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生活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一、写在开头:
从拥有第一台相机算起已有八年,但也是最近才有决心克服在社交场合中介绍自己为「摄影师」的某种耻感,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仍未下定决心将其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当然从客观条件上,在如此内卷的商业与艺术环境中我的硬实力也确实不太允许。
但这样的「自由」反而会带来某种更灵动的财富,作为独立摄影师生活并工作已有数年,我自己是从传统的沙龙摄影开始自学,又往艺术领域做了不少尝试,也真切的得到诸多回报,感受到摄影带来的某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成长满足感。这篇文章着重于我个人的创作与实践经验,我会从「沙龙摄影」与「作为艺术的摄影」两个维度展开,在前半部分分享自己过去在人像写真、数码静物、街头纪实的风格化尝试,以及独立摄影师商业延伸不可或缺的社交媒体工具;下半部分则以「摄影项目」为线索,从三种创作路径到类型化观看,以期对想要尝试艺术摄影的观众带来可模仿的成长模板。
但要注意,这一篇并非技术向指南,若你仍处在还需要广泛学习有关「如何摄影」比如:光线控制、取景构图、后期技术等方面内容的阶段,可以先收藏,在考虑摄影职业化转型或参考某种生存方式的时候再观看也不迟。除此之外,对于独立摄影师,「创作」从来不单单指视觉,创造性想法、社交平台分享、文字或任何别的行动,都可谓「创作」的一部分。
在开始之前,我需要表明我个人对于摄影创作比较宽泛的一种区分,即「沙龙摄影」与「作为艺术的摄影」,在此我不打算引用任何学术支持或者在行业中有较广泛认可度的严谨术语解释,只是罗列各自可以搭配的定语或描述,为读者自行区分提供思路上的参考:
沙龙摄影
- 视觉上尽可能「好看」,并且这样的美往往是喜闻乐见的
- 很多时候可谓「糖水片」,不强求承载任何「意义」,不管是学术上还是艺术上
- 更具商业潜力,但也意味着不得不被他者裹挟
- 创作者可能需要考虑更多技术向的要素比如:器材、布光、后期等
- 给予足够的时间,摄影爱好者终将进阶成专业摄影师
作为艺术的摄影
- 视觉上没太多限制,并不需要太过考虑大众审美
- 反「糖水」的,需要承载创作者意义或拥有可供「解读」的潜力
- 很难产生商业效益,所以很少需要考虑「甲方」意愿
-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考虑任何硬件限制
- 从摄影爱好者变成艺术家,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时间
二、沙龙摄影
虽然沙龙摄影与作为艺术的摄影都同样需要经过技术精进与经验积累的努力,也可能都需要某些难以定性的天赋,但我始终觉得前者会更「接地气」一些,至少在技术上大部分学习成本都是可以预见的,研习的路径也更好把握。因此这篇指南我们将以沙龙摄影作为开始。
2.1、垂直领域创作:摄影风格的建立
在一个更为垂直的领域保持长期的摄影创作是更高效的一种选择,无论是作为摄影爱好者还是独立摄影师都同样重要。所谓的垂直领域即一项具体的摄影领域,比如时尚摄影,人像摄影,建筑空间摄影等等,模仿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最终磨练出自己更具辨识度的摄影风格是关键。我以我个人的实践作为案例,分享我个人对于风格化尝试的经验。
2.1.1、数码静物
回忆一下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数码产品快照或者评测配图,经常会出现同一产品的「九宫格」,即它们仅仅只是不同角度的产品「证件照」,甚至画面中可能只有单调的产品本身。这样的照片确实足够直白,但很容易看腻,也不会留下太多记忆点。
我个人尤其偏爱 Apple 的广告风格,尤其是那些取材于真实生活场景的作品,比如疫情期间释出的「 working from home 」短片,至今仍是我最爱的广告片之一,对于居家办公与线上协作的鼓舞人心远超过产品本身,即更加强调一种「生活方式」,而非硬件本身的外观设计、性能参数、品牌代言人或其他。
