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少数派十周年前夕,创始人老麦与《新闻实验室》播客主理人、新闻学研究者方可成做了一次对谈。节目中,老麦回顾了少数派的创业和发展经历,介绍了探索商业与内容平衡的探索历程,也介绍了少数派的社群运营经验。本期节目已作为《新闻实验室》播客 第 24 期 在小宇宙平台发出,我们也通过自己的《一派·Podcast》播客联动播送,并整理了文字版方便读者阅读。


直接收听

Audio

开场

方可成 欢迎大家收听新一期《新闻实验室》播客。这期我请到的嘉宾是少数派的发起人、创始人老麦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老麦 大家好,我网名是老麦,真名就不说了,也没人知道。

方可成 老麦在网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今天请到他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少数派是一个非常优质的内容创作团队。我自己在《新闻实验室》播客也访谈了好多创作优质内容的团队,这也是之前一个系列的延续。

另一方面,少数派的内容一直是探讨数码科技、怎么更好的利用工具、分享好的数码消费经验。我们探讨互联网上的内容创作的时候,其实也在探讨科技、工具的进步和内容生产的关系。

所以,今天请到老麦我也觉得非常开心,说不定他们的经验体会也会给我们理解这个时代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提供一些新的借鉴和启发;这是今天我们聊天的大的背景。

今天聊天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上周我看到老麦亲自写了一个消息,告知大家少数派要停止 RSS 的「全文输出」,今后只会输出「摘要」。所以先请老麦简单给大家介绍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从 RSS 的变化谈流量自主与渠道分发

老麦 我本身也不是技术背景,是从其他的行业一步步进入到互联网做内容创业的;所以技术角度不一定说得非常的准确。

RSS 是一种很早之前出现的——可能都要追溯到 90 年代——获取网上内容的协议。通过 RSS,用户可以在第三方的客户端中抓取内容、聚合到本地阅读。早年,很多用户用它来做个人的信息管理,早期互联网也主张这样一种免费分享的氛围。

少数派是 2012 年建站的,当时就比较明确设想要提供「全文输出」的功能:你只要订阅我们的 RSS 地址,就可以把我们网站首页更新的文章,包括所有文字和图片,都抓取到你的客户端里阅读。

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跳转到我们的网站,也不需要看评论互动,而是在一个非常安静、不受任何干扰的状态下情况下去体验这些内容。这也算是我们对于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一种坚持和「致敬」,一直保留下来。

但到了大概四五年前,各大平台——包括搜狐、新浪这些原来的「互联网门户」——都开始做自己「内容平台」,同时都开始了内容抓取行为。他们通过我们 RSS 的地址全文抓取我们网站的内容,发布到自己的平台上,然后再通过客户端向自己的用户分发。

早先,他们就这个做法跟我们接触过,有的甚至也签过一些协议。那时候我们自己的平台也不是很知名,所以觉得把内容通过这些平台释放给更多的用户,也是有价值的。

方可成 当时签订这个协议,会涉及到任何金钱上的来往吗?还是说只是授权?

老麦 基本上就是一个授权,没有明确的分成或者费用的安排。

方可成 他们给你们提供的可能主要就是内容和品牌的曝光度。

老麦 对。因为他们会在平台上给你建一个账号,你可以上传 logo、品牌名称;所有的内容也是以这个账号的名义发布的。

我们对于这种模式一直也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因为我们自己网站在搜索引擎权重一直很高 [,没有因此受到影响]。毕竟我们网站做的比较早,内容基本是 100% 原创的。当用户去百度、谷歌搜索相关关键词的时候,我们网站的文章也能够排在前面。这样,用户的点击可以成为我们的流量,也可能进一步注册并留在我们自己的平台。

但最近这两年,我们发现事情开始有些变化。这些平台开始加强自身的搜索引擎优化。结果,对于同样标题的内容,他们在检索时就排到了我们前边。这就把我们最后一点自主的流量入口都被劫持了,我们没法接受。

