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 Sirui。
上个月从北京回到老家四川雅安后,我开始在家高频写作,基本每周能产出一篇深度的文章。一共产出了四篇文章,其中一篇上了虎嗅 APP 的首页推荐,一篇上了少数派的首页推荐。然而每周持续的高质量产出,让我陷入到了一种无力感中。
为了写《重新理解“好奇心”》,我一连查阅了十几篇论文(我之前从来不看论文的),看着压根看不懂的实验假设、过程和数据,觉得挺吃力。好在我写的只是一些观点类的文章,只需要找到一些被论证过的结论就好。但高强度的写作让我逐渐开始疲惫,脑子有种被榨干的感觉。
于是我开始反思,要不要停一下?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的一次自我探索,也是这段时间的写作复盘,它类似于《2022年,该不该开一个公众号?》:既是一种分享,也是一种自我鼓励。
如果你对写作和思考感兴趣,可以抽点时间继续看下去,应该也能对你有一些启发。
我是怎么开始写作的?
其实在我决定坚持更新公众号之前,有过很多其它想法。我在知乎上查过“怎么给一些公众号投稿,赚稿费”;查过怎么写拆书稿,去给一些读书类知识平台投稿;去查过各个平台的兼职设计师要求。
我甚至还想过转行编剧(因为《故事写作大师班》太好看了),加上脱口秀和即兴喜剧的风靡,让我对编剧这个行当充满了兴趣,我学了一些小说的课程,还为此找业内人士了解行业情况。
但是冷静下来后,我发现这些都不太适合我。主动投稿给别的公众号的问题是文风不兼容(不喜欢写纯鸡汤文学),当写手也不具备长线积累的效应;至于编剧,它并不是一个上升的新兴岗位,人才竞争也很激烈,况且我的能力条件和资源是真不够。
最后,还是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非虚构类写作」,按照我自己的风格写我喜欢的领域。在陆续发布学习、成长类的文章后,我收获了不少鼓励,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一些也喜欢写作的朋友,他们会从不同的视角给我提出建设性反馈,每次都会击中我的盲区,让我发现我还能有很多地方做得更好。
能通过写作把学到的东西有效吸收,在思考和成长;能帮助别人变得更好;能认识更多有趣的人……这些原因都让我更喜欢上了写作。
喜欢不能当饭吃。下一个问题就是,这么写下去,我能赚到钱吗?
创作者的未来
如果长期以来没有收入,我该怎么说服自己继续坚持写?
我曾经还和行业内的朋友聊自媒体的前景,他们都在说,这个时间点不适合做自媒体创业,基本上很难存活下来。
正在我开始犹疑的时候,「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主理人饭饭给我说:
不用把自己限定在自媒体,可以关注创作者经济,事实上这个领域国外也才刚刚蓬勃发展起来,国内还方兴未艾,机会超多。
这对我有很大的鼓励。
1、创作者经济
我一开始以为「创作者经济」只是基于 Web 3.0 包装的一个噱头,和知识付费差不多。
但是在了解完后,我觉得它确实值得期待。
2017年,美国旧金山上线了一款基于 newsletter 的付费内容订阅平台 Substack,因为疫情迎来爆发式增长,还在去年3月完成了由 a16z 领投的 B 轮 6500 万融资,估值达 6.5 亿美元 1。
在 Substack 上,用户可以向自己喜欢的创作者订阅付费,并且和创作者进行内容共创。创作者和订阅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对等的朋友关系。而创作者也能通过创作自己喜欢的内容,获得比自己在公司打工还要更多的报酬。
四年前,大批人认为Newsletter付费还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在今天,一百万个订阅,就是一百万个理由,让我们相信,这件事比我们之前猜测的要大得多。
—— Substack 联合创始人 McKenzie
这些现象暗示着整个互联网的内容消费,将会从「注意力经济」转向「创作者经济」2。
