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枯燥的读书像看剧、享受美食、打游戏一样快乐?
读书上瘾模型,让读书成为一个上瘾循环。

上学的时候我比较喜欢玩游戏,但是在图书馆有很好的学习看书的氛围,游戏玩得比较少。毕业后,不再有看书的氛围了,玩游戏的频率逐渐增加,从每周1天增加到2天、后来逐步增加到7天,每天都玩游戏。
那个时候我意识到已经游戏上瘾了,打游戏占据了太多的时间,所以决定戒掉游戏,经过几次尝试,终于在2020年把游戏戒掉了。

即从游戏上瘾转变为读书上瘾,读书包括输入和输出两个步骤。输入指的是看书,从去年开始在豆瓣记录读书情况,利用周末和工作日的被动等待时间,每个月最多读过11本书。
输出分为写、说、实践3种形式。

  • 写,发表长篇博客或简短的书评。
  • 说,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线上指在各个自媒体平台发布读书视频;线下指面对面形式,1对1的交流沟通或1对多的分享。
  • 实践,看书不应该只停留在改变认知的程度,还要实践、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看了一本关于运动的书,不仅要有每天都运动的认知,还要付诸于每天的实践行动。

上一次玩游戏是在2020年,接下来详细介绍如何从游戏上瘾转变为读书上瘾。

 

 

Part 1 什么是上瘾?

一 上瘾的原理

二 戒上瘾的思路

Part 2 读书上瘾模型

三 Step 1:选一本我需要的书

四 Step 2:创造时间

五 Step 3:输入: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六 Step 4:输出,创造价值,感受快乐

Part 3 书单

七 推荐书单

 

 

今天突然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心烦意乱。不经过思考,习惯性的打开某个APP,一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每天都发生,那说明你已经对这款APP上瘾了。

Part 1 什么是上瘾?

一 上瘾的原理

上瘾是什么?2017年一本叫做《上瘾》的书上架了,副标题是“让用户养成使用习惯的4大产品逻辑”。作者总结了上瘾模型:通过触发、行动、酬赏、投入四个步骤不断循环,从而达到上瘾的程度。

以玩游戏王者荣耀为例子。
1)第一步是触发,触发分为内部触发和外部触发。内部触发指的是心情波动时突然想到了要玩游戏,比如我心情不好了会突然想玩游戏,累了会突然想玩游戏。外部触发指的是外界的提醒,比如朋友发来消息“一起来开黑吧”。

2)触发之后将进入到第二步:投入。投入受时间、金钱、体力、脑力四方面成本因素的影响。打一局游戏,30分钟,时间成本低;王者荣耀是免费的,金钱成本低;坐着,动动手指,体力成本低;随便玩玩也不用过多思考,脑力成本低。因为这四方面的成本都非常低,所以容易行动。
有一个行动成本很高的例子是健身。对于商业健身房,年卡收费上千元;乘坐交通工具、在健身房做力量训练,至少要一小时;肌肉撕裂,体力消耗巨大。因为时间、金钱、体力三方面成本非常高,健身就不容易行动,则不容易形成上瘾循环。

3)行动之后将进入第三步,酬赏。常见的酬赏有社交酬赏和自我酬赏。对于逆风局的游戏,如果在我的带领下翻盘了,队友送来666、并赞了我,这就是社交酬赏。其实平时发完微信朋友圈,每过一段时间就看看有谁点赞、回复,也是对社交酬赏的一种渴望。
自我酬赏指克服困难,获得了成长。比如段位从钻石升到了王者。这种满足感就是一种自我酬赏。

4)酬赏之后将进入第四步:投入。分为时间和金钱两种投入。为了升级段位,每天打排位赛,消耗大量的时间。花了100多元买了限量版的皮肤,是金钱的投入。

投入之后,一个循环结束了。但这并不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下一次循环又从触发开始了,这一次的触发并不仅仅只有“累了,想玩一局游戏”这种感觉了,而是“我马上要升到王者了,我已经买了限量版的皮肤了,我还要再玩一局”这种更强烈的感受。这样的循环多了,自然就上瘾了。

二 戒上瘾的思路

提高行动成本

既然上瘾是一个循环,那提高第二步行动的成本,不就可以打破循环了吗?

