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文写于 iPhone 14 Pro 发布当日,会在后续考虑对一些过时的内容进行更新,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在 2022 年,智能手机显然不再是一个噱头十足的产品类别了。但在 Apple 的下一个重大产品类别「Reality」AR 眼镜出现前(或者说成熟前),iPhone 仍然是 Apple 需要全力以赴迭代以吸引消费者更新的产品。而 iPhone 14 Pro 的有趣之处在于:纵然它的硬件特性和我在发布会前预知的几乎完全吻合,我却从发布会前的「不太考虑购入」变成了「计划购入」。

iPhone 14 Pro 之所以能制造这样的反差,说明其主要吸引力不止硬件特性,而是在各种无法被硬件特性所囊括的设计与解决方案里。

事实上,硬件特性和其吸引力的相关程度低,是大部分高端产品的共性。而落实到 iPhone 14 Pro 这个产品上,影响其吸引力最重要的便是交互设计与软硬件协同、为专业用户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能让它在部分方面「不思进取」的资本。

通过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下在 iPhone 14 Pro 发布之后的一些杂思,围绕「iPhone 14 Pro 对我们设计『高端产品』的启示」展开。

注:这些杂思中可能有一部分我在曾经讲过类似的观点。然而,想到互联网的随机性让我们每次的表达能触及和启发不同的人,便觉得适当重提一些观点也无大碍(甚至不介意日后继续这样做),看过我此前作品的读者还请多多包涵。

交互设计与软硬件协同

iPhone 14 Pro 上最吸引眼球的便是 Dynamic Island(灵动岛)这个设计。Apple 的这一巧思甚至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未来实现真正全面屏的 iPhone 机型取消了这个设计,我大概会产生类似对 3D Touch 的一点不舍」。

在我看来,从 iPhone 14 Pro 开始,Apple 事实上已经实现了「概念层面的无边泳池」。从 iPhone X 开始,全面屏的界面有两个常驻 UI——屏幕上方的状态栏和底部的横条。而从 iPhone 14 Pro 开始,Apple 所做的可以视为引入了第三个常驻 UI。由于它比横条和状态栏的自适应性和可交互性更高,它甚至似乎比「不因这里有硬件才常驻」的另外两个 UI 更加有常驻的理由。从某种角度讲,Apple 通过把固定的硬件「融化」成常驻的 UI,已经完成了「界面本身 100% 充满屏幕」。

从前的「刘海」与软件是各自为营的。软件层面,iOS 的一切界面都忽视「刘海」的存在而假装它是在一块完整的屏幕里,而这甚至在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人机界面指南)成为了第三方应用被强制选择的处理方式。所以从设计概念上,过去的 iPhone,是 100% 的界面被一块有凹槽的屏幕所盖住。而从 iPhone 14 Pro 开始,软件和硬件与一块完整圆角矩形之关系,终于实现了合一。

当然,这不只是一个交互设计的妙思,更是唯有交互设计团队、工业设计团队、软件开发团队、工程团队(将部分传感器移至屏下)共同协作才能带来的结果。而在这之后,Apple 的 API 和第三方开发者的积极适配,则会让它在被竞品模仿后仍然有无法复制的体验。

为专业用户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

表面上看来,iPhone 14 Pro 的相机只是再一次「跟上时代」。更高的像素,更大的进光量,更好的低光表现,更好的防抖...... 但仅凭这些,iPhone 并不会让我觉得「这才是 iPhone」—— 显然,市面上的高端手机都在这些方向有所建树。iPhone Pro 之所以为 iPhone、之所以为 Pro,始终是因为他们能够洞察需求,并给出目标用户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仅仅为了刺激消费去提高硬件参数。

动机不同,打造出来的产品是有天差地别的,如果厂商只是为了刺激新消费而把硬件提升当作「卖点」,他们就不会在乎这些硬件最终给予了用户多少创作体验和质量上的提升,最终做出大量「普通用户『不会』用,专业用户不『会』用的功能」。此前众多「影像旗舰」上的高像素便是佐证这一观点非常好的反面教材。

首先,高像素,即不开启像素多合一,只是一个「模式」,而不是一个「功能」。于是,用户无法在打开相机的默认模式下使用高像素,也就无法在高像素模式下变焦。最终,讽刺地,本来高像素最大的意义就是可以在数字裁切后仍然拥有清晰可用的照片,但是一个 4800 万像素的手机,在 2x 下拍出的照片是 4800 / 4(像素强制 4 合 1)再 / 4(变焦到 2 倍)= 300 万像素的照片。一些 1 亿像素(9 合 1)的手机,如果只配备 5x 的超长焦镜头,在摄影师极常用的 50mm - 85mm 的黄金焦段附近拍摄,最终获得的是 103 万 - 300 万像素(1-3MP)的照片。为了 1 亿像素购买这些手机的用户,可能难以想象,自己相册里的大多照片连 1200 万像素都不到,甚至只是广告里「108 MP」的 1%。

那么,iPhone 14 Pro 的相机系统解决了什么痛点?它是如何解决的?

