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1 年度征文 活动 #生活 21 标签下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和往年不同,今年文章的数据表现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征文活动的最终走向,包括「双倍稿酬(由飞书赞助)」活动奖励、最终票选名单以及征文奖品类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通过充电或评论的方式支持作者。


前几年物品断舍离的概念很火,人们也开始逐渐意识到,需要扔掉的不止是已经损坏的东西,那些之后再也用不到的,其实也都可以清理出自我空间。物理空间的清理完成了,是不是自我成长空间的一些情感也该进行类似的定夺呢?

2021 年疫情之下大家肯定也没有少经历什么,比如我终于下定决心,结束了一份自耗极大的四年多恋爱状态。当然这篇文章不是在抱怨或者反思什么,而是想从经历的恋爱过程中,去总结一些同样适用于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或者自我成长方面的感悟。

谈恋爱或许不只彼此感受幸福体验酸甜苦辣,能从谈恋爱的过程中得到成长我觉得也是更有意义的。

对外:人际关系中也需要一些「辣」

我觉得谈恋爱也是在锻炼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磨合,或许比普通朋友之间的摩擦更大,但是确实能体会和经历更多不同类型的生活细节。

沟通永远是最高效的处理方式

不管是什么感情类型,爱情、友情、亲情等等其实都需要沟通。这种沟通不是说日常的面对面交流说话,而是当有问题有矛盾出现时,能彼此面对面就事论事地进行想法交流,通过交换彼此当下的想法来进行问题或矛盾解决。

原生家庭的原因,因为母亲的强势可能导致我从小在自我情绪表达上更偏向于「委屈自己咽」,而不是去说出口。

所以在恋爱过程中,很多时候可能对方一些不经意间的做法让我觉得难过时,我都不会去主动表达出来,甚至还会觉得是自己太敏感想太多,然后劝诫自己少「无理取闹」。

蔡康永有说过一句话:你最好努力表达,因为别人没有义务要理解你。你有什么需求,想让别人知道你要好好的表达出来,别让别人来猜。

就像那副熟悉的场景画面:「你生气了吗?」「没有」;「我哪里做错了啊?」「你没错,是我错了行不行」。这些日常传播于互联网的前提其实就是双方没有表达清楚彼此的诉求和前因后果,导致在后续的口舌交战中,双方都懒得再进行细节上的沟通,索性直接冷战或者不了了之。

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问题没有解决(甚至堆积)、影响彼此心情甚至是自己生闷气影响健康。所以真正的合理有效沟通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我们说的合理有效沟通是指,准确完整地描述「当下状况」的爆发点或者诉求,而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吵吵」,这种不叫有效沟通哈。

从谈恋爱角度来说,合理有效沟通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因素:

  • 阐述当下发生冲突的情况(比如我生气了;我觉得你哪里做的不对,我认为不合适等)
  • 提出我方观点和诉求(为什么生气,对方哪个地方做的不好让你觉得不舒服等)
  • 询问对方观点和诉求(对方对此事如何看待,也要了解一下当下对方的想法)
  • 双方进行沟通,然后产生解决方法(双方交换意见后,考虑大局的情况下进行问题解决)
  • 问题解决,各自哄一哄坏情绪都走开!(虽然吵架结束后情况比较尴尬,但是一个撒娇或者一个抱抱其实就很容易破局啦)

虽然上方这些描述被我总结的很官方,但我觉得这就是最根本的沟通过程,就算辩论场上双方激战,也基本离不开上述步骤。虽然以恋爱情形举例,但其实这些也完全适配于其他场景:比如跟老板「交流」、跟爸妈「讲道理」或者是跟自家宠物 Battle 等等,以不变应万变。

沟通或许看起来就是单纯的言语表达,但在很多事情的发生过程中,一言或许能解千愁。用最简单的方式,主动去表达与沟通,提出问题-询问交流-解决问题。有问题,能动嘴解决的还是不要动手,毕竟动手还容易累着自己。

不畏惧吵架,凸显问题才能彼此成长

前边我们提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沟通表达,不表达别人就不会知道当下彼此的想法。但是有的朋友或许觉得,当两个人进行「想法沟通」时,是无法做到冷静客观,更是一场歇斯底里的争吵与愤怒。争吵甚至还会带来关系的崩塌。

