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选择应用的

我的工作流与其他少数派作者相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并没有独特的电脑技巧,也没有什么私藏的应用。我所得知的应用都基本上是通过少数派的派评系列文章。不过,当我尝试了一些app之后,有好有坏,也花了不少冤枉钱。所以,有时候我都想开一个叫“持续追踪”的栏目以专门反馈后续各个应用的使用情况和想法。

在我苦哈哈地写完小米那篇文章之后,我非常反感那些不稳定且复杂的系统,而且也花了不少冤枉钱,尝到了很多功能繁复且声称能达到很多种效果的应用。我不知道 all-in-one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流行的。

在一些工具群或者相关话题的评论区,提到效率工具,大部分网友都会all in one变成使自己“效率”标签存在的信仰,而对那些没有 all-in-one 的工具嗤之以鼻。这正是令我一直感到奇怪的事情。All-in-one 是否不仅仅只限于工具?如果仅限于工具,这是否未免有些太过工具理性了?我认为,工具的 all-in-one 反倒是弱化了使用者的存在,而为这些工具服役。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另外,从行为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东西仅对我产生一个刺激,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案。在这里,我不想深入探讨行为学背后的各种复杂和千丝万缕的概念,而只是利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个是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S-R theory), 即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相关联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培养习惯。

另一个是斯金纳的 Discriminative stimuli,即一种能产生特定反应的刺激,且这种反应更加迅速,不会被轻易替换和消退。这也是我为什么讨厌all in one应用的原因,因为他们的刺激无法令我快速的形成或者产生相对应的刺激。所以,他们大大地降低了我的效率。

所以,为了让自己以后不再花冤枉钱,我为生产力或者效率软件做出了三个规则:

  1. 简洁:不简单,美观
  2. 易用:用起来不是很复杂,上手简单
  3. 流畅

经过了一年的折腾,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工作流,再也不用羡慕少数派的大佬们了!

输入

掌阅 vs 微信读书

这两个平台我都用了很久。尤其是掌阅,记得我小学的时候就在 iPad 2 上用过。所以我对它还算是情有独钟。不过,掌阅好像并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而是逐渐落后了。以前虽然有 kindle 垫底,但是现如今 kindle 也已经离开了市场,难道自己就甘愿变成倒数第一吗?

相比微信读书,掌阅 app 打开速度较慢;导航栏也不像微信读书那样围绕着读书设置的,而是在书架之后增加了「发现」和「会员」。所谓「发现」又不像微信的「阅读」那样干练、简洁,而是一个聚集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文章和评论的地方。在掌阅这里,书籍仿佛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反观微信读书的导航栏「阅读」、「书架」、「有声书」。一切都围绕着书籍。我也终于明白了身边大部分人都那么喜欢微信读书的原因了。

除此之外,掌阅的书籍同步功能是一大劣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么多年他们一直没有做好同步功能。每次在新设备下载掌阅之后,即使登录了原来的账号,但是书籍不会自动同步到书架,而是要去设置里点击同步云端书架才会进行同步。此时,更加费解的事情发生了。在另一个设备里已经读完的书籍显示「未读」。这是要提醒我再读一遍的意思吗?而微信却丝毫不会有类似的问题,而且还会将我已经读完的书籍自动整理集合在一起。

总之,微信读书比掌阅好用太多了,虽然一年的订阅价格要比掌阅贵出一倍多,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比较值的。但矛盾的是,掌阅的电子书阅读器做得非常不错,我尤其喜欢今年广受好评的 Ocean 2。所以这也是令我纠结的地方。在我思量之后,回国之后会买 Ocean 2,然后装一个微信读书,也许是一个软硬兼施的好方法。

Kindle

我一直使用 Kindle 阅读器读书,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把他放在抽屉里读书。Kindle 对我的优势是 Unlimited 服务可以令我免费很多日本作家的书籍,比如我最长看的东野圭吾、渡边淳一、和乙一。我可以随时借阅他们刚出版没多久的书籍。

Kindle 的另一个好处是,我可以预购或者直接购买新书。比如2022年5月出版的《发言的大脑》,我六月份浏览新书的时候恰好看见它,而只需要 19.99 元;掌阅虽然会员免费但购买却要贵5元钱;而微信至今并未上架该书。而另一半同时期出版的《意识本能》,kindle 只需要 24.99 元;而掌阅和得到(会员免费)都是 89.99 元,贵了 3 倍之多;微信至今并未上架。

