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众觉醒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我们需要探索自我,了解自己」。但是,假设我们很粗暴地把人分为三种:认为不需要寻找自我的人(或不知道「寻找自我」重要性的人)、正在寻找自我的人、以及找到了自我的人,第一类人是绝大多数,第二类是少数,第三类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其实也对应了我们认识自我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我们需要觉醒,意识到探索自我的重要性。

为什么探索自我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人是需要意义驱动的动物,我们天生有实现自身价值的冲动。但每个人的价值、优势是不同的。我的性格是怎样的?我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对我来说,什么最重要?我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我想过上怎么样的生活?我的价值实现在哪?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答,短短一生很容易忙忙碌碌、随着大流就这样过去了,实在可惜。

项飙在《把自己作为方法》中说:

(瓶颈的问题)是回到自己作为一个边缘者、回到我是谁的问题。想清楚究竟我能做什么,我跟世界的关系是什么。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这个问题,都得搞清楚自己是谁,否则都会有这种危机,除非完全盲目地被主流裹挟进去。

当我们意识到探索自我的需求之后,我们还需要方法,这就来到了第二阶段——开始寻找自我。但我感觉,很多人对于探索自我的方法却没有什么头绪。

困难之处,在于「自我」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之所以是今天这样,受到了童年经历、社交媒体、朋友亲人、国家文化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之中大部分更是在日常不知不觉之中就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所以无论是从横向(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纵向(性格和价值观形成过程的复杂性)看,自我都是极其复杂的。

但好在,这几年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和自证,我积累了一些有用的、可执行的方法,想在这里分享给你。

再多读几本书

阅读有什么用呢?学习知识肯定是好处之一,可是看完可能就忘了;拓展眼界也是的,可是没去亲身经历还是差了一点。

那最大的用处是什么呢?我认为, 是读自己

在《活下去的理由》中,马特·海格说道:

每次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都感觉像在看一张藏宝图,而那宝藏就是我自己。但每一张地图都是不完整的,我只有读完全部的书,才能找到宝藏,因而这个找到最好自我的过程是一场无尽的远征。

为什么读别人写的书,却是在读自己呢?通过一本好书,作者能够把我们日常掩藏在思维深处、或者是在日常生活中转瞬即逝的想法,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面前:原来那个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原来我是这样做选择的,我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我,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然而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样的人,所以读一本书是不够的。一本书只能代表宝藏地图的一个角落、世界拼图的一块碎片。我们要再多读几本书,多读几本,才能尽可能地接近地图的全貌。

再多认识几个人,多去几个地方

这其实是两个方法:

  1. 与不同的人深度沟通
  2. 把自己暴露于陌生情境下

首先来聊聊第一点。

《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中作者说道:

所谓了解他者,其实是在他者中看到自己,同时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他者。为此我们必须拓宽思考的视野,以使自己与他者的视野互相交融。 

为什么了解他者,是在了解自己?

这里指的了解,是指深度、有内容的沟通。

而当我们真心与站在光谱另一端的人深度沟通时,一些极其重要的问题就会自然浮现:为什么 ta 是这样想的?为什么我是这样想的?我如何说服 ta?

虽然结果并不一定要达成共识,但是当你意识到了不同,且在尝试解释、自证、乃至说服的过程中,我们会被迫地对自己一贯坚持的原则进行论证。如果这个论证过程是逻辑自洽的,皆大欢喜,你能说服自己也能说服对方。但是如果你发现你无法证明自己的选择和原则,随之而来的,是愤怒、难过、不可置信。在一系列情绪发酵之后,也许你会推翻你以往的认识。

而这一个过程是如此的困难和痛苦,仅靠自己是很难完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向外界寻求帮助——和他人接触就是方法之一。

第二点,把自己暴露于陌生情境下。

在《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中关于「心智」的一章里,作者说到:

我们必须走到外面,对自己做实验,与我们的自我讨论陌生的情境。然而在这过程中,我们必须敏锐且仔细地观察自己,如何对这些新的状况做出反应。

我们常常说人的潜力是无限的,而潜力之所以称之为潜力,是因为它是不为人所知、不为人所见、目前尚未浮出水面的一些品质。那怎么认识并发掘「潜在」的品质呢?作者给出了答案——将自己暴露于陌生的情境下,观察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思考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别人是怎么选择的?什么因素造成了彼此的差异?

