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栏目

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jijiali:《浮生取义》《如何正确吵架》

每年的春节可以说是一年中最为重要的团圆节日了。在这一年一度的日子里,经典性「娱乐项目」总是少不了走亲访友。在走亲访友的时候,不管是直系亲朋,还是七大姑八大姨,相互寒暄时总是免不了会聊到一些「过日子」的话题。这当中不仅包括自己的日子,也会间接地了解到别人的日子;既有过的甜蜜恩爱,也有过的让人唏嘘感慨。

问题来了:没有人希望过着不幸的生活,那么我们怎样过上好日子?

带着这个问题,在春节假期的空档,我抽空阅读了两本书《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以下简称《浮生取义》)和《如何正确吵架:发掘问题、解读渴望、创造幸福的伴侣沟通术》(以下简称《如何正确吵架》)。

在谈到这两本书之前,有一个大背景是你我都能够感受的到的,那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其实仍处在极剧转型中。这种转型反映在家庭关系中更为明显,当中最直观的感受可能就是家庭成员的组成了。比如以我自己为例,父母那一辈多是兄弟姊妹四个,而我的同龄人多数为兄妹二人,而在我孩子的同龄人中目前多数为独生子女。

这一点在《浮生取义》中也有所论述。因为人口结构的转型,目前「多数中国人已经不再把家族的延续和祭祀当作至关重要的事情,不再把香火的接续当成自己生命的延伸」。「现代中国在价值观念上使核心家庭中的过日子,特别是夫妻之间的横向关系,变成了家庭生活中最核心的关系」。

浮生取义

就个人而言,《浮生取义》并不是第一次阅读。此前在读书的时候已经读过这本书。如今在结婚生子之后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触更深 。

对于《浮生取义》的第一印象或许就是这本书的书名有点吓人;而且事实上书中部分主人公的结局也是有点吓人。然而在这吓人的结局背后,这些故事的当事人的出发点却是好的——努力使自己的家庭过上好日子。然而事与愿违,作为读者,我在阅读的时候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书中各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如何被生活琐事所扰,最终一步步走向一个悲剧结局——「自杀」。

这是一本基于田野写就而成的书,和现在很多空谈义理的书不同,作者吴飞在书中讲述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几乎能想到的例子,在书中都可以找到影子。作为一个出生于农村的孩子,小时候经常见到书中提到那些农药、听到因为家事而自杀的事情。所以在读着这本书的时候,不仅有早年的回忆,还有现今生活的感慨。

尽管《浮生取义》是一本出版于 2009 年的旧书,但是书中大部分的案例是围绕着三代人展开,夫妻、双方父母、子女,少部分会涉及四代人的关系。这样的家庭关系即便是放在今天也并不过时。

在我看来,阅读《浮生取义》的最末的目的或许就是吸取他人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点有两个:

1. 家庭成员之间要通过权力游戏使人们各得其所,进而达到权力平衡和相互尊重。

2. 权力游戏的最终目的是使整个家庭和睦地过日子,而不是赢得最终的胜利。

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力游戏和其他权力游戏有所不同,它的表现不应当是「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其最终的目的也并不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这种权力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双方或者多方和和睦睦地过日子,这才是终极的获胜之道。

前面已经提到过,《浮生取义》中充满了各种田野而来的案例,这里试举两个比较典型的案例。这两个案例的情境后续一书如何正确吵架也会有讲到。

1. 「何芳与康回」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即便是两个因为爱情走到一起的年轻人也未必会达到权力平衡,甚至最后彻底「葬送」了爱情。最终美好的出发点却得到了一个不那么美好的归宿。

2. 滋兰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够看到滋兰的「控场能力」,「婆家人一再失利,滋兰一再取胜」。然而这种获胜却并没有让她更幸福和更快乐,也就是好日子≠权力游戏中获胜。

在《浮生取义》中也有不少「自杀」未遂的例子,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挺过了他们人生的昏暗;在他们年老回望当初之时,绽放出幸福的笑容。然而,就旁观者而言,这些主人公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如何正确吵架

