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具中华特色又声名远播的文房用具中,毛笔不遑多让。中国的毛笔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还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文人墨客借以抒怀的亲密朋友。
文人将自己的生涯称作“笔耕”,意思是以笔为锄,维持生计,这一方面说出了自己和书写工具的关系,一方面道出了生活的艰辛。虽然如此,在文人学士心中,笔依然是神圣的,漆成红色的“彤管”常被用来表明“赤子之心”,而文人之间互赠毛笔以为信物,或者以笔为题酬唱作答更是比比皆是。
此外,作为书写工具的毛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汉字字形的发展。例如甲骨文大多是窄细的线条,拐弯处尤其显得直硬,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刻字用的“笔”材质过于坚硬,所以刻字时自由度较小。杨雄《法言·问道篇》曰:“孰能书不由笔,言不由舌?”可见,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毛笔功不可没。
01
毛笔发展历程
最初的毛笔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仰韶彩陶上绘制的花纹可以观察到毛笔勾勒的痕迹。通过“笔”这个汉字可以看出,“笔”就是由“竹”和“毛”组成的书写工具。最初的时候,“笔”写做“聿”,在甲骨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笔头呈散开的状态,好像毛笔的样子。不过,考古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湖南长沙出土的战国毛笔,这支笔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的笔杆由竹子制成,笔杆劈开的一端夹着兔箭毛制作的笔头,同时用丝线缠紧固定。
相传,蒙恬造笔,其实是蒙恬改进了秦笔的制作技艺。崔豹《古今注》载:“蒙恬始造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毫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根据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笔可知,此时的毛笔与现存最早的战国毛笔相比,最明显的不同在于笔杆的下端被镂空成腔,用以容纳笔毫。
汉代,书体经历了激烈的演变期,西汉隶书的普及冲击着小篆的使用,随后,采用波挑法的章草、打破字字独立形式的今草,以及艺术感更强的狂草依次出现,东汉中期又出现了楷书,东汉后期萌生了行书,书体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毛笔的使用,反之,书法艺术也促进了毛笔制作技艺的提升。
汉魏以来,随着文学的繁荣,书法艺术的发展,文人大家们对毛笔的制作工艺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毛笔的选材更加精细,除了紫毫、狼毫、羊毫等后世常见的毫毛外,鼠须、鸭毛、猩猩毛、九节狸,甚至胎发都可以作为笔毫,《江南府志》载:“南朝有姥善作笔,萧子云常用之,笔心用(小儿)胎发。”此外,兼毫笔也多了起来。而笔杆除了竹子、木头外,荆条、茅茎、荻等也是常用的材料。
唐朝,安徽宣城制作的“宣笔”选料严格、做工精细,深受文人学士的推崇。当时较为流行的是一种锋短形如鸡距的“鸡距笔”,这种笔劲健硬挺,能使书写者的笔力得到最大发挥,白居易曾写《鸡距笔赋》盛赞这种笔。到了宋代,宣城出现了一批手艺精湛的制笔名匠,其中诸葛氏声明最盛,梅圣俞、欧阳修围绕“诸葛笔”和诗多首,陶谷、黄庭坚、苏轼等也是诸葛笔的拥虿。元代以后,浙江湖州一带逐渐成了新兴的制笔中心,宣笔逐渐被湖笔取代。
明代屠隆在“杂论文房清玩之事”的《考槃余事》中,介绍了一款好毛笔需要具备的四种品德:“尖、齐、圆、健”,也就是说笔锋要尖如锥状,毛颖铺开后长短整齐,笔头需浑圆挺直,笔毛要有韧性、有弹力。近些年,各地都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安徽宣笔、浙江湖笔、河北侯笔、山东齐笔等一大批兼具实用价值和审美意趣的毛笔不断发扬光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02
毛笔制作工艺
一支毛笔从选料到制作完成,一般需要经过设计、选料、配料、拔毛、脱脂、水盆、结头、蒲墩、装套、择笔、抹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以分出几十甚至上百道小工序,在众多的制作工序中,以择料、水盆、结头、择笔最为重要。
毛笔的原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笔头、笔杆、辅料,笔头可选择的有羊毛、兔毛、狼毛、猪鬃、牛耳毛、胎毛等,笔杆除了竹子、木头等植物纤维外,还可以选用名贵的玉器、陶瓷等,而辅料则是制作毛笔时用到的工具,例如胶粘剂、水盆(水槽)、刻刀等。在拿到原料后,要对原料的长度、颜色、锋颖、毛杆粗细、直顺情况等进行鉴别,分门别类,以供选择。
