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短暂,我到底该如何用好我有限的时间?我每天就只有24小时,怎样把时间的价值最大化?有太多事情要做了,我现在应该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什么?

这些问题我经常问自己,我猜你也一样。

时间管理技巧和工具层出不穷,但它们似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不仅更忙,而且还焦虑,还很空虚。于是出现了「佛系」、「躺平」这样的词,让人感觉又到了另一个极端。

我觉得要回答好开头的问题,我们需要对时间和现实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不能构建一个空中楼阁,在里面堆满了工具,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我们需要把理论建立在现实之上,然后再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不断调整。

本文不会解决所有问题,但希望能作为一个引子,让我们重新思考这些问题。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我对时间感知的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困惑;第二部分从一本好书出发,分享它带给我的启发;第三部分是一些实用性的方法。

文章很长很长,你的时间宝贵,请随意选择感兴趣的部分开始。

第一部分

和自己算账

当生产力还没有成为人们的头号焦虑时,我就想过很多办法管好自己的时间。

中学时代,无意间在家里翻到一本正儿八经的账簿。当时正直我奋发图强之时,心想要不把我每天的学习时间记下来。

一开始能记七八个小时,后来我记得最多记了11个小时之多,可高兴了,觉得那天过得特别值。不过,每天学习那么久的确有点难,虽然还是很努力,但后来再也没有打破那个纪录。

高中住校,每周五回家前都会往书包里塞满练习题册,因为我心想终于有时间来追赶一下了(不是有所谓哈佛图书馆十大箴言说,「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书」)。

可回家后往往很懒。为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办法:和自己签协议。我在 Word 里编辑了一份协议书,抬头写了几句励志的话,末尾留下签名的位置。每周五回家之后,我就和自己郑重其事地签定协议:「这周末我要完成…… 承诺人:(潇洒的签名)」。

后来没有这么强的仪式感,但我依旧热衷于给自己定计划。周计划、学期计划、年计划。特别是到了大学,觉得有太多方面需要提升了,不光是课业成绩,还想多读书,还要运动健身,还要参加社团活动,觉得每天应该越忙越好。

但后来有一天我猛然发现:我好像没有哪次是真正完成了计划的。

伴随这个发现的是深深的自责,我经常找自己算心理账──怎么这么没有自制力,我下次一定要完成计划。

时间突然变多了

后来我终于意识到,凡是依靠意志力的事情都很难长久。于是没有那么执迷定计划了,但对时间的态度还是没有变。

要是一天结束了觉得过得不充实,要么责备自己,要么睡前试图再干点什么事情,但往往是瞎忙,为了忙碌而忙碌。

对我来说,时间一定要被用来干点什么「有用」的事情。甚至对于公司的年假我也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请的假要是不拿来出去玩就算浪费,而且玩得越累感觉越值。

不过两年前疫情来袭,世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不用把时间花在通勤上,周末不必吃喝玩乐,每天穿着睡衣就能上班,起床闹钟也不用调了。时间好像变多了。

其实不是时间变多了,而是事情变少了。

以前总觉得有忙不完的事情,但我突然发现,如果都不做,好像也没什么。

不仅没什么,反而还更好──有吃的有住的,有朋友相伴,时不时晒晒太阳、听听鸟叫──每天不用想着要做多少事,感觉这些就足够了。我发现自己比以前都要开心和满足。

由于不再执念要把时间花在某几件有用的事情上,生活也变得有趣了很多。在家做做饭、弹弹琴、看看纪录片、读读闲书,我发现以前觉得没用的事情之中,原来有这么多有意思的细节。生活就好像从带有雪花状的屏幕变成了4K,从黑白变成了彩色。

反思十几年的自我挣扎,到底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希望自己过得好一些吗。而我不挣扎了,时时刻刻活在当下,想到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就去做一做,反而还过得更好了。

第二部分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有很多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把时间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为未来做准备吗?难道我们不应该想办法提高效率从而事半功倍吗?

