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通过写文章认识了一个在做运营的朋友。他因为文章和我结识,本身也具备不少运营经验。我问他为什么不考虑自己也写点东西?他的回答是:我的知识面和经验还不够全面,写不了足够有深度和传播力的内容。

所以,在我看来,专业领域的文章有两种输出情况:

  • 第一种情况:已经完全系统地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然后气定神闲地做输出;
  • 第二种情况:只学了一部分,就开始做相对「片面」的输出。

第一种常见于已经比较厉害的行业人士、大学教授等,比如能在「得到」上开设专栏课程的老师。但是咱们大部分的人,都无法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上,完全称得上是专业,所以只有第二种情况。所以很多人都因为想象的恐惧被劝退了。

我想结合我最近看的一些资料和写作经验,和你聊聊内容创作的价值和提升创作力的思路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内容创作的价值

很多人不愿意写文章的原因,就是觉得自己写得不深入,对别人帮助不大;或者认为内容创作就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价值。我会从对外价值和对内价值,来分享内容创作的价值。

1)对别人的价值

先分享一个「鱼牛童话」的故事。

小鱼和小青蛙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处在池塘里。小鱼想知道陆地上都发生了什么,小青蛙外出去游历遇见了一头牛,便回池塘和小鱼讲述:它喜欢吃青草,而且身体很大,头上有两个角,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大大的乳房。于是,小鱼在自己的脑中,构建出了鱼的身形、带着鱼鳍、长着角和腿的奇怪生物。

《鱼牛童话》无纺布作品 - by 葱呗 @站酷

小鱼听见的所有描述都是对的,但由于信息的缺失,加上小鱼本身的知识结构,在脑中形成了牛鱼的经验。虽然小鱼在客观上来说是错误的,但是对小鱼来说却是合理的。

虽然小鱼没有看清全部的「真相」,但这已经打开了它的好奇心,知道了一个全新的「事实」: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长得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生物存在。就像有人刚从火星回来后告诉我们,路上碰见了一个外星人一样震撼。

NASA 好奇号在火星的拍摄画面 Sol 3466 (2022-05-07 07:58:16 UTC)

在真实的世界中,我可能是鱼,你可能是青蛙,他可能是水龟,每个人身处的阶段,关注的领域、所拥有的知识结构都不一样,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

为什么不一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一段时间里,只能重点专注在一件事上,所以无法学习完所有的知识。而又因为每个人一生里,接触的人和事无法完全重合,所以每个人形成的知识结构也会不一样。

倘若我们聊的不是众所周知的「牛」,而是少部分人知道,大部分人不知道的知识(比如一群盲人在一起摸大象),那么它也能给大部分人带来不一样的新视角和新启发。也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在经过思考和沉淀后的发声,才显得很有价值。哪怕你听到有人给你说「其实世界是平的」,也会让你产生有趣的思考。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的内容没有价值,只要是用心思考、经过沉淀,就一定能帮到一些人,给大家一些启发。

2)对自己的价值

关于价值,很多人可能很关心「实用价值」。就会提出一个质疑:光是写作,怎么能帮助自己实践?写作是不是纸上谈兵?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曾在微博上发过 这样一段话1

其实输出能力从来都不是文字的能力,字只是符号,真正让文字变得有力道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与情感,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再华丽的文字也会显得油腻造作,那些掷地有声的话语里总是包含着思想的厚度和情感的质量,然后用逻辑让它变得筋道。当我们认真写一些东西时,实际上是在借助文字这套符号系统来帮助自己整理内心世界。 

写作即思考,我们可以借助文字来整理自己的繁杂思绪,把它从无序变成有序。写得不够清楚,说明你想得ded不够透彻。

写作和思考有关,那和实践落地有什么关系?

