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沟通,无论是面对面的唇枪舌战,还是聊天框里的高谈阔论;或者是两人间的沉默不语,甚至是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气;包括阅读这篇文章,我们都在传递或接收着信息,人与人之间都在进行沟通。而在一生中占比如此之高,对生活和工作至关重要的沟通,在接受教育的学生时代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训练;在校园里或者社会上,我们似乎一直在被灌输「沟通很重要」这个观念,却一直无法将「沟通」作为一门课程来认真对待,去系统地学习它。
这篇文章结合了《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国外教科书级别的沟通教材」中的部分知识,将其中对自己感触最深的部分,加入自己真实的感悟后按照一定的逻辑写出了这篇文章。文章先从对沟通定义的探究开始,一步步深入理解「沟通」这两个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当我们对「沟通」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紧接着分享了能够让我们更好「倾听」别人的一些实用技巧注意事项。希望自己的拙笔能够浅显易懂地分享出一些书中让我感触良多的精彩之处,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沟通」这门艺术,帮助更多的人开启属于自己的「沟通进阶之路」。

我们为什么需要沟通

图片来自 pexels.com

我们为什么需要沟通?似乎这个问题有一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即视感。如果没有认真读完《沟通的艺术》,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准怎么也问不出这个看似废话般的问题。其实沟通远比我们现有的认知更加重要,书中介绍了人们有:「生理」「认同」「社交」「实际」的基本需求。这里简单概括下四大需求:

  • 生理需求:能够通过沟通创造出良好人际关系的人们更健康。
  • 认同需求:我们之所以知道自己是谁,是因为与他人的沟通中感知道自己是谁。
  • 社交需求: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而沟通可以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
  • 实际需求:通过沟通,我们能够去满足自己一些实际的需求。

当我们知道了我们对沟通的需求后,先别着急寻找沟通的定义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看看沟通在很多人印象中的错误观念即「沟通的迷思」,以及沟通应该遵循的原则。这有助于后面我们阅读到沟通的定义时更好的互相印证。打个预防针,有些原则和迷思不能很好的体现在这篇文章中,所以感到些许困惑非常正常。

沟通的迷思

  • 多不见得好:很多时候沟通不足容易产生问题,不过有时候过度的沟通也会制造问题。当一次沟通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结果后,如果对方继续死缠烂打地找你,很大程度上会给人造成困扰。
  • 不光是表达:就算能够清晰的表达出所有意思,有时候也达不到沟通的目的。有时候你该说的都说了,但是事情并没有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 不全是理解:我们很容易将成功的沟通与互相理解划等号,其实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模糊的沟通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就比如你肯定不想非常清楚地告诉你同伴它的缺点。
  • 搞不定一切:有时候就算沟通得非常完美,也无法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散沙,就算双方沟通上毫无瑕疵,也无法解决非常现实的物质问题,也就无法挽回这段感情。

沟通的原则

  • 不一定有目的:有时候与人沟通有着明确的目的,比如双方之间通过沟通确定一个具体的需求。但是朋友之间偶尔的发发牢骚也算是沟通的一部分,而且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有这些毫无目的的沟通。
  • 不可能不沟通:不一定是面对面坐下来交流的沟通才算是沟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或者说话与否,我们都在给别人发送着消息。特定场景下的沉默所能传达的信息可不比说一大堆话少。
  • 无法复制沟通:由于我们的状态,情绪,无时无刻都在改变,就算对同样的人说同样的话,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所产生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而且同一个微笑的表情,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人看来感觉也会有所不同。
  • 无法逆转沟通:都说覆水难收,沟通也一样,我们不可能挽回不恰当沟通造成的恶果。就算事后你通过努力挽救回了两人之间的关系,但也无法消除你在对方心中留下的印象。
  • 包含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语言本身传达的信息,第二个维度是沟通者之间关系的感觉氛围。一句情侣之间的「你好讨厌啊~」之类的俏皮话,传达出的可不仅仅是「我现在讨厌你」这个维度的字面意思,更多的包含了是两人亲密无间的关系。

什么是沟通

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沟通,以及沟通的原则和迷思,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在沟通到底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一个通用且较为完善的模型去定义沟通?