但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参考,我过去的电商创作经验让我意识到,展示特定生活方式或氛围感更容易让人有欣赏欲,甚至在转换成销量的潜力上也并不弱于传统的电商产品摄影。
事实上,「生活感」不是需要过多阐述的某种「技巧」,把数码设备从传统的摄影棚「带出去」,很容易就能拥有真实的生活气质,而我正是这样做的。不管是自己的家,好看的咖啡店,公园亦或是别的户外场景,把产品放置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之中即可。除此之外,在拍摄数码产品时引入「人」是最高效且最直接地不让照片那么单调的方式,拍摄的过程也相对简单,只需要与模特沟通正常使用或者调试数码设备就好,这样既能掩盖平时人像摄影中的摆拍感,同时也会呈现出数码设备在日常中使用的场景,带来最自然的生活气息。
在生活感的数码静物拍摄中所需的另一项重要能力即是场景搭建,但好在我们强调的是「生活」,所以如果你自身拥有还不错的生活情趣或者品味,搭建一个自然又美妙的数码使用场景并不是难事。
富有生机或解构感强烈的绿植,色彩适配的家具比如置物架、工作台、地毯以及灯具,小件物品比如咖啡杯,收集的杂志和画册,用到一半的香薰蜡烛,各种玩偶或者摆件,以及其他可以彼此增进画面氛围的数码好物,你都可以用一种不喧宾夺主的方式收纳进画面中,务必多做搭建尝试,和谐且统一比起繁杂的堆叠更为重要,对于专注于静物的独立摄影师而言,「置景搭配」与拍摄技术同样重要。
「故事感」是另一种技巧,如果你的静物拍摄动机是投稿一篇少数派的「新玩意儿」,或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测评与使用体验,甚至可能是商业委托软文,在撰文和拍摄上与「剧情需要」做绑定会是另一种更不单调的创作方式,那在画面中营造这样的氛围所需要的搭建也是重要的。比如我曾经拍摄过解决「猫咪掉毛」烦恼的扫地机器人,还有在短期度假中会随车携带的「随身影院」 (投影仪):
当然,一切也可以返璞归真:学习、工作、旅行,几乎万能的可以置入所有类型的数码设备,那么基于这样的应用场景去选择你的拍摄地点,出镜人物的交互,产品组合和道具搭配,一切都会变得有迹可循。
2.1.2、人像写真
与许多摄影爱好者的成长轨迹并无二致,我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像摄影阶段,甚至也做过「约拍」这样的最直接的变现尝试,记得那个年代的报价还是¥500/组,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在 2015 年左右我的审美偏好主要还是电影模仿以及偏向复古质感的人像照片,也因此从创作风格上也深受诸如夏永康、杜可风,日本的筱山纪信、荒木经惟之流的影响,对清新甜美的日常风格并不感冒,对浓烈的情绪或故事暗喻却非常着迷。
由于如今的我已经放弃人像摄影多年,主要还是能获得的愉悦感太少,对于人际交流也缺乏兴趣,不过一些当时的创作习惯或许也能给部分读者带来一些指导。我同样对能很明显看出在很小一块区域、很短时间内就完成的人像写真感到无趣,所以那时就经常带着模特「跑来跑去」,在不同的地方取景,与不同的事件交互,仿佛真的活在某段孤独又狂热的故事里。
在前期沟通需要的准备包括:一些可能参考的样张比如电影截图、事前采集好的地点,可能不止一套的衣服,尽量万能的妆容,这部分同样需要和模特的磨合,最佳的状态就是能和挚友一样陪伴一整天,而在过程中自然地产出一组人像写真照片:
拍摄过程中我最常做的就是「让自己成为演员」,比如某个场景你很希望留下一张照片,那我就会先自己站过去,做出我想要的动作,可能是望向某处、保持凝视不动但在心里从1数到10、接一个电话或者从口袋里找的什么,一定要「专注在某件事上」,然后让模特在我的基础上自由发散即可。这种方式一方面会打破「被摄者」和「摄影师」的身份隔阂和一开始的疏离感,让拍摄过程更自然,沟通更高效,同时也能帮助一些素人模特快速的抓到某种情绪或者感觉。
人像写真也是我唯一会使用胶片相机完成的一种拍摄,追求破旧的画面气质的同时,胶片摄影的真实感和不可控带来的意外之喜,对于不得不「摆拍」的人像摄影会是很好的缓冲和调味剂,当然,数码相机拍摄的部分我也习惯模拟出胶片的影调,属于「作为艺术的摄影」中不会考虑的某种「用力」之处,需要一些调色技巧和技术基础。
如何让一组人像写真的观感更丰富?