首先,iPhone 的 4800 万像素可以实现「光学变焦模拟」,在 2x 下拍摄 1200 万像素的照片。也就是在 0.5x、1x、2x、3x 这几个焦段下都能有高度可用的大于等于 1200 万像素的画质。其中 2x = 48mm,3x = 77mm,都是摄影创作使用率很高,但经常被从 24mm 跳到 120mm 的大部分「影像旗舰」所忽视的。这也顺带解决了我此前所担忧的问题:如果 iPhone 在 2023 年也选择了 5x 的潜望式镜头,并且只有 3 颗镜头,那么 1x 和 5x 之间如此大的空隙它要如何解决。彼时我担忧此问题正是因为绝大部分手机的 4800 万像素并不意味着在 2x 下能有 1200 万像素,而如今 Apple 保证了 50mm 附近的 1200 万像素,让我不再担心 3x 的消失——无论在哪一代,iPhone 在中焦/中长焦上都会有一个 1200 万像素的「定焦」。我对大多「影像旗舰」对中焦(这一包括我在内大部分摄影者常用的焦段)的忽视有多不理解,就在看到 2x 的 1200 万像素出现的那一刻有多欣喜。

iPhone 14 Pro 的焦段问题被解决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即使许多「影像旗舰」只有广角和超长焦,市面上也确实有我比较认可的,通过搭载 4 颗光学镜头解决中焦问题的影像旗舰。但 iPhone 的另一个杀手锏 ProRAW,仍然是独门优势。即使市面上已经有类似的模仿者也在融合算法与 RAW 上作出努力,在拍摄时和默认模式的体验接近程度、预览与编辑体验、第三方软件生态的适配等方面,ProRAW 仍然没有真正的竞争者。这次 iPhone 14 Pro 可以直接拍摄 4800 万像素的 ProRAW,换句话说,4800 万像素对于 iPhone 是一个「功能」,而不是「模式」,因此它是一个能进入日常拍摄流程的 4800 像素。

我始终认为,一个好的手机相机,应该有尽可能少的「模式」,尽可能多的「功能」。举个例子,人像模式和慢动作模式是「模式」,所以它不可能进入最无缝的拍摄体验。什么时候它们两个能变成功能呢?如果人像模式成长为「在任何照片拍摄时都可启用,自由选择有无算法景深,和 ProRAW 等功能不矛盾,变成一个类似 Live Photo 的开关」,它就是功能了。反之,因为它有妥协和算法的不完美、和 ProRAW 等冲突,所以它只能是个模式。慢动作也一样——开启了慢动作模式就意味着只有 1080P 的分辨率。而如果有一天,iPhone 真的可以拍摄 4K 240FPS 的视频,那慢动作便仅仅是回放时的一个功能选项,而不再有必要成为一个模式。

iPhone 在「更多功能,更少模式」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对于许多手机,扫码、HDR、高像素,都是模式,而 iPhone 则把这些全部变成了功能。而我也期待人像模式和电影效果模式变成功能的那一天,虽然这听起来离目前的算法技术有一些距离,但电影效果模式支持 4K HDR 便是 Apple 在向这里迈进的一个例证——假若它可以 4K 60FPS HDR,我何不用电影效果模式拍摄所有视频,再单独控制/关闭算法虚化?

无论是贴合真实拍摄需求与体验的焦段设置,还是融合进默认相机模式的功能,都印证了 iPhone 14 Pro 的对「Pro」一词的理解——非为 Pro 定位堆砌专业硬件/倒推出卖点,而是为解决需求去选择专业硬件,让高端和卖点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

「不思进取」的 Apple

iPhone 14 Pro 发布了,有声音惊叹其 Dynamic Island 独到的交互创意,有声音折服于其专业实用而贴合需求的影像系统。但很容易想到地,也有声音会忽视这些,指着这部手机大呼「不思进取」。包括但不限于「还是没有提升快充」、「拍照提升没有意义」、「信号不如竞品」、「没有通话录音」、「不送充电器」、「没有从右边缘向左滑动返回」、当然还有「太贵」。以前还有「没有双卡双待」、「续航太差」。

也许正因为类似后两者这样的痛点得到了解决,所以一些爱之深责之切的用户,和因为各种原因不喜欢 Apple 的网友,才会乐此不疲地在每一个文章和视频的评论区重复着这些关键词。除了「拍照提升没有意义」这个观点性质的表达我难以苟同,其它只是在陈述事实而已,我自然不会,也无法「不赞同」。我能赞同或反对的,不是 Apple 是否赠送了充电器这个事实,而是「Apple 赠送充电器与否,会不会决定我买或不买这部手机」,而我的答案是「不会」。