于是我提高了行动成本:把玩游戏的平板设备放到了公司,并且把游戏删除了。这样周末如果想玩游戏,就要去公司,乘坐交通工具到公司、重新下载游戏,都有巨大的时间消耗成本。刚开始确实产生了一定效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又反弹了。第一次戒游戏失败了。

模块说

之后又看了其他的理论,发现了一个“模块说”理论。

我们是如何做决策的呢?并不是由“我”一个人做的决定,“我”体内有“理性的我”和“感性的我”,其中"感性的我"又分为很多模块,“打游戏模块”,“不打游戏模块”,“运动模块”,“不运动模块”。为何我周一决定周六去跑步,但是到了周六,我的想法又变了?因为不同模块,在不同环境下博弈,会有不同的结果。
一个模块在博弈成功之后会变得更强,这样下次博弈的过程中会更容易胜出。

于是,我又换了一个戒上瘾的思路:训练一个模块,让这个模块变强,超越打游戏模块。这样以后在博弈的过程中,打游戏模块就不会再胜出了。
最终决定选择训练看书模块。因为看书是公认的有价值的活动。唯一的难点在于需要时间很长,“长”指的是和打游戏的30分钟相比,但相比于人生长河来说这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活动。经过不断的“看书、获得成就感,读书模块更强”这样的螺旋成长,看书模块强度已远远超出打游戏模块,在以后的博弈过程中,打游戏模块再也没有胜出过,也就逐渐得戒掉了游戏。

如何让看书模块一步步的变强?
下面介绍Part2,我总结的读书上瘾模型。分为4个步骤:1选一本我需要的书,2创造时间,3输入: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4输出,创造价值,感受快乐。

Part 2 读书上瘾模型

三 Step 1:选一本我需要的书

3.1 分析我想要的是什么

首先要分析自己内心深处的需求,每个人有不同的价值观、目标,无论是改变世界,还是享受生活,都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要判断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来选择相应的书。如果想要解决问题、培训技能,可以看工具、技能类的书;如果想要了解世界发展的规律,看一个个时代是如何循环的,可以看历史书;如果想要变得更智慧,可以看哲学书;如果想要体验不同的人生,可以看小说。

3.2 选书的途径

  • 豆瓣、微信读书是两大读书平台,每个方向的排行榜前几名,都是大量读者公认的优秀书籍,值得阅读。
  • 自己通过快速阅来筛选。在读书上瘾模型的第三步详细介绍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

3.3 适当难度:最高学习效率15.87%

对于熟悉的环境,我们处在舒适区。当陌生的知识从0逐渐增加时,即进入到了学习区。随着陌生知识的进一步增加,最终会进入到恐慌区。
 

在哪个区域最利于看书学习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学者通过研究机器学习,得到了结论,最高学习效率是15.87%,即15%的陌生知识,加上85%的熟悉知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保证这个比例,但这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如果一本书陌生内容占了一大半,那说明已经进入到了恐慌区,这个时候应该看更容易理解的书籍。

3.4 选择自己能承受的成长模式

两种常见的成长模型,指数型和对数型。

  • 对数型前期增长快,后期接近平缓。
  • 指数型前期缓慢,后期增长迅速。长远来看,指数型成长曲线更具价值。但有一个风险,就是中途退出。当长时间看不到效果,就可能失去动力与信心。

 

 

 

所以前期可以看一些效果明显的工具类书,当认识到读书的价值之后,就更有耐心看一些收效慢、价值高的哲学书。

以上是读书上瘾模型的第一步,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确定要读的书籍之后,会遇到一个常见的问题:

我没有时间读书!