在彩色组中加入一两张黑白;在对焦精准的画面序列中加入一张轻微的模糊;用口袋相机补充一些随意的画面;与空景作拼接,期待某种视觉上的联觉和情绪暗示;重复构图的堆叠以模仿路边的大头贴机器等等。方法很多,就不作过多说明和罗列。
2.1.3、街头纪实
要享受独自创作和狩猎奇遇的快感,还是要到街头上去。
在街头什么都会发生,在之前的「旅行摄影创作指南」一文中我曾经分享过几点我擅用的一些技巧,比如打扮成「孤单的旅人」,带来不打饶人的伪装和无畏创作的兴奋;使用静音快门和翻转屏取景让自己高效猎取画面;耐心等待光线和恰到好处的关键元素等等。
回到这一类型的拍摄本身,我仍然鼓励所有的摄影初学者都可以带着相机四处游走拍摄,体会「眼睛被某种感觉击中、产生按下快门的冲动」这一过程。这很重要,从学习角度,这是很好在复杂环境下适应相机、操控相机并获取画面的练习场,从意识角度,摄影师眼光的独特性也需要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冲动变得成熟,在最开始上街时,你可能「什么都想拍」,但可能不足几年,你会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轻而易举的知道当下这样的画面摄成照片会是什么样子,反而会觉得没什么意思,进而越来越「吝啬」快门。这样的阈值上升并不是坏事,你需要不断挑战自己的审美品味,自我否定甚至打破,慢慢做出那些自己也会看很久的作品。
上一段话其实就是我个人从练习到成熟的演进历程总结,在最开始我拍摄巧合、趣味、视觉的暴力,而后专注在夜晚进行狩猎,捕捉光影和灯红酒绿的快感,在后来街头成为某种孤独的扮演,最后返璞归真,放弃所有技巧和视觉美学的裹挟,把一切客观世界的物像当作景观,撰取或者、投射在与自我相关的意义上。
如果处在毫无创作欲的瓶颈阶段,街头也是很好的「唤醒运动」。对于摄影师初学者,这里有另一个或许可以参考的创作意见,就是可以给自己一些「主题」去做练习,我个人在几年前为了训练自己目光的敏锐度,做了不少练习式摄影项目:比如收集一百个「背影」、寻找城市中被柔化出不规则形状的光线、使用手机的最长焦段拍摄模糊图像等等、寻找视觉上统一的颜色或者结构、使用手中最长焦段的镜头拍摄细枝末节等等。
2.2、社交媒体搭建;品牌Seeding与附加效益
我相信这篇文章的绝大多数读者都可谓是正统的「Digital Natives(数字原住民)」:即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知识、创造、关联、合作这样的特质都有敏锐感知,对世界上重要事件的了解也比任何一代更迅速,并且拥有强烈的表达看法与寻求交流的欲望,这样的素养都很适合在「摄影爱好者」的基础上做出更多互联网尝试。
如果试图把沙龙摄影上的创作去衍生出商业潜力或者变现机会,对于独立摄影师而言,社交媒体可能是不可缺失的一环。
早年在新加坡研习「 Innovation Education (创新教育)」时曾有幸旁听过一门关于 「E-Startups (互联网创业)」以及 「Social Media Strategies (社交媒体营销)」的课程,作为整个创新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这几乎是每个互联网时代里想要成为创新者的必备素养。「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对于新的商业活动、品牌公关、个人博主都依赖其作为营销工具,以及与利益相关者、粉丝与观众互动的高效媒介。」与此同时,新媒体、品牌的聚焦点在千禧年代后也越来越专注于视觉,即能提供直观、美感、优质的视觉内容,这直接与「流量」正相关,也因此,在这一部分我将分享在社交平台上能使用的一些技巧或者,对那些「老生常谈」的方法论做个小总结。
