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2 月末,我在微信里面读了 Alan (詹雨安,Heptabase 开发者)的文章,立即对更名不久的 Heptabase 来了兴趣。
靠着海玮的邀请,我加入了 Heptabase 的 Discord ,做了自我介绍。当然,也加入了那个「传说中的 waitlist 」。
将近 2 个月过去了,寒假快要结束,我终于有机会上手使用了。
不过并非是 waitlist 轮到我了 —— Heptabase 开始了 Open Beta ,付费就可以使用。
Heptabase 的收费方法,让很多跃跃欲试的用户感到了不舒服 —— 一来没有免费试用期;二来优惠价格是 7 美金每月,且只提供交 1 年费用的选项,不支持按月缴纳。
Heptabase 官方保证,如果使用一周内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
既然有保障,我就安心交了钱,成为了 Open Beta 阶段的一名 Pro 用户。
咱们先来看看我试用的情况。
对笔记工具来说,下面几个标准化的功能,是必须的:
- 采集
- 整理
- 输出
下面咱们一一来检视一下。
首先是信息的采集。在 Heptabase,这个动作你可以在 Timeline 「模块」轻松实现。在 Timeline 里,每一张卡片按照输入的时间顺序排列。你平时怎么往社交媒体上灌水,这里都可以照做不误。
Timeline 输入界面很简单,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插图可以直接拖拽加入,自动上传到 Heptabase 的图床。输入框也支持代码块、引用等常见格式。输入的时候,之前的笔记会变成浅色,让人精力集中在新卡片的输入操作上。
是不是只能在这个地方输入卡片呢?当然不是。它负责帮助你记录一些转瞬即逝的想法(fleeting note),避免你有分类上的焦虑。后面我们还会看到其他输入途径。
输入到 Heptabase 里面的所有卡片,存放在哪里呢?都会出现在 Card Library 里面。这里,每一张卡片都是平等的,不论它属于哪一个,或哪几个项目。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 Card Library 上方的筛选功能进行过滤,找到那些你目前关注的卡片。
下面咱们来说说信息的整理和组织。这其实是 Heptabase的关键特色——可视化。
我一直使用 Roam Research 来实践卡片笔记写作法。对我来说,Roam Research 在「可视化组织卡片」这一点上,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因为在 Roam Research 里,针对笔记关联,你只能看到两种视图。
一种是宏观的,它基本上就是一团乱麻。
另一种是微观的,它只能展现某张卡片的近邻,况且还不能区分这些联系所属的某个话题、项目,因此也是一锅杂烩汤。
Heptabase的亮点在于,给了你中观视角。 这个维度,叫做 Whiteboard ,也就是「白板」。
打开 Map 「模块」,你就能看到整个儿笔记库里面全部的白板,以及它们构成的「二维地图」。
这些白板都可以拖拽移动和缩放。
你当然可以根据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布。这样将来自己俯瞰知识疆域的时候,可以拿眼一扫,便知道哪里还需要补充,哪里的果实已经成熟。
当然你不可能满足这样的单一视图。因为 Zettelkasten 核心单元是卡片。而在这个视图里,卡片的关联是看不清楚的。
所以,你可以开启白板,视野为之一变。
你可以轻易看到卡片的两种不同关联方式。
一种是卡片内的链接引用,例如这张卡片。输入的时候用 @
就可以选择其他卡片标题作为链接插入。
点击其中的蓝色字符,可以跳转到对应的卡片上。
而另外的一种,则是卡片之间显性的连接线。
有趣的是,卡片间不仅可以建立关联,还可以在关联上添加文字。
这个事儿就有意思了。要知道构建知识图谱,链接上的属性是不可或缺的。Roam Research 是靠了 Discourse Graph 的 RoamJS 插件,才提供了这一功能补充。
用箭头表明的关联,可并不是单单绘制在了白板上那么简单。它给用户以线索的同时,也明确在系统中记录了对应的关联。
你打开每一则卡片,都有 Info 选项。你可以在其中查看连接关系,以及卡片内部的引用关系,二者是并行的。
除了 Connections 和 Backlinks 外,你会看到还有个选项卡,叫做 Whiteboards 。没错,一张卡片可以同时属于若干个白板。这样卡片就能真正在项目间复用了。修改卡片的时候,你不必去顾虑还需要在其他项目里更新同步,因为每一个项目,只是卡片关联的视图。卡片本身在哪里?还记得吧?