方可成 等于说是别人在搜索引擎里面搜索一篇你们文章的标题,结果排在前面的全是什么新浪、腾讯、搜狐,而你们自己反而被排到后面去了。

老麦 没错,有的时候可能在第一页的下边,有的时候甚至要到第二页去了。

而且用户进入到他们页面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堆乱飞的广告——大家都知道他们这么多年就是靠广告生存的。又因为他们大部分内容还是偏「快餐」类的资讯,所以对内容呈现、排版效果的要求都很低,阅读体验也不好。

这一方面没有呈现好我们的品牌,同时用户也不知道内容是由我们原创生产的,对我们产生了越来越大的损害。

方可成 来自搜索引擎的流量,在你们这儿能占到有一半或者更多吗?

老麦 能占到至少四五成,因为我们做的很多内容是比较「小众」的,[ 容易被索引到 ]。

但 [ 搜索趋势 ] 是有滞后的。举个例子,用 iPhone 的人或许知道它自带一个「快捷指令」功能。这最早是一个独立的软件,叫 Workflow。我们好几年前就做过相关的内容,包括教程、使用方法。但大概可能过了一年多之后,才会有更多的用户在搜索引擎里面去检索。这个时候我们本该是唯一的最优结果,但现在因为这些平台的抓取行为,就劫持了我们的用户和流量。

而且这些平台提供的内容也是比较零散的。我们网站会提供文章的关联阅读功能,点进一篇文章以后,还可以阅读关联文章,继续把这件事情了解清楚。但在他们的平台上就不行了。

方可成 出现这个问题之后,为什么采用的方式不是跟这些网站停止协议,让他们停止抓取?这样个人用户还是能收到你们的全文的。你们考虑过这样的方式吗?

老麦 确实,有一些平台可以去后台选择去关闭,但很多平台连后台都已经找不到了;他们也没怎么花精力去维护哪怕非常基础的功能。

更好笑的是,我们联系一些平台,要求停止抓取的时候,他们发来了一个几十个条目的「申请表格」,要我们填写大量的无关信息,包括什么网站属性、内容属性。我当时还把这个东西发到微博上吐槽,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流氓行为。你免费抓取我的内容,还要设置这么多的门槛。

还有一些没有授权过的小平台,也是会利用 RSS 来抓取的,那就更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了。所以我们干脆就做了这样一个统一的决定。

另一方面,经过这么多年,我们自己的网站、app 也做得非常完善了。通过自己的平台,我们能提供更多内容之外的服务。实际上,我们通过 RSS 输出的只有首页的文章,一天也就五六篇。但是在我们的 Matrix 社区,还有数量更多、覆盖面更广的一些文章。我们希望用户能够对我们平台的有更多了解、认知和参与。

方可成 明白。不过如果我们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这些平台的话,他们并不需要一定要用 RSS,用爬虫的形式也可以把你们的内容再爬过去。

老麦 对,但如果你提供了这个公开的接口,就相当于一种默许。而如果是别人恶意爬取,就可以动用投诉、法律等手段。现在的状态下,我们变得很被动:你是一个很开放的心态,但是人家是在利用你。

方可成 明白。那你们对于在微信上分发文章是怎么看的?

老麦 微信跟我前面说的平台是有区别的,更多是一个由我们来自主运营的渠道。微信在内容发布、用户沟通上有比较完善的体系,也会为创作者考虑一些商业变现、激励策略,我们在上面发布内容可以获得相应的价值。而且微信平台的覆盖面也和我们网站不一样,可以视作不同渠道,选择不同内容推送。

当然,我们也会希望在合适的节点引导微信用户回流到我们自己的平台。这并不是强制的,没有非常明确的指标;但我们希望至少是自己可控的。

与我前面说的那些极度封闭、自我保护的平台相比,微信的生态还算比较完善。微信做了内容付费相关的功能和接口,另外在广告和商业合作中也有非常不错的权重。品牌过来找我们合作的时候,会非常重视微信渠道的分发和价值。所以,微信就是一个我们愿意去持续维护的渠道。