看罢《浮生取义》,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如何正确吵架》。相对于前书来讲,《如何正确吵架》将人际关系的范围缩小至情侣之间。为了叙事方便,下文中将情侣关系与夫妻关系做了等同处理。

不管是在前书《浮生取义》中,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都已经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夫妻之间的横向关系,变成了家庭生活中最核心的关系」。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我们「只需要」关心自己的伴侣与孩子。就像在《浮生取义》中,滋兰挺怀念的生活那样——「只需要关心她的丈夫和儿子」。越来越多的人与父母之间有了一定的距离,成家之后并不与婆家或者娘家生活在一起。

然而在上文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何芳与康回」的例子,因为爱情结婚并不等于能过好日子。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家庭中的政治游戏怎么玩?玩得好?这就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有意义的话题了。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家庭政治权力游戏中屡战屡胜并不意味着美好生活;同样《如何正确吵架》的前提就是,不要去刻意避免夫妻之间的争吵而制造出僵硬的和谐。在全书的开始部分作者就提到,伴侣之间的「争斗」是值得的。当然潜意识里的那种想凭借秘籍在夫妻双方斗法中「立斩对方于马下」更不可取。探寻冲突背后的原因,巩固与伴侣之间的关系,实现「前所未有的亲密和信任」,这才是这本书的阅读之道。而这其实也与前书所讲的权力游戏平衡异曲同工。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如何正确吵架》是美国人朱迪斯·莱特与鲍勃·莱特所写。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不可以避免地会有翻译腔出现,同时书中的例子可能会让人感觉稍有距离,不过这些并不会影响这本书的价值。

在书中,作者首先提及了如何识别争吵。针对夫妻双方之间的家庭琐事,作者一共归纳了 15 种争吵的类型(或原因)。从争吵的表现,到争吵的目的,到怎样进行正确的争吵从而以解决而告终。作为一个中年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意义。每一个问题自己几乎都能经历过,或者听到他人抱怨过。

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在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也给出了将冲突转变为幸福的 6 个技巧。其实如果已经认识到了问题,那么离找到解决之道就很近了。

《如何正确吵架》中较多的是对夫妻双方之间关系剖析,与前书相对应的同样也有一个相似的案例让我记忆深刻。从爱情到婚姻,虽然日常中常听到的俗语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但极少有人希望自己走入「坟墓」。反而童话中经常讲的「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成为很多人对于婚姻的憧憬。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应当破除对此的迷思,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维持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少不了每个家庭成员的付出。而这些付出为相应的家庭成员增加了道德资本。在双方进行博弈的时候,这些道德资本就转化成了博弈的砝码。我们不应当过于高估自身砝码的价值,而是应当充分体谅对方的付出。毕竟美好生活并不是建立对另一个家庭成员的屡战屡胜之上。

所以,讲到最后,这么多的道理都懂了,最最关键的问题依旧是少不了的:今天的碗到底谁来洗?

@ElijahLee:《独居老人》

我读这本书完全是被封面所吸引。封面的图画用了印象派的画风把(近似)梵高的肖像呈现出来,乍一看还以为是艺术简史、美术类的书籍,结果完全不是。书名《独居老人》,不禁让人猜测题材是小说,或者是纪实文学(正解),模棱两可,勾人兴趣。

这本书是 16 位日本独居老年人的生活记录。

美国当代精神医学大师提出人类面临永恒的四个终极问题:死亡、孤独、自由和无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将不可避免地衰老,尽管现在或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你可能因发展了亲密关系而倍感幸福,但生命总会先后离去,如果你的伴侣先你离世、你的孩子逐个长成,随后孤独将成为你生命最后的伙伴。而如果你从一开始便坚定了茕茕孑立的生活方式,那么独居更是陪伴一生的课题。

独居是否代表了悲惨?作者都筑响一与 16 位日本独居老人进行访谈、跟踪,记录下了他们精彩的老年生活。他们有的是滑稽演员、行为艺术家、家庭式酒吧老板娘、时尚杂货店老板等等,不过我想正是由于他们不平凡的职业与生活,才能让他们的生活光看着听着就让人觉得精彩钦羡。这似乎就有些幸存者偏差的味道了:那些普通又平凡的独居老人,比如做了几十年的家庭主妇、退休后没有一技之长的上班族、漂泊一生「穷」归故里的游民……他们的独居晚年生活又会是什么样的光景?甚至我在心里提出一个灵魂拷问:我 / 你的晚年生活会是什么光景?