2.2.1、Position 找准自己定位
电商领域的小伙伴对「细分市场」的体会强烈,而社交媒体也是如此,这部分其实就是对上一部分「垂直于某一领域的创作」的呼应,成为个人风格与辨识度强烈的摄影创作者是核心竞争力,「这样的照片一看就是XXX拍的」,在任意拍摄子类都可以往这一方向努力,不管是科技数码、还是街头纪实。
在专注视觉创作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衍生出其他的「特征点」。这里有一个很小的「捷径」,一个「只会拍摄的摄影师」可能没有一个「本职在别处,但是摄影也很出色」的复合形人才更具互联网吸引力,比如我的好友中有一位本职是警察,但是社交账号是私摄影创作者,另一位是游戏建模师,但在观念摄影上也深有建树,最近在飞盘圈子也玩得很开,我也曾经帮助孵化一个女生数码KOL,在评测角度和美学上都会在女性的角度上作创作。即在身份、职业、领域上拥有强烈对比的人会更立体,也拥有更强的生命力,更容易受到关注。
2.2.2、Build Audience / 受众建立与培养
在找准自己定位的基础上,你可以开始先准备好自己的社交主页,可以是账号、也可以是个人网站。当然,在国内可选择的社交平台也比较有限,有的平台金字塔结构几乎无法撼动,整体检索也以流量排序为先,很不适合新人,有的平台更为扁平,甚至对于新用户有潜在扶持,有的平台用户总量不占优但垂直精准,这方面展开会是一篇非常复杂的社交媒体平台对比,在此就不多作赘述,欢迎在评论区中进行讨论。
顺带一提,清理自己过去的一些使用痕迹或者输出内容,让它更具纯度和垂直性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是一个从零开始的账号,可能需要至少一个月的奠基时间。我后来组的小团队偶尔会帮助个人客户或品牌方代运营社交账号,会在最初的一个月格外「用力」,可能是一周五条垂直内容的输出,甚至是借助一些其他流量(比如KOL矩阵、博主合作等)进行初期的流量转移、观众积累和内容制备。
在策略和沟通上,「制造激发」很重要,这里说的倒不是类似「引起冲突和对立」这样的流量密码(相信关注数码领域的读者有深刻体会),而是需要扮演「营销漏斗」中比较上方的角色,在内容输出和互动策略上尽量做到完整。比如从产出个性或高价值内容,进而让人产生好奇或进一步关注的意识,再到保持产出和维持质量,将观众转化成粉丝,再到长期留存并产生未来可期的转换,这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样的过程中,内容创作是基础,互动话题、奖励机制等则是可能用到的额外方法。
2.2.3、Improve your authority / 权威性与话语权
拥有流量只是过程,要保持长久生命力和拥有变现潜力,「话语权」是绕不开的增长属性,即比起一个「网红」,成为垂直领域的 KOL 是一个更好的前进方向,放在摄影中也是如此。
在具体策略有许多选择,分享相关作品、引导互动,以及针对某些讨论量较大的话题给出自己的想法或批判(Critique)都是我看得到的摄影领域博主或创作者会分享的日常内容,但是垂直领域的个人创作仍然是重中之重。
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下「同类聚集」这样的生存方式,若你深耕某一领域许久,你会发现你能看得见的那群人一定是彼此认识甚至熟悉,这里所说的倒不是「MCN」这样的存在形式,而是互联网上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共同能形成的一个巨大语境或者创作环境,在摄影中这样的感知很强烈,你可以通过个人运营和努力成为这样构建者中的一环,或者拥有自己的辐射地,这需要很长时间,但可能也是必经之路。