这其实是一个通用的问题“我没有时间”。我们可以跳出这个问题,从更高一层的视野来看待时间的问题,只要时间的问题解决了,有了更充足的时间,自然就有时间看书了。

四 Step 2:创造时间

4.1 人生需要做减法

达芬奇是16世纪的全才,在十几个领域都是专家。但是在21世纪,没有人可以精通十几个学科。这个现象叫“达芬奇诅咒”。究其原因,16世纪的知识非常少。一个聪明的人,只要认真学习两年即可精通一门学科。但是在21世纪,仅仅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10年都学不完。所以在海量知识的今天,与其各个领域都一知半解,不如把精力聚焦于少数几个领域。

聚焦的关键就是要放弃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放弃什么呢?首先要分析时间使用情况。
可以根据是否使用电子产品,分为两种场景。

  • 分析不使用电子产品时的时间使用情况,需要手动记录。
  • 分析使用电子产品时的时间使用情况,可以用软件记录。

现在电脑、手机的时间记录软件都非常成熟。每周统一一次时间使用情况,可以看到有些时间的消耗要超出自己的想象,这样就可以通过量化、针对性的优化时间使用情况。

4.2 时间管理系统/任务管理系统,GTD

上个世纪是体力工作的时代,无论是田野里收割麦子,还是在工厂里加工零件。每个人的工作量是固定的。
在21世纪很多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进入到了知识工作的时代。每个人的工作量边境模糊,很难达到完美的状态,而且时常会有插入任务,任务的相对优先级随时变化。这就有一种工作非常多、做不完的感觉,无形之中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一套名叫GTD(Getting things done)的理论应运而生。GTD的诞生是为了让我们在知识工作时代,海量工作内容的前提下,还能够保持沉着冷静,思路清晰的处理问题,提高效率。并且减少我们的压力。适当的压力确实能提高效率,但是压力过大会严重影响水平的发挥。在世界级体育比赛中尤其明显,各国顶尖选手在水平都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放松的能力。

所以我们使用GTD追求的就是“心如止水”的境界。如同一块石头扔进河里,水会有相应的涟漪,但是之后又会恢复之前的平静。既不反应过度、又不会置不理。
我们追求这种境界就是为了既不会因为过去后悔的事情而担忧,也不会还未发生的事情而焦虑,只关注当下。

GTD是一套完整的抽象理论体系,不同的岗位、不同的工作内容有成千上万种用法。本文从一名在一线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研发工程师的角度,根据自身的情况,介绍一下我对GTD的理解及其使用方法。

对于我们遇到的任务(需要做的事情),应该遇到就立刻执行吗?我使用GTD时,将执行任务分为了三步:捕捉,整理,执行。

GTD step 1 捕捉

捕捉是随时记录、暂不执行。常见有以下5种场景。
1)脑海中迸发的灵感。有时候
有些困难的问题想了几天,都没有解决方案。但可能在吃饭、甚至刚睡醒的时候,就突然有解决方案的灵感,这些灵感稍纵即逝,应该立刻捕捉、记录,否则几分钟之后就会遗忘。
2)沟通过程中突然收到一条插入任务。
如果立刻做新的任务,就会导致两件任务之间来回切换,很多任务的重新启动成本非常高,应该聚焦一件事情完成之后再做另一件任务。
有时候特别忙,一打开通讯工具,收到十几条消息,有些消息虽然看过了,但只是“意念回复”,稍后就忘记了。通过捕捉、记录,可以保证只要收到、一定不会遗忘。
3)大脑中不停的回想某件事,导致在执行其他任务时经常分心、甚至睡前不断回想导致久久无法入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件事情无处安放,大脑不知道如何处理它。通过捕捉,可以让这些无处安放在事情有着落、有具体的行动步骤,大脑将不会再持续不停的回想。
4)简单的记忆任务。对于明天开会时需要同步的任务,或下周所依赖的项目上线之后做数据分析,这一类依赖时间的简单任务,应该交给专业的清单工具来记忆,而不是用大脑记忆。因为大脑是用来思考的。
5)手机截图。有时候在用手机看信息时,因为时间紧张不能及时打字记录,只能临时截图。稍后需要对大量的图片进行整理。

