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栏目

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jindunwaiting:《上学记》 《上班记》幸福与荒诞的双重变奏

期待多年的《上班记》出版了,诚如执笔者文靖所说,《上学记》关于「幸福」,而《上班记》则关于「荒诞」。在国难中求学,遇得良师益友,虽环境艰苦也不觉得苦,而在新社会里工作,即使遇得同道,也因为社会环境的无常和社会运动的突飙猛进,最多也只能偏安一隅,苟且工作。

何兆武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者、思想史研究者,2021 年 5 月 28 日逝世。生前著作等身,译作等身,译介了包括卢梭、康德、帕斯卡尔的思想家的重要著作。他说,自己希望成为一个「纯粹的观者」。

《上学记》于 2006 年由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口述了他自己的求学历程,因时处战乱年代,故而也夹杂了诸多对时代的指涉、对学术人物的臧否、对学术之路的探索,这些口述文字,因其「真实、真诚、真心」而被认为是「一部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多次再版、热度不消。在《上学记》中,作者提及还有一部《上班记》,因事涉是非,要等到何老百年之后才可出版,自十几年前起,《上班记》就是万众期待的书籍,去年何老过逝,执笔者文靖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第一时间便将《上班记》推出,简体版要想出版估计还得一段时间,而笔者有幸请朋友自澳门带回,一睹为快。

对比两本书,可以发现《上班记》延续了何老一贯的口述风格, 语言温和而不失力量。在何老的口述中,最多的是老实话,第一人称的叙述,平和而不抱怨,真诚而不欺瞒,对人对己都宽容。 这一点与其他的受难者口述不一样,不少人的回忆录都太过自我,包含着「隔都心态」,以为受难者便有着天然的崇高,想把过去受的气全部撒出来(当然,这样的文章我们也能理解,也可以放出来讨论)。但何老的叙述不同,镇静有力,平铺直叙之下也有波澜,这大概有两个原因:

其一,何老自称想成为「一个纯粹的观者,在思想里找到安慰便已足够」,因为思想和逻辑的训练,叙述上也始终隔着一层,这给他的口述史增加了客观的底色;

其二,何老是幸运的,运动对他的牵涉不深,所以运动中也隔着一层。在那样的环境中,能不被人整已是幸运,要能做到不去整人更是困难。不能说疯狂年代中何老没做过错事,但在诚恳的语气中我们能知道,他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客观的视角加上客观的经历,使得这份自述不同于其他自述。从时间上看,两本书几乎讲完了何老自己幸福而荒诞的一生,但这幸福与荒诞的双重变奏其实与环境对人的影响无法脱离。这两本书是如此「自我」,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毫不留情地臧否人物、评断时代,无论人物的地位是多么高,时代又是多么乱,何老依然保持自己的判断力,将热情寄予学术,将理性寄予其他。这种自我也是客观之外的一种「主观」吧,保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观。

@潘誉晗:《寻味东西》

也许她是最懂中国美食的外国人

——正南齐北的,这里有位留着中国血液的英国饕客

第一次知道扶霞是通过她之前非常盛名的《鱼翅与花椒》,看似那么不搭嘎1的两种食材组合成一本书的名字,觉得很好心。看的过程是很愉悦的,扶霞·邓洛普,这一位土生土长的、同时拥有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汉学硕士学位的英国姑娘,凭借着对于中国美食的热爱,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跑到了四川,走进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系统性地学习中餐的做法。

中国自古有一句话就是「吃饭皇帝大」,我想大抵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对于中餐都有一份执拗,所以看到这些赞美中国菜的文字,心情就会特别开心,而当这一份肯定来自另一个国度的时候,心中更是有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寻味东西》是今年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系列新出的扶霞新作,就好像美食一样,刚刚上市的它热腾腾的,而收录了扶霞在报刊杂志上的随笔记录,也依然美味无比。

「张嘴吃饭,敞开心扉」,扶霞在许多中国读者的心中留下了绝对的好感度正是因为作为一位老饕,她不带偏见,也非常诚恳。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中《古色古香》这一篇的内容,扶霞和考古家好友一起品尝了千年前的藏红花(她的考古朋友偷偷从文物里带出来的),残存在文物罐里头的食物经过时间的淬炼,其实只是那么一点碎屑,可是她依然觉得这是她「一生中最特别也最愉快的美食体验之一」,就像译者何雨珈说的那样:「这整件事就像一首带着烟火味的宏大史诗,光想想就值得在星空下来上一舞。」