如今到处充斥着被算法推荐决定的内容,那么势必会有一部分互联网用户厌倦了被动推荐,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信息源。而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连接自己信任的人,持续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2、Newsletter 与信件
Newsletter 可以理解成一个朋友持续给你来信,写着满满诚意的内容,分享他的所见所闻。它除了提供了信息价值,同样提供了情绪价值。以前车马都慢,通讯全部靠信件往来。而往往这样朴素的方式,最能让人感受到内容的力量。
《读库》的《素锦的香港往事》这篇文章,就是基于现实中名叫“素锦”的女士,在 20 年间往家里寄收的信件整理而成。326 封信,从 1956 年 10 月 5 日第一封开始,到 1976 年 12 月 12 日最后一封信结束。信里记录了素锦为了生计离开还未长大的孩子,从上海到香港寻夫,在香港生存、打工的日常起居与生活琐事。
我知道她的名字,见过她的字迹,却不清楚她的模样;我了解她的人生,洞悉她的脾气,却不知晓她的结局。
——《素锦的香港往事》摘抄
文章的作者喜欢整理民间书信,通过整理小人物的的生活来认识社会;对我而言,哪怕尽是生活琐碎,没有任何理论知识,光是了解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发生的关系故事,只要内容充满真诚,仍会从中收获充实、有价值的内容体验。
微博的短内容能够满足即时沟通和新闻知晓,但是像博客这样经过沉淀和思考后,写出的内容更值得仔细阅读和细细品味。这大概就是我相信「创作者经济」的原因吧。
3、我给自己画的“饼”
虽然目前「创作者经济」在国内的市场还是不太成熟,不适合投资机构和投资人进场,但这并不妨碍个体提前开始准备。
得到 APP 算是在知识付费上的先行者,验证和影响了国内用户对高质量内容付费的需求,但得到的专栏和课程更多还是基于平台和公司的 PGC(专业方生产内容)。相比之下,知识星球会更接近「创作者经济」的形式,不过它更像是 KOL 的社群变现工具,社区属性偏弱。而在深度内容的社区氛围上,我感觉少数派做得已经很好了。从用户规模和生态成熟度看,微信公众号是最接近的,但至今还没有付费订阅系列内容的完整功能和市场习惯。
长期看,内容消费的升级一定会来的,我也很期待看到国内「创作者经济」的兴起和文化成熟的那一天。
这也是我给自己画的“饼”。
创作者能够吸引订阅者订阅,一定需要内容足够好,但是怎么定义好内容?
什么是好内容?
在疯投圈的播客里,黄海在节目分享了内容创作者的「不可能性三角」:原创、优质、频率3。
即如果保证了内容原创和优质,更新频率就不可能高;如果提升了更新速度和质量,那不可能保证原创性;如果既要保证原创,还要保证频率,那么文章质量也就很一般。
那么在这个三角当中,应该舍去哪个角呢?
我认为对于普通创作者而言,可以考虑舍去频率。因为时间越长,你的内容竞争性更强。
我之前还对内容更新的频率做了一个大致的划分,分成了:日更、周更、月/季度更、年更及以上。
- 日更(500-1500字):常见于日记、感悟、方法复盘。生产起来最容易,但是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周更(1500-10000字):更深入一些的思考、调研和完整内容。能吸引读者愿意进一步了解你。
- 月更(10000-50000字):很深入地对某个历史、地域、文化、经济、哲学、职业技能等专业领域,输出全面系统的完整内容。读者一旦看过,大概率被圈粉。
- 年更及以上(50000字以上):出书、专著。如果内容足够扎实,容易获得在行业的影响力。
我自己目前还处在周更的阶段。我并非不愿意进行月更,而是因为我目前没有相应的知识量和信息处理能力,去驾驭这样深度的内容。时间间隔越长,对创作者心性、专业度的挑战越大,相应的,内容独特性和竞争性就越强。
上个月传遍互联网圈的《互联网与中国后现代性呓语》就是典型的具备强穿透力的内容,作者评论尸会在每年的四月发布上一年的内容,字数都在七八万左右,相当于一本小书了。一经发布,便被大家争相推荐。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我:“你说日更的质量不行,那为什么有的公众号的日更质量也很高?”
