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来自平凡学校的平凡学生,Lin0u0。

在前段时间,因为一些与学科竞赛与争取保研名额有关的琐事与同学进行了长达多个小时的聊天,虽然保研对于成绩并不拔尖我而言是高高挂在树上难以企及的果子,但借着那次的交流,回顾了我的学习习惯与生活方式,也从中发现了在这个内卷日益严重的专业里,我可以在快乐生活的前提下,保证自己依然维持在专业排名前 10%。

 

我的学习习惯

无论是父母或是老师,总会孜孜不倦的告诉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什么样的学习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吗?(从某种程度上没错。)我认为,应该借着校园生活,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

课前预习

大学的课程往往知识量大,课时少且局促,与其他课程有一定的相关性,老师上课只会按照既定的计划一路推进。课前预习可以帮助我们提前了解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发现知识与前序课程的相关性、了解难点侧重点,

通常我会选择在上课的前一天,翻阅教材和 PPT,划出重要的知识点,确认与其相关的知识和数学工具已经掌握。在对于一些困惑的概念或理论推导加以备注,确保第二天听课时有限的注意力可以分配到更陌生、更不理解的部分。

课堂记录

曾经我也是「无纸化学习」的拥趸。

不可否认,iPad + Apple Pencil 是减轻书包重量的好方法,但是对我而言,在 iPad 上书写的体验与「橡皮擦玻璃」无异,而工科繁多的数学公式与电路、函数图像成为了我使用键盘输入的阻碍。所以我选择了重新回到纸笔的怀抱。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的我的记性只能用糟糕来形容。在上课过程中,我会用划线等方式快速标注并通过简洁的符号在教材的空白处快速记录课堂内容,这样我可以把重心放在「听」老师的叙述和推导,而不是机械的记录。

课后复习

短期

因为上课的笔记大多数时候是简略甚至简陋的,在课后必须及时的结合笔记回忆课程内容,把它「转译」为在经过时间冲刷后,依然可以看懂的内容。我通常会选择在当晚,利用记录的内容、老师的课件以及残存的对课堂的记忆在笔记本上整理成可阅读性更强的笔记,同时对知识进行第一轮的回顾。

中期

两周左右的时间,课程一般会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任务,这个模块的知识点在这一时间既仍有余温,又已经可以构成一定的体系。在这个阶段,我会翻阅笔记本,确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结合周期内所做的题,进行一定的总结归纳,将较为系统的知识架构和做题方法补充在笔记本预留的空白页中。

长期

期末复习时,老师一般会给出考试的重难点和题型示例,但仅针对考试的复习未免太过功利。在这一复习阶段,我会选择将纸质笔记转化为电子笔记。

首先,在转化的过程中,我可以按照顺序,重新回顾课程的主要内容,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而且期末复习周给了我足够的时间去输入那些复杂的公式、给一些图像拍照)。其次,一些复杂的公式、理论,对我来说是难以持续记忆的。应对考试,我可以短期记忆,但在后续的学习或工作中遇到时,如果翻阅纸质笔记,必然是痛苦的,电子笔记则相对更易于检索。

 

 

我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我提升幸福感的「秘密武器」,它让一些琐碎的小事各就各位,无需占用过多的时间精力去思考和决策。

让一切在特定的时间发生

相信很多朋友会有排便不畅的困扰。我选择在每天醒来的十五分钟后走进厕所,起初或许会是无用功,但一段日子之后,当醒来时,肠胃便知道「这个家伙这个点要去减轻体重了」,每天便都可以在那个时间高效的完成任务。也不用担心会睡过头了,会被肚子疼醒。

「习惯成自然」或许揭示了其中的道理,也为我的生活提供了指导。洗澡时给 Apple Watch 充电、上床前准备好第二天要带的书和要穿的衣服……细碎的小事与更大的时间节点绑定,既不会忘记,也更加井井有条。

为自己提供默认选项

作为一个天秤座,选择的过程是无比痛苦的。纠结喝什么奶茶、晚饭吃什么、快递什么时候拿……一个又一个小但令人纠结的选项消耗着我的精力。我选择留给自己一个默认选项:不知道喝什么奶茶就喝「奥利奥奶茶」,不知道吃什么就吃「烤肉炒饭微辣」,不知道要不要拿快递就晚饭时间再拿,不知道要不要购买就不要……当我不愿意对细碎的小选择多加思考时,就选择「默认选项」。

