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牛提示
阅读本文需要 3 分钟,安利我的新玩意儿——一台超迷你主机!
如果你喜欢本文,就分享给你的小伙伴!
01 需求
最近几年,对电子产品的欲望降低了很多。不过,两个月前,我萌生了弄一台办公小主机的需求。
其实,对于电脑,我一直没有太高的需求,不看 4K,更不玩游戏,最复杂最耗资源的需求,那就是视频剪辑了。
不过,我的视频剪辑需求,也算是非常入门了——只是使用 Camtasia 来完成课程视频的剪辑工作。
之前使用的电脑,都是笔记本:一台 Macbook Pro,一台华为。但因为办公升降桌很小,笔记本 + 带鱼屏往上一放,就更打挤了。
所以,迷你主机的需求,就这样诞生了。之所以需要迷你,是因为我不希望它太占空间,不然还不如继续用笔记本呢。
02 选品
最初,我本打算入手 Mac Mini,下单之前,顺手看了下 MacBuyer's Guide(一个提供 Apple 家产品购买建议和指南的网站):
好家伙,这一代 Mac Mini 已经发布 604 天,而平均更新周期为 634 天,所以,网站直接给打上了” 不要购买 “的标签:
我可不想前脚刚原价购买,后脚就上了新一代产品。所以,果断放弃。
然后,逛张大妈的时候,无意间发现这么个玩意儿:
这玩意儿叫DeskMini,看了一下详细介绍,机箱只有 1.9L,甚至比一瓶拉罐可乐大不了多少,嗯,尺寸似乎正合我意!
但这只是一个机箱 + 主板的准系统,我得自己另行购买 CPU、内存和硬盘。
挑选了一下,粗略计算了个总价,似乎能控制在 3500 以内,ok,下手!
于是,我就这样用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迷你组装机。
03 装机
准系统拿下,实际到手价格 909,包含机箱、电源、主板和风扇,另外还有一个无线网卡。
然后查了不少资料,确定下AMD R5600G这款 CPU,散片 1089 拿下!
硬盘不用太大,毕竟我有 NAS 服务器,所以,1TB 的铠侠 NVME 固态,527 拿下!
内存么,之前的电脑都是 16G,剪视频 + 开虚拟机的情况下,有些捉襟见肘,所以,怎么也得上 32G 吧…… 最后,654,拿下两条 16G 镁光 DDR4 3200。
然后,查了一下自带的无线网卡,最高速度 433 Mbps,岂不是让我的 NAS 毫无用武之地?怎么也处上 2.5G 无线网络吧?
好的,AX210 无线网卡安排上!拼多多 75 到手!
所有配件到齐,装机——
不得不说,第一次自己装机,我是真的手残,找了 N 个视频,折腾了两个小时,终于给装上了……
是真的很小,比我 500ml 的茶杯大不了多少,放桌面上毫无违和感。
04 体验
然后,重新整理桌面空间、开机、装上 Win11,常用的软件装上,测试视频编码。
旧的电脑,视频编码 CPU 占用直接狂飙到 100%,这小主机,占用率一起处于 60% 左右。
内存也一直没用到一半。
真香!
甚至,几年不玩游戏的我,还特意下载了 Steam,入手了地平线 5……
没错,集显玩地平线 5!
开低画质(第二档,下面还有极低),挺流畅的,不过没有测试帧率。
到这一步,我只能说:
AMD Yes!
05 再次折腾
用了一周之后,我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
CPU 温度时常接近 70 度。
作为一名完美主义者,这能忍?
所以,我又萌生了换个散热器的想法。
因为主机太小,所以最高仅支持 46mm 的散热器。
所以,103,拿下这个规格的利民散热器!
安装安装安装……
不得不再次吐槽,我手是真的残,换个散热器,又搞了两个钟头……
而且因为底部螺丝拧得太紧,主板都给干弯了……
好了,温度果然下降了好几度,舒服了!
再后来,我又发现,这主机虽小,但扩展性还挺高:居然支持同时插上两块 NVME 硬盘、两块 2.5 寸 SATA 硬盘。
好的,继续拆!
把我闲置的 SATA 固态给装上当下载盘。
不得不说,手残归手残,折腾是真的爽啊!
06 结语
后面又买了一些小玩意儿,汇总一下这次折腾的总费用——
3400 不到的一台小主机,既能满足我办公的所有需求,又满足了自己折腾的欲望,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机箱超小的关系,即便淘汰以后,还能做一台 HTPC 或者远程访问主机,多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