这个建议不适合已经有多年写作经验的老手。像半佛仙人,一天能写几千上万字,不是普通人能快速做到的。
高频更新能提供情绪价值,但无法持续提供专业的价值。如果我们尚处在需要被读者信任的阶段,可以考虑优先用深度、专业的内容建立辨识度;当具备影响力时,再考虑用高频来维持和读者的关系,提供情绪价值和启发。
所以什么是好内容?我对它的理解是:用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尽可能真诚负责交付的内容。
但我们不仅要写出好内容,还要持续地写出好内容,也就是保持创作的动力。
如何保持创作动力?
对创作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流量,也不是写出很厉害的内容,而是能持续地进行内容创作。写作是一件很长期的事,甚至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保护创作欲更重要,我这里从三个方面分享我创作动力的心得。
1、遵循自己的直觉
1)对文章主题的纠结
我在文章开头有说,高强度的写作让我逐渐开始疲惫,脑子有种被榨干的感觉。这对我来说不是好信号。现在让我再去查论文,然后强迫自己产出,也许能做到,但是它会让我很难受。难受的不仅是做事情会很累本身,而是:我觉得这样不是真实的自己,在伪装自己。
于是,我在写这篇文章前,陷入了纠结。不知道该写一些写作心得,还是去学习下一个全新的概念或知识点。直到我看到了,王竹立老师在 2013 年的一句话4:
写博客的人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敢于袒露自己的观点、喜怒哀乐、甚至缺点错误。如果你把自己“藏”得很深,生怕出错,自然觉得没什么可写了。如果你把写博客,看作是跟朋友围炉夜话、侃侃而谈,交流思想、心得和体会,你还会觉得无话可说吗?
2013年的时候,博客正在流行。现在看来,公众号和博客也差不多。这段话,让我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写「创作心得」的主题。
2)对内容形式的纠结
除了主题,在内容形式上,我也选择遵循自己的感受。甚至会为了自己的感受,对文章进行大改。
既然是“心得”,那本可以随性一点,比如采用清单的方式来呈现,这样既方便又简单,还显得真诚。
但当我开始写后,就会强迫症一般地思考段落间、小观点间的逻辑关系。因为我想表达的太多,去梳理整个文章框架的过程可把我折腾坏了,可我还是乐在其中。
虽然看起来「直觉思维」没有「逻辑思维」高大上,但是在大部分时候,我们做事的动力都是靠本能去推动的。我会爱护和引导自己的本能,让它与我们的目标尽可能一致。
2、合理应对外部反馈
写作必然会发布,也就会有读者反馈。外部反馈很容易影响我的写作动力,那该怎么合理应对外部反馈?
先说负面反馈。
我会只看重有经过思考的疑问和讨论,以及指出一些客观事实和逻辑上的错误。这些反馈对我而言都很宝贵,它们能让我成长更快。处理的方法就是和自己的作品进行分离,把作品当成一个还能继续迭代和改进的产品,而我自己则是这个内容的产品经理。
还有一类负面反馈,我把它叫做「标签式反馈」。这类反馈,更多是简单的结论或者形容词。会以主观的标签、印象,甚至人身攻击的方式对作品进行否定,对我没有任何增量信息和帮助。对于这类反馈,我会直接忽略。
相比负面反馈,我会更警惕夸张的正面反馈。
上个月,给我内心造成最大波动的,就是自己的文章上了虎嗅的首页,还被虎嗅编辑老师推送到了公众号上。在两天内,公众号关注者从 70 多个,一下涨到了近 300 个。
平时只要有 1 个新增关注,我都会开心好久。高于我关注者基数的三四倍的涨粉,让我心情如同坐过山车:先是开心,随后就开始感到不适应,最后觉得不安和惶恐。然后处在一种思维瘫痪的状态里,无法思考和构思下一篇文章。
我会担心很多问题,比如那么多人关注我,我以后发的内容他们不满意怎么办?我是不是要对新来的人做一些内容方向的调整?