利用碎片时间

像很多人喜欢在碎片化的时间刷刷短视频一样,我也曾喜欢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刷刷微博、小红书,但过多的信息摄入只会让我看到互联网上的针锋相对和乌烟瘴气。我会因为糟糕的网络环境感到不快,也会因为一些营销号式的文本而感到焦虑。

我选择把这种可能带来短暂快乐的活动留给睡前放纵的一小时,把平时的碎片化时间用来快速浏览 Newsletter 和少数派等「订阅」的信息来源,阅读一些感兴趣的内容,并筛选出有价值有深度的内容丢进「稍后再读」。

留一个小时放飞自我

在学业、竞赛的重压之下,难免有些窒息。我选择在睡前的一个小时,打开勿扰模式,放下一切,把手机留在桌上,戴上耳机上床,抱着平板看看剧,或者捧着 Switch 享受游戏。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可以短暂的忘掉一切烦恼,忘掉内卷带来的焦虑,暂时享受精神的愉悦。一个小时后,带着愧疚感回顾一天然后沉沉睡去。

合理安排自己的精力

我不是超人,不能保证自己从 7 点从床上醒来到 23 点左右入睡始终保持活力十足、精力旺盛,每天休息的好坏、课程数量的多少也会让剩余精力充满不确定性。于我而言,早上的乌龙茶可以确保无论怎样都能撑过两节晦涩难懂的硬课,中午三十分钟左右的睡眠可以让我下午恢复活力。我会根据醒来时的精神状况决定早上喝乌龙茶还是白开水,中午是否要睡个午觉,下午要不要带上速溶,尽量保证每一节课都是精神的。

 

我的做事习惯

具体的目标与时间

从某种程度上,我是一个不自律的人。一旦我的目标是空洞、不具体的,我大概率不能按照计划完成它。所以我选择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小目标,并给它们加上时限。

比如我要学会 51 单片机的开发,那么我会将今天的目标设置为我要学会矩阵键盘的使用,并用它控制数码管(数码管部分是之前学过内容的复习),并要求自己晚上六到八点的时间留给这件事。

四象限法则确定先后

我对四象限法的使用可能是非典型的。我不会把任务真的写在纸上或留在 App 里,然后把它们分配到四个象限。我更多在决策时使用这一法则。

当我同时面临多件事,如「明天要交的作业」「三月底的计算机三级考试」「看完《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和「明天截止到游戏活动」四件事。

我会对先按照紧急程度进行排序:

  1. 「明天截止到游戏活动」
  2. 「明天要交的作业」
  3. 「三月底的计算机三级考试」
  4. 「看完《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

然后再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1. 「明天要交的作业」
  2. 「三月底的计算机三级考试」
  3. 「看完《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
  4. 「明天截止到游戏活动」

那么我就可以快速得出结论,我应该赶快写作业。

预留时间旷量

别把时间安排太满

每天总会有许多意外发生,或许原本打算用来学单片机的时间被辅导员抓去了办公室谈话,那么任务大概率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那么学单片机这个任务可能会被拖延到明天,很可能顺势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开始了愉快的一拖再拖。

我选择给自己在中午和晚上各留出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把突如其来的不紧急的事或因为其他原因未能顺利完成的事安排在这两段时间完成,如果没有这些事的发生,那就用来阅读「稍后再读」。

能提前做尽量提前

谁也不想被 Deadline 折磨的焦头烂额对吧,虽然时间越短效率越高,但很有可能面对的是紧赶慢赶和熬夜脱发。我一般会选择在 Deadline 到来的至少两天前完成任务,对自己的头发好一点,也避免突然的提前或其他重要且紧急的事情突然出现。

 

写个总结

通过培养习惯,我试着让生活变得更加规律、更加有章可循,我从习惯中收获的不仅是一个相对过去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减少了由于选择、决策等因素带来的内耗。在依靠「惯性」生活的日子里,我是快乐的。

但我的习惯或许并不适合所有人,或许你就是坚定的无纸化学习拥趸,你喜欢从心所欲不逾矩,你享受临近 Deadline 带来的超高效率……我的习惯是怎样的并不重要,能拥有适合你的生活方式或许更为重要。

也希望你能找到让自己轻松愉快且高效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