亲身体验过两种生活方式,我感性上知道,后一种状态对我来说是更好的生活。

不光是焦虑感减少了,反直觉的是,在为未来做准备这件事上我还做得更好了。

我开始做一些很早就听说有用,但却一直没行动或者没持续的事情──我不再鞭策自己要为未来的健康而运动,我只是享受运动的过程;我不再把冥想当成缓解焦虑的工具,我只是感受冥想的体验;我不再下决心说今年一定要多读点书,我只是好奇什么就读什么;我不再担心我的事业,是不是比别人跑得更快。结果就是不但养成了这些习惯,还逐渐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是什么。

但理性上,我一直没有想明白。而且,看起来好像挺好的,万一以后发现不是这样怎么办?

还好,奥利佛·伯克曼(Oliver Burkeman)在《人生四千个星期 Four Thousand Weeks》里提供了很多关于时间管理的洞见。1

我想结合我的理解和你讲一讲。

直面现实

没有人不知道自己的时间有限,但却很少人能够承认这个现实。

计划里的美好

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当初明知以前没完成过计划,却还是要把计划制定得宏大而面面俱到。

伯克曼给了一个解释:因为我内心不愿接受我每天做不了多少事情这个事实。

我的计划就像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时间是无限的,我无所不能──能不能达到不重要,因为幻想它的感觉太好了。

和现实斗争的结局往往都是惨烈的,不仅目标达不成,我自己还焦虑不已,形成一个可恶的循环:越焦虑,越拖延,越拖延,越焦虑。

要多忙才够

当我一天能记录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就想要11个小时;当我记了11个小时,我就想要12个小时。我以为把待办事项里的5件事做完,世界就平静了,但把5件事勾完,清单上又会多出10件事。

我们以为下一个 app 终于要解决困惑已久的问题,但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自己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伯克曼感慨道:「问题不在于这些方法和产品没用。问题是它们真的有用──它们让你完成更多的事情,跑去开更多的会,运送你的孩子去更多的课外活动,给你的员工赚更多的利润──但,荒谬的是,你只是感觉到更忙了,更焦虑了,而且不知为何还更空虚了。」

和金钱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把目标点往前移动,给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那赚多少钱、一天完成多少事情都不会满足

要事优先?

那我们先做重要的事情总可以吧。

你可能听过这个故事。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学生讲课,带了一堆沙子、一堆小石头和几块大石头,问学生如何把它们都装进一个罐子里。如果你先把罐子填满了沙子,那肯定不可能再放进所有的石头。

但是,专家摆出一副揭开人类未解之谜的样子,如果你先放大石头,然后小石头,然后再填沙子,那所有东西都能装下。

应用在时间管理上,这告诉我们要先做大块的重要的事情,然后用碎片时间做零碎的小事,这样所有事情都会被处理掉。

但那个专家玩了一个把戏,伯克曼指出,他只带了几块正好能装进罐子里的大石头。要是给他很多块大石头怎么办?

时间管理的真正问题,伯克曼说,不是我们不懂如何设定优先级,而是大石头太多了。就像对于学生时代的我,成绩、读书、社交、运动、领导力提升,哪个不重要?

错失不可逃

我什么事都想做好,是因为我害怕错失(FOMO、错失恐惧症)。

或许这能解释为什么对很多人来说,本来轻松愉悦的旅行变成了一场打卡马拉松,因为最害怕的就是回来之后被人白眼:「什么?那儿你都没去?真是白跑了一趟。」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你已经在错失了。这世界有太多的地方、太多的玩法、太多的可能性。无论你选择什么,到再多的地方打卡,你都在错过其他的选项。「任何有限的生命──哪怕是你能想象的最好的生命──都是在不停地和其他可能挥手告别。」

而且,选择做很多事情,往往意味着很难做好任何一件。「如果你希望把所有的地方都打一遍卡,你可能连那些地方最精彩的部分都没有看到。」

接纳现实

我们只有有限的时间,我们只能做这么多事。现实就是现实,哪怕你拼尽全力,打得头破血流,现实最终都会获胜。你现在不可能打败它,你永远都不会。2

但还好,这不是一件坏事。

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面对现实。

时间即生命

现代社会的一大问题是把时间当成一种资源,一个工具。就像我以前总是觉得要「用好」时间,要把时间花在「有用」的事情上。当我这么想,我的目光总是放在未来。

伯克曼说这能解释为什么很多有钱人都非常忧愁。正因为他们很擅长用时间来换取财富,它们才得以成功。但也正因为如此,一心想着如何让时间产生最大的价值,他们就完全忽视了当下。他们只是把当下看作是获得未来幸福的一个工具。既然当下对他们一文不值,他们时常苦恼也就不足为奇。