水盆其实就是水槽,制作毛笔时的水盆工序又称水作工,是把分好类的笔毛原料制成笔头半成品。由于笔毛原料有长短、粗细、曲直等区别,这就需要水作工在水盆里用角梳对其反复梳洗,进一步整理分类,制成刀片状的“刀头毛”,然后进行“齐毫”,把无锋、断头、弯曲、扁平的毫毛一根根挑出来。随后来到结头工序,把制成的半成品笔头捆结粘合在一起。
和水盆工序一样,择笔也是一项特种技艺。所谓择笔就是把笔毫捻成笔头形状,在捻制的过程中剔掉弯曲不整的毫毛,并把笔头抹光,在这道工序后,笔头就会具有尖、齐、圆、健的特点,看上去锋颖顺滑,形态美观。
其实,不同的毛笔其制作技艺并不完全相同,例如属于江西省南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港毛笔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1600余年,最具代表性的制笔名匠当属明万历年间的周虎臣,乾隆曾给周虎臣后裔题写“周虎臣笔庄”的匾额,直到今天“周虎臣”依然是响当当的毛笔品牌。
在制作文港毛笔时要经过126道工序,大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毛笔笔头制作,一部分是毛笔笔杆部位的制作。在选料时除了动物身上的毛发外,还会选择人工尼龙毛,人工毛料甚至比动物毫毛平直顺滑,这是文港毛笔工艺的创新点。出生于制笔世家的徐华荣自10岁起就随父亲学习毛笔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余年,他创办的毛笔制作研学坊,以课堂教学和活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03
代表性毛笔
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毛笔有不同的分类法。所谓小楷,中楷,大楷,本是指字径的大小,但是想要写出优美流畅的书法,毛笔也要选对大小。毛笔笔头根部的直径大,从笔管出锋的长度长,就是大笔。越大的笔,弹性越小,所以写大字的时候竖勾往往很难一笔写成;太小的笔,蓄墨能力则偏差。
从笔毛的软硬程度上来说,可以分为软毫,硬毫,兼毫,软毫柔性强,使用不当线条会显得臃肿无力,羊毛、鸡毫常被用作软毫毫毛;硬毫弹性大,使用不当线条容易干瘦无神韵,狼毫、兔毛、鼠须是常见的硬毫毫毛;兼毫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毫毛制作笔毫,其软硬程度介于软毫和硬毫之间。
如果从笔毫的选材上来说,则有兔毫笔、羊毫笔、狼毫笔、兼毫笔等,宣笔是最具代表性的兔毫笔,湖笔是最具代表性的羊毫笔,中国齐笔集团制作的狼毫礼品套装深受顾客喜爱,而侯店毛笔光笔毛就有40多种选择,其中狼毫毛笔的制作更是使中国制笔业出现了“南羊北狼”的说法。
宣笔
“千万毫中拣一毫”的
“掌上明珠”
有“毛笔鼻祖”之称的宣笔,来自安徽宣城泾县,相传是秦将蒙恬改良过的,选材严格、制作精良,自秦以来就被列为贡品。
古时,上乘的宣笔,其笔毛来自秋天捕获的成年雄性毛兔,这样的兔子常年在山涧野外吃野竹叶,饮山泉水,脊背上的黑色双箭毛弹性极强,但是数量很少,取之不易。白居易《紫毫笔》曾盛赞宣笔的珍贵:“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毫中拣一毫。每年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
自秦到唐宋,宣城制笔名家辈出,诸葛家世代相传的“诸葛笔”,不用柱毫,而是用一种或两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因而也叫“无心散卓笔”,这种笔软硬适中、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一笔可抵他笔数支。柳公权就曾向诸葛氏写过“求笔帖”,欧阳修更是称赞这种笔“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此外,歙州吕道人、黟州吕大渊、新安汪伯立等都是当时的制笔大家,“汪伯立笔”不仅是“新安四宝”之一,还一度成了徽笔的代名词。
到了宋元时期,安徽中南部展开了长达四十余年的拉锯战,经过战火摧残的宣城凋敝破败,制笔工匠也纷纷迁居外地,自此,宣城的宣笔逐渐隐去了往日的光辉。虽然如此,宣笔的制作技艺依然传承了下来,并在2008年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今天的宣笔选料依然严格,但已不局限于兔毫,狼毫、羊毫、鼠须、鸡毛、鹅毛等都是主要原料,而制作工序从选毫、切割、修削到成品,则要经过12道大工序、108道小工序,可谓复杂非常。宣笔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佘征军自1982年起学习宣笔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年,2015年惊艳了书画界的玛瑙禅笔就出自他的手中。
湖笔
选料精细、制作精湛的
“笔颖之冠”
在各地生产的毛笔中,来自“湖笔之乡”浙江湖州善琏镇的湖笔,可谓声名远播,如果你走近它,了解过之后就会发现,它真的有底气稳坐“顶流”的宝座。
湖笔的兴起伴随着宣笔的衰落。在元代以前,湖州已经积蓄了很久的力量。比湖笔更早为人所知的是宣笔,但受战乱影响,宣城的制笔工匠有一部分来到了临近的湖州,在宣笔衰落后,湖州的湖笔逐渐为人所知。
此外,湖州自古以来就文风昌盛,才子迭出,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苏轼、张僧繇等名家都曾寓居湖州,他们的书画活动也带动了湖州制笔业的发展。而湖州一带盛产的湖羊,夏季吃草,冬季吃桑叶,因而羊毛蛋白质含量更高,也更有弹性,非常适合制笔。