拥有权威性和话语权后的益处不言而喻,评测和体验机会,品牌方最为看重的消费引导,或者可期待的其他变现机会都值得期待,即社交平台效益并不一定是单纯的经济效益,社交资本、人脉、工作经验,当然,你也可以衍生学习关于「网红经济」的相关内容,然后从「个人产品」、「专业服务」、「流量广告」等维度琢磨自己的变现方式,因人而异。
2.2.4、「我」得到了什么
实不相瞒,以上的内容其实来自学生时代相关课程研习的总结与发散,我个人的社交账号则几乎不会用到这样的技巧或者说,纯粹是“无心插柳”的一种使用方式。只是有幸在一个还算包容开放的互联网时代开始中分享自己的创作,也恰好得到一些观众的喜欢,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有幸积累了微小的流量,而回过头审视,可能无意中的行为也符合上文方法论的叙述。
因此可能存在一个不那么「功利主义」的运营方式,就是最坦荡的「做自己」,我个人非常讨厌「人设」这样的词,但只要你拥有了哪怕是很小的流量,在这样的时代都很容易遭受类似的攻击,解释这样的行为也很简单,ta们的生活中实在难以见到这样的人存在,眼界也不允许ta们相信这样的人存在,潜意识中的「假正经歧视」或本能的竞争观念造就了这点,无需理会即可。
说回主标题的「Seeding」与附加效益,由于我本人经常在「表达欲旺盛」和「互联网信息焦虑」的矛盾中徘徊,甚至我总是忍不住分享一些可能「节外生枝」的观点与呢喃,所以我并不能像全职博主或摄影KOL那样拥有非常健康的营销策略和稳定的内容输出(这点其实非常不专业,若读到此处的读者有决心想好好经营社交平台,建议克服这一点),这使得我个人的「流量变现」处在非常基础且不稳定的阶段。
但好在我个人对此的定位一直都是「无心插柳」,本身也毫无期待,再加上我的商业洁癖,慢慢的那些经历过双向选择的品牌都成了「朋友」,我总是时不时会收到礼物,对于是否一定要在自己的账号上做分享全凭喜好,内容创作就更是毫无硬性要求,这样的节奏很舒服,也很适合我。就比如刚刚过去的春节我就收到了十来个品牌的「投喂」,实在有些不好意思,最近打算好好到捯饬一下家里,搭建一些更具生活气质的拍摄角落,用日常的拍摄输出来「报恩」。
当然,大多数品牌的植入合作都会设定一定创作费用,比如手机摄影创作、部分产品的软文推广等等,当你拥有了比较高效的工作流,以及下定决心将流量变现后,这其实也会是很可观的收入和资源积累,前者对我容易,后者我也还在克服,与君共勉。
附加效益实在太有趣,这可能是我在社交平台上最能获得愉悦的部分,就是你会因为自己能够被不同领域的人看到,以及渐渐能够拥有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创造力,而带来奇怪又有趣的经历,乃至跨界合作。
就我个人而言,过去几年莫名其妙的能够参与讲座或短期工作坊、成为奖项的评委、为品牌提供创意或季度主题、和不同的合作方制备教育产品、参与到庞大团队共同创作的商业项目等等。这样的「附加效益」最大的价值在于更有趣、更多元化的工作状态,这能让我保持鲜活,「无法想象一个月后的自己在做怎样的事」,我享受这样的生存节奏。
三、作为艺术的摄影
「艺术家都怀有无法企及的野心,其虔诚之心也可谓光明磊落。」
我鼓励摄影爱好者往艺术领域创作的一切尝试,哪怕作出的东西没有说服力,招致批评,但「虔诚之心」不可失去,这至今也是最打动我的一种创作本能,你能够从许多卓越的艺术家身上以及ta们的作品中感受到这样的灵魂力量。
艺术摄影教育和我们会更加关注技巧的「沙龙摄影」有很大不同,比起知识,对独立性的挖掘与创作意识的培养更为重视。但既然是「创作指南」,我也整理了部分对于新人摄影师而言或许更具指导性的创作方法论,或者说是由我过去几年的创作经历,所提取出的某些「必经之路」。