Kindle 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确实最稳定值得我信赖的平台。远在海外,每当想读新书的时候,我都会对 kindle 退出中国市场感到惋惜,因为我并不知道在这之后去哪里找到这样一个新书上架速递极快且价格便宜的的电子书平台。我也不明白,其他平台为什么敢将电子书买这么贵的,而且想要便宜的话,就必须充会员。这令我十分不解。所以,我还是更喜欢 Kindle 这种价格便宜,书籍繁多的软件或者封闭系统。

记录

说实话,todo 应用是我花钱最多的地方。因为一些应用不花钱,就不能使用其独特的功能。我说两个我用过的 todo 应用。这里只说我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行为历史不一样,所以反应也不一样。

Vision

这是一款主打 OKR 的应用。当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购买了,因为之前在国内书店的时候,经常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谷歌 OKR》,又或者在播客节目组织进化论当中听说了字节跳动的 OKR。但实际上手,它是一个比 SMART 更加复杂且耗时的系统。这款软件在目标设置的时候,非常的繁琐:你不仅要填写基本信息,而且还要设置关键结果,以及动机和可行性,以及计划日期等。如果少写一个,点击「完成」之后,总会有烦人的提示。

总之,这好像是一个你必须坐在那里细细思量之后,按照提供的每一个步骤填写。

而添加或者修改目标也是非常繁琐的。以我自己的其中一个写作目标为例。我想要成为少数派的高级作者,我必须要拥有至少 10 篇的首页推荐,而现在我已经积累了四篇文章(如图)。可是,如果我想要添加一些今天后者未来的任务,这时候,我必须先要点击「10 篇首页推荐」之后,选择「创建任务」。但是,假设我想添加一个关键结果,比如「年底前在少数派发布 10 篇文章」,那么我只能修改整个目标,并在关键结果那一栏再次繁琐的设置,才可以添加这样一个任务。

总的来说,也许是我不会用 OKR 吧。这个软件违背了我的「易用」的第二个原则,所以在强迫自己用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就后悔了。也就再也没用过了。

目标地图

第二个是目标地图。这个软件的操作逻辑也有一些问题,即使我用了一些时日,也仍然无法适应它的逻辑。尽管如此,它的操作逻辑比 Vision 要好上不少。打开这款软件,映入眼帘的便是我的短期目标(暑假计划)和长期目标(100期 newsletter),而且还可以看到该任务的截止日期。点击目标进去就可以新建任务。

 

我们可以看到该目标的剩余天数、目标进度、任务完成次数、和目标计时。右滑任意任务便可以进行计时,虽然这是一个我经常忘记使用的任务,我们可以精美地分享专注时长,也可以在摘要看到日、周、年的计时统计。在我的使用中,这个功能几乎替代了我另一个番茄钟的 App。除了固定日期的任务之外,我们还可以建立一个循环,或重复,的任务。当然,你也可以在首页看到自己的「已达成目标」。所以,目标地图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帮助我们达成短期或者长期的目标。这也是我非常喜欢这款应用的原因。

我没有经常使用这款软件的原因是我这个学期确实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地建立一下目标。所以这个时候,我需要并不是一个帮助我达成具体目标的工具,而是帮助我梳理日常任务或者是突如其来的任务、会议,又或是下周的某些任务。

Todoist

于是,Todoist 是我经过筛选之后,目前最贴合我日常学习状态的一款软件。少数派大佬如 Tp 等人已经写过了相关应用的详细介绍和使用文章。所以,我就不再这里赘述了。不过,令我困惑的是,我无法建立一个例如「周一到周三,我要做这个」的任务,这一点就比不上目标地图。但是,Todoist 的自然语义识别和快速新建任务,令我新建任务的时候几乎感觉不到丝毫阻力和失真,简直是一件自然发生的事情。另一个功能是,我可以在一个大分类下,建立子集或者 Section,以更好地将每周的阅读和写作任务分类,知道那一周的任务主题是什么。如此,可以更好地聚焦到核心思想(如图)。

