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栏目

不少读者表示希望能够见到更多关于文化与书籍的内容,充实书单、丰富精神。机器人特地邀请了 Matrix 社区作者们来聊聊自己近期阅读的有意思的书籍。喜欢本栏目的话,欢迎充电或评论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你的每一次真心夸赞或建议,都是作者们前进的动力。

所有内容均遵循 原创、首发、非商务 原则,投稿细则可查看文末。


@Voyager_1:《被讨厌的勇气》

有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视剧叫《逃避可耻但很有用》1,喜欢它不单纯因为它由新垣结衣主演,更重要的这个第一眼就吸引到我的标题。它如此直白,却又说出每个人的心中所想,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教我们迎难而上,但老祖宗留下来的基因选择让我们不妨试试知难而退,那样即使可耻也不会太累。

今天提到的这本书也有一个这样让人一眼就觉得朴素却正直的书名——被讨厌的勇气。即使被讨厌,我们也要具备被讨厌的勇气。当然,也因为这个虽然不错却不能与书籍内容的质量完全匹配的名字,让很多人后悔没早点翻开它。这其实是一本探讨阿德勒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故事书。

书籍的心理学主题不是你熟悉的心理学家,而是来自与弗洛伊德、荣格同属精神分析学派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虽然他被大众了解的程度不如前两位,但不妨碍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让我在本书的一开始就被深深吸引,暗自肯定和仿佛找到精神共鸣般赞叹阿德勒的天才,这家伙不是心理学家,他输出的是「过好人生的哲学」。如果说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性的问题,而他就是那个试图解决问题的人。

书籍采用了青年和哲人的对话问答体方式来撰写,一点点从青年的烦恼出发,穿插阿德勒心理学的重要观点。青年的自卑情结成了哲学思考的源头。自卑不是真的没有优点,而是因为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善于交际,粗心大意等,就可以不去面对竞争,远离挑战,甚至在失败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安慰自己是自己能力不足。阿德勒认为不然,自卑情结不是自卑感,而是害怕被自己的师长、领导、身边人觉得自己不行,害怕把事情搞砸而被讨厌,被说成差生、被打上低绩效、被认为能力不行……面对这一切,阿德勒指出了「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这一本质原因。

青年:先生也许已经注意到了。首先要说的就是我这性格——对自己没有自信,对一切都持悲观态度;还有就是太过固执;非常注重别人的看法,而且总是活在对别人的怀疑之中;不能活得自然,总觉得像是在演戏。而且,如果只是性格倒还好,自己的长相和身材也没有一样让人满意的。

不仅仅只是自卑一个问题,书中的青年,种种人生的烦恼和困惑无一不与书前的我们不谋而合,我们渴望优秀的「其他人」、渴望在竞争中获胜、渴望自由、渴望成为世界的中心、渴望人生感到价值、渴望人生获得幸福等等。这些问题在答案在哲人的回答中流淌出来,熟悉阿德勒理论的哲人与青年置身书房,积极探讨,一步步说到课题分离、勇气心理学、他者贡献、自我接纳等等,带你在哲思的海洋畅游和思考。

在无人打扰的深夜,窝在沙发读第一遍时,把自己当做青年来问,跟着青年思考,向哲人的思考进行挑战。第二遍、第三遍读时,把自己当做哲人,用自己的理解来解释阿德勒的理论,也许你发现有不合理或不认同的地方,这说明读懂阿德勒人生哲学的你开始真正认识并调整自己一直忽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了,这何尝不是阿德勒所希望的。

哲人: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与此不同。把人生当作登山的人其实是把自己的人生看成了一条「线」。自降生人世那一瞬间便已经开始的线,画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曲线到达顶点,最终迎来「死」这一终点。但是,这种把人生理解为故事的想法与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紧密相关,而且会把人生的大半时光当作「在路上」。

哲人: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如果拿放大镜去看用粉笔画的实线,你会发现原本以为的线其实也是一些连续的小点。看似像线一样的人生其实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
青年:连续的刹那?
哲人:是的,是「现在」这一刹那的连续。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不了解这一点的大人们总是想要强迫年轻人过「线」一样的人生。在他们看来,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

阅完书籍,我也没有因为这是一本阐述和宣扬阿德勒哲学的书籍而疲倦。哲人和青年仿佛成了我的好友,而我是那些个夜晚里书房里的倾听者,在读到如上这一段时我的心似游鸿,深深地看着哲人露出肯定的笑容,我的人生也一定要是无数个幸福的刹那啊。