3.1、摄影项目:笨拙的开始
从事科研教育相关工作的那些年,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即基于项目式的学习方法被证明是高效的,而引入摄影也是如此。还记得我在「街头纪实」最后提到的给自己设定一些练习「专题」,那可谓是「项目」的雏形。
回顾大多数人的摄影创作生涯,一定存在一些无意中创作出来的精彩照片,对于艺术家而言,这样的「幸运儿」是不足够的。成熟的创作者必须拥有稳定的创作能力和视觉语言,但有太多人都留在了拍摄「散图」的阶段,而「项目式」创作会是很好的助推剂,它是收纳作品的优秀载体,强迫你放慢脚步,要求你把那些可能拥有共同的暗喻、锐利的表达或统一的视觉特质的照片积累起来,同时给创作者自身带来一系列逼问:
「我为什么拍下这些?是怎样的东西在吸引我?我在专注什么?这些照片有这样的意义?」
你可能需要花费数年时间去回答这个问题,而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创作力更加成熟,作品更加厚重,意义更加沉淀,一个至少能够说服自己的「摄影项目」由此诞生。我个人的「 Restrained Order (克制的秩序)」恰好就是这样的一种创作路径,或许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参考。
在 2017 年到 2018 年间我大多数的创作仍然会在街头发生,但那时候已经对营造诸如光影、巧合、色调之类的「视觉暴力」感到厌倦,反映在创作上,我已经不想再依托技术去「后期」任何一张照片,而是把更多专注度放在拍摄过程中感知的敏锐度上,去拍摄一些过去忽视、不那么「美」的画面,而正是这样的尝试带来了一些「好像那么回事儿的照片」:
追问自己是非常痛苦的,我开始大量前往陌生或熟悉的可抵达之处,开始遵循自己的原始本能按下快门,即当自己的眼睛被什么东西击中、产生想要把面前的画面拍摄下来的冲动,这样的一种创作方式。我拍下了更多「无用」的照片,试图从照片中找到能带来答案的「刺点」。
如此这般两年我终于有了答案,我意识到城市之中、甚至是人类活动所能延伸到的任意广的空间范围内,许多日常琐碎与细枝末节都极易被忽视,比如城市居民、建筑与植被、被扭曲的光线,甚至是其他动物的生活轨迹与生老病死,尝试将其剥离出来严肃审视时,这些物像似乎都被更为形而上的人类秩序所笼罩,而呈现出一种克制、严密、有迹可循的运行或生存状态。而这正是一种「秩序」,它带来某种可预见的运转轨迹,也带来自然物与人造物边界的模糊,你可以看到野生的鸟在城市中等待红绿灯穿行,也可以看到人造光源成为野草的太阳,每天上午9点西装革履涌向CBD的都市白领,黄昏时恒星的光线被人造建筑捕获,厨房深处的小灯幻化成冬日树林的落日等等:
这样的发现让我兴奋,长久的痛苦创作终于有了让自己信服的答案,这一项目也引发我个人对某种矛盾的发问:「这般克制的秩序,是我们主动接受并遵循的,还是被压迫、被固化后的视而不见呢?」
在 2019 年,我重新对「 Restrained Order 」做了编辑,撰写了最终的项目阐述,并做成了一本摄影书,也有幸入选「 TOP20·2019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实在太过初级与不成熟,更是没什么特别之处可言,但这样由本能驱使、经历长久的自我追问,以及项目式的创作逻辑与编排逻辑的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经验,为后续更多摄影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3.2、摄影项目:创作路径