方可成 明白,我简单总结一下,被新浪、搜狐抓取和在微信上发文章主要有这么几个不同:一是你们自己是不是可以主动控制内容。二是品牌呈现、给用户的体验怎样,是不是能跟网站和 app 更加一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不能通过这些渠道来获取商业上的价值。比如被新浪抓取了,别人点击产生的广告费全部就只是给了新浪,似乎跟你们是没有关系的。

方可成 我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是因为它让我想到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平台过去十几年之间的纠葛。

对文章能够刊登在这些门户网站上这件事,传统媒体最早还是觉得蛮兴奋的。比如说你是一份地区性的报纸,就在广州发行,但是通过在新浪发了首页,突然就能被全国人民都看见了。

但是后来大家发现,把内容以很低的价格甚至是免费授权给门户网站去使用,逐渐变成了「上套」。因为你的商业价值更多被这些互联网公司拿走了,而读者不会太注意这篇文章到底是哪来的、谁写的,对你的品牌价值完全没有什么作用。

媒体曾经是一个比较赚钱的行业,因为它既承载内容、又是渠道本身,所以就可以吸引很多的广告商。但是后来读者的阅读习惯完全改变,媒体还在生产内容,但是渠道已经完全被门户网站、以及之后的社交媒体拿走了。媒体在商业上、品牌上都成了输家。从我一个研究新闻,之前也做过新闻的人的角度,这是一个很悲伤的故事了。

从社区到平台:动机与感悟

老麦 我不是因为了解媒体或者想做媒体而进入到这个行当的。大概在 2009 年到 2011 年的时候,我做过一个传统的 BBS 论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社区用户的能力、价值是非常的值得挖掘的。社区里边存在各种各样的能人:有的人能写,有的人能开发,有的人能组织线下活动。我是当时的站长,也很有成就感。

做少数派是为了解决社区商业化的问题。传统社区里,大家都混在一块,内容也输不出去,封闭在小圈层里,很难转化为商业价值。这就导致作者和核心用户慢慢流失,或者因为新用户加入而「水化」。于是我就想,有没有办法让社区的文化价值和用户形成一个能够持续的闭环。本着这样的想法,才踩到了互联网媒体的这些「坑」里,然后一步步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对于你说的互联网对媒体的影响,我早前并没有去分析过,只是想着怎么能把用户积累的经验价值变成好的内容分发出去,同时把内容的价值返还给他们。少数派也是一直在围绕这个目标去做。

方可成 那你总结下来,觉得有什么好的方式,能够让社区里面这些能人的价值被更多人看见、认可,同时也给他们带来回报?

老麦 我们 2012 年建站,大概在 2013 年就已经转型为作者供稿的机制了。早期的一些作者都是之前的社区版主和活跃用户,稿酬也比较便宜,可能就几十块钱一篇。但当时除了我们,几乎没有能给这类技巧类、「玩应用」「玩手机」的内容付费的。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些内容它不值得付钱,就是个人分享,给你刊载、分发就已经「很给面子」了——就像你之前说的登上门户网站的感觉。

但我们一直觉得,这是作者精力的付出,经验的总结分享,所以一直是有付费的。在这个过程中,就建立了我们底层的 PGC(专业用户生成内容)模式。

当然,接下来就会面临「怎么赚钱」的问题。给人家支付了稿酬,还要养自己的运营团队。这就要去解决商业广告的问题。那个时候,媒体做广告赚钱还挺容易的。因为有蛮多 app 或者智能硬件厂商之类,拿了一些投资,手上都有不少的预算。但是,很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很多产品做的都很不成熟,甚至可能就是为了资本而生的。

这对于我们就很尴尬。如果按照传统的运作方式,肯定是来者不拒:有流量,有品牌,当然就要变现赚钱。但是我们觉得这是动摇了我们的初衷。这样做下去,作者肯定会慢慢离开了,因为他认为你整个价值观、对于产品的认知是有问题的。

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比较纠结,坚持到 2016 年才拿到了一些投资。然后靠着投资继续撑到了 2018 年初,才开始正式做广告和商业化的事情。在这之前,都是非常谨慎地选一些特别认可的一些品牌合作。

方可成 所以从 2012 年到 2016 年,你们都是花自己的钱给作者吗?