对于用料讲究的湖笔来说,湖羊能用来取毛的部位,只有损伤较少的颈下和腋下,所以一只湖羊最多只能取三四两的羊毛供笔。湖笔又称湖颖,所谓“颖”就是毛笔笔尖那段整齐又透明发亮的锋颖,也叫“黑子”,要想“黑子”长短一致,就得将品质相同的羊毛挑选出来,而透明发亮的锋颖,则更容易达到“尖、齐、圆、健”的效果。
2006年5月20日,湖笔制作技艺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邱昌明作为湖笔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自1966年进入善琏湖笔厂工作,全面继承了择笔羊毫传统操作技艺,所制毛笔“四德”齐备,曾获多项大奖。中国最老的一家以湖笔生产和经营为主的笔庄——王一品斋笔庄,至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了,它自产的“天官牌”湖笔驰名中外,深受中外书画家的喜爱。而坐落于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的戴月轩,主要经营的毛笔也是湖笔。
侯笔
来自“北国笔乡”的“御笔”
河北衡水侯店村,自明永乐年间起就盛产毛笔,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因为所制之笔“含墨饱满而不滴,行笔流畅而不滞”,光绪帝曾立碑表彰,所以侯笔也被称为“御笔”,今天更是和内画鼻烟壶、衡水金鱼一起被称为“衡水三绝”。
侯店毛笔最有特色的当属狼毫笔,这种笔选用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上乘的黄鼠狼尾做原料,锋长杆硬,刚柔相济,笔头饱含墨汁却不会漏墨,经久耐用,清代时北京的琉璃厂就有很多店铺销售侯店毛笔。除了选材精良,工序复杂外,侯笔还十分重视毛笔上的装饰。例如笔杆的装口和封顶使用竹子、硬木雕等原料,采用镶嵌工艺装配而成,笔杆则雕刻“游龙戏凤”、花鸟山水等精美造型,使毛笔不仅仅具有实用性,还是精致高雅的艺术品。
2009年,侯店毛笔制作技艺被列入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年纪轻轻的李红玉作为这项技艺的第十八代传人,自2016年起跟随外祖父学习毛笔制作技艺,她坚持纯手工制作的方式,抱着毛笔是作品而非产品的心态,制作的毛笔远销海内外。
齐笔
世代相传的中华艺术
诞生于齐鲁大地的齐笔,历史悠久,距今已延续了2000多年。今天的齐笔制作中心在山东广饶县大王镇西营一带,不同于其他制笔盛地大规模集成发展的趋势,广饶县的制笔工艺一直采用一家一户的作坊式生产模式,依靠师徒相传的方式,传承着古老的制笔技艺。
齐笔制作大师郭安田的祖先,在明洪武年间,从山西老家迁至广饶县大王镇,并拜当地的制笔师傅为师,学习齐笔制作技艺,从此世代相传,到了郭安田曾祖郭清涟时,创办了“育兴笔庄”,招揽学徒,扩大经营,生产的毛笔远近闻名,郭氏后人直到今天依然传承着齐笔制作技艺。郭明昌是齐笔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自14岁起就跟着外祖父学做毛笔,至今已年近七旬,仍然坚守在水盆前延续着这项古老的手艺。
今天的齐笔,在传统制笔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制作的齐笔选材严格、雕刻精美,兼具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远销日韩、东南亚及欧美各国,为传承华夏文明,传播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新石器时代走来的毛笔,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早已不再只是单纯的书写工具,考究的用料,精致的雕琢,让它在文人的书案边大放异彩的同时,也以超高的颜值、独特的收藏价值成为了可供欣赏的艺术品。一支小小的毛笔,谱写下的是动人的乐章,承载着的是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搭建起了中外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陈云琴,《“文房四宝”与中国传统文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6月第2期。
[2]周有光,《文房四宝古今谈(上)》,《中华活页文选》,2017年第3期。
[3]《每个写毛笔字的人,都握过这样一支笔》,地道风物,2020年3月1日。
[4]董秀秀,《唐宋文房四宝文化与诗词创作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3月26日。
[5]王小娟,《宋代文房四宝与文人》,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29日。
[6]《非遗名录|一支毛笔扬天下——文港毛笔制作技艺副标题》,文旅中国,2021年3月5日。
[7]于也童、高爽,《探访沈阳百年“胡魁章”:古法制笔的坚守与辉煌》,新华社,2018年3月5日。
文丨陈曼菲
百科编辑丨黄丹琪、史丹彤
图片编辑丨茶叶末儿
封图丨摄图网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