没有关系,这很正常。作为人类情绪的主要表现之一,愤怒与争吵是最正常不过的体现。谁都会遇到那些让自己崩溃或者气愤不已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情绪的合理表达对自己而言,或许也是更合适的选择。

回到感情状态下,两个人相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冲突。有了冲突不可怕,有冲突说明两人之间还有问题未解决,既然问题已经出现,那解决了就会进步。

以前在谈恋爱的中间段时,会出现这种「懒得争吵」的心态。就突然觉得争吵会消耗我很大精力,每次争吵完都会喘不过气等等。为了避免让我自己身体承受一些无谓的「伤害」,所以我就直接躲避沟通之前的「矛头冲突」,连吵都不跟对方吵,省的我自己再生气。但是采取了这种「极端操作」后,我真的变好受了吗?

答案是没有。虽然我直接切断了争吵,但是问题仍然在出现。而袖手旁观懒得处理的后果就是,矛盾越积越多,内心怨恨越来越大,双方越来越不愿意进行深度交流,最后或许会产生一次非常严重的争吵。

在切断争吵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在向对方表达「我不想跟你交流」的态度了。

所以有争吵是正常的,说明你在乎对方或者彼此之间一些想法的碰撞,不要畏惧争吵。争吵或许在消耗我们的精力,或许对身心造成疲惫。但是,争吵意味着「发现问题」,所有的改变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即便后续没有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相应的解决,至少在现状上,或许我们可以更了解彼此(不管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

同样,在职场和父母之间如果万不得已遇到需要「争吵」的阶段,也希望大家能正视情绪,不去隐藏或掩盖自己的想法,平等交流。有争吵,不一定就代表「关系会变坏」。俗话说得好,不打不相识。或许经过一次争吵,针锋相对也可以变成高山流水。

不拿自己的标准去强加别人

在感情的深入发展中,我们总会陷入一种「越来越觉得对方不顺眼」的状态。为什么明明一开始很喜欢,反而越了解越讨厌了呢?

除了相处时间久对对方展示真正自我和放下防备后的最真我表现,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我们开始逐渐把对方带入到自我的假想目标中,然而当对方没有做到我们所期望那样时,就会产生自我视觉中的「失望」。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曾经提出「这是谁的课题」。总结来说,就是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产生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然后在行为上进行课题分离,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和失望。

就像我妈总因为不合理情绪地督促我弟写作业而产生彼此争吵一样,学习是孩子的课题。或许家长是站在「对孩子好」的角度进行过度监督,但是关于写作业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还是在于,要让学生自己领悟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永远靠别人监督。所以在「人生课题」层面下,父母的监督或许就是在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回到恋爱过程中,经历过你侬我侬的甜蜜阶段后,大家就开始逐渐回归到现实的冷静中。除了享受彼此带来的甜蜜幸福外,我们还是需要关注日常朝夕相处的这个人是否在进步、是否有变化等等。而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彼此成为见证人,比如两个人在交往中都在吸取对方的长处,然后彼此进步。

但是每个人选择的成长方式不一样,我们所期望对方成为的样子或许对方做不到,或许只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假想。但真正对方成为什么样的人,不是我们去主导的,而是对方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还是要去按照对方内心的想法走。

多数情况下,当人跟人亲密接触久后,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想改变对方(当然事实也向我证明了,不要去妄想自己真的会改变对方,更多还是在于对方自己想法的塑造和自我意识的改变)。或许当局者迷的我们并没有感受到,也开始主张跟父母一样的「为了你好」。但是在对方角度上,是否应该真的给予最本我的选择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谈恋爱的过程中,我们能做到的就是享受当下两个人的幸福,是为了扩展两个人所带来的幸福体验,而不是成为彼此的「条件束缚」。

当然,如果对方在过程中做出了超出个人底线的行为,我们也应该为此进行坚决的抵制与适时的关系处理。

对内:先成为更好的自己,再关注更好的我们

谈恋爱虽然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对于恋爱过程的打造中,个人的成长和自我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创造更加美好的回忆,是否也需要建立在我们的自我判断中。

可以打破规矩但仍要平等相处

谈恋爱刚开始时,大家都是抱着尝鲜和享受的心态,就像每年跨年零点钟声响起后又开始制定新年计划一样,情侣之间也会有一些针对「恋爱的仪式感约定」。

当然,甜美的幸福的还是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做到!而对于一些从对方角度提出的一些「刁钻」改变,我们就需要谨慎行动了。

