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也许是某一个灵光乍现的瞬间,也许是受到学姐和其他老师重读红楼梦的触动,我开始对红楼梦感到好奇:到底是怎样的一本小说,能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终身治学的根基。考虑到我浅薄的文化素养,直接阅读文本收益不大,于是曲线救国,从他人的解读开启红楼之旅,所以试听了被高频推荐的《欧丽娟讲红楼梦》。

一入坑就被深深抓住了,198讲,每讲1.5~2h,听之前觉得太多了这怎么可能听得完,听之后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书里的时间,视频里的时间,还有现实生活中的时间,三条时间线交织重叠,构筑成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

这篇文稿不是为了总结300多小时的视频内容,只是作为一个外行人,分享在窥探瑰丽文学世界时的一些发现,以及这段经历给我带来的改变,包括对红楼梦观感的变化,对学问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自身心智模型的重塑。

书中的道理--超越风花雪月,草木荣枯

听完198讲红楼梦,更新了我对红楼梦的认知。目前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从它是一部关于贵族爱情的小说,变成了它是一部关于人的小说。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映射着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对爱情的懵懂。在我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咀嚼优美的文字和艺术的行为前,一连串的言辞已经给我大脑一种“我已知晓此书”的信号:忧郁柔弱的林妹妹和纯真无邪的富家贵公子,爱而不得和包办婚姻,隐忍的,圣洁的;凄清的,热闹的;荒凉的,繁盛的……,构成了红楼的初印象:首先,世界并不只围绕着我;其次,即便如此,我也会被人无条件地坚定地选择。这种印象也可以被概括为:才子佳人模式。

曾经关注发生在人身上的情感流转,视频将我的视角转移到人本身。描写人物关系和个体命运的小说有那么多,红楼梦的精妙之处,是超越了风花雪月,草木荣枯。

每一个人物专论,都很容易让人产生强烈两个阶段的情绪共鸣。第一阶段,太真实了,这不就是我嘛。他们身上有非常鲜明的人格特质,其行事逻辑也能在我们身上找到影子。于国于家无望的宝玉,虽柔弱不安也在自我成长的林黛玉,大智若愚又提供庇佑的刘姥姥,隐忍退让的二木头,从底层拼出一条路的探春,直率骄纵的晴雯……他们是记忆中那群鲜活的人,他们的性格特质也是我性格中的一部分,愧疚,迷茫,逃避,不愿长大,以及某些即使自省也不愿细剖的幽暗,还有纯粹,初心不改,坚韧不拔,旷达乐观……每个专论都仿佛是把我的性格的组成部分掰开了揉碎了,接受检查,并进一步接受叩问。

第二阶段的情绪共鸣是,原来我是这样的,原来我还可以成为另一个样子。认识到存在人格特质后,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考察是否需要被推崇为人格价值。极端鲜明的个性提供了性格推演的无数可能,我愿意放大性格中的哪一部分?这部分和我的自我期许一致嘛?的确现实中存在种种无法选择的局限,但你也可以选择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有发挥空间的。太快给出定论,或归因于他人,或自我放纵等等当然没有问题,这也是一种选择,但即使是沉沦,更理性的做法是在明知后果的前提下进行清醒的选择,而不是堕落地无知无觉。

这是视频提供给我的印象最深刻的解读视角,更细致的解读不在此一一展开。关于红楼还会有不断涌现新的观点,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一个解读者,一个作者,一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也可能存在超越性,但这种超越性不是建立在迎合读者价值观的基础上,认识到局限的存在不是为了攻击,也不是为了将他们降低或者拔高到我现在的高度,而是通过一种一以贯之的标准去审视。经不起误读的不是经典,而是渴求进步的自我。

老师的治学方式---终身学习的典范,遇上方知有

超越作品本身,老师的领读过程也让人直呼“受教了”。任何东西,拿着学问做高一层,就会不一样。没有学问拎着,再好的东西也俗了。这是红楼里面的观点(季羡林先生好像也发表过类似言论),也是欧丽娟老师身体力行的准则。人格魅力是一种很玄的东西,放在学者身上,这种魅力就是当你潜下心去治学,并把你的思考所得分享出来,你在讲述的时候眼睛里是闪着光的。

围绕红楼梦,老师从熟悉的事物出发,寻找理论的陌生感,散得开也收得拢。在视频中,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诗词相互交融,大观,王道与神话并行不悖。诠释文本的支撑材料选择也很有意思,学者需要提出自己观点,但又不能有过强的自我意识,后者会让文本诠释变成“六经注我”的自我娱乐:当你拿着锤子时,看什么都像是钉子。所以需要有主见也要有自我约束,文学和哲学一样,都不是在简单的重复和学舌,而是试图通过留下的文字线索进行作者思维方式的模拟,我明白你的观点形成过程,进一步决定了我是否要接受你的观点或者采纳某种思维方式。老师在反复强调“不要把自己看得该死的重要”,她面对学术的严谨求实和谦卑,正是这句话的完美注脚。

视频的主视角是课堂,偶有转场,几个记笔记的同学白发苍苍。这个场景太静谧太优雅了,终身学习从一个朦胧的意识变成了真实的感知:在任何时候我都可以开启学习,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后,我也可以和好姐妹邀着一起去课堂,那个场景也太让人动心了吧!