老麦 2012 年到 2015 年之间,我们拿到了一个运营商合作的项目,一边给客户做内容服务,一边在运营我们的品牌和网站;等于是拿一边的业务去补贴另一边的。那时候还要到处全国各地跑去做培训,和主业做媒体还有一定差别。

2016 年我们拿到投资,坚持到了 2017 年。这个时候,前面说的那一波比较差的品牌和产品基本上被淘汰了,能够活下来的都还是一些不错的。

于是,我们就开始去跟他们建立商业合作的基础,同时慢慢寻找自己的商业合作的原则,包括内容形式。大家都知道这种媒体推广,早年就是做评测、念参数、做硬广。但我们是希望还是结合生活中的使用场景、产品本身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找出更细、更深的点来作为产品推广的价值点。

对用户,这种内容没有那么强「广告感」,也有一定的价值的,看完可以作为备选的解决方案。

另外,我们承接的商业广告都会做出标注,告诉大家这个内容是有经过厂商的赞助,有背后有商业合作的。这件事情到今天大量的科技媒体都还没有去做;大家都默认混在一块,用户也看不出来。

好内容与商业价值的平衡

方可成 是的,现在一些严肃的机构媒体可能也很多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这个问题上,媒体越有钱、能吸引到广告商越多、腰杆越硬的时候,才是越能标注这个「广告」两个字的。而当你钱越来,愿意投广告的人越少,就越不会标注。

我 2010 年到 2013 年在《南方周末》做过记者。当时,内部就发现之前可能会被明确标注成「广告」的一些软文,开始就变成了「AD」。当然,懂的人可能知道那是 advertisement 的缩写,就是广告的意思;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读者并不知道。 所以良心上觉得我还是标注了,但是另一方面又满足了广告商的需求,而在一定程度上是欺骗了受众。所以我就想用这个例子说,你们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棒的。

老麦 而且在那个时间点,我们也不算知名或者有话语权,坚持做这件事情也经历过不少困难案例。但是走过来之后发现这还是对的,因为你做到了用户和客户之间的平衡。

到现在,在合作内容上我们还是坚持自己的逻辑:第一是要我们自己做产品实测,第二就是我们不接受非基于事实的修改或者调整。同时在选题上,我们也尽量去做这种场景化、科普性的内容;那种常见的生硬对比,说甲好、乙不好的类型,我们都是不接的。

方可成 你说的「困难案例」,指的是这种广告主不接受、不认同你们的做法吗?

老麦 这还挺有意思的,我前两天也刚写了一篇回顾,有两件有代表性的事情。

一是在 2017 年的时候,我们有一位负责商务的合伙人,也是公司早期的股东。他拿到了国内一个知名手机厂商的合作,也拿到了样机,希望编辑部能够提前出一些文章和内容。

但当时这个厂商的手机有一个问题,就是系统跟苹果非常接近。你也知道早期很多厂商都是这样做的,就是 1:1 的复刻苹果。我们又是苹果系统相关内容做得最好的平台之一,所以就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不要为了钱去被强迫夸这个产品。

那个时候广告投放和公关还是很强势的,基本上不会给你有更多的选题余地。于是商务和编辑部就开始「打架」,编辑部的人说不想做,商务就说你不做,我怎么赚钱回来。

最后打到我这来,我们一起开了个会。我就觉得还是依照编辑的想法和思路,因为这是一个对品牌和内容有长期影响的一个问题。短期收了这个钱,但是长期可能就会引起比较大的连锁反应。

但这个事情对于商务的打击是很大的。在这个事件之后,他就主动提出就离职了,然后同时也要求退出公司。对公司打击也很大,一个是本来就没有什么收入,另外我还要筹钱回购他的股份。