GTD step 2 整理

第一步捕捉的内容,每天可能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这些都是未加工的材料,它们需要通过整理,加工成相应的思考成果与规划。对捕捉的内容进行整理,输出3种类型。
1)电子文档。

  • 近期经常用的资料。近期正在做的项目,联调的过程中有很多接口、需求文档等信息需要频繁查看。
  • 归档资料。当一个项目上线之后,将各种相关信息收敛在一起。

为什么要打造自己的电子文档系统,而不是在使用时搜索?自己的电子文档系统在使用全局搜索时,几秒钟即可找到需要的信息。而搜索,则需要将分散的资料重新进行整理。包括但不限于搜索引擎、各种群、各个wiki空间。

2)酝酿。只有想法、但暂无具体可执行的步骤。先暂时记下来,等以后时机成熟了,再拆解具体的可行动步骤。

3)执行任务。有明确的下一步行动,拆分成具体的步骤,根据场景执行。

GTD step 3 执行

针对第二步的整理,其中执行的任务需要根据场景分类。
常见的场景有工具、地点、精力。

  • 工具分为电脑、手机。不同的职位、工作内容,需要的设备是不同的。有些需要电脑、有些只用手机即可。
  • 地点分为家里、公司、室外。
  • 精力。每个人早、晚精力情况是不同的。早上是精力充沛、活力满满的时刻,适合做探索性的任务,比如调研新技巧、写代码。晚上一般较为疲劳,可以做一些重复性、简单的任务。如果早上做一些碎片化、简单的杂活,其实是对充沛精力的浪费。

4.3 时间颗粒度

时间颗粒度指时间分配的最小单位。如果计划下周做一个项目,时间颗粒度就是一周。如果计划每天完成一个模块,时间颗粒度就细化到了一天。
王健林的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比尔盖茨的时间颗粒度是5分钟。
之前比尔盖茨来北京香格里拉大酒店,会提前计划好5分钟可以做多少任务。比如电梯上楼需要多少秒,在每个房间里签字、握手、拍照需要多少秒。5分钟可以完成多少任务。
很明显时间颗粒度越细,效率越高,但成本也越高。所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衡量成本与效率的平衡。
有一个很好的时间管理工具:番茄工作法。30分钟作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一个番茄。包括25分钟的工作与5分钟的休息。30分钟是普遍认可的合适大众的时间颗粒度。当然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在30分钟上下调整。

基于一名研发工程师的常见工作内容,我又进一步拆分了大、小番茄。

  • 大番茄指需要高度专注、整块时间来完成的任务,比如新技术的调研、新需求的开发。
  • 小番茄指碎片化任务的集合。包括但不限于通讯软件沟通、整理捕捉。这些任务通常比较分散,所以把它们收敛在一个时间单位内来完成。

4.4 实例演示:如何使用GTD

GTD理论比较抽象,使用起来也非常灵活。
下面我从一名研发工程师的角度简单介绍一下使用GTD的一天。

时间管理相关软件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有一些很好用的工具,可以辅助我们来完成这些复杂的流程。

  • Drafts,捕捉工具。无论是电脑、手机、手表,都支持快速记录,并且有语音转文字功能。
  • Omnifocus:清单工具。其独特的透视功能,可以自定义规则,保证不同场景的快速筛选、准确提醒。
  • Sessions:体验了几十款番茄钟,最终买了每年200多元的Sessions。

这款是最好的,既可以在需要时提示开始执行番茄钟,又可以在专注时避免过度的打扰。

  • Mweb:电子文档系统。具备Markdown自定义样式,以及全局搜索的功能。
  • Xmind:思维导图工具。支持彩色的分支、不同层级不同粗细程度的线条。
  • Notability:手绘工具,适合整理分享框架的草稿。

