一扭的机关扳手才是完美形态吧。

除开以上,Lagom mini 最大的问题是静电消除不够好,大概是全金属机身的天生缺陷吧,每次磨完豆子,豆仓内一定会遗留大量的银皮粉屑混合物,丢失的 0.1 克大概就在这吧。如果用喷水老办法能缓解一部分,不过会带来新问题 —— 豆子粘在豆仓壁上下不去,甚至是直接卡在颈口,就很尴尬,每次磨完都得打开瞅一瞅。

再吹毛求疵点,一是硕大的电源能不能小型化一点,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款 MacBook Pro 的电源呢,如果能改成 C 口支持移动电源直驱就更完美了。二是磨豆速度有点慢,磨 20 克豆子能要个小一分钟,如果是磨 Espresso 的细度,那得到地老天荒。

满分的话,我能给 Lagom mini 打上个 86 分,足够跨入优秀磨豆机的行列,只是优秀如鲠在喉的小问题让你用的没那么顺畅,作为初创团队的首款作品还是值得赞扬的,希望二代能保留优点改进不足,让家用磨豆机市场更卷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