原因很简单,虽然「写作」无法直接指导「实践」,但是写作可以通过「思考」,来指导实践。并且思考可以产生新的知识,新的知识能够反向帮你更好地实践 2

拿我自己举例,我在写《长期主义》之前,我对「长期主义」的理解只停留在比较表浅的层面,在写完后,我发现它会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做未来的很多决策。

再比如,我会在笔记库里单独建一个《写作问题》的笔记。每当我遇到写作卡壳的情况,我就会在笔记里记录自己当下的状态,并且找到解题的出路。

 

写作「写作」的话题(套娃了又),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写作 - 思考 - 实践」的闭环。对比前一个月,我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提升,也是写作本身给我带来的好处。

了解写作带来的价值后,我们需要再深入了解一下写作的内在机制,先认识我们自己,才能更自如地做事。

写作的联想与创新

我们都知道,学习时最重要的是把看到的新信息,与过往的旧信息相关联,但是具体关联的是什么呢?

1)符号与经验

还记得开始的「鱼牛童话」吗?青蛙给小鱼传递的信息本质是一些语言符号,小鱼因为缺少对真实世界的接触,所以产生了「鱼牛」的信息误差。

小鱼对真实世界的接触属于「感性」的「经验」,而青蛙给小鱼说的知识属于「理性」的「符号」。

再加上新事物和旧事物的维度,我们可以把联想过程划分为四个要素:新形象、新符号、旧经验、旧符号。

  • 新经验:新事物在现实世界中的经验信息,给人的真实感受;
  • 新符号:新事物的文字、声音等符号信息;
  • 旧经验:联想到的旧事物的经验、感受、印象、现实中的过往经历;
  • 旧符号:联想到的旧事物的符号,记忆中由声音和语言组成的符号信息。

如上图所示,整个联想过程乍看起来比较复杂,但是它其实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了我们在联想时的路径问题。

这个图能看出,我们是没有办法从新符号,直接联想到旧符号的。有时候,我们看到了一段文字,结果想起来了某个画面,但是迟迟叫不出那个人的名字。这个过程就是你能从「新符号」到「旧经验」,但是从「旧经验」关联到「旧符号」的路径出现了问题,最后无法完成新、旧符号的连接。

2)联想的过程

不管是学习还是写作,我们都离不开联想的过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缺少「旧经验」,旧符号也无法与新符号进行关联。比如前段时间比较火的《凯文凯利的 103 条建议》,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创业、工作、生活的金句箴言。但现在这些金句我几乎都忘记了。原因就是出在我在当时没有找到能与我现实中深刻的感受连接的句子。即使我理解了句子当中的上下文和情境,想象出具体的感受,但这样仍然无法完全理解对应的知识。

所以,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尽可能把看到的文字符号翻译成具体的经验,刺激自己大脑内的感官系统,从而有更大的机会连接自己的「旧经验」,更新自己的知识符号体系。

《创作者经济》里,我在解释「指数问题线性化」的概念之前,就先引用了搬家收拾东西的场景。其目的就是先帮助读者进行旧经验的关联,然后迁移到写作流程的经验,这样来增加读者的理解效率。

3)创新的过程

从新符号到旧符号的过程是学习和理解,而从旧符号到新符号的过程就是内容创新。

最近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内容创新是来自前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浩翔提出的「大厂 title 保质期」。这个概念的大意是,核酸证明有 48 小时保质期,大厂光环下的影响力和资源有效性也有 48 个月的保质期。我们不妨把它作为内容创新的案例,尝试理解内容创新的过程。