而我认为书中最有趣的两篇,就是《功夫鸡:一鸡九吃》和《「鞭」辟入里》。在《功夫鸡》中,想念血类食物的扶霞特点托人去郊区寻得一只活鸡,由于英国的菜市场不流行卖活鸡,所以这一趟鸡的「远赴厨房」之旅,真的也算得上是风尘仆仆:坐火车,打出租车。终于获得活鸡的扶霞感动极了,让鸡多活了一天,第二天还让它散了个步,然后在自家的前院鬼祟祟杀掉了它。毕竟她的这番举动,让过路的人都收到了惊吓。《「鞭」辟入里》就更别说了,扶霞想烹饪鹿鞭的行为,不光震惊了伦敦猎人届,也让我在书房狂笑不能停。「磨刀霍霍向『老二』」,在译者何雨珈极为出色又形象的翻译下,你完全可以想象有这么一位热爱美食的在自家厨房甚至供奉了灶王爷的外国友人,为了口腹之好,她超级认真。

所以扶霞这份对于美食的热忱之心,我是真的很钦佩。除了「三吱」之外,她乐于尝试那些在外国人看来不常见甚至稀奇古怪的食物。她愿意吃猪脑,能吃狗肉,在云南的时候对于生皮这样的生猪肉非常好吃,抱着必死的心情,她吃得津津有味,之后回英国做了全套的身体检查。而在这一本书中,除了关于食物的记录,扶霞笔下对于食物的中立态度,也让人很是佩服:「我就是纯粹地喜欢吃中餐、做中餐和思考中餐。但我的工作也将我带入两堵『偏见之墙』的中间地带——一堵墙是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另一堵是中国对西方的偏见。我身处两堵墙之间,得以看清两种偏见都是根基不足、谬以千里。」于是我那样庆幸,在中国美食甚至是世界饮食的文化交流上,有像扶霞这样的饕餮存在,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文化传播者,我们的中国美食才可以有更多的人愿意打破偏见,去看一看,也去尝一尝。

@潘誉晗:《萨巴斯剧院》

容易害羞的小伙伴请不要在公众场合阅读此书

——萨巴斯剧院里在上演下流的剧目

都说「饱暖思淫欲」,既然我们已经在扶霞的新书中领略到了中国美食的魅力,那接下来我们不如跟着大作者菲利普·罗斯,在他的《萨巴斯剧院》中一起看看一个人如何用淫乱的欲望来掩盖自己内心的悲伤。

《萨巴斯剧院》是上海译文出版社新文本科室今年三月份推出的新书,不过这个「新」也只是第一次引进罗斯的这一本书,小说本身写于 1995 年。可即使时间过去近三十年,以现在的眼光和角度去读这本书的时候,你还是会被书中大胆的设定所震撼。上译的编辑说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不要选择在公共场合,因为尺度颇大。我一开始想着尺度再大又怎样,可是当我开始阅读,发现主人公萨巴斯用一场场性爱来麻痹自己,在情人的坟墓面前打飞机的时候,我确实在长久的不知道作出如何评价之后开始疑惑:萨巴斯的这般好色,究竟是为了什么?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萨巴斯的简单生平来了解这个人。全名米奇·萨巴斯六十四岁了,可即便身处已经算是年老体衰的年龄,他的身心,依然拥有亟待解决的欲火。而看似这样荒淫的他,其实有一个不太幸福的家庭。因为哥哥在战火中的去世让母亲极其悲伤痛苦,从而忽略了他的存在,于是他索性离家当了水手。离开家之后,他选择用不断的性爱来修复心中的伤口。退役后他试过当老师,可因为和学生的性丑闻事件身败名裂。两个生活优越的人成为了他的合伙人,和他一起在曼哈顿开了一家剧院,他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木偶师,虽然他演绎的方式让人脸红心跳——他用指上演着下流的剧目。当第一任妻子离奇失踪后,他和旅馆老板娘开展了一段长久的婚外情。而当情人去世之后,他开始回溯自己荒唐的充满闹剧的过往。