但时间不是普通资源。要是没有了食物、水和电,我们还能活一会儿,但我们不能没有时间。我们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就是我们怎样度过每时每刻。

把心放在当下

将时间工具化或许也能解释为什么我之前再怎么努力,都没有养成运动和冥想的习惯。当我一心想要更好的成绩、更高的职位,我只会做能直接帮助达到这些目标的事情,而且越快越好。而运动和冥想需要时间,需要耐心。

当我把心思放在「有什么用」的时候,我关注的是目标和结果。但结果不是我能控制的,只要进展和我想象的稍有不同,我就很快放弃。而我们都知道,需要长期做的、结果在短期内不那么明显的事情,往往最有价值。

计划只是一个想法

这不是说计划没有用。就像我之前制定的,虽然没有全部达成,但它多多少少激励了我。关键在于,我没必要因为没完成计划而加倍自责。

因为计划充其量也就只是一个当前的想法。伯克曼很形象地解释道,我们误以为计划是一条绳索,可以把它从当下扔到未来,然后未来就能按照我们计划的执行。但计划只是一个当下的意图,表达了目前的我们对未来的期待,而真正的未来,当它到来的时候,自然没有义务遵循。

从这个角度想,「设定目标」和「活在当下」也不是矛盾的。通过目标许一个愿,就可以把它放下,开始行动。我曾和自己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设定目标的时候一心设定目标,实施目标的时候一心实施目标」。边打球边盯着比分牌,不仅焦虑,还容易失误。

不断选择,不断忽略

面对这么多事情,要知道一个时间管理技巧是否有效,伯克曼说,在于它能否帮你忽略对的事情。对于一堆装不下的大石头,不是忙于给他们排序,而是要懂得选择和忽略。

当有人问巴菲特如何给人生设立优先级,巴菲特先让他按重要程度列出最重要的25件事。然后他说,你应该把时间花在前五件事上,而对于剩下的20件事,你要不顾一切代价主动避免它们,而不是把它们当成次要的有时间了做一做。3

接受未来不可预测

有一个研究一直让我印象很深,大概是问即将走向死亡的老人,他们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让我印象深的不是他们的回答,而是这个问题本身──谁也不想到了时间的末尾,后悔自己把唯一的一生花在了错误的事情上。

所以我经常苦恼,我现在应该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什么。

后来我意识到,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在企图拥有某种超越时间的智慧,保证未来的我在回头看看当下的自己之时,欣慰笑道,「没错,你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最正确的事情。」

但现实是,没人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这是为什么未来叫「未,来」。

主动选择的乐趣

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很多人都选择一条安稳的、大部分人都觉得正确的道路。一方面,这是过来人的忠告,再错也错不到哪里去。另一方面,要是走错了,也不怪自己,都是别人的错。我不觉得选择这样的生活有什么问题,但对我来说,如果一眼能看到老,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有意思。

我一方面想要我的生活有趣,但另一方面我又担心结果让人意外。不过回过头来想,这本身就是矛盾的,因为如果结果不意外,那就不有趣了。这样看来,解决方案就是,不必在意结果,反正我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再说了,人生如此短暂,没有什么是值得在意的。这个事实看似残酷,但却给人力量。

宇宙视角疗法

别说我们自己,人类文明对于宇宙都是沧海一粟。不过这个概念的确不好理解。

英国哲学家 Bryan Magee 提供了一个惊艳的角度。我们可以这么想:从古至今,虽然以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长,但每个时期总有活到一百岁的人吧。等到那个百岁老人死去的时候,又会有新的能活到一百岁的人出生。如果历史把他们都记录下来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一串百岁老人,这样能一直回溯到最初。