保质期给人的感知就是产品价值会有恒定的期限,过期了就不值钱了,然后会被新的产品替代。

如图所示,从「核酸保质期」的符号,按照保质期的「旧形象」迁移到大厂 title 的「新形象」里,然后得出「大厂 title 保质期」的新概念。

思考到这里,我们还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这些关系,挖掘背后更多的信息。

比如除了大厂的光环,还有哪些外部资源和身份标签也是有保质期的?从个人长期财富和发展看,哪些东西会更具备长期的价值?这样层层追问下去,也许就能写出更深入的内容。

总结下,创新的过程就是「旧符号」到「新符号」的过程,并且从更高的维度审视和思考,进行内容的深入创作。

提升创作力的三个启示

信息爆炸加上时间碎片化,让我们接收的信息几乎都是碎片化的,平时看书也是断断续续,都没法进行深度的学习,更遑论写一篇完整的文章。

2020 年底,随着 flomo 的诞生,网上开始风靡「卡片笔记写作法」。然而在 2013 年,王竹立老师就在《远程教育》上提出了「零存整取」的写作方式。他把网上的自媒体账号当成了个人的「知识银行」3

「零存」指的是把零碎的知识和观点,都糅杂存进这个「账户」里;

「整取」指的是等到「账户」里的信息和知识足够撑起一个完整的内容后,再把它「取」出来。

他提出了内容创新写作的三个重要步骤:积件式写作、个性化改写、创造性重构。

  • 积件式写作:复制原文并简单点评,主要是对前人的知识复述,记录自己一闪而过的念头和碎片想法。
  • 个性化改写:用自己的语言符号体系,联系自己的经验对新知识片段进行深度加工。
  • 创造性重构:把经过改写的新知识片段,与原先的知识结构做结合,变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结合之前的「符号与经验」和「零存整取」,我得到了三个启示。

1)提升「感受」到「符号」的翻译力

我们在看《脱口秀大会》和《一年一度喜剧大会》的时候,常常会惊讶于这些演员和编剧是怎么能想到那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段子的。比如庞博说,很多男生在逛街的时候,会突然做出自以为很帅的运球动作。

所谓的洞察,就是你能把现有的不一样的感受进行区分,然后把它用语言描述和分类出来。说出来后,会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因为大家都有经历过,但是从来没想过把这样的感受显性化。这个洞察的过程,就是把「感受」翻译成了「符号」。

有时候,我们的灵感一闪而逝。是因为你当前的所见所闻对你有些触动,脑子里闪现过了与之对应的零碎的符号信息,记下来,它就成了你的「闪念笔记」。

为什么要尽快记?因为过了这个时间点,你再回忆的时候,会忘记很多细节。在《周末随记》里,我在当时记录下了因为吃甜品而带来的幸福感。

开心果巴斯克。绿三角,零星的开心果碎点缀在三角尖上面,三角尾被一层深色的厚脆质感包裹着。口感绵密细腻,咸里带着奶香和微甜,开心果的脆感和风味融入其中,幸福感油然而生。

现在如果再让我去描述这样的幸福感,就无法呈现出那么多细节。

所以,不管是我们在阅读还是生活里,一旦有任何启发和闪念,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记录时间,抓住那些灵魂中闪烁着微光的思绪,把它翻译并记录下来。

随着你写的越多,你对感知的提炼速度就越快,你的写作产出效率就很大提升。并且当你看到自己写出的文字时,还可以因此有更多的联想。这就要用上「符号」到「感受」的想象力了。

2)提升「符号」到「感受」的想象力

不知道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没。就是看一段文字时,每一个字都认识,但无法理解它是啥意思。但是你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时,会逐渐就能看明白。

这就是「符号」到「感受」的改写过程,改写速度越快,你的阅读效率越高。

阅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已经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前者需要我们具备很大的知识储备量,但当我们面对陌生的新领域时,如果无法直接做知识的迁移,就会采用更原始的理解方法——想象力。

如果说知识和符号是一个个现象和思绪的组块,那么想象力就是对组块进行「文件解压」的工具。

比如在刚看到「积件式写作」时,我的脑子里会出现一堆层层叠叠的信件的画面,信件上有杂七杂八的文字和涂鸦。这就算是一种想象力,它会帮我提升对概念的印象和理解,哪怕我一开始的理解是粗浅的。