小说的露骨令人脸红耳热,而我用这样大胆的尺度来吸引小伙伴们一起阅读这本书,行为确实也蛮「可耻」的,但是当我们结合罗斯本人的话的时候,就会发现这本书,似乎充满了矛盾。完成了这本书之后,罗斯给出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自评:「我写了一本邪恶的小说,但感觉它像羔羊一般纯洁。」前半句在我看来是很好理解的,年过半百的老人依然性欲旺盛,而他深陷自己往事回忆的时候,我们能很够非常容易地在他一目了然的生活里发现他曾经的过往是多么荒唐,似乎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欲望;似乎他将要迈出的下一个脚步,都是去往邪恶的性欲之沼。于是,「羔羊一般纯洁」这样的定义就让许多人产生了不解,难道碌碌无为,平庸一生,不去奋斗不去努力,就这样纯粹地过打桩机的生活,竟然还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纯洁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整本书我读得慢悠悠的,三十万字的小说用了九天看了六个半小时,因为不是一次性读完,所以每次看完的时候我就会思考一下当天看的内容,也因此有了更多想要说但是似乎没有办法说清楚的想法。

如果真的读完整个故事,我想还是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觉得萨巴斯无可救药的同时又觉得他的行为是合理的甚至是令人心疼的,因为萨巴斯这样的沉重人生,在罗斯的笔中,是用及其冷静的方式被展现读者的面前。而当我们读完整本故事的时候,也会发现,虽然萨巴斯选择的方式在很多人看开是下流而又低级的,可对于他而言,这样的选择确实最好的方式了。他的人生,就像是提线木偶一般,永远被命运拖着走。只有在性这一件事情上,他是自由的,他是主动的——他是在用不停止的火热的性爱在进行无声反抗,呐喊着自己这般不公又平庸的人生。

原来萨巴斯这一位小小的平凡人啊,是在身体力行着自己人生的怨诉。

@包包呀嘿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

我对某一首歌的喜欢完全是基于生理的判断,是喜欢的节奏或者歌词。要说喜欢什么风格,我也说不好,至于嘻哈,那也只能粗浅地分类,正好有了这本书。

本来以为它会讲解嘻哈的技巧,直接定义嘻哈,我本来期望的是看完这本书,我就能完完全全懂得嘻哈是怎么唱或者怎么创作出来的,有点像教学工具书。但其实完全不是如此肤浅的内容。

这本书首先是以双人对谈的形式进行的,内容结构很新颖,如果变成有声书一定会像听播客一样顺畅。按常理会以为对谈会是在两个美国人之间展开,但对谈的对象是两个日本人。两个日本人在讨论嘻哈的历史起源,不同的嘻哈时代以及它们的领军人物。我是从书里才知道,原来嘻哈看似脱离正统风格的音乐,本身却也是从爵士和蓝调等音乐风格里演变而来,这一部分发源历史正好带我认识了很多音乐风格,我也趁机跟着搜索了对应风格的歌单,把握一下不同风格对应的音乐氛围。这种边看边探索的感觉很令人惊喜。

另外一个非常让人觉得意外而贴心的地方在于,这本书的译者把书中提到的专辑或者歌曲按章节给出了歌单,可以在各大平台上搜索收听,一边读书,一边听对应的歌,是一个更深入了解嘻哈的好方法。

相关推荐:

@kok :《九人》

目前已经有了 40 多位总统,但首席大法官一共只有 17 人,现任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从 2005 年上任至今,已经有 17 年。核心原因是大法官是终身制,只要没有特殊的原因或者健康问题,大法官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职业。有 9 位首席大法官在任上逝世。

为什么要搞终身制出来呢?而不是像总统任期一样,一届 4 年,最多连任两届。按照美国宪法要求,所有的法官都需要 "shall hold their Offices during good Behaviour",只要行为良好,法官就可以一直当下去。很神奇,在这几百年间,没有人去挑战宪法中的这一条目。我的感受是,作为影响司法环境最高的一环,最高法院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不能在短时间内频繁的调整司法倾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法官们也会跟着调整自己的看法,甚至会挑战之前已有的判例,譬如宗教扩散问题,堕胎问题,同性恋合法性问题,年轻的大法官加入这个 9 人的团体之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司法倾向。

总统和大法官

作为三权分立的重要体现,司法权是晚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出现的。美国的大法官也天生带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因为每一个法官都是由在任的总统提名,经过国会通过才能上任的。