对, Card Library ,那才是唯一的卡片「真身」所在。
白板刚刚建立的时候,空无一物。你可以从 Card Library 导入卡片。
在白板上,你也可以双击加入新的卡片。这就是我们刚才所描述的「另外的输入途径」。
你浏览和整理卡片时,自然会有新的想法涌现。这时候,根本不需要回到 Timeline 去输入。在白板中直接可视化加入,更为自然。
白板可以很方便地缩放和移动。
而且,连缩放和移动都有对应的快捷键。
如果你 看过我的这篇文章,一定会明白我为什么强调一句「缩放」能力,哈哈。没错,我更喜欢大字体,省目力。
作为可视化操作的必要功能,卡片可以调整颜色。
例如说,还没有在文章中使用的卡片,默认使用白色。用过的卡片,可以设置成灰色。
在白板上一眼看去,你就很容易分辨哪些内容还没有用到。颜色这个维度巧妙地帮助你分类,避免找不到头绪。
卡片都可以进行折叠。当前不必要的细节,尽可以隐藏到卡片标题这一级别。
下面我们来谈谈输出功能。
每一张卡片,都可以导出成为 Markdown 格式。
图片都已经云端化。所以从 Heptabase 导出的内容,不需要考虑图片搬运的问题。
我尝试了一下,在 Roam Research 和 Bear 里面,都是可以直接拷贝过来利用的。
因为在工具之间交换内容很方便,从卡片网络组织成线性文章,就没有那么大的格式转换压力了。
当然,所谓的输出,不一定得是线性文字。你也完全可以把这个非线性的白板直接分享出去。
分享的结果,是别人可以用这个链接,查看你的卡片网络。而且,你还可以选择把后续的更新也不断发布上去。
在白板中,你所分享的并非最终华丽严整的输出成果(文字、导图),而是你思路形成的过程,特别是饱含你思维线索的上下文。
当别人尝试去理解你的论断时,可以沿着你提供的路标来移动,感受你思维的触发和跳跃。费马当年要是用这种方法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后人也就不用那么挣扎了。大家都会很开心 —— 除了最终证明费马大定理获奖的安德鲁・怀尔斯。
目前 Heptabase 还不支持分享白板的编辑合作功能。所以你在浏览别人分享的思维地图时,还是只读模式。
前面咱们介绍了 Heptabase 的采集、整理和输出功能。看到这里,我已经猜出你想要说什么了:
就这点儿功能,值这么多钱吗?
这事儿咱们得分开来说。
仅就目前的样态来讲,你无论看中 Heptabase 的哪个显性特质,都可以找来某个已有的应用作为替代品。有些替代品,甚至还是免费的。
例如说双向链接,这玩意儿现在哪个笔记工具没有?
便捷的时间流输入?Flomo 是这方面的行家。
无限 Canvas ?我从 2017 年就开始用的 Milanote 早就使上了。
后来令人惊艳的 Muse ,甚至可以在画布上支持更多的格式,例如视频和 PDF 等,还有非常方便的手绘标注功能。我一度用来给学生批改论文。
你应该能看出,我的 Heptabase 购买决策,绝非出于对现有功能的依赖。事实上,我是看了 Alan 的 Substack 博客后,决定付费订阅的。
他的博客,让我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后生可畏」。
作为大学老师,这些年我见过许多 20 出头,聪明、勤勉的年轻人。但是最近接触到的这几位,包括 Chinat 、 峻峣 和小丁,着实让我感受到了青年们的创造力和激情。他们在大学毕业之前,就有了自己的想法,着手用行动把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而 Alan 则更让我吃惊。他连续 2 次休学,期间工作、创业、思考、输出,用 连续 4 篇文章 把自己的愿景(My Vision)写得明明白白。
Heptabase 的原名,叫做 Project Meta 。它打算构建的,是一个「知识管理的操作系统」。操作系统上面要有应用,这些应用叫做 Meta Apps 。
后来,只不过由于 Facebook 进军元宇宙,把 Meta 这个名字抢走了,所以 Project Meta 更名为 Heptabase 。
Alan 自己,是这么介绍 Meta app 的:
Meta App 在产品体验上更像是专注型 App,不同的 Meta App 可以用来处理不同的使用场景。与专注型 App 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 Meta App 都能共享相同的资料库、并且遵守一套如何处理这些资料的协议。不同的 Meta App 能让你用不同的方式使用你的资料,并在必要时为这些资料加上特定的 meta data。举例来说,你有一份文件,负责白板思考的 Meta App 可以把它解读成一个白板上的便利贴,并加上颜色、长宽等 meta data;负责专案管理的 Meta App 可以把这份文件解读成一个 Task,并加上像是“已完成”、“进行中”等 meta data;负责部落格后台管理的 Meta App 可以把它解读成一则贴文,并加上发布日期、浏览数、讚数等 meta data。换言之,使用者的资料是集中的,但是透过不同的 Meta App,你既可以享受到专注型 App 在单点上的强大,又能享受到通用型 App 的整合性。
这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看 Heptabase 界面左上角。
这就是目前已经在 Heptabase 这个「操作系统」运行的 4 个初始 Meta App。
你可能会纳闷儿 —— 这不就 4 个功能吗?哪个软件不是标配?干嘛故弄玄虚?