刚好当时第二轮投资也没有接上——我们这种做事情的态度,也不太讨投资人喜欢——所以我就只能把自己的房子给抵押了,贷款来支撑公司运营。大概花了四五个月的时间,才慢慢把收支给拉回来。后来有一段时间,广告这一块是我亲自出面去跟客户沟通和接洽,先从一些小的客户开始谈起来的。

还有一件关于广告标注的事情。大概 2019 年,我们跟国内一个非常大的厂牌做系列内容合作,明确提出要做加入广告标注。这是那家厂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要求,争执很大。对方甚至说,如果你们这样要求,我们可能就不投这笔钱了。这笔钱很大,大概应该有个四五十万,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一笔收入。但我们就只能这样坚持。

后来就挺出乎意料的,他们在去请示一位高层的时候,高层反而同意了这件事情。具体为什么他会同意,我也不清楚。但是后来听公关的人说,他好像也是我们的用户,所以他对这件事情会自己的一些看法。

方可成 确实是两个非常好的故事,从中能体会到你们真的是挺不容易的,每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总是让我也五味杂陈。一方面当然为你们高兴,最后还是拿到了这个广告;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觉得为什么商业世界认真做事、真诚做事,好像还总是那么难。

我不知道你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会怎么看待好内容和商业成功之间的关系?现实肯定是没有那么理想那么美好的,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我不知道你是否还有这样的信念,会觉得还是有道路留给能够兼顾的团队和人的?

老麦 我觉得道路肯定是有的,但是难度确实是相当大。也有一些内容团队从最开始就会拒绝厂商和广告合作这件事。因为他们觉得我收了广告商的钱,内容就会存在偏颇,就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不客观、不中立。

但是在这个事情上,我们有自己的认知:推广行为本身是内容价值的一部分,也是分什么类型的,不能一概而论;但是同时,也不能把所有的内容价值都依依托在广告上。

我觉得,这里最大难点在于平衡:大部分媒体会基于以往的习惯和认知,以广告作为主营收入——可能到 90% 以上。这就变得很危险,因为当你需要更大的增长的时候,就会饥不择食,什么样的广告都要去接,这就会反噬你的品牌以及你的内容了。

而在少数派今天的整个的营收结构里,广告也就占到 50% 的规模。在此之外,我们还有其他输出内容、释放价值的方式,比如说我们的付费内容大概也能占到 25% 了。还有把一些作者的内容变成教程、做成我们的会员付费内容等。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对广告主有价值的,有一些可能是极其小众的,厂商完全不可能去付费的东西,我们也要把这部分内容的价值转化出来。

另外的 25% 收入,是来自我们的电商和品牌定制业务。它也是基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延伸的业务模块,因为所有产品的故事以及体验,还是结合在我们整个内容生产的流程里面的。

所以我觉得,你要想把推广这个事情做好,一定要对不同内容进行价值细分,然后针对匹配不同的商业模式。这确实是对于团队要求比较高,因为要同时操持好几类业务,具备好几种能力。但是我觉得这才是合理的:内容有什么样的价值,就匹配到哪条变现路径上,实现最大化的效果,同时把相应的价值返回给内容创作者。

这就是我们关于商业模式的最底层的解法。道理很简单,但是做的过程中,你要面对很多行业的固有规则,要去做更多的创新以及渠道的突破,问题太多了,都要一步一步的来。

方可成 很感谢你透露了的收入的大概结构。你觉得这是你们满意的结构吗?还是希望之后还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么问是因为之前我采访过另外一个团队「正面连接」,它的发起人说可能会依赖于内容付费——用他的话叫「唯一性感的商业模式」。另外一个案例就是这几年经营得非常好的《纽约时报》,它的主要经验就是要让付费订阅的收入超过广告的收入。你自己怎么看少数派之后商业模式的发展呢?