因此每一个总统都会做充足的功课,调研哪一位法律精英在意识形态上与自己的政党更靠近,只要能多塞几位大法官进去,就能一定程度上扭转司法倾向。奥巴马在任期间提名了两位大法官,特朗普则一口气提名了三位,他们很多人都能持续工作几十年。

也有大法官对总统不满意的情况,但总统是无权让大法官下台的,只能忍着。

国会与大法官

最高法院最突出的一点是,它同时兼有初审法院、上诉法院、宪法法院的性质,有一个最重要的权力-解释美国宪法。

同样的能力在我国是被分为了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两部分,且以立法解释为主。但这部分能力在美国是握在最高法院中,它不仅可以决定国会的某些法律违宪被作废,还能插手州立的法规条款。这一核心权利,不是由宪法规定,而是从 1803 年的马布里诉麦迪逊案得出。有的时候,由于过度行使这个权利,最高法给出的判例实际意义上影响了立法,这也被称之为司法能动主义。

在马布里诉麦迪逊案中,大法官马歇尔回避了和行政分支的直接冲突,没有按照《司法法》中赋予最高法院的管辖权进行审判,而是通过三段论(宪法是最高法-法官要宣誓忠于宪法-法官有维护宪法的职责)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解释法律显然是司法部门的权限范围和责任。」

通过这样的判决,马歇尔最终判决《司法法》对最高法的司法管辖权部分违宪,将案件撤销。由于此时美国宪法制定不到 20 年,新成立的司法部门在民选的行政部门和国会面前显得软弱无力,最高法院实际上没有起到三权分立中制衡其余两方的办法。通过这个案件,马歇尔宣告了最高法院拥有了司法审查权,也就能制衡国会的立法与行政部门的执法能力。

大法官的民主

虽然这 9 个人已经是美国司法界最高的一批人了,但他们仍然要遵从一些基本的机制,比如一人一票,按资历依次发言。

因此对于一些争议性很强的案件,会出现 5V4 的场面,投下摇摆票的法官就成为了不同党派之间争夺的对象。这种争议案件通常都很有社会意义。

比如 1966 年的米兰达诉亚利桑那州案,因为警方没有告知嫌疑人,最终最高法院以 5V4 票通过的判决,认为嫌疑人的供词无效。这一案带来的影响就是著名的 「米兰达警告」——「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任何陈述内容都将作为庭上的证言」。

投票完成后,会由优势方的大法官来指定某位法官执笔撰写判决,这份判决就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文本了。会运用大量的法律条款,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来解释宪法的概念,时不时的还会推翻之前最高法的判决。这样经过打磨的判决,很多都成为了法律界的瑰宝。

其实这本书行文是按时间线推进,对每一位大法官的描述都很详实,看起来有点像人物小传,整本书不算是一本法律专科书。但我们距离美国司法体系实在是太远了,在阅读这本书之前,要对美国的各种名词有一些基本的理解才更好入手。建议可以先翻到最后读译者写的脚注,看完了再从头看起。

@Voyager_1:《活法》 《干法》

4 月,疫情依旧肆虐,就业市场形势一片向下,对「这个世界还会好吗」的怀疑愈加发酵,我没有泡在舆论的前线紧追官方的通报和社会新闻的热点,也没有抱怨社会不给普通人机会,让生存愈加艰难,而是重新拿起了稻盛和夫的《活法》《干法》再次阅读——因为我知道「如何幸福地活着」以及「为何要努力工作」的答案一直写在书里面,而且是写给普通人的答案。

如何幸福地活着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对于这个人生最基本的问题,我认为必须从正面回答。我的答案是:提醒心性,磨炼灵魂。—— 稻盛和夫

翻到第一页时,就会读到稻盛和夫写的这段话。初看,不太明白,但有点喜欢稻盛和夫这个老头儿。因为他知道我想要问什么,愿意坦诚不绕弯子地解答人生的意义,我愿意听他用整本书来向我阐述清楚稻盛的哲学。