在阅读和学习时,我们要尽可能把文字「可视化」,去想象一个文字蕴含的场景和画面。这样你看到的不是一段段文字,而是一幅幅画。连着看,静止的画会变成动画,连续的动画会变成故事。

而故事的想象和理解,源于你过往的经历。

为什么故事会更让人喜欢?其中一个原因是故事更容易唤醒人们过往的经历。从而调动起读者的旧体验,引发读者的想象力。

对于创作者而言,则更需要有更丰富的经历。只读万卷书,不躬身做事、把手弄脏,那么你只是一个知识的传话筒,只有融入了你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这个知识才算开始真正属于你。

所以,不要让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只有两点一线,不要一年 365 天只是重复着《土拨鼠之日》一般的循环。去完善自己丰富的体验,去认识不同的人,去做不一样的事情。让这些经验成为你理解世界的想象力原料。

3)提升「新符号」与「旧符号」之间的创造力

基于上面的「翻译力」和「想象力」,我们就能向帮助我们做内容创新的「联想力」迈进,就是内容创作的第三个阶段——创造性重构。

《预测框架》里,我们知道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个认知框架被创建和迭代的过程。当我们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概念时,经过理解和重构,我们会把它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形成新的认知。

但是,往往我们在去写新概念时,没有办法在很短时间里进行知识的连接。这就要求我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思考的子弹飞一会。

UP 主老蒋之前在 视频 里说,他会在大学期间经常会在一大段时间里进行一个主题的深度思考。这样的思考方法,会让自己会养成更深刻的洞察的习惯。

这应该算「主题式学习」,我近期的每一篇文章,也都是针对固定的主题,进行定向学习和记录,然后整合产出。

我会在每周找到一个问题,然后深入地做一些研究。这样的好处是我能够在专注的时候认真钻研,在睡觉、洗澡、散步的时候,发散思考和远距离联想,在阅读文章和书籍的时候,脑子里若隐若现地存在主题的主线,一旦能和我的主题内容有关联,我就快速记下来,然后重构改写,最后放到我对主题的知识体系里。

主题式学习的优点是能帮我在某一个领域里了解得ded足够深入,缺点是它很消耗时间和精力。因为从 0% 到 50% 理解一个领域,可能只需要消耗我 40% 的精力,但是从 50% 到 80%,会用掉我 90% 的精力和时间。难度在于搜集完信息后,怎么对这些信息做逻辑的梳理和排布,最后呈现成文章。所以一周的间隔时间比较短,所以对我而言其实挺累。如果你本身有自己要做的事情,也想要尝试主题式写作,可以考虑把写作周期拉长一些,比如一个月甚至两个月。

结语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相信看到这里的你已经有答案了。

作为非专家、非学者的普通人,很多朋友还是会担心自己不够专业,也不能输出很有深度的内容。其实不必有这样的心理负担,谁都是从一开始啥也不懂慢慢深入了解,到最后研究深入的。你不需要证明自己现在有多厉害,只需要证明自己能够越来越厉害就行。

因为每个人的知识体系都是独一无二的;

因为写作即思考,思考能帮你解决实际的问题;

因为创作能帮你直达内心的深处,让你对世界的感知更清晰。

你可以先尝试留意身边发生的事,记录一些灵感,等到灵感越来越多后,再组成一篇新的文章。不会写长文章不要紧,你可以尝试先改写一些文章和书籍中的知识。

即使收集的知识不完全,但是自己的知识是自洽的,就能构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原点,然后像织网一般向外蔓延,构建自己的知识之网。

随便聊聊

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其实写这篇文章的难度比上一篇大很多。这篇文章本质上是一个读书笔记。我是一边吸收王竹立老师的往期作品,一边输出自己的理解,同时还要调整整个文章逻辑和框架。目前看来,也有不少地方衔接起来比较生硬,还望见谅。

如果你对「零存整取」感兴趣,可以看看他往期发布的文章,我整理 5 个 PDF 格式的文章给你,点击这里下载( 提取码: 5c8t )。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