老麦 我们当然也是希望是往这个方向去做的,但这个事情强求不来,因为还是跟内容的领域和属性有关的。

我举个例子,像《纽约时报》《财新》这种媒体做的是时政、社会等通用性的大众内容。任何一个关注时政、社会的人,都可能去付费订阅。而且,他们有一些「天然」的流量。比如说当一个社会事件来了之后,做了一个非常深入的报道,用户为了看会主动付费。这奠定了付费的规模和基础。

但我们一直坚持做的还是基于科技产品、科技方法论,以及效率、工具等垂直领域的内容,本身的受众就比较窄,能够付费的用户可能又是一小部分。

所以,这个事儿我们知道未来有很大成长空间,但没办法指望快速支撑整个公司的运转、快速成长,我们只能在合理维度内去做。比如我们今年新做的会员,就增加了大量关于生活经验、健康、医疗相关的科普。它的受众可能就比原来纯效率的内容要更广、收入更大。但是,这对我们的要求也更高了。作者的专业度、编辑的能力都要不断跟着提升,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方可成 我觉得往这些方面去拓展是很好的思路。不光是怎么用某一个效率工具,更是更广泛意义上怎么拥有一个更有效率、更美好的生活。这让我想到之前别人吐槽说你们是「直男的小红书」,但我个人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夸奖:能做成直男的小红书,你这个前景可是非常大的。

在少数派运营社群

方可成 你刚才就提到,你从运营社群开始的,因为想把社群里好的内容、包括这些有才能的人挖掘出来,然后才做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那在现在少数派的运营当中,你们的社群是怎么做的?

老麦 我们重点解决了社区的「水化」问题。社区「水化」,本质上是因为把有经验、能分享的人,跟「劣质」的用户都放在一块,进而影响社区氛围。而且社区为了商业化,必须不断增加用户量,会涌入大量的这种「低质」用户,导致原来的用户没法接受。今天包括知乎在内的大平台,遇到的也是这样的问题;B 站可能慢慢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们就希望能够把不同用户分开——但可能也就注定我们没法那么快做大——把作者放进一个独立的社区。我们网站的写作权限一直是要申请审核的,而不是直接开放。作者写完的文章发到个人主页,我们每天审核完之后,再精选推到社区里边,通过用户的评价、点赞进一步筛选。

然后,我们再会针对高质量的、产生较多互动的文章,由编辑继续跟进、校对、补足,对写作上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调整,然后才最终发到首页。所以整个运作流程还一直保持「传统」的人工筛选机制。

社群一开始是在微信群,现在用到飞书话题群,因为飞书有更好的团队协作功能。我们接下来有计划做自己的社区模块,因为现在 app 的底层能力已经做得很好了,所以可能开始尝试把作者和会员都聚集到自己的社区里,但还是以不同类用户的区分作为基础。

方可成 可以介绍一下什么是「话题群」吗?

老麦 这是今年创办会员计划后采用的。会员计划上线第二个月,为了能够更好地听取会员对于我们的建议和需求,我们就开放了一个飞书「话题群」,就是指以「发帖」的形式来交流的。与微信那种对话式的界面不同,你需要发一个帖子说明有什么需求或者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大家在下面评论。

我们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因为你发帖会有明确的目的性,下面也会有更多的优质解答。我们的话题群本来是为了收集大家的意见而设,结果现在变成了一个「互助群」,质量非常高,甚至于都能反向输出,变成一个我们会员计划里的一个固定栏目——本周话题群产生了哪些话题,得到了什么样的解答。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形式可能就是我们社群想要的形态,以这为基础去叠加其他的功能。

方可成 听上去很有意思,我也很想进这个群去看一看你们是怎么做的。你自己是做社群出身,可能社群运营是比较娴熟、很有经验的;但对大部分做内容的人来说,运营社群一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像我自己就选择了「不运营」,因为真的是太难了:组了微信群后,就是「水」无关内容、没有人发言或者只有几个人发言。不知道你对做内容出身、想要运营社群的人有什么建议吗?