这几年 PUA 字眼开始逐渐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互联网的快速传播也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套数以及如何避免。

但是很多时候,PUA 的呈现并不是就一定按照那种固定模式进行。一些个人习惯和用语上的久而久之,也会对人产生很下头的改变。

我一直相信「谈恋爱是一项公平事件」。并不会因为对方是男生或者谁的脾气比较大就一定要听谁的。既然选择了彼此,那就说明双方是互相认可的。既然互相认可,彼此之间的尊重是一定要有的。有些事情并不是因为我们是情侣了,就没有规矩了。所以在问题解决和一些选择上,双方一定都要进行表达,然后从大局观再进行后续抉择。

其次就是之前刷虎扑时看到的一些评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用来比喻那种一到节日就跟男朋友要礼物的情况。我自己也经历过这种情况,一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好像是理所当然。但是当换位思考后你会发现,情人节明明是两个人的事情,为什么就只有男生送礼物?享受惊喜的话双方不应该都有礼物可得吗?所以后来对于节日的庆祝,对方送礼物的话我都会相应回送礼物(指双方节日)。倒不是说你送了我就得送,不送好像我在占便宜一样。更多的就是一种心意的表达,哪怕是一份简单的礼物,这种仪式也会让对方觉得你是在乎他的。

两人关系中,从来都没有谁强谁弱之分,也没必要去为了对方而去改变成「他眼中的模样」而迷失了原本的自我。所以不管是言语表达还是送礼物这种物质环节,包括但也不限于爱情,其他为人处世也都类似。就像送礼从来都不是某一方必须要做的,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必须做,也没有义务必须答应对方提出的所有需求。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先管好自己,再去要求别人或者满足别人的需求。不要一味地为了让对方开心,而进行一些毫无意义或者对自己不利的行为。

正视自我情绪,有时也需要自私一点

在一段感情里,当你释放的眼泪次数超过一定量以后,我觉得也是时候该停下来看看现状,并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之前做了正确的选择。

先成为更好的自己,再成为更好的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体现,除了价值塑造外,我觉得在心理层面对自我情绪的感知有相应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这个东西,从来就没有百分百绝对正确。上学时做选择题都会有错有对的,选人的时候看错了不也很正常。

有些人会在逐渐相处的过程中,发现对方好像并不是适合自己的人(不管是情侣还是朋友)。但这种时候又会碍于长时间相处积攒的情感而不知如何是好。

「我们俩都认识好久了哎,要不我再忍一忍」「没准他就这一次这样呢,之后可能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

当有这种情绪产生时,我希望各位都能第一时间关注自己,因为当上述情形产生时,自己都是处于烦躁与不开心的状态。

拜托,是自己不开心哎。为什么要纠结于多年感情,害怕关系破裂等等。难道这些都比自己不开心更重要吗?或许有些时候是重要的,但这里我们仅讨论日常琐碎生活场景。

我时常会跟朋友说起,人有时候还是要自私一点,尤其是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指自己有顾虑的情况下,不泛指任何不开心情况都要自私)。

因为我们必须要首先正视自己的情绪表达,才能进一步处理如何对外的展现。拥有很好的共情能力这是高情商的体现,但不代表所有事情都需要共情然后让自己去陷入困难抉择。

就像谈恋爱一样,这段时间总吵架是不是就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的情绪。最近过得开心吗?有没有觉得委屈?是哪里出了问题?

正视情绪之后,就要处理情绪。不开心的就去解决,把不开心变成开心或者让不开心事件滚粗。正视情绪只是一个开端,真正的难题还是在于看到自我情绪后,如何对那些让人烦恼的事情进行抉择和处理。而这,每个人都需要去体验,没有经验可谈。

不要强迫自己去压抑情绪,表达自我感受并没有错。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然后继续前进。

图源 The Tiny Wisdom 网站配图

抉择:不反对尝试,但希望每个人都能收获「甜」

在谈恋爱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会看到一些类似于「多尝试去试错」的标语。但是感情一事,说到底没有标准,喜欢不喜欢的,还是要看自己的内心。就像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样:你是选择你喜欢的人,还是选择更喜欢你的人呢?