在二三十岁的年纪来思考这个问题,不会有什么靠谱的答案。三十而立、四十才不惑……现在去想六七十岁的生活(希望能平安顺利活到那个年纪吧,拜托了),遥不可及,而且我们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去想啊!《独居老人》的意义,就是向我展现了那些「头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在这 16 位老人中,我比较喜欢开时尚杂货店老板水原和美,她有着古怪直率的脾气,尽管开店却对客人很不友善,又能吸引一群年青人围绕在旁;保洁员荻野由纪子,她的生活比较接近平凡人,因丈夫外遇而独居,临老开始做立体插画工艺品小有成就;行为艺术家栲象,以表演上吊为生,说出了类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般的警世恒言:

我完全不会去想什么时候会死。我好像悔恨自己没有过青春一样,把现在的每一天都当作青春尽情挥洒(笑)

《独居老人》是一本很轻松的书,花不到 3 个小时就能读完,16 位老人各成一章,随时读完可以随时放下。

@利兹与青鸟 :《美丽新世界》

《美丽新世界》是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最富盛名的小说,本书出版于 1932 年,极具前瞻性地描写了一个以「共有、划一、安定」为箴言的未来世界。书中设定的时间为福特纪元 632 年(即公元 2532 年),此时科技空前发达、社会和平稳定,人类均由试管培育,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划分了明确的等级与使命,人们享受着感官电影、麻醉药物带来的无需思索的娱乐,这个完美的「乌托邦」没有危险、病痛和悲伤,与此相对的代价是自主思考、人类情感的湮灭。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在科幻作品中,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是最为常见的书写主题之一。近年来的热门影视剧《雪国列车》、《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等作品都讲述了在看似理想和谐、实则充满压迫的未来世界里,一群自我意识觉醒的人物奋起反抗、打破秩序的故事。

「乌托邦」一词在希腊语中指「不存在的地方」,这个词汇最早起源于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者托马斯·莫尔出版于 1516 年的书籍《乌托邦》,该书针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构建了一个社会资源按需分配、人人公有平等的美好世界图景。

但随着「乌托邦」的设想被付诸现实,一批文学家开始对「乌托邦」这个概念提出了质疑,试图引起读者对「乌托邦」的警惕与反思,「反乌托邦」一词指的便是乌托邦社会的反面。苏联作家萨米尔钦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与奥威尔的《1984》被并称为 20 世纪「反乌托邦」小说三部曲,这三部作品以不同的视角审视表面高效稳定、却充斥着极权监控与操纵的乌托邦社会,描述了自由意志与个体特征被消灭了的未来。

作为理想模型的人

比起《我们》、《1984》,《美丽新世界》的未来似乎更加危险。赫胥黎在谈到新的极权主义时说:「一个真正有效率的极权国家应该是这样的:大权在握的政治老板们和他的管理部队,控制着一群奴隶人口,这些奴隶不需要强制,因为他们心甘情愿。」

《美丽新世界》中的统治者正是奉行这种准则来实现社会稳定,人工受精的婴儿从高到低被划分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马(Gamma)、德塔(Delta)以及埃普西隆(Epsilon)五个社会阶级,通过不断重复的制约实验、催眠伦理教育,让每个阶级的人满足于现状,喜欢上自己无可逃避的命运。于是,人成为了维持社会安定的工具,变成了一个可以任意捏造的模型,我们熟知的人,已经不再存在。