这么想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尧舜禹时期,让我们觉得无法想象的遥远,大约只距离我们40辈。孔子生活在25辈之前,文艺复兴发生在7辈之前,明朝那些事儿大约发生在5辈之前,而清朝灭亡就发生在一辈之前。事实上,如果把人类文明中所有的百岁老人聚在一起,大概也就是一个班级的大小,六十个人,我们都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

乔布斯鼓励我们,「活着就是要在宇宙中留下一点痕迹」(We'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但伯克曼指出,就连乔布斯自己都很难做到──「或许 iPhone 能被好几代后人记住,超越任何你我能达到的成就,但从真正的宇宙视角,它很快就会被忘记,就像所有事情一样。」

伯克曼希望,这个视角不让人失望,而是让你我长舒一口气──原来我们一直以不可能实现的极高的目标来要求着自己。

同时,还让你我感到一种自由──当不再纠结于追求「完美人生」这类不切实际的想法,我们就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我们会找到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我们会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更多的可能上。

宇宙当然不在意我们做了什么,但这不意味着我们自己不在意。

可以选择的幸运

很多人都说接近死亡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们。加拿大作者 David Cain 在和死神擦肩而过后写道,「我碰巧还活着。没有任何宇宙法则赋予我这样的权利。活着只是偶然,没有谁能保证我还能多活一天。」

面对无意义,面对错失,不必遗憾,而庆幸我们还有资格来进行选择本身。「每一个当下的决定都是一个机会,你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诱人的可能性菜单中选择一个。而很可能你一开始根本就看不到这个菜单。」

好好生活才是目的

越说越虚了,让我们回到一个实际一点的故事,我猜你也听过。

一位纽约商人到墨西哥度假,当地渔夫和他讲,「我每天只工作几个小时,其他时候都在阳光下品酒,和朋友玩音乐」。这位商人觉得这样的时间利用效率实在是太低了,主动给渔夫建议道:如果你工作努力一点的话,你可以用赚到的钱买更多的渔船,雇佣更多人来为你干活,更快赚更多的钱,这样就可以提早退休了。「那退休之后我干什么呢?」渔夫问。「哦,那样的话,」商人回答道,「那样的话你就可以在阳光下品酒,同时和你的朋友们玩音乐了。」

我写的电子周刊(newsletter)有句介绍:「成功只是手段,好好生活才是目的。」这一直是我对自己的提醒──忙碌到头,赚钱到头,名利到头,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不想强加我的价值观,说为事业拼搏到不顾身体乃至忽略家人就是不好的。不同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4

但别忘了,生活包括所有我们花费时间的事情。时间就是人生,人生就是怎样度过每时每刻。重要的是,清楚自己的选择是以什么为代价。毕竟,人生短暂,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会完美。

第三部分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我到底该如何用好我有限的时间?

一个直面现实的回答或许是,不是追求忙碌,不是一味追求高效,而是承认种种局限性,忽略不重要的事情,试图在当下做出最好的选择,并且享受其中。

在书的结尾,伯克曼提到了分析心理学派创始人卡尔·荣格(Carl Jung)写的一封回信。信中,荣格阐述了他对「如何过好这一生」的理解──「亲爱的 V 夫人,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因为你想知道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一个人『可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这世上没有单一明确的规矩来规定人要如何生活,也没有一种单一明确而又恰当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想要这种方式,你最好加入天主教会,他们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不过,」荣格接着写道,「如果你想要走自己的路,这个路将是你自己创造的,它未曾被人规定过,你事先也不会知道。这条路将在你把一只脚伸到另一只脚之前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展现。」

「平静地做下一件同时也是最必要的事情。要是你还不知道那是什么,说明你还有太多的钱可以花在无用的猜测上。但是,如果你坚定地去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将会一直富有意义,而且也是命中注定的。」

心无旁骛、气定神闲、全神贯注地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情,可能是我听到的最有价值的时间管理建议。

更多建议

好啦,感谢你读到这里。这么长的文章就一条空泛的建议,实在是太「没用」了。所以再提供几个对我有帮助的实践工具。别忘了这些只是工具,既然你知道了原则,你可以把它们打磨得更适合自己。