老麦 我觉得首先还是要有针对性:邀请进来的人、他们在这里的目的,是要比较清晰和明确的,不然的话人再多也没有意义,还会增加更多的维护成本,以及增加更多的冲突。

然后再考虑用什么样的形式。我觉得,即时通讯聊天这种界面形式确实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很难沉淀出有价值的东西。而知识星球、我们现在用的飞书话题群,可能是更好的方式。

另外,社群内容如何沉淀,在哪个平台做最终的呈现,也是想好。我最近也在知识星球这些平台;他们更多是解决了社群的交互和功能问题,但是对于内容也没有能够给出更好的呈现或者体验。

所以目前没有一个很完美的方案,要自己去琢磨。比如我们已经先建好了一些基础,包括内容的呈现、分发、结算体系,然后才开始准备做社群这个模块。但如果你是一个纯的内容创作者,这些问题都是要提前想好的,要不然你做了社群之后可能会变成一个负担,反过来影响你做内容这件事。

方可成 说不定你们可以推出一个产品,把你们做的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提出给做内容的人。

老麦 曾经想过,但至少以我们现在人力和精力还比较难。做平台这件事情,有的时候是蛮吸引人的。但最终要能够持续活下来,都要保持一种商业平衡,最终还是回到内容本身的问题上。这个问题没解决,那种的产品的梦、平台的梦都是空的。

方可成 而且我觉得做内容的人很难去估计运营社群到底要投入多少精力和人力。有的人可能会很低估,有的人可能很高估,根本就不想或者不敢去做。你们现在专门在做社群运营的人有多少呢?

老麦 专门负责的只有一个人,但是全员都在参与。所有的编辑、我自己、其他所有的团队成员都参与这件事情。不管作者社群、开发者社群,还是会员社群,但凡提出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会去相应反馈。

我觉得整个团队需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社群里这拨人就是我们的根本,就是我们的基础,要有一个很强的服务概念。很多创作者可能建了社群,会觉得我是老大,是要管理你们,或者控制你们。但我们是真的是以服务的心态去进行交流沟通。

方可成 你们的作者群体现在有多大?

老麦 比较活跃的大概是在 300—500 人左右。这是一个流动的队伍,就是这几百个人里面,有的会停下来,有的会加进来。还有一些人也保持创作,但是可能他也不想加入社群,也是可以的;也有很多人希望能够跟我们进行更多紧密的沟通和交流,就会选择加入进来。

对于社群里的作者,我们也会开展给更多的定向约稿和专属奖励。我们做完不同内容之后,给作者的回报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撰写首页的文章和撰写会员的付费文章,稿酬的差别是还蛮大的。如果帮我们完成了一个商业内容,则还会有专属的商业内容的加成。

发展的快慢之辩

方可成 刚才你说到,「少数派」的名字可能一开始就限制了受众的范围。然后你也提到,自己对于「平台梦」「产品梦」很谨慎。所以给我的感觉就是说,你觉得少数派是你的事业,但希望更谨慎、更稳妥地发展,而不是以一种快速扩张形式的去发展,是吗?

老麦 对,好像也快速不了。你做这件事情的最原始的想法,以及整个的运转过程,似乎没有什么地方会让你快的。但是我现在是觉得,时代会在变化,从三五年维度来看,我们可能是慢的,但是如果放到 10 年或者 20 年的维度来看,我们可能还是有一些机会的。

像前面说的,我不是一个上来就从很高的视野分析事情的人,而是一个从实践中去慢慢总结经验和解决问题的人。我现在回看我们这些年在互联网的经历,是觉得互联网最早的时候属于那种免费分享,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这种年代。然后发展到用户付费获得相应的服务;比如说打车、外卖这些,互联网在中间提高了效率以及服务体验。

再往下,应该是进入到一个创造的阶段,每个人能够把自己的价值通过互联网释放出来,并且能够获得很好的回报。我觉得,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少数派的价值可能会有更大的释放空间。

虽然我们的内容付费没有那么快的增长,但是还是可以找到机会。比如说我们在做的品牌定制业务,其中春节前定制的一款键盘,现在的口碑和销量都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们先不把爆发性增长的压力放到内容创作上,而是放到另外一个商业的循环里面去做,但内容是循环的基础和关键。

方可成 我觉得蛮可贵的。十年前,中国互联网圈是很浮躁的,一夜暴富、飞速扩张的心态非常普遍。十年后再回过头来看,反倒是「慢」一点的更稳,活得更久了。

创作者如何看待和选择工具(53:42)

方可成 我们聊了很多,最后我想回到少数派的老本行——关于工具、技术方面的讨论。我的问题也很简单:《新闻实验室》的听众、读者里面很多都也不是理工科背景的,也对技术、产品没有太多的了解和研究,但是大家都喜欢去做一些内容创作。

对于这样一些对技术没什么研究的内容创作者,你会建议他们说使用什么样这种工具,怎么来去看待工具在创作中的角色?你会劝说他们去更多研究工具吗?