这不是一本「传销式」的书籍,你不会听到一堆教你怎么做怎么做的废话,相反,稻盛和夫在书里暗藏了一条隐隐的人生之路,也就是他所经历的人生。从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进到一家几近倒闭的小公司做着自己讨厌且非专业的工作,到认识的朋友都离职走光,读者会一起经历稻盛和夫的绝望,亦会回想起自己的境遇。每到这时,我都会将我自己代入到稻盛和夫的境遇,渴望体会更淋漓尽致的残酷人生,同时慨叹自己没有后来稻盛逆风翻盘的勇气。

人生 · 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x 热情 x 能力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和工作的成果由上述三要素相乘而不是相加得来。能力在最后一点,意味着先天也不可变化,热情则是工作的热情和努力的程度,思维方式在第一点最被看重,思维方式就是所谓人生的态度,哲学、理念和思想等,因为这个值可以正可以负,所以三者相乘会得到天差地别的效果。

稻盛和夫总说自己没什么经营才能,有的只是用自己的人生践行自己认可的伦理观、道德观的能力。而恰恰是这么一个说自己不会经营的老人,却一手创办了世界 500 强企业京瓷、KDDI,后又临危受命拯救日航,仅用一年就带领日航扭亏为盈并创造历史最高利润。

书中看起朴实无华的大道理,以稻盛和夫的口吻说出时,就像隔壁博学的老爷爷,在给你讲述他的人生哲学。稻盛和夫就是这样的人,我们看不到企业家武断的架空理论,也看不到以点概面的极端案例,更没有生搬硬造出来的新名词,总是在给读者娓娓道来他的人生故事以及处世哲学,正直、真诚、无私分享,稻盛和夫写书时恐怕也是如此思考。

如何幸福的活着,稻盛和夫从实现理想、如何思考问题、以利他之心度人生、与宇宙潮流协调和谐等四个章节依次阐述,读者读完心中应该自有答案。

为何要努力工作

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

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最初看到这段话时,我觉得是稻盛和夫在鬼扯。

当我再次再次以及再一次看到时,我觉得这话实在是有道理。彼时,我已经工作了好几年。那些让我非常痛苦的工作经历往往产生了价值,让我具备了某一项技能,或者有了一份足以填写在简历上的经历。当我看到这些话从稻盛和夫的笔下生出时,我更加觉得真实可信。

稻盛和夫一直在诉说的都是他所体悟到的人生,他所经历的真实的人生观和劳动观。

孩童时代,父母常用鹿儿岛方言教导 我:「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

我总是反驳说:「苦难?能卖了最好。」那时的我还是一个出言不逊的孩子。

年轻时候的稻盛和夫跟当今年轻人的思想也别无二致,总是厌恶苦难。但生活的残酷逼迫稻盛和夫思考,很快他就转变了。

究竟离开公司正确,还是留在公司正确呢?

烦恼过后我下了一个决断。

正是这个决断迎来了我「人生的转机」。

只剩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这个衰败的企业 了,被逼到这一步,我反而清醒了。「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吧,只是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 一帆风顺吧。」当时,我还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 的充分理由,所以我决定:先埋头工作。

现在来看,这个决定多么伟大而正确。但这觉悟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思考当下疫情的现状,即使我知道自己的工作也面临类似的问题,却迟迟还是下不定「先埋头工作」的决心,因为我总是患得患失自己的付出会不会没有价值。

读过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多么正常的事情。人无完人,我们始终无法做到书中人一样的行为,因为每一种成功之路都不能复刻,这本身就无可厚非。「患得患失」不是我的工作价值观有问题,而是我的「活法」有问题。我没有用积极、进取的念头来思考我的工作生活,只是一味想着如果公司不行了,我的付出是否毫无价值,这个项目本身难度不大,我的投入是否不会有更多产出等等问题。如果不抱着更正能量的活法思考,那么看再多的干法也没有价值。

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渴望得到稻盛和夫振聋发聩的神引,带我走上人生的辉煌之路,却不曾想,努力工作、认真生活,就已经这位经营之圣的全部人生奥义。也许我们想知道的,一直都在我们脑子里。

@Konstantine:《每周工作 4 小时》

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复兴号四个半小时,刚好够读完这本书。(上海加油!)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于「财富自由」这个概念的认识越来越成熟,这个概念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那么遥不可及了,而是渐渐接近了一个完全可执行的标准,即被动收入(又有人称作「睡后收入」)能够满足自身当前消费需求。