但这些工具只是手段,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即可。在选择使用的时候要注意边际交付成本。

使用GTD的一天

  • 9:00,在地铁里,这是一段完整的时间,不方便使用电脑。我通常拿平板看电子书,或手绘一些分享框架的草稿。
  • 10:00,在工位准备工作。此时精力充沛、并且没有插入任务。开启一个大番茄。记得关闭通讯软件,避免被打扰。
  • 10:25,休息5分钟,这个休息并不是用来看剧、玩游戏的那种休息。这5分钟可以喝杯水、接杯水、站起来一会。对于长期久坐的职业,站起来几分钟对于缓解腰椎疾病非常重要。另外要跳出局部的工作内容,从更高的视野来纵观一天的规划,打开通讯软件查看消息,看是否需要做调整。
  • 10:30,此时精力充沛,但是刚才打开通讯软件时发现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立刻沟通,所以接下来执行一个小番茄。这期间会与对方频繁的交流,对方回复或许并不及时。沟通间隙还可以整理一下最近捕捉的任务,或者查看一下电子邮件,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工作。
  • 10:55,休息5分钟。
  • 11:00,此时精力充沛,沟通类的任务已经处理完了。继续准备大番茄,做复杂的系统设计、写代码。
  • 12:00。在食堂排队打菜,或吃完饭等同事,都属于被动等待时间。这些时间适合做一些碎片化的任务。比如购物。
  • 18:30,晚上通常比较疲劳了,虽然没有插入的任务。但是已不再适合探索一些新技术、大量思考的工作了。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重复的工作。

时间问题解决完之后,自然就有了阅读的时间。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动力十足,但是看了几天之后,发现进度太慢,突然就没有动力了。

在阅读阶段,如何更有读书的动力?

五 Step 3:输入: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5.1 拆分冲刺目标

之所以出现前期有动力、后期没动力的情况,是因为这个目标持续时间太久了。随时时间的推移,动力不停的下降。

把一本书当成一个完整的目标,自然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可以进行目标的拆解,把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的冲刺目标。每天的阅读,作为一个小的冲刺目标,只要完成了每天的阅读,即认为一个目标达成了。

至于每天阅读多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刚开始每天可能看不到1个小时就不想看了,但是随着阅读时间的增加,每天看一个小时并不困难。
虽然每天阅读时间不限制,但是刚开始建议最少6分钟,6分钟足够养成使用习惯,并且还有一个额外的收益:缓解压力。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做了一个调研,读书6分钟即可缓解60%的压力。

5.2 阅读方式,阅读的4种层次

确定每天阅读的时间之后,接下来要确定阅读的方式。
阅读有4种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理解每一个句子。对我们来说看中文的书自然不成问题。但是如果看英文书,或文言文,就需要先保证能理解每一个句子。满足这一点之后,即可进行第2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之所以快,是因为阅读的内容少。只阅读封面、序、目录、后记,以及自己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段落。这样即可对书的整体内容、框架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阅读。如果认为这本书不值得阅读,那不用再继续看了,本书的阅读已经结束了。如果认为这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则进入到第3层次的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一种深入阅读的方式,需要尽量多的理解。如果是前后关联、逻辑性非常的书,适合从头一到尾依次阅读。如果是各个章节比较独立的工具类书,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其中的一部分章节。

主题阅读。最高层次的阅读方式。需要先确定一个主题,接着阅读大量与此主题相关的书,最后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
写毕业论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首先确定研究的一个课题,接着看大量与课题相关的书或论文,并提出自己创新的观点。
其实本篇文章就是主题阅读的产物。在阅读了大量书籍之后,我总结了一个读书上瘾模型。

5.3 提升阅读速度

阅读过程有一个关键指标:阅读速度。在前期,可以使用“指读法”来提高阅读速度。即视线跟着手指移动。
 

指读法有两点好处。

  • 避免视线倒退。视线倒退指的是当看完第5行、应该看第6行时,突然倒退回了第1行。在阅读的前期经常会出现这个问题。
  • 解决发呆、做白日梦、瞌睡而导致视线停滞不前的问题。