@包包呀嘿:《幸福的都市栖居》

我最近才逐渐发觉自己并不喜欢曾经认为的「城市/都市」样貌,于是决心寻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都市。读这本书是因为也读了一系列关于建筑、城市规划的书,恰巧它去年刚刚出版。它传达的理念,和我从生活体验里慢慢形成的观念相同,能够给予我更多信息支撑,也能坚定我在理念上的信念。

对于传统美式大都市的错误追逐

小时候对于城市的认知就是城市的居民都住在很高很高的高楼大厦里,有电梯,站在窗边就能看到热闹的马路,城到处都是摩天大楼,车水马龙的公路,24 小时不熄灭的街灯以及摆着很多高级商品的商场。这是大多数国家在过去几十年都在效仿的美式大都市建设方案。道路建设向方便汽车通行倾斜,于是有了更宽阔的道路,挤压了人行道、单车道、带树荫的步道,城市规划向消费能力更强的阶层倾斜,于是繁华的街区拥有了更多拥有了更多的餐厅、商店、娱乐设施,占据了更多的繁华,而很多居民区附近甚至连像样的便利店和活动中心都找不到。

一切关乎于人

在见识过太多这样的城市并且也正在居住在这样的城市之后,我开始重新思考城市的定义——是关于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街道和社区是富有人气的小区域,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附近的商店、菜市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共交通站点、公园广场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娱乐需求的区域是街道和社区的基本组成部分,至于它们的形式是否是高楼大厦和看起来很另类的知名建筑师设计作品,则显得并不重要。提供一个人均适宜的生活环境,比这些更重要。

幸福城市

我们正在进行实验。我们可能无法解决经济问题,但我们可以设计一座赋予人们尊严、让人们感到富足的城市。这样的城市会使人们更幸福。——恩里克 ∙ 佩尼亚洛萨,波哥大(哥伦比亚)市长

在书中前几章提及波哥大的经典案例,市长上任后的城市建设,不是建更多的高架桥、更宽的道路,而是增加公交线路,给贫民窟安置更多的图书馆、公园、文化中心,这一举动有效提高了最容易被忽略的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感,给整个社区注入了安定的气氛,犯罪率开始下降,激发了整个社区居民们生活上的激情和动力。而每周有一天不允许私家车上路的措施推行,让全城的人都尝试公共交通或者步行、骑车去到目的地,旨在关注非机动车市民的健康、未成年的安全,以及全区域的环境问题。没有把款项用在标志性建筑或者更高更现代的大楼上,而是开始建设步道,推行自行车道,建设更多公共交通线路,这些细枝末节串联起来,拯救了波哥大。

这只是拯救城市,让居民幸福生活的其中一个见效的解决方案。

城市万物互联

幸福城市的理念不仅仅局限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上,而且涉及历史人文、社会经济、政治甚至心理学,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更是一个复杂的交叉学科。建筑需要提供多样性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追求天际线和表现主义,城市再不是单调的霓虹灯牌、高楼大厦,或者仿佛从不停止的喧嚣和繁华,而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即便我们向往纽约、迪拜、香港、上海或者北京,也要看得到繁华对立面的老城区、贫民窟,「赛博朋克」的对立面。建造一座城市,不是要它光芒万丈,也要给所谓的「阴暗和瑕疵」留有足够的空间,接受顺遂,也能兼容意外。

确保人文色彩不会被霓虹灯掩盖

我也向往城市,但不希望自己仅仅迷恋城市的纸醉金迷,橱窗里的光彩绚丽,城市不是照着哪个模版就能即刻生成的三维模型,而要接纳和契合复杂而多样的层次。想起国内去过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旅游城市,同一个模版下套用的古城商业街和步行街,就会惋惜和厌倦,老街和古镇的印记被商业浸染,但可能每个有感悟的生命,都觉得它们值得被更好地对待。不同的地域、时代下的城市,要让居住的人和路过的过客都能体会到真实的温度,我祈祷它最好不要千篇一律。

城市规划概念缩影到居住

读这本书对买房租房都有一定帮助,房子的结构固然重要,选择适合生活的社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书中提及的关于「幸福城市」的所有案例,都映射着我理想的生活街区,照着这些条件找,或者躲开那些反面例子,就能筛选出自己理想的生活街区了。

对城市规划这个主题抱有浓厚兴趣的时候,本以为我是有个建筑师梦没有圆,看完之后才发现,我只是向往幸福的生活,可能我的潜意识已经发现了,改变小的生活环境并不是理想的终点。我们作为城市的居民,无时无刻不接受着城市建设的影响。

更多相关书目和剧推荐

关于城市规划,我也很推荐一下内容:

  1. 📚《城市的语言》 迪耶·萨迪奇
  2. 📚《幸福的建筑》阿兰·德波顿
  3. 🎬 《假装我们在城市》弗兰·勒博维茨

@kok:《不拘一格》再读网飞

2021 年,网飞一如既往的推出了不少爆款的影视剧(如《鱿鱼游戏》),对于这么一个能持续推出优秀作品的公司,让我非常好奇网飞的运行机制。

之前看到过网飞流传出来的公司文化的幻灯片,看到之后感觉很酷,这个幻灯片来自《奈非文化手册》的作者帕蒂·麦考德,在 19 年看完之后对网飞这家公司印象很深。

到了 21 年,《不拘一格》出版了,这本书的作者是网飞的 CEO 里德·哈斯廷斯和艾琳·迈耶。作为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和 CEO,里德对网飞的企业文化思考的更深。因此上市后我就迅速读完了这本书,感觉相当不错。

理解人与组织的关系

虽然工作了一些年份,但是对于人和企业这个组织的关系的理解每年都在变化。归根到底,组织是由人来组成的,任何一个组织的运行效率高低也是由其中的人来决定的。

在网飞看来,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尽可能的招募最高质量的人才,只要人才足够优秀,是可以规避掉大部分的问题。比如复杂的考勤制度,或者严密的报销制度等,这些制度在其他的企业和组织中非常常见。基于对员工素质的自信和对员工的信任,网飞给与了员工很大的自由。

但这样的规则适用于全部企业吗?我认为并不是,与网飞这样做流媒体的企业不一样,大量的企业中,其实招募不到这么好的员工(因为薪资、领域等),也没必要招募到一支「全明星阵容」的队伍。

能支撑网飞这么做的核心原因,我认为两个:

  1. 媒体行业是一个几乎没有边际成本的行业,网飞的毛利水平是很高的。
  2. 网飞的业务是一个创意主导型的业务,也确实需要高素质的员工。一部好的影片,1 年内创造 10 部平庸影片的价值,10 年内就能持续创造 100 部平庸影片的价值。

如果从事的是制造业等领域,恐怕就很难套的上网飞的这套原则了。

理解团队内的关系

另外一块令我印象深刻的表述是关于团队的,网飞要求团队内部之间要做到「无私的坦诚」,如果需要反馈的时候要进行直接而有效的反馈。

这一点确实和中式环境中的团队氛围并不相同,如果大家在比较传统的企业(或者国企),反馈都是一个非常考验情商的事情,怎么样有效而不用担心影响和对方关系是大部分职场人都需要学习的一门功课。即便真的有反馈的想法,也会担心麻烦或者不合群而保持沉默。

抛去文化背景不谈,如果团队内部能做到这点,那么大家的学习和成长速度都会大大提升,相当于有很多个「教练」在给你的工作做即时反馈一样。网飞在形成这样的文化中,总结了一套 4A 反馈法则,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除了反馈之外,另外一块和团队有关的内容在于「开卷管理」这一章节。网飞倡导将公司的运行情况,近期和远期战略都公布给员工。

这样的选择有助于提升公司内的信任度,并且可以帮助每一个层级的员工做决策的过程。这么看起来,是不是和近几年国内特别火的 OKR 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略显遗憾的地方

和《奈非文化手册》相比,这本书的行文结构显得略乱一些,里面包含里德和网飞其他高管的一些案例等。我个人的建议是两本书一起看,《奈非文化手册》作为理解网飞公司文化的框架,《不拘一格》作为真实案例的参照。

实话说,刚读完这两本书的时候,觉得自己所在的公司瞬间就没什么吸引力了。后面看了眼网飞的财报,发现只有 9400 名员工,但是上个季度创造了 74 亿美元的营收,平均每个人每天给公司挣 8845 美元……行吧,梦醒了。

@jindunwaiting:李沧东小说集《烧纸》《鹿川有许多粪》

李沧东小说 《烧纸》《鹿川有许多粪》

一、李沧东何人?二书何来?

《烧纸》《鹿川有许多粪》的作者是李沧东,但说李沧东是一个作家却不太合适,如同众多「演而优则导」的人一样,李沧东并非职业作家,而是职业导演。说来遗憾,无论其导演还是作家身份,这些资料我也只在书本后面的简介上看到。我读过姜文的剧本《阳光灿烂的日子》,绝对是好剧本,但若改为小说未必好看,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一流的小说,二流的电影」。好的导演未必做得成小说,好的小说家未必做得成电影,但李沧东似乎做得都不错,单纯从这两本书来看,他无愧一个「作家型导演」。