备忘录

坦率的说,我一开始并不觉得备忘录是一个很好用的自带应用。因为我最早在iPad上使用它的时候,都是标题很大,正文字体很小,包括我在电脑上面使用备忘录的时候同样如此。所以说在我的观念里,我一直并不认为备忘录是一个很好的用来记录自己想法的应用。在安卓手机里,我用的最多的类似应用是锤子便签。但是,在我换了iPhone 13之后,当我再次打开手机版的备忘录的时候,一下子豁然开朗。他竟然可以想 Cubox 一样建立智能文件夹以将所有相同标签的笔记放在一起。当然还可以通过文件、提及的人等等建立适合自己的过滤规则。我自己根据不同的平台内容,通过不同的平台标签分类:一个是少数派,另一个是自己的 Newsletter。因为我打算锻炼一下自己在碎片时间(如通勤和厕所)中,拿起手机立即创作的能力。

在使用备忘录之前,flomo 是我使用最频繁的应用。不过,它逐渐让我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感觉,而且我也并不觉得 PARA 是一个很好用,很值得大家去模仿的系统。这里又涉及到一个群体认同的概念,但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而 flomo 最大的一个优势也是在于它的标签层级系统,但是这个可以通过 #psychology #behavior 这样的前大后小的标签设置替换。所以,短短几天的备忘录使用,我便确定了它即将是我在手机上收集想法的唯一应用,也不用再去下载各种其他的应用了。

处理

Bookmory:处理所有读书笔记高亮和分享

Bookmory 是我偶然间发现的一款极为惊喜的应用,少数派有一期派评分享过这个应用。首先它是非常精美的应用,整体使用起来每个元素都是仅仅相连的。中英文书籍的搜索都很快速,我目前没遇到我搜不到的书。比如同一本书《愿你所得皆所愿》,而滴墨书斋就搜不到。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设置 App 的整体颜色,我选了一个契合 iPhone 13 的粉色。添加书籍之后,进入书籍详情页。

我们可以找到编辑书籍标签,而且点击标签可以看到与该标签相关联的其他书籍,从这里也可以直接跳转到其他书籍;也可以看到我们阅读的书籍页数(纸书)、百分比、或者位置等阅读进度的记录;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同时查看该书的所有摘录。

对于书摘,它也提供了几个模式:打钩、收藏、复制文字、评论、生成可保存的摘录分享图片。☑︎ 是阅读了此摘录几次,比较方便记录回顾内容的次数,可以看到那些摘录对自己是最有用的;评论让我们记录自己对这个摘录的反思和见解。至于分享,我们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分享书摘的图片:纯色、渐变、和图片。

虽然软件唯美,但当我冷静下来之后,发现它并不支持笔记导出。这和滴墨书摘、众山小、纸间书摘是不能比的。即使这个软件才刚进入市场不久,也是第一个版本,但主打读书摘录的软件来说,我想笔记导出应该是首要考虑的一点。

Zotero & Liquid text:处理所有的论文

我利用 Zotero 官方的 Chrome 插件搜集所有我需要的资料,并通过建立子集整理。比如,这学期要写有关职业选择和人格的毕业论文,所以我把所有 Primary resource 都放在了心理的「人格」子集里并以 Project 命名。其实,我觉得 P.A.R.A 用在这里是最合适的,但我想想还是算了,实在太麻烦了。LiquidText 我一直观望了很久,直到前几天才购买,因为我好像终于可以用到它所拥有的功能了。整体来讲,这个应用给了我巨大的惊喜,一是因为它帮助我省下了大量记笔记的时间,而且我可以将一些高亮组织在一起,不用在来回翻找内容,并通过他们产生自己对于这部分特定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使用中,LiquidText 可以打开我保存在 Zotero 中的 PDF 文件,但是这一功能需要登录 Zotero 的账号,显然是利用了 Zotero 的云服务。我平时不怎么用 Zotero 去整理我的 PDF,只有当我开始做一项打的项目例如毕业论文,我才会拿出来用,所以我也不用购买 Zotero 的云空间服务。这可能对那些 Zotero 已经有大量文献、资料却没有云空间服务的人不算太友好,但好在 LinquidText 也可以导入本地文件。目前它在我 Mac 上唯一的问题是,打开文件夹的时候,会打开两遍,应该是 bug 吧。

Matter & Cubox

Cubox 用来收藏中文内容。Cubox 的解析做得很不错,而且高亮分享也非常美观。我不仅可以通过助手快速转发收藏公众号文章,也可以通过导出为 md 并导入到 Notion 相关标签的文章数据库。英文内容以及 Newsletter,我选择用 Matter 来收集。Matter 是一个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英文,它除了中文内容支持的不好之外,却有着非常不错的资源 In-Out 的同步功能。以同步文章高亮内容到 Notion 为例,操作十分简单:根据提示,复制他们的模板到自己的 notion 数据库,然后连接一下该数据库的账号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不超过 3 分钟。