这是一种解决读书速度成为瓶颈的方法。另外还有很多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但是我认为没必要刻意练习阅读速度。因为阅读最重要的不是速度,而是增加对未知知识的理解。

5.4 理解新知识

如何更多的理解未知的知识?关键是建立新知识与已知知识的联结。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一些手段。

  • 随时记录笔记,写下自己的感想。这样即可建立联结。
  • 画思维导图,思维导图通过网状的结构,粗细不同的线条,彩色的分支,大量的图像,连接知识结点。模拟大脑的结构,激发大脑的活力。
  • 抄写工整的笔记。经过验证,这是一种把手段当目的的错误手段。上学的时候我就抄写了大量的笔记。把书中的重点内容,抄写到一个精美的笔记本中。这确实能证明我在认真学习,但是并没有用。

在输入阶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之后。有人会提出另一个问题:

读书无用,读书没有价值!!! ???

其实读书的价值,不在于书,而在于读者。

举个骑自行车的例子。在学骑车的阶段,大家都是一样的:稳定的坐在座椅上,并能前进。但是自行车有什么价值,不同的骑手赋予了不同的价值。

  • 有人把自行车当成了代步的工具,比走路快一些。
  • 有人把自行车当成了有氧运动,训练心肺功能。
  • 有人把自行车当成了终生追求的事业,参加奥运会比赛。

不同的骑者,赋予了自行车不同的价值。
《壮志凌云》绘制了F14打败Su57的场景,汤姆·克鲁斯也说:“胜败不在于是第四代、还是第五代战斗机,而在于飞行员”。

同样的道理,读书的价值,是由读者赋予的。

六 Step 4:输出,创造价值,感受快乐

6.1 输出的3种方式

1)写。如果内容足够丰富,可以写长篇的博客。如果内容较少,只要是自己的感悟,即使是一两句话,也可以在微博、豆瓣、朋友圈发表简短的书评。
2)说。有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现在有很多自媒体平台,为线上输出提供了低成本的表达机会。
线下指面对面的形式,有一对一的交流沟通,也有一对多的分享。吃饭、聊天时,每天都有一对一交流的机会。把看到的内容讲给朋友,如果能讲明白了,那说明自己理解得非常深入。在互联网公司,每周周会也提供给大家一对多分享的机会。既然准备了分享,就要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周会之后的分享不应该只是“坐在电脑旁边照着屏幕念PPT”,而应该把这次机会当成像雷军、罗振宇在演艺中心演讲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规模,但自己可以做到像他们那样“脱稿,站立,面向观众”。

3)实践。只看一本书的理论是不够的,尽量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认知是实践的开始,实践是认知的成果。

6.2 实例演示:我是如何输出的

输入阶段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章节/一本书/几本书,进行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
分享内容多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每章节整理一次思维导图笔记,这样有利于下一章节的输入。特别是一些难理解的书,前面如果理解得不深刻,会影响后续章节的阅读。

输出阶段

输出阶段,写、说、实践略有不同。
1)写
输出阶段分为迭代期和定稿期。

迭代期,先准备分享的题纲,这是自己整理的题纲,而不是书中内容的题纲。其结构、内容都与书中的不一样,否则就不是分享而是抄写原书的笔记了。整理题纲之后,就要准备每个段落的核心内容。
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采用“敏捷迭代,小步快跑”的思想。即每天都回顾一次,修改题纲,并补充一些新的想法。
之所以要多次迭代,是因为此时的修改成本很低,只是框架的修改。如果即将定稿时发现要修改整体框架,那可能要重新写了。
经过几天不断的迭代,在题纲确定的情况下,进入到定稿期。