对了,也难怪我没听过,他是个韩国人。

二书体例都是中短篇小说,《烧纸》是李沧东的处女作,而《鹿川》是其封笔作。写完《鹿川》收录的几篇小说第二年,李沧东已年近不惑。这时他抛下了笔杆子,拿起摄影机,转身成为导演。当然,还是要说回这两本书,它们收录的故事都着眼于琐碎的日常和个体间的互动,并不着意于时代的宏大叙事,这些琐碎日常中的个体互动极富镜头感,叙事流畅,虚实转换自然,读来毫不费力。同为东亚文化背景的国家,这些文字读起来也能同样感受到切肤之痛,无论其涉及到的韩战及光州民主化运动对人伦、社会造成的撕裂,还是韩国现代化进程背景下的人情冷暖变迁,都让人想到那部《请回答1988》。而对于中国读者,它也让人联想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坎坷。

二、直面现实的韩国文艺

大学时与室友们看韩国电影,无论是金基德的禅意电影,还是《熔炉》《素媛》这类指向现实的电影,又或者战争片如《鸣梁海战》,都让我感到震颤。室友看完韩国的战争片后曾经有一句很简单的评论我至今印象深刻,「韩国那也能叫做打仗?破大点地方也只能算是打群架罢」,但恰恰就是这「破大点儿地方」拍出来一部又一部改变现实、改变制度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冲破了东西方的文化壁垒。这离不开韩国宽松的电影创作环境,也离不开战后文化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

同样的,作为战后一代作家,李沧东并未经历韩战的创伤,但依然身处韩战所带来的割裂的现实社会当中。因此,其小说也直面现实,对韩战和民主化运动下个体复杂的生活状态展开叩问。试着摘取文中的一句话:

小说家都要失业了,大街上到处发生着小说中的事情,小说还写什么。

这是《火与灰》中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小说家去江边祭奠儿子时与友人的对话。当时的社会背景则是:一名大学生为理想自焚后自楼上跃下。这位小说家对生命的意义、价值不断展追问,绝望到无以复加后,又显出一丝温情与希望:

可是他没有坠落,而是穿透了死亡、正在上升。

追寻理想的大学生之死与牙牙学语便出车祸的儿子的意外之死两相对应,让人也随着小说家思考生死之轻重,生命的价值。现实中大学生的「坠落」与自己在恍惚间看到的「一个浑身燃烧着火焰的人」穿透死亡而上升的意象在此处叠加,正体现了追寻理想者之死重于泰山,理想主义者坠落,社会现实上升。

此外,不同的小说指涉不同的人物矛盾:因家人参与共产主义事业而被牵连的家属的困境、抛家弃子去干革命的父亲和忍辱负重操劳半生的母亲之间的矛盾、现实中不得意而在妻子与子女身上撒气的丈夫。社会每进一步,就有一批人陷入痛苦。

在这两本书中,这样家长里短的故事被反复言说又各不相同。李沧东独特在哪儿?也许李沧东的独特是深深根植于这一代作家之中的,其独特就独特在「直面现实」。尽管体例是小说,但在虚构的尽头,小说达到了真实。毕飞宇讲,「虚构是抵达真实的必经之路」。

直面现实使得小说不再是用于消遣的娱乐产品,而是具备「纪录片」价值的素材,当中的细节也许是模糊的,人物也是虚构的,但其反映的人类之间的情感与矛盾、社会的状态则是真实的,而真实,自有万钧之力。这便是小说被称为「虚构的艺术」之所在吧。

三、结语

无论如何看,李沧东唯二的小说集被评为「豆瓣年度外国文学(小说类)最佳」可算是实至名归。《烧纸》与《鹿川有许多粪》韩文版分别出版于 1987 年和 1992 年,中文版则是近年来才被引进,分别出版于 2020 年和 2021 年。就初版年代而言,可算是旧书了,但进入中文读者视野则又算新书。我极力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两部小说集,韩国的阵痛也是我们的阵痛。

我对韩国文学了解的比较少,只读过在韩国被称为「菩萨诗人」的高银之诗集——《唯有悲伤不撒谎》,诗中的慈悲打动我心。同样在我看来,「慈悲」这个词也可用在这两本小说集上。罗翔老师说,「有些人只爱作为抽象概念的人类,而不是爱一个个单独的人」,这两本书则恰恰相反,因为他们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而非「抽象的人类」,但在这些个体的故事中,也反映出了人世的变迁和无奈。因为慈悲,所以推荐。

@斯利普固:《挽救计划》这是加长版科幻脱口秀?