合适比喜欢更重要

以前面临上边那道选择题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因为选择我喜欢的人,至少在内心反馈上,你不会觉得自己受委屈。

但是如果现在再让我选,那我觉得用「喜欢」来决定一个陪伴人选或许有些不太稳妥。

拿我自己举例,虽然有接近 5 年的感情基础,但是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或许两个人的同频会让彼此能过的更舒服。

从学校毕业后的几年一直经历着异地恋的状态,也总有朋友会疑问我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如果从后知后觉角度回答的话,或许就是每次见面过程中都有的争吵吧。

之前我真的没有注意到,后来突然发现,好像我们的每次见面,都会产生一次生活中的争吵。也就是当我们回归到真实社会生活而不是学生生活后,见面虽少但是争吵总现。

或许就跟过年回家一样,「前三天你妈待你如亲闺女,三天之后仿佛如捡来的女儿一般」。即便是每次几天的同屋檐相处,我们都会爆发两个人一些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冲突。虽然过了几年,但有些问题在提出数次之后,依旧没有改变。

冷静回到现实生活中,人们都会建议在结婚前最好先同居一段时间,看看两个人「能不能过到一块去」。但事实证明,这招真的很管用。

经历了 3 个月的同居生活后,我非常肯定地觉得:我和他是真的不适合生活在一起。原因在于工作属性导致的一些作息、个人生活习惯的一些交叉等等。最后在面对现实情境下,我还是更倾向于让自己过的开心与舒服。

如果在选择让自己开心和有人陪伴上,我毫不犹豫选择前者。因为当面对现实生活时,我们已无法再去让对方强硬改变一些东西了,如果真的要改,真的对自己内耗极大,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和漫长的时间。

所以有些选择,或许从开始就是错误的。就像《从零开始女性主义》中提到的,有的男性值得女性投入人生的能量和时间,有的男性则不值得。投资意味着爱,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想改变的男性。

所以说如果从这段过去中提取经验,那我还是希望大家在做任何决定时都能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选择能让自己开心的即可。不要明知道是南墙,撞了会难受还去傻傻地表面坚强地去尝试和挽救。

人有时候或许就该自私一些,多看看自己内心的状态和感受,然后基于自己的真实反馈去做情感上的抉择。希望大家在感情上都能忠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管有没有经历过风雨,都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归宿。

拥有是锦上添花,但独自美丽也不失风采

虽然说双鱼座大部分都是恋爱脑,但是在经历了撞南墙以及生活现实的打磨后,我觉得有时候自己独自生活的状态也还蛮不错的。

当然,这中间我也是逐渐领悟了「不要把爱情当全部」。爱情这个东西,如果是好的爱情状态,拥有便是锦上添花;如果没有爱情,我们照样也可以过的很精彩。

回到生活中,不管是爱情还是其他情,最基本的仍然是我们自己本身。最重要的还是让自我变得更好,之后的就是帮助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因素了。

以前我会觉得,爱情里一定要有陪伴,所以我就特别粘人,甚至上学时吃饭上课都得找人同行。但毕业之后开始自己生活后,我发现如果对方没法兑现陪伴时,我自己依旧可以过的很丰富。

比如新到一个城市,先去周边打卡公园商场拍拍照,然后从大众点评上收藏一些店铺,逐一打卡。虽然只是一个人逛吃,但真正沉浸在美食里的时候,是根本不 care 周围三五成群,而我独坐一台的情形。

所以现在呢,于我而言爱情更像是附属品,是建立在自我开心和自我独立基础上的 add-on。即还是希望大家能在自我生活开心的前提下,去享受美好爱情。

爱情应该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若不是,请理性选择,回归单身并不代表「孤独」。

结语

最后说一些心里话。其实今年的年度征文很早就确定了内容主题,但一想到要去回忆过去不好的经历,害怕影响自己情绪,所以就一直拖着。当然,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对我自己的情绪影响,我尝试了将其转化为生活经验角度去描述,或许对我和读者朋友们都能更友好一些。

但是该面对的总要面对,过去不美好的事情也肯定需要时间去遗忘。所以也希望借着年度征文的机会,刚好做一个「与过去说再见」的仪式感。

我们无法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改变什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了。但是,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由「现在的我」来定义的。

刚好这个月也马上迎来自己的生日,也希望自己可以以快乐且自信的状态坚定地迈进新的一年。加油!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年度回顾、好物推荐…… 更多精彩尽在 少数派 2021 年度盘点 🎉