Notion 数据库

我会时不时的整理一些内容到我的 Notion 数据库。Notion 对我来说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通过建立 主页 与外界交流,作为自己的可扩展数字名片;另一个是被当做数据库,尽量收集一切可收集的。我的主页展示了我写过的作品、阅读过的各种领域的文章、看过的政治或心理的视频等。

目前,Notion 是我主要收集整理我的笔记的处理软件。我创建了一个心理的资料库,把所有心理相关的电子书、笔记、pdf 等都计划放在这里(如图)。我将所有的心理内容以不同的流派分开,而之后,在通过自己的思维能力将他们整合在一起。

输出

Lamy 2000 & 德国灯塔 or 80g A4 纸

有时候,我会选择用纸、笔、本子的形式进行自由写作。因为我可以跟更加聚焦我自己的想法。比如,在写我那篇一万六千字左右的小米文章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写一张 A4 纸(正反面),有时候会写两张 A4 纸。第二天可能会接着往后写,也有可能修改前一天的内容(看自己当天的灵感和心情)。最后手写了 8 张纸。我选择灯塔本子和 80g 纸也仅仅因为在我的以往的经验中,它们不会洇墨。在国内我经常用的是国誉的本子。德国灯塔的质量要比 Moleskine 好不少。当然,有时候我也用铅笔。

Heptabase

Heptabase 是白板应用的先驱。主理人 Alan 不管从最开始在 Ghost 或者 Medium 上发表的想法和发展前景,好像都是其他类 Heptabase,或 Heptabase-like(如 Scrintal)应用望尘莫及的。不要误会我,其他合作类型的白板应用如 Miro 等都是不错的。在这里我只是对Heptabase 蹩脚模仿的 scrintal 报之以唾弃。

说回应用本身,它既可以输入,又可以输出。而输出的好处是,我们可以同时打开很多卡片,一边当做文档进行输出写作,一边被当做资料用以查看。这学期我有一门我特别喜欢的政治哲学课,几乎每两到三周都会有三段的小作文(mini essay),11 月份还有一篇三至五页的 Paper。目前,我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完成了两篇高质量的小作文。之后,我很期待它的实时同步、移动端 app、web版等功能。

iA Writer

iA writer 的干净、整洁令我简直不要不太满意了。我可以通过它轻松地将内容投放到 Medium,因为我有一节互联网教育的课的每周 Reflection 都是通过 Medium 交。另外,它整体的风格设计更像是给传统写作的这群人,一群需要专注写作的家伙们。它也适合学术写作,通过设置,将标题、副标题放到左边,这就和我的毕业论文所要求的格式一模一样了。打字机模式加上默认复古的风格,太适合我这种老派的人了。在最新的版本中,还增加了维基链接的功能,不过,个人觉得的相比其他主打「双链」功能的笔记来说,它太基础了,我也从未用过,只是专注写作就好了。唯一的缺点就是 iOS & iPad OS 和 Mac OS 的 iA Writer 价格一样。要是都买了的话,我的钱包实在承受不起。


这篇文章就是用 iA Writer 写的。这种全屏的白底黑字,闪烁的蓝色光标,让我像游桃花源记一样对它流连忘返。经过长时间在少数派观望不同人对于效率软件的使用和见解,我现在终于也对我使用的软件们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处理信息和内容的方式。虽然我只列举了这十四款软件,但对于阅读来说,我还有一些传统媒体如三联生活周刊、财新和南方周末的订阅;以及国外的传统媒体,如大西洋月刊(Atlantic)。逐渐退出网络信息的我,再次回归到了小学时候经常浏览的杂志或者报纸内容。

麦克卢汉写道,媒介是人的延伸,如兵器乃手足之延伸一样。重要的是人本身,而不是工具本身;重要的是我们怎么使用这些工具,而不是这些工具应该被怎样使用;重要的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用法,而不是同质化、标准化的使用流程和技巧。

人是不被定义的,工具也如此,它们应该是你拆解知识的武器,而不是某一个被神化了的象征或者是某个簇拥而出的标签。

PS:我也购买了 Kindle scribe,预计到货之后的一个星期后会与大家见面。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少数派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