对我习惯的改变

学习视频的过程,也让我调整并训练了新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在学习习惯方面,最大的变化是降低了学习的启动成本,开启个人的泛学习阶段,让我随时随地都能学。说起来也无甚新论,重要的是完成了从知道到做到的转变:因为有时老师的讲解太过精彩我不想中断,逮住机会就带上耳机,结果发现起床时,吃饭时,骑车时,运动时的时间都能被利用起来,既不会形成“我真努力”的自我感动,文学内容与日常工作的分割也让我产生“我在追求诗意的远方”的充实感。

更进一步,我重新观察了我花费时间的特性,学习材料的信息密度和所需精力投入,发现知识摄入也可以进行配比。时间可以分为整块时间,机械化碎片时间,非机械化碎片时间和暗时间四大类,机械化碎片时间譬如健身,洗漱,可以依靠身体记忆自动进行;非机械化时间譬如排队做核酸,可以处理琐碎事务,回个消息,填个问卷之类的;暗时间是除了脑子能动其他都不可用的时间,比如洗澡,佯装在认真听的课程),学习材料可以依据希望获取的信息密度分为高中低三档,分别对应不同程度的精力投入:出个耳朵抓亮点 or 需要出眼睛进行视听输入 or 认真坐在桌前记笔记。在每个感兴趣的领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就可以拥有灵活的执行空间:时间,精力,学习材料三者配对,有点像营养的科学配比。

比如我将听《红楼梦》定义为文学领域需要低精力投入的学习行为(没有说这个视频材料不好的意思,只是我不需要提取那么多的信息,对它的定位是“但当涉猎,见往事尔”),我主要在机械化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另外还有一门需要记笔记的文学课程,会安排在整块时间进行学习;还有技能类的工具书,有亮点但废话太多,甚至会放在非机械化碎片时间进行磨耳朵。今天文学摄入量够了,就换换英文,换换思辨类的阅读,换换强逻辑性的编程,整块的时间不够就泛听。在主业没做完之前,感兴趣的领域如果想占用整块时间,是需要提出申请的,进行清醒地自我放纵。

思维习惯&生活习惯

高级一点的词是认知差距,更高级一点的词是心智模型。听完198讲红楼梦这个行为给我带来思想上的转变是:我可以通过拥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强烈的感情,和持续的目的性行为,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生活习惯上发生的变化其实是思维习惯的发展产物。思维习惯是how to think,生活习惯是how to act 。听完整198讲花费我一整年的时间,这就是一个持续的目的性行为,对周围的人抱有好奇并将自我定位为人类观察者,让我有活力也不至于沉湎,清醒的自我认知尚未做到,目前发现自己喜欢被鼓励,也容易在一声声夸奖中迷失自我。

还有进步空间的:

  • 渐进式总结。因为总是这会儿有时间就这里听一点,那会儿有时间就那里听一点,很多金句和令人拍案叫绝的拆解思路无法当场记录,也还没有形成在事后补充的习惯,导致我大部分的东西都藏起来了,需要一些记忆锚点才能回忆起讲述内容,而很难进行总结。有些逻辑能听明白,但不能说明白。有点像高中做题时,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懵。所以我需要通过渐进式总结让我迟滞的思维活跃起来,也让我重新审视一篇材料中什么内容对我而言是重要的。
  • 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偏长视频。由于长视频的制作特性,遇到高质量的材料的可能性更高。好比读书和看视频相比,读书遇到高质量知识的可能性更高。同时很多短视频的质量很不错(我指的是20min以下的视频),纯干货,讲解也很浅显易懂。但我容易在学习短视频的时候被其他娱乐视频勾走了(推文也是一样的,关注一大堆高质量报道,最后看的还是段子合集),目前在想但还没有在做的一件事情是,找到一个我希望提升的专题,然后将质量不错的事情归拢到一处,再进行集中学习;也可以follow一个高质量up主,但可能会面临无干货可掏之后开始注水,或者他们还没想明白的事情先安利出去,之后又转变了……人都是会变的,这可以理解,但对受众而言转变成本有点大。第二种方式是:争做干货视频的课代表,第二个实施起来风险大一点,很容易被首页的其他推荐给吸引过去了,然后陷入堕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