在上一部分介绍的我的第一个较为完整的摄影项目,其创作路径可被总结为「直觉击中后的收敛与追问」,这是一个「挖掘自我」的过程,适合摄影爱好者或者想要尝试「艺术摄影」的新人,但实不相瞒,我所接触的大多数成熟的艺术创作者并非以这般路径进行创作。
带有强烈目的性的预设、研究、想象、构建,进而开展创作是绝大多数艺术家的工作方式,这里的「目的性」并不是什么功利意义上的动机,而是在非常明晰自己的创作对象、创作方式、艺术表达的基础上,高效使用艺术语言来完成一系列作品的过程。最近几年我尝试的其余项目就是如此,它们大多来自我之前的学术研究与生活变迁,自然发散出的一种创作欲望,同时我对于结果呈现已经有了基本的预设和想象,甚至会主动地获取到需要收录进项目中的画面,但这样的「高效」其实和创作时间并无太大关系,我的「 Restorative Topophilia (这片土地使我痊愈)」做了三年,至今仍未划上完美句号,关于如何决定一个摄影项目是否完结,又是一篇复杂的内容,未来有机会再作阐述吧。
有一种创作路径几乎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那就是「虚构」,它尤其适合强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人,能够很方便的形成某些「隐喻」,进而象征某种事物或者承载创作者意图,同时自带浪漫气息。
比如你可以虚构一段不存在的往事或人生经历,虚构奇异的文化或历史背景,自己创立某种教义或行为,甚至虚构不存在的艺术家身份等等。在2020年的一次线上展览我也作了一次这样的尝试,我虚构了一位诞生于1953年的艺术家「Severus Cheldon」,借由艺术家简介生成器与艺术阐述生成器完成了所需的文本材料,在此也作个摘录(原文为英文,在此给出的是中文释义):
切尔登 · 西弗勒斯
通过应用抽象概念,西弗勒斯借由复杂的工作流程进行创作,仿佛一种个人主义意义上的「驱魔仪式」。他的灵感来自于十九世纪的传统作品,在这些作品中, 「完整的缺席 」被视为其代表作。
他通常被归类为新浪漫主义运动的一份子,渴望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寻找本土的东西。然而,这种参照并非有意为之,因为这种艺术是集体记忆的一部分。通过引用浪漫主义、木偶剧般黑色幽默和象征主义,他涉及了一些重复性的主题与创作手段,例如流行文化和媒体的关系,重复,挑衅和期望过程的民意调查。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通过书写和绘制的符号进行表征,一个规则能被随意破坏的世界被创造出来。性,家庭结构和暴力等主题的暗喻,带来了强烈的个人情绪,巧妙地重塑了规则,以及由此而来的故意忽略、接受与拒绝。
「我的作品探讨了消费主义崇拜与当今流行文化之间的关系。借助 Gerhard Richter 与 Wittgenstein 等人的经验与成果,我擅长在隐性与显性的和谐中表现新的张力。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被人类庸常的境况所吸引,但最初的那种满足感很快就被一种痛苦的霸凌替代,只留下一种混乱的感觉,以及对崭新开始的期待。
当不断变化的事件通过可理解的公共实践而被重新理解时,观察者就会对我们的现实边界产生感叹,那亦是我作品所关注的部分。」
这也并不是我传统的「直接摄影」,而是把之前的电子游戏截图作了有限后期整理,形成的一组新项目,创作动机不言而喻:我个人对于当代艺术中存在的一些「故弄玄虚」或「过度阐释」也很反感,用「魔法打败魔法」或许是一种不错的自嘲。
3.3、摄影创作的类型化