要求不快乐的权利

在故事的尾声,秩序的反抗者约翰与新世界的元首穆斯塔法·蒙德展开了一场辩论对话,这场对话显示了当「老大哥」以温和优雅的面貌出现时,极权主义会变得更加难以抗拒。

谈话中,蒙德不厌其烦地谈论着快乐:「今天的世界是安定的。人们很快乐,他们要什么就会得到什么,而他们永远不会要他们得不到的。他们富有,他们安全,他们永不生病,他们不惧怕死亡,他们幸运地对激情和老迈一无所知,他们没有父亲或母亲来麻烦,他们没有妻子、孩子或者情人来给自己强烈的感情。」

尽管约翰最后反驳道:「可是我不要舒服。我要神,我要诗,我要真正的危险,我要自由,我要至善,我要罪愆……我是在要求不快乐的权利。」但他单薄的抗议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在这个美丽新世界中,痛苦与危险无法被感知,虚无却行之有效的快乐早已麻痹了每一个人。

赫胥黎说:「一本关于未来的作品,只有在它的预测似乎可能会实现的情况下,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美丽新世界》揭示了高效率的科技、绝对的理性主义对人类个体带来的扭曲影响,并借由这些预言向读者提出了种种值得思考的难题:你愿意接受既定的、永恒的幸福吗?人能够被塑造成一个统一的、理想的模型吗?为了社会高效和稳定运转而牺牲个体自由是否值得?或许这些问题就是《美丽新世界》得以历久弥新的原因。每一代人都可能面临相似的困境,可总有人会坚定地选择赫胥黎提出的这条路:提出异议,保持清醒,将科技作为工具与手段,而不是为它们所奴役。

@jindunwaiting:《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 》已经不算是一本新书了,初版已是十年前了。 吴军 老师的大名相信不少朋友也都听过,不必说 Google 研究员、腾讯副总裁的身份,也不必说他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尤其是中日韩文)上的贡献,这里要说的是作为科普工作者的吴军。

科普写作并非易事。常言道,「大道至简」。这话没错,但是简明的大道理总需要一个人传授给你,所以要有师傅,倘若师傅不合适或者不合格,简明的大道理也会变得复杂。而吴军老师恰好是这样一个合适的师傅,只要你有初中数学的底子,基础的内容你差不多都能理解,也切切实实能让你体会到「数学之美」。然而,这样的风格来之不易。

吴军老师在后记中讲了自己的科普写作经验:

写一本好书首先要选好素材,然后才是写作本身。 选材上我依靠的是工作的便利,而写作方面,《从一到无穷大》和《时间简史》两本书以及《穿越虫洞》(Through the Wormhole)这档节目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他们(节目中的科学家)总是能用很简单的比喻将其所在领域内最深奥的道理说清楚,让大众容易理解。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所讲的「三任何」理论:

「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人。」

由此看来,一个科普作家,同时要承担科学家和老师的角色。这世界上不缺乏优秀的科学家和老师,缺乏的是这两者的结合体——科普工作者,那个用「上帝不知道的叙述方式」把科学知识讲给大众的人。对我而言,写作《大问题》的罗伯特 · 所罗门如是,写作《数学之美》的吴军也是。

1. 原理之简

期待从《数学之美》看到数学题的读者可能要失望了,这本书讲的是「美」,而不是「数学」。也正因此,书本中把正文和拓展延申分开,以满足大众和专业读者的不同需求。在书中,吴军老师用简单的例子解释「文字、语言和数学之关系」、「布尔代数和搜索引擎」、「图论和网络爬虫」这类互联网知识,即使并不精通概率论和信息论,你也能够明白两个看似不相干的领域如何嫁接起来。

大道至简,在书中,「简单即是美」这一思想贯穿始终。书名之所以叫「数学之美」,是因为「数学总是给人一种深奥和复杂的感觉,但它的本质却常常是简单而直接的。」以「二进制」为例,从最简单的进位制到布尔代数再到搜索的原理,原理上相差不多,都很简单,但每进一步都是一次革命性事件。三百年前的数学知识(原理),持续不断地改善着二十一世纪的生活。这是数学原理的美,是简单之美。