定稿期,此时是基于一个非常完整框架的前提,补充一些细节,准备发表文章。

2)说
输出阶段分为迭代期和定稿期。
这和写的形式比较类似。区别是每一句话不再是写出来,而是要讲出来。所以其载体不再是全部文字,而是部分文字+自己的讲解。一般使用PPT,毕竟这是一种很好的分享载体,而且做PPT也是值得练习的技能。
之所以用word大纲,是因为word大纲层级视图可以转换为RTF、再转换为PPT。
在迭代期根据word大纲,自己讲一下,讲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些逻辑不太对,及时进行调整。

当框架完善之后,再准备制作PPT。毕竟PPT只是最后的装饰,是对内容的承载,确定框架之前不应该使用PPT。

在迭代阶段,准备的越久,肯定越完美,但永远都没有一个最完美的程度,特别是有“成长型思维”的前提下。其实就不必太在意完美。因为即使每次分享都准备得很充分、自我感觉非常完美,但是过了一个月之后,看了更多的书,认知改变之后,再看上个月准备的“所谓非常完美的分享”只不过是一个残次品。所以要达到一个完美与成本的平衡。

3) 实践
根据实践的持续时间,分为3种:
(1)可立刻实践的。比如如何用word大纲视图转RTF,再转换为PPT大纲。实践一次就学会了,以后也可以这样使用。
(2)排队实践。有些书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条需要实践的内容,这个时候需要把它们列到“酝酿”清单中,按照顺序一个个实践。这类似计算机中的生产与消费者的平衡。毕竟一次实践的数量有限。
(3)长期实践。有些实践是需要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改变的行为习惯。比如一个内向的人说话不看对方的三角区,即使知道了应该注视对方的三角区,这个习惯也非常难改。这一类我是放在“原则日记”中,经常回顾。即在不同的场景,应该如何做,应该有一个原则,长期回顾,只要实践的频率足够高,终有一天可以改变的。

6.3 快乐的源泉

输出是读书上瘾模型的第4步,也是循环的关键。之所以能感受到上瘾一样的快乐,就在于输出所带来的社交酬赏和自我酬赏。
社交酬赏指的是发表文章、分享之后,收到点赞、评论、交流。这是持续创作的一种动力。
自我酬赏指的是改变了行为习惯,看到自己持续成长的满足感。

而且这种快乐并不是一次性的,可以通过记录获得翻倍。

6.4 记录,更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成长

社交酬赏和自我酬赏都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通过记录的方式进行持续性放大。记录有3种形式:

  • 超越日记
  • 原则日记
  • 分析日记

超越日记记录超越昨天的我的一些事情。

原则,记录各种场景做决策的原则。对于同一种决策,在痛苦与快乐时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做项目的时候,前松后紧,结果后期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加班加点,在加班的时候非常痛苦,那时的感受是“以后一定要前紧后松,绝对不能再这样了”。但是等到项目上线,这个感受就会消失。再下一个项目的前期,不再有“一定要前紧后松”的感受了,而变了“这个项目估计不会有异常情况,不用这么紧张”种侥幸心理。
所以要及时记录这种感受,这样在下次做决策的时候,就有更多理性可以参考的原则。并且可以根据感受分析深层的原因。表面上看是项目后期加班加点赶时间,前期没有规划好的问题。但是深层原因可能就是没有一种“防御式编程思想”的思维方式。

超越日记

超越日记记录“超越了昨天自己的事情”。比如我的3种记录。
1)运动类的超越日记
使用《耐力》书中介绍的MAF跑法,跑步10km,十天之后增加到20km(10月2日)

2)沟通类的超越日记
说话时开始看对方三角区 (12月26日)

这些记录的是“超越了昨天的自己的内容”。注意是超越自我,不是超越别人。人生不是与他人的比赛,不要和其他人比较,不要以为“别人轻松就跑20km,我才第一次跑10km,是不是太菜了?”,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课题,和自己没有关系。我要关注的是我是否超越了昨天的我。

原则日记

原则日记指的是在任何场景下做事情的原则。人做决策会受感情波动的影响,如何做出理智的决策?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写了投资的原则。其实我们也可以将原则应用自己经常使用的场景,每个场景有明确的原则。在遇到类似场景下,回顾原则来辅助决策。并在决策之后进行反馈、改进原则。

