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101

不知道大家对台北的印象是什么,台北是我成长的地方。成年之前,几乎没有去过其他的都市,所以对自己住的地方没有什么感觉,觉得应该每个城市都差不多这样吧。长大之后,去过了很多其他都市,像是札幌、东京、大阪、上海、香港等地方,才发现每个地方的生活、文化都不一样,再回头看看自己所居住的台北,才发现优点很多、缺点也很多

何为台北

严格意义上的台北是指台北市,但是一般所指的台北是指包含着周边的新北市(New Taipei City)、基隆市组成的台北生活圈。

台北和其他亚洲都会区相比,算是一个迷你的地方,像是上海、北京、东京、首尔、曼谷。例如光是上海,就几乎有台北的 20 倍大,而首尔也有台北的三倍大,新加坡大约比台北市加新北市大一点。

吃碗牛肉面

说到台北最知名的美食,牛肉面肯定榜上有名。台北人对它的喜爱程度已经到需要每年举办牛肉面节来评选当年最好吃的那一碗。只要被评选得奖的牛肉面,一定会人气大增,马上大来长龙。

但牛肉面不是台湾原本就有的美食,早期台湾人甚至是不吃牛的。早期的台湾是农业社会,非常倚赖牛作为耕种的助力,对牛是非常尊敬的,牛年迈犁不动田后,还会好好供养牛,感谢辛勤的付出。以至于到现在农村地区,还是有很多人保持不吃牛的习惯。

牛肉面的起源据说是一名四川的退伍老兵,非常想念家乡的味道,利用豆瓣酱加上牛肉并以自己的家乡为名 - 川味牛肉面,也就是现在所称的红烧牛肉面,但据说其实四川根本没有川味牛肉面,完全是该老兵的原创。脱离农业,进入工商社会后,便逐渐没有吃牛肉的禁忌,牛肉面开始流行起来,变成人们的日常小吃。

刘山东牛肉面

私心推荐我从小吃到大的牛肉面「刘山东牛肉面」。店铺没有华丽的装潢、精致的摆盘,以前甚至连电风扇和冷气都没有,不过因为用料实在又美味,一堆人包含我自己甘愿挥汗如雨地坐在店内好好品尝一碗红烧牛肉面。

用牛骨汤和中药材熬出浓郁却不会太油腻的汤头,加上山东粗拉面还有极其入味满满的牛肉,这样简单的料理就已经是一碗值得品尝的牛肉面了。不过这样还不够,店家在墙壁上还写着要如何品尝这碗牛肉面:「一颗荫豉咬三口,一片牛肉咬三口,再喝一口牛肉汤。」

旁边的配料虽然不起眼,却是让一碗牛肉面念念不忘的重点,有店家自制的豆豉和酸菜,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加入,让整碗面的味道更丰富更有层次。另外,店里还有传统的小菜,像是海带、花干、豆干等清爽的凉拌小菜。虽然是小菜却一点都不马虎,笔者点的花干看似简单,咬下去随即被惊艳到,浓郁的汤汁还带着淡淡的酒香,让人想一口接着一口。

找个地方读个书吧

书店对我来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即使现在已经有电子书,不过我还是喜欢翻着纸张阅读书本的感觉。还有书店提供一个阅读的场所,可以完全沉浸在读书的氛围当中,不会受到外在环境的干扰。

诚品书店

说到一间能代表台北的书店,非诚品书店莫属了,在诚品书店,可以随时随地找到一本你喜欢的书,找一个角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在这里,只要你想要看书,总有一间书店为你开着,等着你去看书

24 小时营业的书店

诚品书店除了少数的书籍,几乎所有的书都没有密封起来,只要有兴趣,可以轻轻地拿起来,找一个无人的角落,徜徉在属于自己的书海当中。

阅读区

当然,如果看不过瘾的话,还有阅读区让你坐下来,慢慢看、好好看,只要想要看书,这里永远都不会关门的。

移动

在台北, 移动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归功于交通完善且票价便宜,还有最重要的是台北狭小,所以去哪都不会太远,去哪都很方便。

台北捷运闸门

记得多年去曾去过上海,对我来说最大的冲击之一是进入地铁站要安检。对于安检的印象,只有搭上飞机之前,要将行李放到一个机器里面,给警卫看有无携带违禁品。没有想过地面上的交通工具也需要安检。

在台北的交通工具,不论是搭公车、捷运、台铁、高铁,都不需要通过安检,票卷也无需记名,只要买票或是刷台湾通用的交通卡- 悠游卡,就可以搭乘。

台北捷运一隅

地铁在台北称为「捷运」。在香港搭乘港铁或在东京搭乘地下铁,有一种真的钻入地下的管子内,在密闭的地下迷宫冒险,有时候都会有一种不确定感与压迫感。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人有这个困扰,我注意到台北捷运的车站都有挑高的设计,让在车站等待列车的乘客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地方等车,不会有压迫感。