交流沟通模型

截图自《沟通的艺术》英文原版
  • 沟通者(Communicator):信息的发送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
  • 背景(Environment):沟通者所独有的背景,包括文化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
  • 渠道(Channel):交流的途径或者媒介,是面对面交流还是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沟通等。
  • 噪音(Noise):影响信息的传递和编解码过程的因素,包含外在、内在、生理噪音。
  • 编/解码(图中未标出):消息的发送者,将信息编码到文字或者手势中,消息的接受者给接受到的信息赋予意义。通常受「环境」「渠道」以及「噪音」的影响。

仔细观察沟通的交流模型可以发现:

  • 参与者处于不同但又有部分重叠的背景中。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如果将双方映射到「沟通交流模型」中可以发现,两位参与者的背景重叠区域特别少,巨大的年龄差距,不同的教育经历,孩子长大后与父母之间渐行渐远的生活轨迹都在减少背景相交的面积。
  • 沟通是双向的,没有纯粹的发送或接受者。即使当我们在用心倾听对方时,由于专注于交流的微微点头,或时而皱眉,或身体前倾等肢体语言也在给对方传递:我非常关心你,我在全神贯注地倾听。还有就是,即使一方特别精通沟通技巧,而另一方几乎没有任何沟通技巧,那也无法进行高效且有效的沟通。
  • 噪音存在于沟通者自身,渠道,和背景上。可能因为沟通者自己情绪低迷,闷闷不乐等内在噪音干扰信息的理解;也可能因为嘈杂的沟通环境等外在噪音影响信息的发送与接收;或者可能因为沟通者身体不适等生理噪音影响整个沟通的过程。

沟通的定义

人际沟通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其参与者们处于不同但又有所重叠的背景下,经由交换信息来创造价值和建立关系,过程中会受到外在、生理和心理的噪音干扰。
 

提炼一下关键词:「不同背景」「交换信息」「建立关系」。「不同背景」是客观条件,「交换信息」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主动进行的行为,而「建立关系」是我们「交换信息」的目的或者说是影响。
既然需要「交换信息」,那当我们将自己的信息编码,通过某种途径发送给消息的接受者时,我们「编码」信息的过程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原本的信息,以及信息传播的途径也会影响信息的完整性。而接受者接收信息时,需要先将信息解码成自己能理解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存在一个「将收到的信息赋予某种意义」的过程,这种能力我们可以称之为「觉知」。每个人由于「不同背景」的原因,自身的觉知方式也和其他人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关于「觉知」的内容本文先不过多讨论。
而「交换信息」的前提是消息发送方给接收方发送了消息,也就是说对方愿意和自己沟通。让对方愿意的关键是掌握良好的倾听技巧,当我们遇到困难,或心情低落想找人聊天时,能有一位善解人意的同伴,并且愿意花费精力专心听我们的诉苦是件非常幸运的事情。上文中提过,沟通是双向的,就算是倾听别人说话时,我们也无时无刻不在给对方传递着信息,让诉说者感到舒适的关键是倾听过程中如何「回应」对方。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倾听的方方面面。

倾听:让世界更美好

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

图片来自 pexels.com

倾听的定义

听(hearing)是声波传到耳膜引起振动后经听觉神经传送到大脑的过程;倾听(listening)是大脑将这些电化学脉冲重构为原始声音的再现,再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绝大多数情况下「听到」不等于「倾听」。有时我们貌似非常认真地与朋友面对面聊天,实则心不在焉,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对方。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心思完全不在沟通这件事上。另一种极端的情况是,我们全神贯注于和对方的沟通中,这才是本文想要研究的倾听。这种情况下倾听往往包含以下几个过程:「听到」「专注」「理」「回应」和「记忆」。

倾听的过程

  • 听到: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不知不觉地会提高说话的音量以确保对方能够听到我们说话的内容。或者遇到年纪大的人会刻意放慢语速。
  • 专注:听到是一个生理过程,而专注则是一个心理过程。我们是否专注以及专注的焦点会受到我们的愿望、需求、欲望和兴趣的影响。
  • 理解:当我们专注于听到的信息时,会尝试去理解它,但有时候自己理解到的意思可能会与信息发送者试图传达的意思背道而驰。
  • 回应:沟通是一种双向交流的过程,就算我们在倾听阶段,也需要给对方发送一些积极的消息,有助于帮助对方更好的进行沟通,这就是回应的作用。
  • 记忆:相较于我们每天需要处理的信息,真正能够被我们记忆下来的信息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一部份至关重要。