老麦 很有趣的问题。最近网上也有言论说,我们是「用屠龙刀切菜」,意思是很多作者的分享「杀鸡用了牛刀」了。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些认知误区:他可能只是看了一些标题和前面的段落,就产生这样的想法。

但是我觉得,工具确实能够很好地提高效率、解决问题。只是它确实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根本的还是脑子里的思维,足够多的投入和坚持。我春节没事的时候回看《倚天屠龙记》,金庸老先生早就把这个事情说得很清楚了:就你拿到倚天剑、屠龙刀、武功秘籍都不是关键。关键是拿到之后还要能够看得懂,能够去把它坚持练出来,才能最终一统江湖。

所以,不同人对工具的用法、用的程度、解决问题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谁也没办法保证你今天买了、用了这个工具,你就能够立刻战斗力 100%;这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大家不需要在这个事情上过于纠结,你可以一步一步来,基于现有的工具把创作这件事情坚持下来,找到自己的喜欢或者热爱的领域深耕。如果能够产生一些比较好的效益回报,再去投入工具也不迟。就像在视频领域,现在很多人就说准备做视频了,是不是要先买一个很好的相机、补光灯设备,甚至搭个影棚之类的。最后发现内容是空的,那这一切都是没有用的。

我个人用的写作工具是 MacBook Air,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一是整个系统比较省心、优雅干净,另外它的续航也确实足够的强,你可以带在身上,一写几个小时,电也是足够用的。

软件的选择也蛮多了,但我觉得一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先去研究什么 Markdown、写作方法论之类的,你甚至就可以用系统自带的备忘录 app,先去把写作这件事情做起来就可以。

方可成 就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发现需求,然后去寻找合适的工具解决。

老麦 没错。我创业、做少数派,就是这样过来的。首先你心里肯定需要有个愿景,因为没有愿景你就没有动力,你也没有坚持的精神。有了愿景,至于这个过程中怎么解决每一个问题,就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一点点去思考琢磨,然后通过尝试一点点去解决掉。过了坎之后,你会发现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就是一个好的状态,每件事情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不要开始就有很宏大的规划和不切实际的这想法。

一脉相承的少数派气质;尾声

方可成 听了你的回答,我想大家——至少我自己——也就理解了少数派这样一个听上去小众、但是真的是一步步很踏实地走过来的产品,是怎么做起来、做到现在的。我觉得你对待工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事业态度,都是一脉相承的。

老麦 对。我们的内容,还有整个的网站、团队的气质,都是从我们最开始做社区时候就贯穿下来的。

我现在感觉我自己还是一个站长。少数派现在大概 30 个团队成员,除了一些技术、商务部门的同事,跟内容相关的人都是从社区作者、少数派作者转化过来的。他们可能在成为少数派成员之前,都已经在少数派写了两三年文章,甚至可能从上大学就开始写。

方可成 我觉得现在互联网上,大家也越来越意识到不是最新潮就是最好的。往往一些「复古」的东西给人感觉更好。比如说我最近一直在推的 newsletter(邮件通讯)这个事情也是一个「复古」的东西。随着新的东西带来太多的问题,大家越来越意识到一些古早的东西的好处了。

老麦 所以还是要回归内容本身的价值和应用场景。很多刺激多巴胺的东西,确实很容易火,也很容易爆发,但是也没有什么能沉淀下来,昙花一现,过了也就过了。

方可成 好,我们今天就先聊到这,以后有机会再继续。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