如此以往,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潜在的一面——在舒适圈内,这些面相只会被埋在日常机械的生活里,而通过暴露于未知之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身上陌生的一面。

想想小时候的记忆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中一个重要的论述是:我的行为出自我的经历,尤其

早期记忆对于这个人性格的塑造有极大的影响。

我们童年的经历决定了我们的性格,除非后来经历过极大的冲击,否则从那时形成的性格其实是难以改变的。但是难以改变并不意味着不可能。虽然我们不能从社交恐惧变为社交达人,但是至少可以从不敢与陌生人说话,进阶成「虽然我不想说,但是我敢说」。而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过去。

怎么做呢?

很简单,给自己找一个不被打扰的、安静的时间,回想自己的早期记忆:我能够追溯最早的记忆是怎样的?我去幼儿园之前的生活是怎样的?我小时候对父母的记忆有多少?我上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状态是怎样的?有没有什么影响深刻的事情?所有这些记忆可能对我现在的性格和选择倾向有什么影响?

可以的话, 还可以找一下小时候的记录,照片也好日记也好,甚至和父母对话,唤醒更多的早期记忆。

更进一步而言,可以和信任的朋友,或者教练/心理咨询师,在有引导的情况下,去挖掘自己的早期记忆。

把这些记忆写下来,慢慢地,也许就能够发现自己性格形成的根因。

除了梳理小时候的记忆之外,从不同角度列举自己的经历,也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回忆自己失败的经历、自己的高光时刻、关于自己有趣的 20 件事等等。通过回忆和记录自己的各种经历,我们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选择、动机,从而了解自己。

邀请身边的人填写问卷

我在三年前申请国外硕士的时候,为了更好地讲出自己的故事,找身边不同场合下结识的朋友填写了一个问卷。这个问卷的问题不多,包括:

  • 你觉得我和别人最不同的点是哪些?
  • 在你眼中,我最优秀的地方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举一个例子。
  • 在以往的工作或学习中,你觉得我做过的哪件事情做得比较好?为什么?(给出细节最好)
  • 你觉得我适合什么样的职业?为什么?(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职业,可以是虚构的职业)
  • 你印象中我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看起来最兴奋?
  • 什么情况下你会想到可以找我?(不限于工作、生活)
  • 在你眼中,我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而填写这个问卷的人,有我的教练、认识了十多年的朋友、工作里关系很好的同事。ta 们的回答有些很出乎我的意料,并且提及了我平时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或者是我从未认为重要的事情。但很明显,我有时候「下意识」的行为,在我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能在别人眼里并不如此,我也从未想过这个「理所当然」背后的原因,直到通过这个契机,从别人那里得知——原来当时我是这样做的,原来我这样做是很不一样的。

当然,突然拿着个正式的问卷去找别人填,的确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并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认真地填,所以需要找一个理由,让自己真正着手做这件事。

问的问题也不需要和我上面所列的一样,并且尽量让对方通过例子来佐证给出的看法。

同时尽量找身边不同的人填写,因为我们在不同人面前展现的自己也是不同的,和自己父母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一面,和高中同学可能是没心没肺的一面,和同事可能是社畜精英的一面。当你有机会把众多的面相组合在一起,才能尽量接近全貌。

坚持写日记

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我详细地叙述了写日记的好处。这里我想再强调下记日记的一个好处,那就是通过日常细碎的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思维,觉察自己的情绪,从而发现自我。

我们每天大脑里都有很多思绪转瞬即逝,没有留下痕迹;同时,另外的一些事情让我们欢喜或者伤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把这些强烈或者不强烈的情绪记录下来,我们就能逐渐变得对自己的情绪敏感起来。

而觉察了自己情绪的下一步,就是思考情绪背后的原因,这个过程是自然思考的结果。我们对自己的情绪变得敏感,对后面的原因有洞察,这就是了解自我的重要过程。

所以,让我们从写下今天自己的心情开始吧!