倾听的挑战

只有知道自己在倾听过程中可能犯哪些错误,我们才能及时的纠正自己的倾听方式,以免造成负面的影响。倾听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

  • 虚伪地倾听:倾听者假装自己在认真倾听,可能是出于礼貌假装专注与谈话。
  • 自恋地倾听:在倾听的回应过程中试图将焦点从说话者身上转换到自己身上,可能会经常打断对方。
  • 选择性倾听:倾听者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回应,忽视其他部分。
  • 隔绝性倾听:当涉及到倾听者不想听的部分时,会快速简单的回应你,然后忽略刚说过的话或尝试转移话题。
  • 防卫性倾听:当防卫性倾听时,倾听者会认为说话者从各个角度攻击自己。
  • 埋伏性倾听:倾听者会非常仔细的倾听对方的发言,希望从中找到能够攻击对方的部分。
  • 鲁钝地倾听:只关注沟通的内容维度,直接忽略了关系维度。

如何有效倾听

上文中「沟通的定义」部分中提到过:就算是倾听,沟通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是双向的,很可能大部分时间作为倾听的角色,我们都是在接收对方发送的信息,不过我们回应给对方的信息,却对整个沟通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看似简单的「倾听」有两个角度:接收信息回应信息,并且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倾听技巧。

接收信息的角度出发,也就是专注与听对方说话的时候具体有如下技巧:

  • 克制自己少说话:虽然沟通是双向的,但倾听时总体上还是以多听为主。每次想要打断对方前不妨思考一下,对方会因为我多说的话而感到更好吗?我知道这非常难,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不假思索的说出想说的话。
  • 摆脱注意力分散:如果和朋友沟通的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建议找个不容易受打扰的环境,把手机调成静音,这样会大大改善注意力分散的问题。
  • 不要过早地评断:很多时候我们急于给对方说的话做出评断,特别是对方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不同时。如果能使用「知觉检核」的技巧,真正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图后再做评断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 寻找对话的重点:当我们在一次对话中无法抓住对方表达的重点时,不妨试试下面即将谈到的「回应」技巧,适当的引导对方,从而帮助双方澄清对话的重点。

回应信息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收集更多的信息,或者给对方提供支持的同时鼓励对方畅所欲言,或许可以更好的理解说话者,从而给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对方,有如下做法:

收集更多信息或提供支持

  • 借力使力:使用沉默和简短的言论来鼓舞对方多说一些话。
  • 支持:通过表达关心、关注、情感和兴趣来表明自己和说话者的立场一致。

借力使力

使用借力使力回应方式的时候,首先,我们得用非语言因素给对方传递一种真正关心对方问题的感觉。自己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或者说话的语气是否给人一种不耐烦的感觉,还是体现出你很关心对方。其次,使用一些简短的词汇,比如「嗯哼」「然后呢」「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来鼓舞说话者继续说下去;或者选择简单的沉默,不着急打断对方说话也是一种有效的鼓励方式。使用这个回应技巧的时候最好匹配自己平时的语言风格,否则会让熟悉自己的人感觉到怪异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支持

有时候向对方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能够很大程度上给予对方支持,可以说支持就是表达关心、关注、情感和兴趣,尤其是对方在沮丧,伤心和感到压力的时候,能够对说话者起到帮助的支持性回应有如下几种:

  • 同理心:「我可以理解你为什么会这么沮丧。」「是啊,这门课对我来说也很困难」
  • 同意:「你说得对,房东真的很不公平。」「听起来那份工作很适合你」
  • 提供协助:「如果你需要我的话,我就在这里」「假如你喜欢,我很乐意下次考前再和你一起温习。」
  • 赞美:「哇,你做得真好!」「你是一个很好的人,如果她认识不到这一点,那是她的问题」
  • 恢复信心:「最糟糕的状况已经结束了,从现在开始一切都会好转的。」「我确定你会做得很好」

但是一不小心支持不到位就会出现如下「冷安慰」的情况,这种支持回应不仅无法帮助说话者,反而会让说话者感到更加难过:

  • 否认别人拥有某种感觉的权利:许多非同理的回应都是在暗示对方持有某种感觉是错误的,不应该的。相信「不用担心」这四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的沟通中,虽然「不用担心」的目的是让对方安心,但是潜台词是希望让对方换一种感觉。类似的语句有「这又没什么,不值得你那样难过」「你这样想真的很可笑」。这种场景下明确的承认合理对待一个苦恼的人所拥有的感觉和观点会更有助益,比如用「遇到这种情况确实会让人非常担心,如果有需要我的地方随时叫我」这样回应会让对方更好受。
  • 看轻事情的重要性:想想别人跟你说「没什么大不了的,那就只是…而已」时自己的感觉。正因为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对方的遭遇,所以对自己来说确实没什么大不了,但这样的支持回应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更加难过或者没办法和你沟通。所以倾听的时候千万不要看轻事情的重要性。
  • 告诉对方时间能够治愈一切:虽然很多时候,时间确实能治愈很多伤痛,但是当我们在倾听的时候,告诉对方这个道理完全起不到任何治愈伤痛的作用,当自己想要这样支持对方的时候,还是交给真正的时间吧。
  • 火上浇油的评断:在你承认做了某个错误的决定后,又听到「谁让你当初不听劝」「都怪你,当初你根本就不应该这么做」之类的话,你肯定会感到很泄气。
  • 自我聚焦:如果自己碰巧和对方有相似的经历,那很有可能对自己的遭遇夸夸其谈。尽管自己的意图可能是表示自己的同理心,但研究显示类似的信息并不会起到帮助的作用,因为它们将关心的焦点从遭遇烦恼的人身上移走了。
  • 自我防卫:如果你在回应别人的时候,话中还不忘替自己辩护,比如「这不是我做的,这可不能怪我」这样的回应会让对方感觉你是在关心自己。

当我们开始有意识的避免六种无效的「冷安慰」后,使用上文中的五种有效支持回应时有几个参考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支持对方:

  • 可以支持他人的努力,而不必赞同他的决定。比如你觉得你的朋友不应该做某事,自己不赞成对方的决定,这种情况下可以支持朋友的努力:「我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很重要,而且我相信你能够考虑周全后,为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 监控对方对你的支持性回应的反应。如果你发现当你使用某种支持回应后,结果适得其反,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换一种回应方式了。
  • 支持也不总会受欢迎。很多人把预料之外的支持视为一种打扰,还有些人觉得这使他们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 确保你对后果已经做好了准备。有时候支持仅仅是语言上的鼓励,但偶尔也会需要自己真正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对方,并且承担相应的后果。

更好地理解说话者的反应

  • 问话:通过询问信息来帮助提问者和回答者
  • 释义:倾听者将自己所解读的信息重新表达一次,不增加任何新信息。

问话

问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提问者:1. 你所获得的答案,可以使你对事实和细节有更深入的理解。2. 经由提问,你可以更加清楚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可能的期望。

我们使用问话这一回应技巧时,建议使用鼓舞式语气,比如「从你的立场你看到了什么?」「什么是你理想的解决之道?」,这样的的语气可以帮助对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者让对方了解自身的期望和需要。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我们使用鼓励的语气去询问对方的看法,而不是直接给出自己的见解,这就给对方传达出一种「我相信你有能力应对自己遇到的问题」的信念,这或许是一位诉说者在沟通过程中能得到最宝贵的东西。

类似于支持的回应方式,问话一不留神也会演变成「虚伪的问话」,这些问话表面上似乎是想要更加了解对方,实则是在给对方发送消息。仔细阅读完《沟通的艺术》后,才发现自己平时有一些没有察觉到的「虚伪的问话」:

  • 给说话者设圈套的问话:「你是不是不喜欢我做的菜呀」而不是「你觉得我做的菜怎么样?」第一种虚假的问话会让对方产生一种被逼到墙角的感觉:要么捍卫自己的立场,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或者打马虎眼糊弄过去。如果是第二种真诚的问话,对方回应起来就轻松自然多了。
  • 附加问句:喜欢在句尾加上「有吗?」「难道不是吗?」,或者以「难道」开头的句子,都表明说话者是在寻求认同而不是真诚的问话。将上面这些有引导性的词语换成「你认为」会更有利于沟通。
  • 实为陈述的问话:「你终于想起给我回消息了?」这种问话更像是在质问对方为什么没有及时给我回消息,容易给对方造成回复压力。不过这种类型的问话利用的好的话,也可以用一种委婉的语气给对方提供意见:「消失了这么久真的挺让我担心的,以后及时回复我的消息可以吗?」。
  • 带有隐蔽计划的问话:用「这周末我打算搬家,不知道你有没有空呀?」而不是「这周末有空吗?」,然后对方回答有空,你接着说「我打算搬家,可以帮下忙吗?」。第一种问话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求助。就算对方更倾向于周末和你出去玩,而不是帮你搬家,拒绝起来也会让双方都舒服。类似的例子有「如果我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你能保证不生气吗?」
  • 寻求“正确”答案的问话:「宝贝,你觉得我今天漂亮嘛~」「猪猪,今天晚上轮到谁洗碗呀?」「亲爱的,我最近是不是又胖了?」咳咳,get 不到的男同志们凭实力单身哈「狗头」
  • 基于未经核实的假设的问话:「你为什么不来安慰安慰我?」这句话假设了对方知道问话者很难过;「你怎么不回我消息?」假设了对方真正收到了消息。这里涉及到「知觉检核」的技巧:基于事实,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请求对方澄清。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倾听」,容许我先卖个关子。

尽管「问话」存在种种好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很容易曲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而这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待会下班了一起去上次那家特别好吃的烧烤店吃饭呗?」,结果两个人去了两个地方,因为两个人心目中对「上次那家烧烤店」有着不同的定义。即将介绍的「释义」回应技巧,就可以一定程度的解决以上问题。

释义

将自己理解到的对方的信息,用自己的言辞且不添加新信息,重新转述给对方的做法称为「释义」。关键是用自己的措辞重述别人的观点,而不是鹦鹉学舌式的回应,从而达到交叉检视信息的目的。看下面的例子:

  • 说话者:你最好买这件衣服。
  • 鹦鹉学舌:我应该买这件衣服。
  • 释义回答:你觉得这件衣服更加符合我的风格,所以推荐我买它对吗?

释义信息可以分为「释义事实性信息」以及「释义个人性信息」。释义事实性信息可以让沟通的双方对同一个事实达成一致的看法,比如「待会去楼下那家咖啡馆见面,而不是我们经常去的那家对吧?」。释义个人性信息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去评断或分析,从而表达出你的投入和关切,进而鼓励当事人更进一步的探讨问题,帮助对方卸下更多思想负担,比如:「是不是没有及时回你消息,让你觉得我心里一点都不在乎你?」
开始释义前注意以下因素:

  • 这个问题足够复杂吗?如果对十分简单直白的信息进行释义,会让人感到奇怪。
  • 是否值得你投入精力?释义会占用大量时间,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避免展开释义利大于弊。
  • 能克制住不去评判吗?进行释义时,我们很容易将对方引导到自认为最好的立场上去,所以注意不要参杂自己的评判。
  • 使用次数是否太频繁?过度使用释义会给人一种「是我表达有很大问题,还是你理解有点问题」的不好印象。

为说话者提供评估和指导

  • 分析:倾听者对说话者的信息提供一种解释。
  • 忠告:提供解决方案来帮助对方。
  • 评断:用某种方式去评价信息发送者的想法或行为。

分析

分析式回应是指分析别人的困境后提出自己的解释,或许可以帮助发现一些对方想不到的结症。如果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对方分析问题,可以让对方更加清晰的看到问题的脉络。但是需要注意,我们给出的解释可能不正确,因为有时候我们不能知晓一切前提条件,这很可能导致我们的误判;还有可能激起对方的防卫心理「暗示你比对方优秀」,所以遵循下面的几个原则能够大大提高分析起到的作用:

  • 对方愿意接受分析吗:如果对方不打算接受任何人的分析,你分析的再正确都没用。
  • 动机是出于帮助对方:我们帮助对方分析不是为了展示自己更加优秀,而是真心想帮助对方。
  • 最好使用试探的口吻:提出解释时最好不要用肯定的口吻「相信我,这就是根本原因」,而使用「也许这个问题是这个原因导致的」这种试探的口吻。

忠告

当别人向自己求助的时候,给对方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往往是最常用的回应方式,即——忠告式回应。即使对方主动向我们寻求帮助,当我们提出自己的忠告时最好以一种尊重、关怀对方的方式提出。下次想要通过给出忠告帮助对方的时候,下面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你的忠告起到正面作用:

  • 这个忠告有提出来的必要吗?马后炮式的忠告,不提也罢,提了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在事后诸葛亮。
  • 对方真的想听自己的忠告吗?人们往往比较反感那些不请自来的忠告,更多时候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不妨先问问对方是否有兴趣听自己的忠告。
  • 自己提出忠告的时机恰当吗?千万不要武断,当我们充分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后再提出忠告也不晚。
  • 自己的忠告是否是专家级的?如果对方咨询的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问题,最好不要赶鸭子上架不懂装懂。要知道如果对方相信了你不专业的忠告,发现问题没有解后反而会对你心存怨恨。这时候不如提供一些支持性的回应,建议对方咨询专业人士。
  • 自己是不是对方信任的朋友?除非是某个领域内的专业人士提供的忠告,人们一般愿意采纳关系亲密或值得信赖的人给出的忠告。
  • 提出忠告的方式真的恰当吗?是谁都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或者被小看。上文提到过信息包含两个维度,当我们提出忠告时,不经包含了忠告的内容维度,而且包含了「关系氛围」的维度。比如「我比聪明」「你想不到的东西我想得到」之类的优越感,我们要时刻注意使用恰当的忠告方式来避免这方面的误解。

评断

用某种方式去评价信息发送者的想法或行为就是「评断式回应」。大体上可以分为正面负面评断,正面的评断可能会让人开心,负面的评断可能充满建设性意见或者单纯的批评对方。无论哪种评断方式使用的时候最好留个心眼,因为做评断这件事本身就暗示着:我有权利和资格去评断你,而这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抗心理,所以要非常克制地使用评断式回应。当具备下面两个条件时,自己的评断才最有可能被接受:

  • 当身处困境的人向你寻求评断时。
  • 你的动机是真诚的、有建设性的,而不是为了奚落对方。

选择最佳的倾听反应类型

到目前为止,我们了解到从接受信息的角度出发,可以少说话、摆脱注意力分散、不要过早评断和寻找重点来有效倾听,从发送信息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借力使力、支持、问话、释义、分析、忠告和评断来更好的回应对方。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沟通的时候选择正确的策略来让对话更加自然舒适的进行下去呢?

我们需要考虑「情景」因素,不同情景下对方需要不同的反应类型。对方沮丧时可能更加需要你能够给予对方支持,对方迷茫时可能更加需要你帮助对方分析问题并且提供建议。一条重要的规则是:开头时使用寻求理解并提供最少指示性反应,如:借力使力、支持、问话和释义通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除了考虑情境,你也要因为对象的不同而调整你的反应方式。有些人能够深入思考忠告的价值,而有些人只是利用你的忠告来逃避自己做决定的责任。在你决定如何回应对方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你自己,用符合自己个人风格的方式去回应对方。

小结

阅读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沟通。我们了解到沟通的原则与迷思,知道了沟通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明确了沟通的定义,知道了沟通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意识到倾听的重要性,知道了如何才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倾听者。

读完这篇文章不代表自己就掌握上面提到的技巧了,只能说自己仅仅「知道」了更加有效沟通的方式,离真正「做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间需要大量的练习。当然了,改变始于知道,只有看得清方向的练习才不会浪费精力。原书中有很多练习的技巧,和鲜活的案例,这里就不重复造轮子和做搬运工了,本篇文章主要涉及到书中「第一章 人际沟通入门」以及「第八章 倾听:不只是听见」的章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原书中进一步深度学习,相信阅读原书能够给予大家更多的启发。同时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带给大家一点点触动,哪怕只是纠正了一个错误的倾听回应方式,我也会非常非常开心。

一些重要又不重要的事

系统性地学习沟通时,当学习到一些沟通现象背后的原理和逻辑后,能够发现自己不仅在沟通这件事上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些背后的原理还给自己提供了很多以前完全没有尝试过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由于自己第一次尝试这种类型的文章,不知道咱们派友是否好这口,如果这篇文章能够充电过20,咱说什么都得把剩下的几篇文章「稿」出来是吧。可以提前剧透一下,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沟通的定义和倾听的技巧,下一篇文章会专注于分享和「自我」相关的一些概念与「沟通」这件事之间的爱恨纠葛,也就是书名中「看入人里」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