虽然列车每几分钟就一班,但是刚进站的乘客可以用耳朵聆听是否有进站列车的声音或是用眼睛往下一看就可以看列车是否进站,评估自己是否来得及搭这班车,或是觉得来不及的话,就可以不要那么紧张,悠闲地等待下一班车。

台北是个狭小的盆地,腹地不大、地狭人稠,却有丰富的地形与景观,不论想去海边或去山上,上山下海一个小时内都可以抵达。

上山

台北盆地四周环山,从不同的角度眺望台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但远离都市的喧嚣,求得暂时的安宁,与山林相望,还可以从高处俯瞰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到底长怎样

下海

有名的象鼻岩,岩石的外型长得很像大象的鼻子,而成为知名的景点。天气好的时候,可以远眺远处的基隆屿,附近还有小卷米粉可以品尝。

轨道运输

台北车站

台北车站是全台湾最大的交通枢纽。台北的建筑物一向以实用性为主,看起来都非常迷你,没有大气磅礴的感觉。之前整修好之后,每天会根据不同的星期点上不同的灯。只不过我觉得很诡异,典雅的车站被弄的很丑。

书法题字

虽然外观很丑,不过内部装潢倒是有点气势,甚至还请书法家来为车站名称题字。

高铁入口
台铁入口

高铁和台铁则是台北以外最主要城际移动的交通工具,到台湾南部最大的城市高雄高铁只需要 96 分钟即可抵达,而如果想要在台湾环岛的话,台铁可以抵达台湾的每一个角落。

自行车

台北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称为「YouBike」 ,属于定点式的租赁系统。虽然要定点租还,但是站点已经密集到几乎到处都可以还车,如果要短程移动的话,骑自行车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慢下来慢慢地领略一座城市的风貌。

走在街道

在都市规划的经典书籍《伟大城市的诞生与衰亡:美国都市街道生活的启发》中提到,一个都市的生命力与活力不是来自于高耸的商办大楼,而是来自于生活在街道的各式各样的人们赋予都市满满的活力。

寺廟

万华龙山寺

万华龙山寺是台北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建于乾隆年间,里面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台北捷运板南线的龙山寺站或台铁万华站出来就到了。

在喧嚣的城市当中,寻求宁静的地方,寺庙礼庄严、神圣、宁静,大家点香求神拜佛,向神明诉说着自己的愿望。寺庙外喧嚣热闹,聚集很多摊贩,卖着传统小吃,同时也聚集了很多游民,呈现着市井最有活力的状态。

忠孝东路

台北市的忠孝东路

不知道有没有听过动力火车的「忠孝东路走九遍」,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忠孝东路走九遍,脚底下踏着曾经你我的点点」,里面所指的忠孝东路便是这条台北最繁华的道路。忠孝东路总共有七段,全长约十公里。

挑战忠孝东路走九遍一直是台北人很热门且无聊的挑战之一,曾经有很多人挑战成功过。我自己曾挑战忠孝东路走一遍,很逊地隔天就铁腿了。

街道与市容

台北典型的样貌

台北除了重划区之外,大部分的都市样貌是长这样的,房子老旧、顶楼铁皮屋加盖、路上停满机车、冷气装在外墙上面。大多数的台北人都居住在这样的地方,市容丑到连台北人自己嘲笑。但是都市更新困难,且虽然市容丑陋,生活机能却是非常方便,都市所有的活力,几乎都在这些老旧的地方。

传统市场

台北传统的菜市场,路上充满骑着机车在买菜的人,传统市场与超市不一样,东西比较便宜,且讲求人情味,买菜与卖菜大多互相熟识。除了张罗三餐外,同时也成为联络感情的社交场所。

骑楼下的小吃摊

传统的旧建筑都常都会有骑楼,因为台北多雨,骑楼的设计主要是用来避雨。很多人会在骑楼摆摊,卖卖小吃。只要一个摊位和几张桌椅就可以做生意。通常都便宜又好吃。

骑楼下的小吃摊虽然有时候会造成环境脏乱与安宁的问题,但其实因为灯火通明的营业着,也成为了某种守望街道的功能,守护着邻里的安全。

无厘头的红布条

不知道为什么,很常在路上看到店家贴这种无厘头的红布条,尤其在台北特别多,可能竞争激烈,想要吸引路人的目光吧。

疫情下的告示

疫情下的关店告示,严肃紧张的事情可以看到店家的公告还是充满幽默感

台风天前的台风云

在台风风雨欲来的前一两天是天气最好的时候,风平浪静,太阳下山之前,云朵呈现橘红色,好不漂亮,同时提醒着我们要赶紧准备防台措施。

真实的台北

这就是我所生活的台北,有他好的一面、也有他不好的一面,但都是最真实的一面。大部分的照片可能在专业的摄影人士看起来可能非常糟糕,也没有什么构图。的确,因为这些照片全部都是我用手机拍的,没有什么技巧,就是将眼前的画面按下快门拍下来罢了,也没有任何修图(其实是作者不会)。

不过这样呈现的就是我眼前最真实的影像,毫不修饰,不管是金窝银窝还是狗窝,都是自己成长、生活、打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