本书作者是安迪·维尔,如果你没听说过他,那你一定知道他的另一部已拍成电影的作品《火星救援》。当我知道《火星救援》这部电影是改编自一部科幻小说的时候,我心想这小说估计不太好看,毕竟电影中有大量的独角戏,这在书里面表达出来得多么地无聊啊。

然而我错了。只要主角是个话痨(无论是口头上还是心理上),且他能掌握脱口秀的一些简单的技巧,就能让你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虽然没有真正脱口秀那一个一个的梗来逗你发笑,但是全篇连续的起起伏伏,就能让读者能够读得进去,读得下去。虽然没有那种持续的爽感,但是绝不乏味。

鉴于这还是一本科幻小说,那么剧情其实肯定是自行探索比较好,剧透就不太好啦。这里只说一下看书过程的感受吧。

人物刻画饱满立体

我看的上一部科幻作品还是《流浪地球》,我是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相比之下电影对人物的刻画确实要好于书本。大刘主要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幻妙而有扎实的底子。也看过《三体》之后,我心里在慢慢接受一个设定就是,科幻作家的作品如果想要有扎实的剧本底子、硬科幻内核,就势必无法苛求它在人物刻画上达到完美。而《拯救计划》就是科幻作品稍稍靠近文学作品的一部。

读完看了豆瓣的一些评论,有说这一步科幻硬伤较大一点。其实我在看的过程中,体会不深。毕竟我也没有学过天文物理,无法判断硬伤是否为真。主要还是抱着一种「此刻我相信」的态度在跟着剧情走。但是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等等,是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切实体会到的。在这方面做得好,作品的观赏性是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提升的。

这部作品确实在人物的塑造上很成功。至少我在读的过程中,已经可以将一些以往看过的类似作品中的形象,代入到书中,用自己的想象在心中播放影像。随着作者的描写逐渐完整起来,这个想象的小人就可以在自己的心中自主地移动、对话。也许这就是文字的优势吧,能够激发每一位读者不同的想象。

电影值得期待

它的故事设定其实并不复杂,拯救计划,那当然是关于拯救,很符合美国的英雄主义设定,但是它也稍有不同,没有那么完美的个人。我在读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把一些已有的形象代入到人物角色中了,比如我一直觉得男主就是火星救援里的马特达蒙,又或者是银河护卫队里面的克里斯·帕拉特。每个人读的过程,可能会有自己的理解,就会代入不同的角色,而电影就是编剧或导演理解的再现。

我非常期待这部作品能够成为一部优秀的电影。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它估计只能成为优秀的商业片。毕竟整个故事的叙事等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高度发达的电影工业的产物。甚至我都在想,作者在写这部影片(笔误?或者不是)的时候,就想到了有朝一日它会被拍成电影。所以很多叙事逻辑等等,都照顾到了它未来在电影的表达,这仿佛是在写一部电影。

@宇宙浪费指南:《圆圈正义》并不推荐

书里集合了罗翔老师的随笔,或者说是公众号文章的合集,结合热点案件如张扣扣案、杭州保姆纵火案等进行了法律解读,也夹杂着罗老师自己自己的哲学思考,也不乏引经据典,是他一如既往的风格,很有个人色彩,能当作法学小科普来读一读。

但我并不推荐。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误把本书当作学术著作展开来读,以致于感到失望肯定是我个人的原因,而希望在书里得到和视频有差别的内容,也纯属个人的期待,只不过从个人感情来说,的确无法接受这样的内容作为一本书来出版,尽管现在公众号集结成书的情况不在少数。这本书里,很多内容是罗老师曾在视频中反复提起的,但讲课和写文章还是不一样的,写文章更要求文章的逻辑和结构,从这个角度来看,整本书确实话题散乱,也不成结构。

或许是罗老师阅读量的确很大,所以内容中引用了很多哲学家的话,但却显得言之无物,只有空洞,有些篇幅期待他展开讲讲的时候,却又戛然而止,没有太多的深度论述,借用豆瓣网友一句评论,「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话语,但缺乏前后语境的衬托,看不出逻辑发展的脉络」。总之,作为看过罗翔老师普法课、演讲、真人秀采访的路人读者来说,的确蛮失望的。


更新日志:《试播集》03 开始将在标题内加入书籍豆瓣链接;每一期的字数控制在 8000 字左右,如有超过酌情分当月上、下期或移至次月;「试播集」正式加入少数派标签系统,点击可索引至往期内容。

打卡奖励:《试播集》已经更新了两期,如果往期书目中有打动你并让你读至满意的,欢迎来评论区打卡分享你的阅读感想。Matrix 机器人会择机送出一份来自少数派商店的小心意。

如果你也想分享你的读书笔记🔉: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新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试播集」前缀;
  • 以你的文字风格,认真介绍你读的某一本书;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可以得到不低于 108 元2的「不释卷奖励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