不,这其实只是「趋同演化」的表象。
「功能模块」与 Meta App 之间的差异,是基因层级的。
你要是想搞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最直观和有趣味的方法,是看看 B 站上面芳斯塔夫的《龙兽争霸》系列。
我对 Alan 的赞叹,并不仅仅因为他打算用更好的设计方式,来建造更加好用的知识管理软件。
打动我的,是他的愿景。
Alan 看到了知识积累、生产、创造中存在的问题。显然,人类智力活动的海量潜力,没有能够被有效激发。
于是,他认定了两条解决路径。一个是通过教育改进认知方式;另一个是创造更好的工具。
结合他自己的实际,Alan 选择了第二条路径。他希望通过工具蕴含的方法论要素,来改变用户的知识管理方式。
如果你之前尝试过卡片笔记写作法,并且从中获益,那你应该理解这种类似于「企业流程再造」的打法威力究竟如何。
Alan 对工具技术与知识管理、知识创造的思想来源与 Notion 的创作者们是相通的。你可以从 Notion 的支撑者 一文看到他们对 Doug Engelbart, Alan Kay 和 Ted Nelson 的共同关注与致敬。
这篇 My Vision: A Forgotten History 里, Alan 用心思考了先驱们的远见、创举和悲剧。读来让人不胜唏嘘。
许多天才的悲剧,在于过度超前时代。有先进的理念,但配套技术跟不上,是个什么结果?你可以参考《寻秦记》中的桥段。
不过对于后人来说,只要不以成败论英雄,肯从故纸堆中寻找这些天才的奇思妙想,跟迅猛发展的技术结合,或能期待不同的结果。
近处的例子,是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几十年前,这种方法就被提出,被热捧后遭遇了寒冬。项目资助被停止,实验室解散。那时候全世界没有几个人敢宣称自己做人工智能,否则极易引发群嘲。
而今天我们知道了,当初人工智能先驱们的窘境,是因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大数据积累没有完成,硬件算力没有跟上,并非是神经网络的理念有错误。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过去的这十年,人们见证了重装上阵的神经网络,能让围棋国手垂泪。
Notion 的创建者们和 Alan 都认为,Doug Engelbart, Alan Kay 和 Ted Nelson ,甚至是 Vannevar Bush 们所期待的技术赋能,时机已经成熟。或者说,可以一试了。
当然,Alan 也把卡片笔记写作法融入在了设计中。
现在谈论 Heptabase 发展成熟后的情形,为时尚早。Alan 给自己设定了一个 10 年的目标。目前只是这个系统的初级形态而已。
看得出来,Heptabase 走得很稳。要不怎么会有这么长的 waitlist,以及只能「趸交一年」的付费选项。
如你所见,我这篇文章的构思、材料积累与组织,使用 Heptabase 完成。
其体验嘛,很顺畅。随着一张张卡片被涂成灰色,你会感觉到那种点滴进步的成就感在积累。
随着本文写完,在地图 Meta App 里,这个项目也被收缩成了最小化的样子。
所有的卡片,还在那里静静等待着,期待某天我(或合作者)在另一个项目复用与召唤。
你试过 Heptabase 了吗?感受如何?有没有把它融入你现有工作系统和流程的解决方案?欢迎留言,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充电。
如果本文可能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
欢迎关注我的专栏「科研利器」,以便及时收到后续的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