其实,这种心理叫「冒名顶替综合征」5,具体表现就是觉得自己「德不配位」。L先生有在文章里分析,这是因为「社会理想自我和要求」和「内心的真实自我」被「剥离」开了。
过高的外部评价和要求会无可避免地对我产生影响,我的解决方法是:正视自己已经取得的成果,不低估自己的能力。同时找到自己可以继续提升和向上攀登的方向,并且做出下一步的前进计划。
3、把指数问题线形化
再复杂的乐高积木,都能拆成单个的小块。
前段时间在搬家的时候,我总会遇到「看不到该看到的事物」的情况;同时在看到复杂、多样的东西时,脑子里没有连接要放到哪个箱子,要先装哪些东西。最后我就一股脑地把东西装在要搬家的箱子里。结果出现的问题就是,我压根不知道我装过什么。
所有的东西没有过脑子,就随便一塞,看似解决了问题,不过是堆砌了垃圾(不合理的分类)。不想这么麻烦,是因为每整理一件东西的时候,都在分别做分类,难度是指数级上涨的。
解决的办法就是把问题分解成小块的流程,即把复杂的指数级问题,拆解成简单的线形函数问题。
在整理一个角落的东西时,先把东西全部取出,明明白白地摆在所见之处,再做分类,再做收纳,会轻松很多。因为这样做可以把复杂的指数级问题,拆分成线性的简单问题。
写作流程一样。我们可以把从「问题」到「成品文章」的整个过程,拆分成一个小的动作,再依据制定好的流程,一步步完成。
我的大致写作流程是,先对要写的选题在纸上进行头脑风暴,找到自己的知识缺口;然后通过激发自己对信息的好奇,去补全自己的知识缺口;随后,开始对学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记录;再通过头脑风暴绘制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图;再通过这些关系图和之前的头脑风暴图,尝试列出并调整提纲;最后根据提纲形成初稿;终稿主要是进行语言和措辞的调整,重要的还是初稿之前的活儿。
「把指数问题线形化」其实并不罕见,比如我们熟悉的 SMART 原则来制定目标,用 SWOT 分析法来做决策,也是同理。只是背后简化问题的思路值得深思。
4、 不给自己留后路
我还有个写作习惯,不一定适合别人,就是:不给自己留后路。
漫画家荒木飞吕彦在设计《JOJO的奇妙冒险》的剧情时,常常把主角画到绝境当中,在这个过程里,荒木不会去想解决方案是什么,不会给自己留后路。也是因为把自己逼成这样,剧情的次次反转才会让人惊呼绝妙。
有时候,不把自己逼到一个境地,就不知道自己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我之前在写《如何逃离短期主义的陷阱》之前,也尝试把自己逼到一个境地。在写完第一篇「长期主义」的文章后,怎么践行长期主义,应该选什么样的观点切入,这些我都不知道。但我一旦把这个重要任务放到大脑里后,它就能自发地激励我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想法和观点也在心里慢慢生长。
不给自己留后路,有点强迫自己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在成全那个想持续生长的自己。
正如你现在看到的这篇文章,经历了好几次大改。对我而言,梳理文章的逻辑结构是最消耗时间的,但我目前的定位,就是交付一些思考的框架。
《读库》主编六哥在直播时聊到了一个概念叫「刚性兑付」。在职场工作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不能因为要到期了,就省工减料,然后打个哈哈,说自己完成不了。
给予自己一些责任向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创作的持续。
说好只写清单式的建议,结果不知不觉改成了结构式的内容,然后我会想,在写下一篇文章时能不能放过自己。有时候放任自己的直觉,有时候又对自己较真,也算是一种“任性”吧!
结语
写作是孤独者的深度高效沟通。
在信息时代里,我们就像处在一个或大或小的信息泡泡里,有一根管子连接插在泡泡里,管子的另一端是自己无法控制内容质量的各个平台。我们在互联网上连接,又被各个应用程序、算法和社交圈层割裂。
我们能做的,除了主动给自己接上一根信任的信息管道,还可以自己创造一个信息源。在经过思考和沉淀后,打包好真诚和有价值的「个人信息」,反向输出到泡泡之外,然后等待有价值的人和信息主动找上你。
内容创作能够帮你打破信息泡泡的局限,让你的「个人信息」在各个渠道传播,然后吸引同频者主动与你连接。
最后,感谢你能看到这里。也许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正在坚持写作,或者即将写作的人,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和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