比如对于开发的流程。有一次我们和外部团队合作,和外部沟通排期之后,突然发现内部有一位同学说时间和他的不匹配。结果又和外部重新协商新的排期。
基于此就可以制定一个原则:在排期阶段,先确定内部排期,再确定外部排期,由内向外一层层的确认。
其实很多错误都是在循环的发生,如何在每次出错时总结,避免下次再发生,制定原则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分析日记

分析日记指的是分析自己的真正需求、心里感受。用以更理性的做决策。
可分析、记录的内容非常广。
比如在选择健身房时,上午我会想去1号健身房,下午想要2号健身房。一直无法做决策,不同的影响因素,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权重。这时就可以记录价格、边际交付成本、影响心情等几个因素。通过量化打分的方式来理性做决策。这样经常性的分析之后,自己的愿景、目标、追求的事物更加清晰。做决策时也更加自信。

这3种记录,仅看名字像是记录日记,但更重要的是记录成长。在回顾这些日记的过程中,可以明确的看到自己的成长曲线,看到自己的收获,认识到读书能提升认识、改变行为习惯。自然就认识到读书的价值,更愿意继续读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读书的循环。

Part 3 书单

七 推荐书单

最后介绍一下我认为比较好的书籍,也是本文的参考文献。
本文算是主题阅读的输出产物,在阅读了一些书籍之后,根据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读书上瘾模型。

改变认知

《见识》《态度》《格局》《干法》《高手》《传习录》《黑天鹅》《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这些书籍可以改变认知、世界观、价值观,毕竟这些才是引导我们前进方向的指针。

学习方法

《异类》《深度工作》《刻意练习》《深度记忆》《学习的精进》《如何高效学习》 《学习究竟是什么》《桦泽紫苑学习法》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

学习的内容量与时间与效率都息息相关。这些都是关于学习新知识的效率提升的研究。

运动与健康饮食

《耐力》《免疫力》《谷物大脑》《硬派健身》《皮肤的秘密》《肠子的小心思》《每个人的战争》《你是你吃出来的》

这些与每天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前面的1,后面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

工具技能

《子弹笔记》《金字塔原理》《九宫格写作法》《PPT设计的艺术》《如何阅读一本书》《番茄工作法图解》《晨间日记的奇迹》《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为什么精英都是PPT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为什么精英都是Excel控》《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为什么精英这样沟通最高效》

生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重复性的劳动,如何让重复简单的劳动不再简单,变得更有价值?在时间或质量上做出限制。再简单的工作内容,只要限制了时间或质量,都可以变得很困难。这些工具类的书,可以用更先进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我们每天所做的简单、重复的劳动。

时间管理

《搞定Ⅰ》《搞定III》《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清单革命》《奇特的一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

充分利用时间,让时间的使用效率达到最优值。

励志与心理

《被讨厌的勇气》《富兰克林自传》《生命如一泓清水》《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

治愈系,在感到孤独无助时,看这些能够给自己重新注入活力。考研前的几个星期,是我最焦虑的一段时间内,不像工作期间,虽然偶然也会焦虑,但1、2天就过去了。考研之前有持续几周的一段时间,这期间都是靠俞敏洪的书度过的,看了他的书才让我在在焦虑的前提下还能保证每天的复习效率。

互联网

《上瘾》《浪潮之巅》《人月神话》《黑客与画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虽然在互联网的时代,每天都与互联网接触。但是只有理解其底层运转的规律,更有利于对未来局势的判断。

投资

《原则》《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看完之后,我的投资的认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小说

《红楼梦》

作为四大名著之首的经典文学,具有多方面深刻的意义。看小说可以在短时间内体验不同的人生、得到人生经验的总结,而不是自己用了几年,才逐渐体会出一点人生感悟。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悟,抛砖引玉,欢迎一起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