「交互设计与体验」,「影像系统对专业需求的贴合」,与「顶级的屏幕素质」、「行业领先的处理器」、「与生态的配合」、「高质量的第三方 App」于我而言,比上述的那些「不思进取」的地方更让我在乎。而当我有时对 iPhone 的不完美产生不满时,iPhone 的壁垒又会从反向拉住我,比如换手机后「AirPods 和 Apple Watch 的使用无法如此便利」、「照片和文件没有 iCloud 同步」、「拍完一组摄影无法直接 AirDrop 到 Mac」、「很难找到其它兼具合理焦段和高后期空间的手机影像系统」。

既然我觉得这些能吸引和留住我购买与换代,就一定有人觉得那些能阻止他/她购买与转移。觉得信号还是拍照重要,本身没有高低和对错之分。即使我从个人情感上觉得那些认为 Apple「不思进取」的观点有些老生常谈,且既然如此直接选择竞品即可,但无论从敦促厂商进步还是宣泄个人情绪的自由上,我也没有打算批判那些观点。比起观点和立场的针锋相对,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我们可以从「不思进取」中学到什么。

从「不思进取」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一方面,我呼吁各大科技公司无论处于什么阶段,都尽全力去创新和迭代。但另一方面,或许有些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认为被人攻击「不思进取」也是所有行业领跑者的必要特质。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产品受众足够广,厂商就会收到千万种不同的需求,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有或多或少的矛盾。举个例子,对于用 MacBook Pro 做 3D 创作的用户,散热和图形性能不佳就是不思进取。Apple 搭载 M1 Max 的 MacBook Pro 对于这些声音显然是朝着「思进取」迈步了。但对于一些喜欢 Mac 轻薄和未来感设计的用户,这又是「审美倒退,设计妥协,不思进取」。

一个大公司如果仅仅因为这些声音与一个权衡下的产品之差异,就会失去自己的用户,那这样的公司是何其脆弱。所以(即使我也不愿意看到),顶尖的公司最终都拥有对「不思进取」声音足够的耐受力,在自己用户的理想产品和实际产品有差异时,有足够多的壁垒去保证用户的不流失。何况,有壁垒带来的「挤牙膏」、「不思进取」不一定意味着真正的「不创新」,而是每年都有更新项的底牌、可以留住一部分用来迎合用户的营收、做更长远的规划和研发、不被技术的停滞与否束缚住发展。在去年,我讲到 iPhone 13 Pro 的 77mm 长焦镜头光圈和传感器有些小,在今年 iPhone 14 Pro 的 77mm 的长焦镜头仍然是 f/2.8 的光圈——多么「不思进取」。然而,仅凭借 A16 和 Photonic Engine 图像管线技术,iPhone 14 Pro 的 77mm 镜头的低光拍摄能力直接提升了 2 倍。想象一下,如果一个「思进取」的 Apple 每年完全凭借搭载当前最新的硬件来改善拍摄质量,而同年 SONY 能提供的最新的传感器与前代相比低光能力只提升了 15%,他们还是否来得及研发需要多年提前准备的 Photonic Engine?

Apple「硬件产品的生态」甚至只是较为初级的壁垒,对我来说不能使用 AirDrop 和 Universal Control 等只是不够便利,并非不能忍受或者完全没有替代方案。但当我用 Apple 自己的 SwiftUI 开发应用时,当我想要的影像系统只有 iPhone 能提供时,我不是因为某种「不兼容」而被束缚,而是因为独一无二的体验在市场上全无竞品提供,而进行主动选择——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壁垒。技术和格式是死的,一个公司有再前沿的技术,也无法阻挡行业竞品在几年内追上(当然,能实现前沿技术和行业标准格式的公司已经相当值得佩服)。产品设计者和研发团队是活的,在用户需求、体验和习惯上布局,可以制造更多难以追赶的领先,并且相比被「被动绑架」、用户也在被主动吸引。前者的例子有 Microsoft 和 Adobe 这些公司,而 Apple 则是少有的同时能够「被动绑架」和主动吸引用户的公司,能有极强的用户粘性也就不足为怪了。

写在最后

在这几年,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如大疆,做出有设计、体验与研发壁垒的高端产品,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聆听用户的声音和坚持长远规划与自己的节奏,是一门平衡的艺术。我当然希望用户的声音不被忽视,但我也渴望我们的品牌也能像 Apple 一样「不脆弱」,不被过度强调性价比和功能堆砌的声音牵着走,而最终失去任何冒险与探索的权利。

请允许我,祝愿越来越多的品牌,通过设计、体验与研发的壁垒,拥有在性价比和功能堆砌上「不思进取」的底气。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