如果你在过去订阅了不少专注于当代摄影的公众号或美术馆,保持长久的观看后,你很容易就能对当下艺术摄影的类型作出自己的分类观察。这里的「类型化」并不是前半部分「沙龙摄影」那样简单的划分为人像、纪实、风光的摄影,也不是以贝歇夫妇为代表的「 Typological Photography (类型学摄影)」,而是对创作者的作品类型或者创作主题作出大致归类,这样的观察对于艺术家而言或许不太有作用,甚至可能产生「太阳底下无新事」的无趣感,但却很适合摄影爱好者或者艺术摄影新人进行学习和尝试。
比如你总能看到一些摄影作品是偏向「叙事」的,可能是一段经历的回溯,也可能是围绕某一特定对象,比如某一特定群体、某一历史背景或特定地理流域(即在一个时空框架内)的创作作品,在作品观感上与传统纪实可能会有许多相似之处,你一定会看到肖像照片、生活场景中的静物,景观甚至是文本材料。
观念或学术会更难,往往拥有非常复杂的文本与学术内容,甚至超出「摄影」本身的限制去寻求更多媒介,但你可以很容易从创作者的工作量看出ta是否真的具备跨学科创作力,以及是简单的「挪用」,还是确实拥有真诚且具备说服力的研究。
「新锐」和「刻奇」在中文创作语境中似乎拥有广泛的讨论,一些摄影作品在观感上具备符合这两个词刻板印象的一些特质,或许是一些「不明所以」的照片,又或许是一些「令人反感」的某种视觉刺痛,我很难被这样的作品说服,需要考量比如创作者阐述之类的更多材料。
在过去的工作坊总我曾对每年毕业艺术生的摄影项目作出更多分类,为想要尝试项目式摄影的学员带来灵感或参考,篇幅有限就不完全罗列与列举案例。对于新人创作者而言,保持大量的观看绝对是受益的,你能从成熟艺术家的作品中习得思想的丰富、创作的严密、观感的丰富等有价值的部分,甚至得出自己对创作路径的理解与实践,这或许是另一种「找到自我」的道路。
四、在沙龙与艺术的丛林中发出声响
独立摄影师有这样的自由在两片不同的丛林中生存,虽然有时候会面临一些关于身份认同的偏见与窘迫,毕竟在大多数时候,两种创作之间有太多矛盾的部分,甚至永远避开不了关于审美优越感与「艺术家洁癖」的阻力。但过去几年我也见到过一些能把两者完美结合的创作者,在保持最自我艺术风格的自由度同时,又能吸引到那些愿意超出传统沙龙审美的商业支持或社会支持,这也是我未来想要努力的方向,过去一年也有过一些这样的创作机会,多少需要一些运气,以及长久保持自我的坚定和狂妄。
最后想补充一点,在很多时候,「沙龙摄影」仍可以保留它在最初被定义时的社交特性,比如我现在组了自己的小团队,包括制片、模特、时尚顾问,各自都是「独立」的,只在需要团队工作的时候彼此协调时间合作,处理简单的 Seeding 拍摄或小型商业委托也是足够;在不同类目的拍摄中仍然需要和不同利益方沟通协调,或在闲暇时候与朋友们共同练习或创作。但「作为艺术的摄影」在大多数时候很孤独,在某些阶段甚至很痛苦,你可能需要大量补充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调节自己的创作状态,寻求更多的教育支持等等,但总有回报,作为非学院派出生、且尴尬地从「糖水爱好者」成长起来的野生创作者,回顾过往这些年,我也确实在艺术的丛林中留下了一点声响,虽然回声中有赞叹也有攻击,但丛林总是有限的,能发出声音的永远是少数,这点在任何领域都是如此,或许在未来有更多尝试后,各位也能有如此如此感知。
在原本的写作大纲中还有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文学素养」,艺术圈中「壁垒」的观察与应对方式,还有「如何零基础做出自己的第一本实体摄影书」的指导性内容等等,下笔才发现都是复杂到足以撑起另外数篇文章的程度,还是未来再作分享吧。
新春已有,说新年快乐有些太迟,就祝各位创作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