找一个长期教练

有朋友可能注意到我的文章里常常会出现「教练」这个词。这个并不是运动方面的教练,而是指偏向于心理、成长方面的教练。和心理医生不同的是,教练所针对的问题更多是关于诸如人生目标、职业发展、乃至家庭关系等等的、更加广泛的问题。

我和我之前的教练有过一年的咨询,总共八次。每次咨询相隔的时间很长,因为每次咨询完都需要时间消化,并通过实践得出的一些结论。当时我所咨询的话题有职业发展、人生目标、个人优势以及家庭关系等。很多次,咨询完其实我并没有所谓的顿悟时刻。但是过了一两年回头看,很多那时候说过的话、得出的结论,在心里埋下了许多的种子,经过时间和实践,逐渐发芽、成长,成为了现在的我的一部分。

教练能够带来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导」。很多我们所困扰的问题,其实答案就埋藏在我们的潜意识、或者我们的过去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寻找。而教练起到的作用就是给我们打了一盏灯,在「自我」中摸索出答案。所以,这也是我推荐的寻找自我的一个方法。

性格测试

对于性格测试,我们要辩证地看。

一方面,大部分的性格测试都有过度简化、给人贴标签的嫌疑,人性格之复杂,是无法用几个标签能够决定的。在性格测试里,如果最后答案给出的是基于百分比给出的结果,那么相对会更加可信。

另一方面,相对科学的性格测试能够更加体系地把我们性格中的某一方面展现出来,即使最后的机会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但是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各种体系所拼凑出来的整体,能够成为认识自我的一个助力。

接下来我将介绍两个自己认为比较科学、比较有意思的性格测试。如果有专业心理学的朋友,也欢迎分享!

16型人格

如果你曾看到过有人用四个字母来形容自己(有时是五个),四个字母里的第一个一定是 I 或者 N,那么他们在说的「暗号」就是在说 16 型人格测试 (16 personalities)。

整个测试就是通过回答一系列问题,把结果按照 4 个维度(内向/外向,信息获取倾向,决策倾向,看待世界的方式)分为 16 种人格类型,最后给到的结果就是四个字母的组合。针对每一类人格,测试的网站会给出一些在不同场合下这个类型的人会展现的特质、优势、劣势,以及相应的建议。

这个测试很火的原因是很多人觉得结果很「准」,虽然我做下来也有这种感觉,但我认为正确的方式,是把测试结果和给出的建议作为一个参考,而非作为指南针。更重要的是把测试的结果作为拼图的一部分。比如说当我看到我的结果之一是 I (内向)时,我可以问问自己:

「我认为自己是外向还是内向?我的内向的定义和测试的定义是否一致?我内向的 I 的比例是很高还是很低?我的朋友认为我是外向还是内向?如果有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认知上的差异?为什么我会是内向?我怎么利用好这个特质?」

通过辩证地看待结果,和别的渠道得到的信息相互印证、碰撞,关于自己的画面也会更加清晰。

这个测试也有一些争议。比如用字母组合的方式掩盖了结果的百分比,也就是说一个人的 INTJ 和另一个人的 INTJ 之间的不同之处,无法通过四个字母的组合看出;并且同一个人在隔了一段时间再做这个测试,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比如说我两年前做是 ENTJ,上周做是 INFJ(不过需要考虑到我这两年的生活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还是说回那句话,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测试结果。

Gallup - Clifton Strengths Finder 克里夫顿优势

今年早些时候我对自己在职场上的优势产生了疑惑,于是和我的教练聊了一下,她推荐我去做了这个优势测试。

这个测试主要是应用于职场领域,即在工作和团队领域自己的优势是什么。给出的结果是一张包含了 34 个格子的图,每个格子代表一个优势/主题,每个格子还会有不同的颜色,代表测试者所拥有的这个特质的强度。报告还会附有对这几个主题的解释,以及如何发挥这个优势。

同样的,这个测试的结果可以作为自己在职业选择迷惑时的参考,比如我的前五大优势是「思维 | 交往 | 学习 | 理念 | 搜集」,那么我可以思考:

「我自己认为自己的优势是不是这些?我是如何发展出来这些优势的?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岗位能够最大发挥我的优势?」

这个结果也并不一定只能应用于职场。在生活里,比如在家庭制定旅游计划的时候、在玩游戏的时候、认识朋友的时候,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事情做。

结语

絮絮叨叨写了这么多,方法也提了好几个,但我远远还没达到第三阶段,也就是「找到了自我」。对我来说,也许这是我一辈子的课题。

因为寻找自我,并不是在经历了某个事件之后的顿悟,相反,寻找自我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我们需要对自己对别人提出问题、不断追寻和思考、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把大脑里各种各样的思绪找到一定的方法拼凑起来,才能稍微接近一些全貌。

但有一件事,让整个过程容易一些:当我们开始思考如何认识自我,我们就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因为一旦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大脑奔跑的脚步就无法停下,只能向前,来时路已弥散在了思绪之中,若停步不前,认识自我的冲动就永远在召唤我们:「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

因为「寻求幸福的人,必定不能绕过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