每天工作四小时就差不多了

其实不一定是把时间花在有用的事情上这个想法本身有问题,而是我以前对「有用」的定义过于狭隘了。

达尔文也认为人不能浪费哪怕是一小时的时间5,但他也没有把时间都花在工作上。事实上,他每天只工作四个小时左右,到中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其余时间在散步、写信、睡午觉以及和家人一起。

当然,这里的工作指的是深度无干扰的工作。Cal Newport 把「深度工作」 定义为「无干扰的专注状态下的职业活动,让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休息:为什么当你工作更少时你会完成更多》一书中还举了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和作家的例子,作者发现他们都跟达尔文差不多,每天投入工作的上限也就是三四个小时左右。6

把一天精力最好的时段留给自己

不是所有人的热情都在工作上,所以上面说的工作也可以指自己热爱的有长远价值的事情(创作、读书、运动等)。

对我来说早上的状态最好,我一般会用来写作。如果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了,后面哪怕偷点懒休息休息,一般也不会太自责。

每天优先做好一件事情,Ali Abdaal 称为「Daily Highlights」。具体的安排一天的方法还可以参考伯克曼说的「3/3/3 方法」:

  • 花三小时在最重要的项目上,提前定好要取得的进展;
  • 完成三项较短的任务,通常是比较紧急或者棘手的事情,但自己一直在避免的;
  • 完成三件「维护事项」,那些需要每天关注来保证生活顺利进行的事情。

类似的还有「90/90/1 原则」:接下来的 90 天里,把工作的前 90 分钟花在最重要的 1 个项目上。

重新思考「两分钟原则」

两分钟原则说,要是某项任务只需要不到两分钟的时间,就立即把它做了。我也一直觉得这个方法挺有效的。不过伯克曼对比了两个亲身经历很触动我: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某网站自动发送的关于定期修改密码重要性的邮件,于是他立即采取了行动,而很早之前就收到的一封来自新德里老朋友的一封长邮件,则被他忽视了很久。

与其想着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桌面每时每刻都保持整洁,不如学会和焦虑感相处,意识到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得完美。

不过有一类事情伯克曼鼓励我们立即行动:对别人的善意。当你有向别人表达善意的冲动,包括捐款、联系老朋友、发消息感谢别人,你应该立即行动7。我们没做往往不是因为小气,而是因为我们总想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之后再好好表达,而结果却常常是始终都没找到时间。但只有表达出来的善意才算数,哪怕没有用上最好的言语,也比完全不表达要好。

别同时进行太多项目

有时候我们总想着把业余时间堆得满满的,学乐器、语言、跳舞、攀岩,但做得太多,很可能任何一样都做不好。

哈佛大学艺术史教授 Jennifer Roberts 给学生布置的第一个作业很特别:在当地博物馆找一幅画或者一个雕塑,然后盯着它看三个小时。不能刷手机、用电脑或者去星巴克。教授解释道,她希望帮助学生主动慢下来,因为理解艺术需要时间。她自己也试了这个方法:「我盯着一幅画看了45分钟才意识到,看似随机的背景花纹,原来和男孩耳朵和眼睛的形状是一样的。」

慢下来,做好一个项目再开始另一个。不奢望点亮所有技能(反正在有限的一生里也点不完),而可以做得更深入一些,让一两项爱好伴随我们一生。

凯文·凯利(KK)分享的七十岁人生经验里有一条说,「对效率的追求往往是一种干扰。不要追求更好的方法来更快完成你要做的事情,而是找到更好的事情,让你一做就不愿意停下来。」

Productivity is often a distraction. Don’t aim for better ways to get through your tasks as quickly as possible, rather aim for better tasks that you never want to stop doing. - Kevin Kelly

或许 KK 老爷子的这句话很好让这篇文章结尾。忘记五花八门的效率建议,直面残酷却又激励的现实,做下一件最必要的事情,投入其中。借用罗曼·罗兰的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它。」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在这里订阅「生活奇旅」Newsletter。本文首发于我的博客

题图:Photo by Morgan Housel on Unsplash (居然找到我最喜欢的财务作者上传的图,他说过一句话,「Controlling your time is the highest dividend money p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