2. 排版之简

除了原理的简单和美之外,我特别提及的是书的排版。在正文的排版上,本书并没有采用通常的中文段落格式,也就是「开头空两格」,而采用互联网文本段落排列的规范(不知道有没有这样一种规范?),正文中,并不以「开头空两格」来表示段落的分别,而以段间距和行间距的不同来表示。因此,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这样的排版也让人感到新奇,同时,书的两侧留有足够的批注区,足够我去查阅资料并进行注释批注以加深理解。这是排版设计上的简单优雅。

3. 行文之简

虽名为数学之美,吴军也并不局限于数学原理的介绍和应用,他还介绍了不少互联网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如:现代自然语言处理的奠基者——贾里尼克,Google 内部排序算法的设计者——阿米特 · 辛格 等等。

我个人认为,作者在写这些人物小传的时候最为得意,也最为流畅。因为他的记述对象都生活在他身边,也因为他对这些人物的思想、贡献、生活都有着深刻理解。当然,介绍这些大佬的生平故事,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大家呼吸到巨人的气息」,「学到他们的思维方法」,绝非仅仅聊八卦。用大白话讲述科学人物的故事,既给全书增加了活泼的气息,也没有脱离「数学之美」的主题,这是行文上的简白。

这本书也有不太友好的地方,还是跟主题「数学」相关。数学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志需要注意了,即使再怎么宣称这本书不需要数学知识,但还是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才能顺利把它读完。包括相关、概率、加权等在内的初中数学知识是阅读这本书的前提条件,否则,你就只能读一读完全不涉及数学的名人故事了。

说起来,这也不能算作书本身的不友好之处。一本主题词中包含「数学」的书不涉及数学知识,这本身似乎是个悖论。如果你阅读过程中发生困难,不要怪知识太难,记着寻求 Google 等搜索引擎的帮助,毕竟,互联网的世界向你敞开。这本书我现在读了 2/3 ,期待和你一起攻读。

@海狗种水果:《复杂生命的起源》by Nick Lane

先强调一点:我没有夸张。

再给出结论:超级好书,对人类认知自然的能力有历史级的贡献,甚至能与《物种起源》相提并论。

1859 年,《物种起源》的发表开启了新一轮的科学革命。到 20 世纪初,由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为代表,所开辟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将物理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在生物学和物理学两个基础领域,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之后,就遇到了难以跨越的阶梯。现在的人类科学,对于微观(比如分子内部、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解释得很好,对于宏观(比如星系运动、动物如何从鱼进化成人类)解释得也很好。但对于「中观」(物理学上称为「 介观 mesoscopic」)这个层次,比如凝聚态物理、细胞如何起源等,尽管各项研究也都在进行,但相比于宏观和微观的状态,却陷入了几乎无能为力的境地。

比如,《物种起源》实际上讲的是物种进化假说,先天有两个缺点:

  1. 只能解释物种的渐进式进化,难以解释物种的跳跃性进化。这一缺点后来被 现代综合(Morden Synthesis)所补充,并在复杂性科学 发展之后强化;
  2. 能够解释从 99 到 100 到生物进化问题,但不能解释 从 0 到 1 的生命起源问题。

我认为,在人类对于生命的认知逐渐发展的历史上,自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 160 年来,只出现过两本能够与《物种起源》相提并论的好书。一本发表于 1944 年,是著名养猫大师兼物理学家薛定谔先生的演讲录:《生命是什么》,预言了 携带遗传密码信息的非周期晶体 的存在,并明确提出 生命的本质是负熵 。之后的 Watson 和 Click 在某种意义上,只是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这种结构,他们开展的工作基于薛定谔对原理的阐述。

