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莱森Lyson Ober

取自Listen & Observe

倾听世界,观察人间


Part 1 开篇

没有任何人能够给时间的长河关上闸门,社会奔涌,发展不停。在发达工业文明之下,我们被无数双「系统之眼」紧紧盯住;我们在科技革新的潮流中高唱「生产力解放」的赞歌,最终被磨平了「感觉力」而变得迟钝。稠密的网络让生活愈发诡异地发展,人与人之间看似拉近了距离,实际上却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了。比「内卷」的时代意义更可怕的是它的字面意义——我们选择把自己向内卷缩在沙发上,等待「虚无感」侵蚀我们的内脏。而即使「虚无感」来袭,明知手上做的事情让自己感到愈发的不安,但我们最终仍然选择内卷在沙发里,不停地期待着下一次屏幕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刺激和短暂的快感。

虚无,是这个时代的流行病。

一年前我研究公众号的时候,写过一篇谈内卷的文章。我以为我找到了出路,找回了初心。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意识到,我根本就不关注内卷,也根本就不害怕内卷给我带来的「竞争感」。真正让焦虑感如潮水般涌来的是「轮询」一般的「虚无感」,或者说「无聊感」。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后天做什么?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可以给我带来进步吗?带来进步又能怎样呢?这件事情做完了,下件事情是什么?下件事情做完了,所以呢……这些是我注定逃不过的问题。如果我不去解决它,我相信这种状态完全可能持续到我老去的那天,而我不想用年岁对抗虚无。

Part 2 探索

起初,我开始查询各种各样的文章。从百度到知乎,从知乎到少数派,最好再查查知网论文。有人告诉我说:「你要学会安排生活。」于是我开始学习安排的技巧,钻研规划的软件。我承认它对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它让我的生活更加井井有条,不过很可惜这样做并没有在最终解决掉「虚无感」;

接着,有人告诉我说:「你要去尝试做不同的事情,这会在主观上让你觉得时间变得更慢了,延展了生命的长度。」于是,我开始尝试做更多新的事情,给自己设立目标。而这些事情都被我视作「任务」。今天学点吉他,明天再随意读点书。起初这些事情的新鲜感确实给我带来了一些快乐和启发,可是这样的做法在最后仍旧没有解决掉「无聊感」。一个个to-do任务反而徒增了压力,尤其是当它们有时因为某些原因越积越多的时候;

随后,又有人告诉我说:「总想着获得利益和回报是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灌输的观念,你要允许自己无聊。」有点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好像又不完全对。用「批判」和「叛逆」去拒斥「社会强加的意义感」,仅仅只是缓解对意义感的过度追求,而不是从根本上拯救「虚无感」。就像一个人在鬼屋中极度害怕的时候可以通过大叫或是破口大骂来缓解自己的负面情绪。我们之所以害怕无聊,其实根本不是不知道读书对我们而言更有用,也不是不知道此刻出去做志愿者听起来似乎更有意义。大部分时候,我们并没有想过功利性的计算或者怀疑结果是否有收益。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小时候和七八个小伙伴捉虫子带来的快乐感是充实的,这种感觉仿佛有一个可以真实触碰到的实体;而为什么现在屏幕前奔涌而来的讯息所给予的快乐却总是令我们感觉到无聊,就像空气一样虚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同样是玩游戏,我打排位,越打越无聊,不打又觉得更无聊,所以就一直打;而室友玩单机电玩,每天都可以玩得不亦乐乎。我问他为什么你可以每天一直打个不停但居然可以乐此不疲?他说:「因为我很好奇自己跑到房顶上看到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也很好奇接下来我会探索到什么有趣的NPC,或者是触发什么剧情。」那一刻我才突然意识到,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大部人丢掉的东西,原来是「好奇心」。

Part 3 好奇

那么,我是想鼓励大家多玩点制作精良的角色扮演游戏吗?显然不是。区别在于——你的目的是什么。无论是短视频、网络游戏、单机游戏,还是阅读、养花、养小宠物、开展活动,它们都只是「途径」或者「方法」,而「途径」在「虚无感」的议题上面是不存在高下之分的,所以我并没有打算批判其中的任何一种。重点在于,你的目的中,纯粹为了「打发时间」的占比越大,就越容易被无尽的虚无感吞没;相反地,「好奇心」的占比越大,快乐的感觉就越真实,人就会越满足,幸福感也会从你的身上辐射到四周。而一个真正保持好奇的人不会只把它局限在生活的一个方面。坦白讲,我很佩服那些可以强迫自己做「让自己感到极度不适但又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的人;但是,我更佩服那些对时间葆有更多「好奇」的人,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让快乐感如同风一样在身边流行起来。举个例子,少数派编辑 @克莱德 在《给少数派的写作建议中》提到一点:

在准备写作《经过 1700 个番茄时间,番茄工作法改变了我什么》这篇文章时,本来的目标只是介绍番茄土豆这款应用,自己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的实践经验,也搜集了不少相关的书籍资料。但一直让我困恼的是,自己不想为完成编辑所交代的任务而写作,把它写成一篇常规的应用测评,也不想一味地宣扬番茄工作法,去鼓吹自己都没有信心做到的事情。


对于电影人来说,动机是想讲一个故事;
对于科普作家来说,动机是想跟大众解释一个科学现象;
对于音乐家来说,动机就是想抒发一种情感。

我们会发现,无论是电影、作家,还是音乐家,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是因为它是一个任务,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的无奈之举,那么我们终将会得到一个图有空壳的作品。而很遗憾的是,我们无法自欺欺人,因为「虚无感」最钟意行尸走肉的生活过程。「虚无感」的降临,意味着「好奇心」的丢失。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时代中,吸引流量的同质化文章根本打动不了人,就连读者也能感觉到作者的「无聊感」;而那些凭借自身好奇进行着一次次探索和尝试的人,最终可以表达出每一份独特的感觉和经历。一个故事、一个科学现象、一种情感,隐藏在表达欲之下的,是我们不竭的「好奇心」。我们不会把它当作任务,苛求自己一下子完成,然后在 to-do list 上打个勾。相反,我们会对它进行长时间的精细打磨。我们好奇自己的作品和观点会给听众、读者带来什么样的感受;我们好奇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反馈;我们好奇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和另一个有趣的灵魂相识……无数个好奇,牵引着我们自然地前行。在这样的状态之下,我们几乎不会触碰到「奋力」、「努力」等听起来费力的词汇,整个过程都如同热巧克力一般丝滑。

「好奇心」是赠予给一个新生的灵魂最宝贵的礼物「Gift」。一个对世界怀揣着「好奇心」的人,虚无锁不住他,无聊遇不到他。信息时代的洪流将无法把他拽向倦怠的深渊,「好奇心」将带领他穿梭于浮躁的尘世。因此,我们需要重拾童年时代的那份好奇,不要让它再一次于匆匆脚步间被落在人生的旅途中。从前我们不关心要不要和朋友一起去野炊,而只关心紧绷着神经逼问自己「明天几点开会」、「做什么事情可以提高业绩」、「我是不是应该随大流学点英语或者编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我是不是应该端个铁饭碗然后放弃其他所有的可能」……现在,这些东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好奇心」去探索世界,去做源于自身想法的一次次尝试。「好奇心」不是手段,而是目的。我们将回到小学时代,将信将疑地看所谓的百慕大三角,所谓的北纬30度,所谓的热带食人花,因为那是我们曾经用来观察世界的方式;我们会把十万个为什么重新注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会再因为奔波而扼杀自己的天赋「Gift」——Curiosity。@少楠Plidezus 在浮墨 101 中附上的某篇文章有这么一段话:

凡稍有产品经验的朋友,都会知道,配置项是给极少数用户准备的。能够打开设置面板,那就已经是很高级的用户。绝大多数用户,都只会接受默认值——即便默认值并非他们所期盼。配置项并不重要,默认值的设定,决定了产品的基调。人生,亦是如此。环境为我们提供了诸多默认值——默认要追求什么,默认的处事原则,默认的行动范式。有些默认值来自大环境(国家、社会),有些默认值来自小环境(家庭、学校、公司)。这些默认值是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客气地说,正是它们决定了你的一生,而你甚至都从未检查过它们。高级玩家会打开设置面板,重新调参。

Part 4 结语

时代发展得太快,如果它注定要消磨我们的心智,那么在这趟人间的旅行中,请记得葆有一颗好奇的心,主动探索自己所处的世界,别等他人替我们赋予默认的人生配置。倘若要走自己的路,不必抱希望于空手找到一张现成的,可以帮我们避过一切毒蛇猛兽的蓝图,「好奇心」就是指路北斗。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注:文章中的图片均来源于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