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清单,人称小 org-mode。

我已经很久没用滴答清单了。记得上次启用这个软件,是在生活琐事交逼和一件大事临头的压力之下,结果不仅事情没办成功,还给我留下对 gtd 的心理阴影(主要是对任务数量提示的心理阴影)。此天亡我也,非软件之罪。后来逐步治好了心理阴影,开始用 ms todo 处理一些日常任务,并且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崩溃,甚幸。

以上是这次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今年一月,朋友又给我推荐了滴答清单。我说,我和 ms todo 过得很好。嘴上这么说着,手还是自动下载了滴答清单。

好香啊!

一天后,我把全部家当打包从 ms todo 搬到了滴答清单。

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并非介绍滴答清单有多香。作为 todo 软件,功能上,它和 ms todo 相去不远。我要写的是,两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体验转变是如何给了我启发,让我全面升级了信息处理流程。

这两个体验是:

  1. 同步速度
  2. 笔记和待办一体化的设计

先介绍下之前面临的问题。我现在的笔记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迭代,最终收敛为朴实的存储在 webdav 网盘上的纯文本笔记。原因是我对商业服务和特殊格式的信任都有限。这些笔记的格式是 org 和 md,而且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方便在电脑上写
  • 方便在手机上写
  • 方便在电脑查询
  • 方便在手机查询

这些条件看似废话,要全部满足实在不简单,特别是“方便”两个字,特别在 ios 平台……试过的人都懂,在此不赘述。包括我之前在这篇文章里提到过的同步策略,用了一段时间后也有点受不了,从手机同步回电脑的操作步骤太复杂了。org 格式在手机上也是个大麻烦。虽然 beorg 功能很全,但往 beorg 里记点东西,哪怕是放进 inbox 的操作,都能教会你蛋疼两个字怎么写。

既然如此,不如换个思路:

如果我不在手机上认真记录任何东西,而是把所有内容发回电脑处理呢?

当时我产生了这个想法,但做了几次尝试,并不成功。因为这个解决思路其实隐含了一个功能上的要求,那就是用于传递的工具不该永久保存这些内容,传递后最好能够删除。我试过用 flomo 和 writeathon 来传递要写的片段,但这并不是这两个工具的本来用途,所以我不能毫无心理负担地往里面丢一个碎片信息,并且相信自己打开电脑后会去处理这些信息。

现在总结这些还是有些马后炮了。因为我当时并没有想到其中隐含的要求,只是不想再度把笔记分散到别的平台。直到我打开滴答清单的桌面端试用了一天,一切都对上了。Everything just clicks.

是的,我需要的其实只是一个勾选框,来让处理过的信息销声匿迹。而这正是 todo 软件的主场。

一条待处理的信息,本质上是一个待办任务。手机端的信息输入终于收拢成一束。

那么为什么我在用 ms todo 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解决思路呢?

前面说了,之前,我用 ms todo 主要是处理一些日常任务,而且严格限制为在手机上输入的日常任务,这是因为:

  • 非日常任务我一般在电脑上输入和完成
  • ms todo 的同步,垃圾

微软产品的同步不畅问题,让我彻底错失了一个 todo 软件使用思路:跨平台同步的收集箱。因为光是在电脑上打开并加载出 ms todo 的任务清单,都要碰运气。

但只有丝滑的同步还远远不够。所谓士别三年当刮目相看,进一步探索滴答清单的可能应用时,我发现滴答清单的任务和笔记居然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它的任务界面设计也和 ms todo 不同:

左边是滴答清单,右边是 ms todo

可以看出,ms todo 优先展示日期、重复、子任务这些信息,而滴答清单把元数据隐藏到界面的角落里,默认展示的竟然是一个笔记界面,需要点击按钮才能看到子任务模式。如果只看截图,你说左边是个纯粹的笔记软件,我都会信。

这带来了什么本质转变呢?我突然大彻大悟了:和 joplin 一样,甚至和 org-mode 一样,在滴答清单里,任务只是一条带完成状态的笔记啊!任务的标题,便等同于笔记的标题。

再回头一看桌面端的设计:

还能怎么说,滴答清单的界面完全就是印象笔记的传统三栏式设计,左中右分别是文件夹、笔记列表和笔记界面。

这时我又幡然醒悟了,人家从来就没有说自己是个 todo 软件,它的名字叫滴答清单

由于这种笔记优先的记录方式,新建条目时,可以不用填写复杂的元信息,直接拿来当笔记软件用。它正适合用来暂存所谓的“临时笔记”,不仅是从手机输入到电脑,电脑上的临时笔记也可以放进滴答清单,等待进一步处理。

一旦转变了思路,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我立刻用它实现:

  • 网页收集箱:关掉不活动标签页,把网页链接全部塞进滴答清单,让它自动提取标题;我想在电脑看,就在电脑看,想在手机做笔记,就在手机做笔记,完全可以说是千里共婵娟了;最后有价值的东西全部进入 org-mode,勾掉。
  • 读书笔记收集箱:起一个标题,把书摘贴进去,其他同理。勾掉。
  • 写作收集箱:手机上写完的段落,直接粘贴到任务笔记,再打开电脑缝合到正在写的文章里(但不推荐直接在里面写,因为撤销很不方便),这下纳博科夫了。写完的还是,勾掉。

深度使用以后,又有意外发现:滴答清单的功能集居然完全支持我的 org-mode 工作流。每条任务/笔记有待办、放弃、完成三个完成状态,能够打标签,能够写子笔记,有优先级,有日期……一条滴答清单的临时笔记,要转移到 org-mode 的长期笔记里,竟如探囊取物(或探囊置物)。对于一个内容中转站而言,这是相当豪华的配置,而且意味着我不仅可以从移动端方便输入,还能统一两端的使用习惯。

现在,我可以通过滴答清单,在任何时间地点(软件环境),向其他时间地点的自己发送处理临时笔记的指令,并处理从其他时间地点发来的临时笔记。翻阅着我的收集箱,无数个过去的我对现在的我颐指气使:

去把那篇论坛帖子看了!这个想法,你给我写到滴答清单的文章里!

好吧。As you wished.

不,我认为这个想法已经没有价值了。已放弃。

言归正传,后来我在网上乱逛的时候,发现 Andy Matuschak 也提到过一个阅读收集箱需要有什么功能:1. 快速记录,随时回顾内容 2. 清理读过的条目。其实,在偶遇滴答清单之前,我需要的就是这两样东西,但当时我只能表述出“痛点”,直到真正上手了对应的工具,有了解决痛点的体验,我才提炼出能产生这些体验的核心功能究竟是什么。随后,便可不用再琢磨某个工具提供了什么功能,而是专注于为功能寻找可用的工具。人和器互相切磋,莫过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