另一本就是 2016 年,英国伦敦大学演化生物学家 Nick Lane 在之前著作的基础上,出版的新书 《The Vital Question》(重要的问题)。他从 生物能如何产生 的角度出发,先提出了 细胞膜 及其上 质子泵 的起源及其机理,以及细胞内催化生化反应的生物酶的起源假说;甚至大胆地假设,本宇宙中的所有生命都应具有相同的能量获取形式,从而真正意义上解决了生命起源对人类的困扰。然后,他对 古菌吞噬细菌 过程中, 形成细胞核的原理 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假设,为解决 真核生物的起源 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生命如何起源

除了极其极其个别的生物之外,地球上所有生命——包括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的动力来源,都来自于细胞膜两侧不同的质子浓度。当细胞膜通道开放时,质子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从细胞外流入细胞质)造成的 质子流 ,使 ATP 合酶旋转以给 ADP 赋能,合成 ATP 这一能量硬通货。如果细胞膜是大坝,质子是水流,那么 ATP 合酶就是一台水力发电机。每 10 个质子流过发电机,就会有 3 个 ATP 被制造出来。然后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再给质子泵供能,把质子泵到细胞膜外面去。

如果发电机叶轮轴在细胞外连接着一根鞭毛,那么质子流入细胞的时候,鞭毛就会旋转。如此就实现了生物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换 。正在用手指滑动手机屏幕的你,就在用手指里的质子发电机给自己提供动力。

Nick Lane 提出,薄膜两侧质子浓度差所生产的能量,就是生命从环境吸收到的负熵。他认为,在深海碱性热液喷口中,蛇纹岩的孔隙内,镶嵌着半导电性的硫化铁物质的蛇纹岩薄壁两侧的质子浓度梯度 ,为有机化学反应提供了能量!这一能量驱动氢气还原了二氧化碳,形成了甲醛甲醇混合物,这是生命赖以形成的有机物基础。有了基础的有机物,复杂的有机物慢慢反应出来。核酸和氨基酸是同源的物质,它们出现后,就会产生编码信息的 RNA 和有生化功能的蛋白质。硫化铁等矿物质,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在将来蛋白质足够复杂之后,铁等金属离子作为生物酶的核心组件,继续发挥着催化的作用。

细胞膜的形成,则是自发的。这里有个很反直觉的现象。细胞膜的双层磷脂结构看起来很有序,实际上确实熵增之后的状态。想象一下,如果一杯水中加入一粒盐,那么 NaCl 分子均匀的分布在水分子的空隙中,是最无序的状态。但是,如果半杯水和半杯油混合,并被快速搅动,所有的水分子和油分子均匀混合,看起来似乎是最「无序」的状态,实际上却并非熵增之后的结果,因为这个状态需要「搅动」这个能量的输入才可以维持。如果停止搅动,那么油水混合系统将会自发地向熵增的方向发展,于是油水将会上下分离。

对于一头亲水、一头疏水的脂质分子来说,在水中形成亲水基在外、疏水基相对的两层脂质膜,并形成一个球形,其实是熵增之后最无序的状态。细胞膜也就形成了。

细胞膜、细胞膜内外的质子浓度梯度、RNA、反转录 RNA 的 DNA、蛋白质、酶等等原料全都齐全了,一个活细胞就出现了。

Nick Lane 还论证了一个古菌吞噬掉细菌之后,细胞核膜的形成过程,有了细胞核,细胞就出现了。有了真核生物,真菌、动物和植物等真核生物就开始了蓬勃发展,地球逐渐成为了现在这个丰富多彩的美丽星球。

书中的假说尚未得到直接的实验验证,但我看过之后认为其逻辑自洽,且符合目前地球上观察到的现实。我个人觉得,如果这些假说可以得到实验的直接验证,那么 Nick Lane 必然获得诺奖,并提前锁定 21 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的席位。

若您对生物学充满兴趣,或是从事生命科学相关工作的人士,我强烈推荐您阅读这本书。


《试播集》已经更新了 3 期,如果往期书目中有打动你并让你读至满意的,欢迎来评论区打卡分享你的阅读感想。Matrix 机器人会择机送出一份来自后浪小伙伴提供的《四万万顾客》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1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