而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到达「财富自由」状态的实操性极强的操作指导。熟悉蒂莫西·费里斯的人都知道,这个家伙是个不可思议的人,他的身份可以是企业家、作家、演员、武者和舞者,也可以说六门外语,不仅经营着一家公司,还获得中国散打全美冠军,甚至还保持着一项探戈舞吉尼斯世界纪录。他提出了「新贵 The New Rich」的概念,在这个概念里,金钱不再是衡量贫富的标准,时间和移动才是,这也是新时代的货币。而这个框架下的「财富自由」,更多的是生活方式上的奢侈,把收入和时间剥离,能够在获得相同收入的情况下能够有更多属于自己的、可以享受生活的时间。

按照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来看的话,传统的攒够一定的钱再退休是经不住推敲的,甚至是有些本末倒置的,与其委屈与压抑自己而完成财富积累,不如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完成财富积累,实现有质量的赚钱。这本书里面的 4 个章节,给你提供了迈向新贵的几个步骤,概括为 D-E-A-L:

  • Definition(定位),即定义自己对于美好生活方式的认知。是不是能够有效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是不是能够把自己不情愿不喜欢做的工作委以他人?
  • Elimination(精简),这里引入了奢侈型生活方式的第一个要素 - 时间。是不是能够精简 / 忽略掉不重要的东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 Automation(自控),即第二个要素 - 收入。是不是能够自动产生收入?这里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地域差价赚取工作收入,
  • Liberation(解放),即第三个要素 - 移动。能够使自己的工作不受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远程办公,这样的话可以去世界各地体验风土人情、体验生活。并且能够利用地域差价用高收入实现在低消费区域的「奢华」生活。

虽然听起来离经叛道,让人乍一看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书中大部分概念的阐述都结合了实际的案例,绝对会让看书的你觉得津津有味,有无穷尽的读下去的欲望。细致如作者,好多的建议甚至具体到去哪个网站去做都提供给你了。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你是否有意愿去改变你的生活?

@ElijahLee:《纽约餐桌:美食城市的缔造者》

在中国,人们对美食的关注都聚焦在食物本身。从各式各样的中式菜谱,到家喻户晓的美食纪录片,以及名家名嘴蔡澜、扶霞·邓洛普等等,总能把一道菜从典故出处、食材拣选、烹饪技法、品鉴之法说得头头是道。而至于,美食背后那些人的故事,总是被忽略不见,或是作为氛围点缀,就像主菜总有配菜来点缀那样。

最近出版的《纽约餐桌》,一改美食类书籍或作品的思路,把关注点从菜品转移到了菜品背后的厨师身上。他们和菜品本身一样,拥有引人入胜的故事,却始终默默无闻。艾娜·雅洛夫探访了美食大都会纽约的各种餐厅,以访谈的方式,记录下各类厨师的工作纪实。他们有高端的四季餐厅工作的著名大厨,也有充满异域风情的流动餐车,从吃大锅饭的消防队厨房,到精致料理寿司之徒,可谓包罗万象。

世纪之初,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火热一时,主角徐长今对于料理人的心得剖析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曾说,做料理的人不该只关注在料理上,食物、餐具、吃的人的状态和心情,都是料理人应该考虑的。《纽约餐桌》中这些食物幕后的英雄,无一不是对食物和人怀着深切的热爱,也有各自独特个性的鲜明表达。

彼得·鲁格牛排馆的艾米·鲁本斯坦,坚持传统的电话订位、铅笔预约,经营了 70 多年始终如一:「我们有许多回头客,何必做出改变呢?」。贝托尼餐厅的布莱斯·舒曼,坚持翻录灵魂乐,他的观点正中我心:「我就开始琢磨客人在吃饭聊天时喜欢听到什么样的背景音乐……餐厅所选择的音乐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书里你还能读到小野先生的大徒弟中泽大辅的创业故事,竟然是一个意大利披萨厨师看过《寿司之神》之后给中泽发了邮件邀请开寿司店,这个看似疯狂的念头竟然意外地顺利成真。

纽约,各种肤色、各类文化在这座城市交融,只需花几美元的地铁票,就能从遍尝泰国、牙买加、尼日利亚、波多黎各等等各种小吃。也许只有纽约才会有这么多各样美食的汇聚,也许只有纽约才会有这么多鲜活的故事。《纽约餐桌》是一本轻松阅读的书,大概花费 4 个小时就能读完。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2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